起重电控设计参考手册

起重电控设计参考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夏翔 著
图书标签:
  • 起重机
  • 电控
  • 设计
  • 参考
  • 手册
  • 电气控制
  • 机械工程
  • 自动化
  • 工业控制
  • 起重机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72196
版次:1
商品编码:10964016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2-03-01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相关阅读:

《 》

内容简介

  《起重电控设计参考手册》第1篇从起重机分类开始,简单介绍了与电控相关的起重机机械基础知识;第2篇对起重机常用元器件及其在行业应用中的选型特点进行了分析;第3篇和第4篇重点介绍了变频器和可编程序控制器在起重行业的应用;第5篇对国内起重电控相对薄弱的安全、接地、抗干扰、成柜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第6篇系统介绍了桥门式起重机电控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第7篇举例介绍了几个典型的起重电控设计案例。
  本书重点介绍了采用变频调速的桥式和门式起重机电控设计方法,对臂架型起重机有所涉及,但未对其旋转和俯仰变幅机构作详细论述。其他调速方式,如直流调速、调压调速、涡流调速等,不在本书讨论范围。

目录


前言
第1篇 起重机基础
1 起重机按机械构造分类
1.1 电动葫芦
1.2 桥架型起重机
1.2.1 桥架型起重机的特点
1.2.2 桥式起重机
1.2.3 门式起重机
1.2.4 装卸桥
1.2.5 半门式起重机
1.3 缆索型起重机
1.4 臂架型起重机
1.4.1 臂架型起重机的特点
1.4.2 门座起重机
1.4.3 固定式起重机
1.4.4 塔式起重机
1.4.5 桅杆起重机
1.4.6 壁行式悬臂起重机
1.4.7 悬臂起重机
1.4.8 平衡起重机
2 起重机按运载方式分类
2.1 固定式起重机
2.2 轨道式起重机
2.3 轮胎式起重机
2.4 浮式起重机
2.5 汽车起重机
2.6 履带起重机
2.7 铁路起重机
3 起重机按应用领域分类
3.1 港口起重机
3.1.1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3.1.2 堆场集装箱起重机
3.1.3 抓斗卸船机
3.1.4 多用途起重机
3.2 冶金起重机
3.2.1 夹钳起重机
3.2.2 电磁起重机
3.2.3 铸造起重机
3.2.4 锻造起重机
3.2.5 淬火起重机
3.2.6 电解铝多功能起重机
3.2.7 阳极焙烧多功能起重机和堆垛多功能起重机
3.3 建筑起重机
3.4 发电厂起重机
3.4.1 核电站起重机
3.4.2 水电站起重机
3.4.3 其他电厂起重机
3.5 造船厂起重机
3.6 其他
4 起重机基本概念
4.1 工作级别
4.1.1 起重机的使用等级
4.1.2 起重机各运行机构的工作级别
4.1.3 起重机作业频度与电控器件选型的关系
4.2 主要参数
4.2.1 起升能力
4.2.2 跨度、轮距和轨距
4.2.3 幅度
4.2.4 起升高度
4.2.5 运行速度
4.2.6 生产率
4.3 工作机构
4.4 驱动方式
4.5 起升机构
4.5.1 起升机构的组成
4.5.2 驱动装置
4.5.3 钢丝绳卷绕系统
4.5.4 取物装置
4.5.5 安全装置
4.5.6 制动器
4.6 平移机构
4.6.1 基本概念
4.6.2 驱动系统
4.6.3 故障处理
4.6.4 注意事项
4.7 回转机构和变幅机构
4.7.1 回转机构
4.7.2 变幅机构
4.8 起重机作业的工艺流程
4.8.1 固定工艺流程
4.8.2 典型工艺流程
4.8.3 典型工艺运行曲线
4.8.4 不规则工艺流程
第2篇 常用元器件基础
5 低压元器件
5.1 接触器
5.1.1 接触器的主要参数
5.1.2 接触器的主要附件和选件
5.1.3 接触器的工作类别
5.1.4 超动次数
5.1.5 使用寿命
5.1.6 接触器用于绕线转子电动机转子电阻切换
5.1.7 接触器用于变压器前端
5.1.8 起重行业的接触器选型原则
5.1.9 起重行业电动机直接控制回路接触器设计示例
5.2 电动机热保护
5.2.1 电动机断路器
5.2.2 热过载继电器
5.2.3 电子过电流继电器
5.2.4 热敏保护继电器
5.2.5 三合一电动机起动器
5.3 断路器(塑壳开关和框架开关)
5.3.1 断路器的主要参数
5.3.2 脱扣器
5.3.3 断路器的主要附件
5.3.4 施耐德电气断路器的相关型号与选型
5.3.5 起重行业脱扣器选用原则概述
5.3.6 断路器的选择性与级联
5.4 微型断路器
5.5 继电器
5.5.1 控制继电器
5.5.2 小型中间继电器
5.5.3 测量和控制继电器
6 人机对话器件
6.1 主令控制器
6.1.1 运行轨迹图
6.1.2 电气闭合顺序图
6.1.3 控制手柄
6.1.4 电位器或旋转编码器选件
6.1.5 施耐德电气的主令控制器型号简介
6.2 悬挂式按钮盒
6.3 手持式遥控器
6.3.1 手持式遥控器的优点
6.3.2 手持式遥控器的分类
6.3.3 使用遥控器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6.4 按钮和指示灯
6.4.1 按钮指示灯的分类
6.4.2 起重行业按钮指示灯的基本用法
6.4.3 施耐德电气的按钮指示灯选型参考
6.5 万能转换开关
6.5.1 概述
6.5.2 K1/K2系列万能转换开关示意图说明
6.5.3 起重机常用的特殊用途旋钮开关举例
6.5.4 旋钮开关的定制
6.6 显示屏人机界面
6.6.1 起重机人机界面的选用
6.6.2 人机界面型号介绍
7 检测元件
7.1 限位开关
7.1.1 概述
7.1.2 限位开关的分类及选择
7.1.3 施耐德电气的限位开关产品简介
7.1.4 重锤限位开关
7.1.5 凸轮限位开关
7.2 接近开关
7.2.1 电感式接近开关
7.2.2 电感式模拟量距离传感器
7.2.3 光电接近开关
7.3 旋转编码器
7.3.1 增量型旋转编码器
7.3.2 绝对值型旋转编码器
7.3.3 测量轮
8 电动机
8.1 锥形电动机
8.2 起重及冶金专用电动机
8.3 变频电动机
8.3.1 变频驱动对电动机的特殊要求
8.3.2 两类变频电动机
8.4 绕线转子电动机
8.5 起重行业对电动机的选择
9 变压器
9.1 中压变压器
9.1.1 中压变压器基本概念
9.1.2 中压变压器的安装位置
9.1.3 主变压器与辅助变压器
9.1.4 起重机中压变压器的选用原则
9.2 隔离变压器
9.2.1 常见的隔离变压器
9.2.2 隔离变压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9.2.3 施耐德电气的隔离变压器产品
10 称重设备
10.1 起重机电子秤
10.1.1 用途
10.1.2 分类
10.1.3 要求
10.1.4 数字式称重设备
10.2 负荷限制器
10.2.1 用途
10.2.2 分类
10.2.3 要求
第3篇 变频器
11 变频器及选件
11.1 变频器基础
11.1.1 变频器的构成
11.1.2 V/F控制或电压矢量控制
11.1.3 电流矢量控制
11.1.4 共直流母线系统
11.2 变频器的常用选件
11.2.1 交流电抗器
11.2.2 直流电抗器
11.2.3 电动机电抗器
11.2.4 能耗制动和回馈制动单元
11.2.5 其他常用的变频器选件
11.2.6 AFE
11.3 施耐德电气的ATV71变频器及常用选件
11.3.1 ATV71基本电压等级的主要型号及附件选型
11.3.2 施耐德电气变频器产品一览
12 变频器在起重行业上的设计与调试
12.1 基本设计概念
12.1.1 输入输出设置
12.1.2 基本参数设置
12.1.3 指令通道的设置和切换(菜单1.6 :命令)
12.1.4 故障管理(菜单1.8 :故障管理)
12.2 应用参数设置
12.2.1 加减速时间和斜坡类型(菜单1.7 :应用功能【斜坡】)
12.2.2 停车类型(菜单1.7 :应用功能【停车设置】)
12.2.3 速度给定
12.3 开环起升机构的参数设置与调试
12.3.1 制动器与起制动过程
12.3.2 变频器控制模式与制动器控制
12.3.3 开环起升机构的调试和制动器逻辑控制参数设置
12.3.4 制动逻辑控制曲线其他参数的设置
13 变频器起重应用功能宏的设计与参数设置
13.1 寸动
13.1.1 关于寸动
13.1.2 寸动功能的实现
13.2 悬挂式按钮盒的调速(菜单1.7 :应用功能【加减速】)
13.3 速度微调(菜单1.7 :应用功能【给定附近加减速】)
13.4 停止限位开关管理(菜单1.7 :应用功能【限位开关】)
13.5 制动器故障监控(菜单1.7 :应用功能【制动逻辑控制】)
13.6 轻载升速(菜单1.7 :应用功能【高速提升】)
13.7 简单的定位功能及减速时间优化
13.7.1 两种实现简单定位功能的办法
13.7.2 减速功能优化
13.8 使用制动器返回触点
13.8.1 使用制动器反馈触点的设置
13.8.2 制动器故障处理
13.9 多电动机切换
13.1 0转矩均衡
13.1 0.1 问题的提出
13.1 0.2 通过电动机的转差实现转矩均衡
13.1 0.3 通过【负载平衡】功能实现转矩均衡控制
13.1 0.4 通过模拟量主从控制模式实现转矩均衡功能
13.1 0.5 通过主从控制功能卡(工艺卡)实现转矩均衡功能
14 其他
14.1 制动方案选择
14.1.1 常见的制动方案
14.1.2 选择制动方式的基本原理
14.1.3 回馈制动方案的设计
14.1.4 回馈制动器件的选型
14.2 抗谐波设计
14.2.1 对谐波控制的要求
14.2.2 常用谐波控制方式
14.2.3 起重机抗谐波处理
14.3 其他调速方式简介
14.3.1 直流调速器
14.3.2 定子调压调速器
第4编可编程序控制器
15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设计
15.1 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
15.1.1 概述
15.1.2 小型PLC系统
15.1.3 中型PLC系统
15.1.4 大型PLC系统
15.2 可编程序控制器硬件
15.2.1 控制系统的设计
15.2.2 PLC的设计
16 PLC系统设计举例
16.1 中型系统(BUSX系统)设计
16.1.1 基本方案
16.1.2 模块配置
16.2 大型系统(BUSX+FIPIO+STB)设计
16.2.1 基本配置
16.2.2 模块配置
16.3 小型系统(Can�睴pen+OTB)设计
16.3.1 基本配置
16.3.2 模块配置
17 可编程序控制器软件
17.1 起重机控制软件
17.2 任务
17.3 编程语言
17.3.1 梯形图(LD)语言
17.3.2 指令表(IL)语言
17.3.3 功能块图(FBD)语言
17.3.4 连续功能图(CFC)语言
17.3.5 顺序功能图(SFC)或Grafcet语言
17.3.6 结构化文本(ST)语言
18 网络和通信
18.1 基本知识
18.1.1 网络和通信
18.1.2 单主系统和多主系统
18.1.3 指令和通令
18.2 常用通信协议简介
18.2.1 ModBus通信协议
18.2.2 CAN�睴pen通信协议
18.2.3 FIPIO通信协议
18.2.4 ModBusTCP通信协议
18.2.5 Profibus�睤P通信协议
18.2.6 DeviceNET通信协议
19 故障、停机请求和停机方式
19.1 停止方式
19.1.1 0级停止模式(ATG)
19.1.2 1级停止模式(AT1)
19.1.3 2级停止模式(AT2)
19.1.4 3级停止模式(AT3)
19.2 停止请求
19.3 故障类型
19.4 停机过程、停机请求、故障及复位
19.5 程序处理
第5篇 接地、干扰、安全及其他
20 基本概念
20.1 基础知识
20.1.1 大地、地与接地
20.1.2 接地的作用
20.1.3 外露导电部分(ECP)
20.1.4 人身安全保护
20.2 中压变压器二次侧接地系统
20.2.1 IT接地系统
20.2.2 TT接地系统
20.2.3 TN接地系统
20.3 起重机的接地系统
20.3.1 概述
20.3.2 低压供电起重机的接地
20.3.3 中压供电起重机的接地
21 接地与安全
21.1 直接接触的安全保护
21.1.1 隔离保护
21.1.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继电器(RCD)
21.2 间接接触的安全保护
21.2.1 常规的间接接触安全保护措施
21.2.2 起重机间接接触保护的特点
21.2.3 起重机不同接地模式的间接接触保护
21.3 设备及火灾防护
21.4 变频驱动起重机接地与安全小结
21.4.1 直接接触人身安全保护
21.4.2 间接接触人身安全保护和设备火灾防护
21.5 起重机的防雷
21.5.1 防一次雷(防直击雷)
21.5.2 防二次雷(防感应雷)
21.5.3 对起重机防雷设计的建议
22 接地与抗干扰
22.1 电磁干扰基础
22.1.1 定义
22.1.2 干扰源
22.1.3 敏感设备的信号回路
22.1.4 干扰的叠加形式
22.2 电磁耦合
22.2.1 传导性耦合
22.2.2 场耦合
22.3 电磁兼容(EMC)
22.3.1 电磁兼容概念
22.3.2 EMC设计原则
22.4 接地及布线工艺
22.4.1 控制系统接地
22.4.2 布线原则
23 成柜设计
23.1 概述
23.1.1 柜体选取的基本原则
23.1.2 观察区间和操作区间
23.1.3 元器件安装的注意事项
23.2 电气接线
23.2.1 铜质预绝缘冷压端子(简称接线端头)接线
23.2.2 接线端子的质量要求
23.2.3 接线端子的接线工艺
23.2.4 接线端子的接线原则
23.2.5 电气接线的一般原则
23.3 电缆
23.3.1 起重电控电缆选择的一般原则
23.3.2 载流量速查表
23.3.3 根据允许电缆长度验算电缆截面积
23.4 铜排设计参考
23.4.1 两段铜排之间的连接
23.4.2 铜排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23.4.3 铜排的载流能力
23.4.4 铜排载流能力的修正
23.5 其他注意事项
23.5.1 柜体加工注意事项
23.5.2 重点保护线路
23.5.3 起重机调试的安全问题
第6篇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24 变频器的选型与计算
24.1 变频器功率估算
24.1.1 根据电动机功率估算变频器功率
24.1.2 根据电动机的电流估算变频器功率
24.1.3 根据起升重量和起升速度估算变频器功率
24.1.4 估算变频器功率的风险
24.2 变频器功率计算
24.2.1 根据计算选择变频器功率
24.2.2 变频器的安全系数
24.3 起升机构变频器选型计算
24.3.1 起升机构变频器选型所需参数
24.3.2 变频器的选型
24.3.3 起升机构变频器选型的进一步分析
24.3.4 制动器件选型的进一步分析
24.4 平移机构变频器选型计算的几个关键参数
24.4.1 平移机构的重量
24.4.2 起重机的“修正重量”
24.4.3 摩擦系数
24.5 平移机构变频器的选型计算
24.5.1 平移机构变频器选型所需参数
24.5.2 变频器的选型
24.5.3 制动器件的选型
25 制动方案的选择
25.1 工艺流程分析
25.1.1 起重机工艺流程图
25.1.2 起重机分时段运行状态分析
25.1.3 起重机分时段电气状态分析
25.2 起重机电气状态分析表的填写
25.2.1 负载功率
25.2.2 回馈能量
25.3 选择制动方案
25.3.1 计算不同制动方案的节能效果
25.3.2 选择制动方案
26 中压变压器的设计基础
26.1 概述
26.1.1 中压变压器设计的基本概念
26.1.2 中压变压器接地模式的设计
26.1.3 中压变压器容量设计的基本原则
26.2 已知工艺流程时的中压变压器计算
26.2.1 起重机电气状态分析表
26.2.2 起重机电气状态分析表的编制
26.2.3 计算并选取中压变压器的容量
27 低压配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基础
27.1 断路器
27.1.1 总断路器的设计原则
27.1.2 总断路器的主要功能
27.1.3 总断路器的额定电流计算
27.1.4 总断路器分断能力的设计分析
27.1.5 总断路器下端头短路电流的计算
27.1.6 总断路器脱扣单元的选择
27.1.7 总断路器其他功能附件的选择
27.1.8 机构断路器(采用变频调速的机构)
27.2 接触器
27.2.1 起重电控的单主、多支和双重系统
27.2.2 主接触器的选型
27.2.3 主接触器的控制
27.2.4 机构接触器的选型(采用变频调速的机构)
27.3 配电保护系统的其他常用器件
28 运行机构的设计基础
28.1 起升机构
28.1.1 安全保护
28.1.2 驱动控制模式
28.1.3 变频器配置
28.1.4 弱磁升速
28.1.5 特殊应用中减速机构对起升电控的影响
28.2 平移机构电控设计基础
28.2.1 安全保护
28.2.2 控制模式
28.2.3 变频器配置
29 起重机特殊功能设计
29.1 大车纠偏
29.1.1 问题的提出
29.1.2 大车纠偏的原理
29.1.3 行走偏差的检测方法
29.1.4 单边运行的风险和处理
29.1.5 施耐德电气的大车纠偏工艺卡软件简介
29.2 起升同步
29.2.1 问题的提出
29.2.2 起升同步的方法
29.2.3 施耐德电气的起升同步工艺卡软件简介
29.3 小车同步
29.3.1 问题的提出
29.3.2 小车同步的方法
29.3.3 施耐德电气的双小车同步工艺卡软件简介
29.4 转矩均衡
29.5 防摇
29.5.1 问题的提出
29.5.2 采用机械方法进行防摇
29.5.3 采用电气方法进行防摇
29.5.4 无传感器电气防摇工艺卡
29.6 抓斗控制
29.6.1 问题的提出
29.6.2 抓斗卸料的半自动运行
29.6.3 施耐德电气的抓斗操作自动控制软件举例
29.7 定位
29.7.1 基本概念
29.7.2 定位精度
29.7.3 定位方式
第7篇 设计实例分析
30 50t/10t桥式起重机设计实例
30.1 已知参数
30.1.1 主起升机构
30.1.2 副起升机构
30.1.3 大车机构
30.1.4 小车机构
30.1.5 其他
30.2 变频器计算
30.2.1 主起升机构计算
30.2.2 副起升机构计算
30.2.3 大车机构计算
30.2.4 小车机构计算
30.3 其他元器件的计算
30.3.1 中压变压器容量需求计算
30.3.2 总断路器计算
30.3.3 主接触器计算
30.3.4 机构断路器和机构接触器计算
30.3.5 辅助回路计算
30.3.6 两个特殊变化
31 某抓斗式散货装卸桥的设计实例
31.1 已知参数
31.1.1 起升机构
31.1.2 小车机构
31.1.3 大车机构
31.1.4 其他
31.2 变频器功率计算
31.2.1 起升机构变频器计算
31.2.2 小车机构变频器计算
31.2.3 大车机构变频器计算
31.3 工艺流程和能耗状态分析
31.3.1 工艺流程图
31.3.2 电气状态分析(能耗,满载顺风)
31.4 制动方案
31.4.1 全能耗制动方案
31.4.2 回馈制动方案
31.4.3 AFE方案
31.4.4 成本效益分析
31.5 配电保护部分的选型
31.5.1 全能耗方案
31.5.2 全回馈或AFE方案
32 某铸造起重机设计实例
32.1 已知参数
32.1.1 主起升机构
32.1.2 副起升机构
32.1.3 大车机构
32.1.4 主小车机构
32.1.5 副小车机构
32.1.6 其他
32.2 实际功耗计算
32.2.1 主起升机构
32.2.2 副起升机构
32.2.3 大车机构
32.2.4 主小车机构
32.2.5 副小车机构
32.3 驱动系统设计
32.3.1 常规设计方案
32.3.2 另一种设计方案
32.3.3 两种系统方案的比较
32.4 减速器构造对电气设计的影响
32.4.1 主起升的减速器构造
32.4.2 行星齿轮减速箱的电控方案
33 某600t浮式桅杆起重机的设计实例
33.1 已知参数
33.1.1 起升机构
33.1.2 副起升机构
33.1.3 变幅机构
33.1.4 移船机构
33.1.5 其他
33.2 计算结果
33.2.1 主起升机构
33.2.2 副起升机构
33.2.3 变幅机构
33.2.4 移船机构
33.2.5 选型与设计
33.3 谐波处理方案分析
33.3.1 AFE方案
33.3.2 12脉波整流方案
33.3.3 其他方案
33.4 其他特殊设计点
33.4.1 柴油发电机组
33.4.2 接地
33.4.3 发电机保护
附录
附录A 施耐德电气D、F系列接触器的寿命曲线
附录B 施耐德电气常用类型2组合表
附录C 施耐德电气常用断路器选择性配合表
附录D 施耐德电气常用断路器级联配合表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起重电控设计参考手册》并非本书的介绍,而是一本旨在为读者提供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实用指南的专业书籍。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方方面面,旨在帮助电气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起重机电控系统的设计精髓。 本书首先系统梳理了起重机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动机的起制动方式、各种制动器的选型与控制、接触器、继电器、断路器等基本元器件的电气特性与应用。在此基础上,深入讲解了不同类型起重机(如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抓斗起重机等)的典型电气控制线路,包括主令控制器、限位开关、行程开关、过载保护等关键部件的接线与逻辑。 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于其对现代起重机电控技术的深入探讨。内容涵盖了变频调速技术在起重机上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变频器的选型、参数设置、控制方式(如V/f控制、矢量控制)以及节能优化方案。此外,本书还详细阐述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起重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包括PLC的硬件选型、梯形图/SCL编程、以及如何利用PLC实现复杂的逻辑控制、安全联锁和故障诊断。 安全是起重机运行的生命线,本书花费大量篇幅讲解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内容包括各类安全保护装置(如相序保护、零位保护、接地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防碰撞保护等)的原理、选型与接线。同时,书中还介绍了防爆、防腐等特殊环境下的电气设计要求与措施。 在实际应用方面,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分析,涵盖了不同吨位、不同工作级别的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实例。这些案例详细展示了从方案设计、元器件选型、电气图绘制到现场接线、调试验证的全过程,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书中还包含了大量实用的设计表格、电气符号、接线图例,以及常用元器件的选型指南,方便读者在实际工作中查阅与参考。 本书还关注了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对常见电气故障的原因分析、诊断方法与维修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供了相关的维护保养建议,以确保起重机长期稳定可靠运行。 此外,本书还对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如物联网技术、无线遥控技术、大数据分析在起重机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方面的应用,为读者拓展了视野,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书内容严谨,逻辑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兼顾了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是起重机电气控制领域不可多得的参考工具书。无论您是初入行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都能从本书中获益。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编纂质量,可以说是相当出色。我个人尤其赞赏其在故障诊断与排除方面的详尽指导。起重设备的电控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如何快速准确地定位问题并加以解决,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起重电控设计参考手册》在这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财富。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常见故障现象,并从电控系统的不同层面,深入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并给出了系统性的排查步骤和方法。比如,当出现电机无法启动时,书中会引导读者从电源、控制回路、电机本身、制动器等多个角度进行逐一排查,并提供了相应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建议。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指导,解决了一些实际项目中的棘手问题,效果斐然。这不仅大大缩短了故障排除的时间,也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维修成本。书中还提供了关于预防性维护的建议,这对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意外停机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医生”,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并解决“病情”。

评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起重电控设计参考手册》在人机界面(HMI)设计和操作员培训方面,也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一个直观、易用的操作界面,不仅能提高操作员的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降低误操作带来的风险。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起重机的具体功能和操作流程,设计简洁明了的HMI画面,包括按钮的布局、信息的显示方式、报警提示的设计等。同时,书中还探讨了如何通过HMI实现对起重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参数的调整以及故障的查询。这一点对于我们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对于非技术背景的操作员来说,也是非常有学习价值的,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操作起重设备,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将技术与人性化操作相结合。

评分

作为一名在起重设备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不得不说,《起重电控设计参考手册》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为我们量身打造的一把金钥匙,解锁了无数原本复杂难懂的设计难题。我尤其想强调的是,这本书在电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方面,给出了详尽的指导。你知道的,在起重作业中,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如何有效地集成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如何设计冗余系统以应对潜在故障,书中都有非常系统和实际的阐述。从触电保护、过载保护到行程限位、紧急停止,每一个环节都被拆解开来,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说明。它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设计模板,让我能够直接借鉴,并根据自己的项目需求进行调整。例如,书中关于变频器选型和PLC编程的章节,就非常贴合当下的行业发展趋势,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类型起重机(如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电控系统设计差异的分析,这对于我们在处理各种复杂项目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总而言之,这本书是我近年来看到的,在起重电控领域最实用、最有价值的技术参考书之一,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它对于起重设备安全性规范与标准应用的深入解读。在起重行业,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对相关安全规范的熟练掌握和有效应用,是每一个设计者必备的技能。《起重电控设计参考手册》在这方面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书中详细阐述了国家及行业内关于起重设备电控系统的各项安全标准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电气安全、机械安全、操作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它不仅仅是罗列条文,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规范背后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要求,并给出了如何在电控系统设计中具体落地的实施方案。例如,书中关于安全回路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多重冗余和故障诊断,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安全停车。此外,书中还对防爆、防腐蚀等特殊环境下的电气设计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设计一个符合规范的起重电控系统,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对起重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设计的深度剖析。我作为一名曾经参与过多个大型起重项目设计的工程师,深知一个清晰、合理、高效的电路设计是整个电控系统的基石。《起重电控设计参考手册》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一些电路图,而是对每一种电路的构成、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从最基础的接触器逻辑控制,到更加复杂的PLC编程控制,书中都给出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PLC输入输出点分配、指令编程以及梯形图绘制的详细指导,这对于我们优化控制逻辑,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提供的多种不同复杂程度的控制电路示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考框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搭建起不同功能的电控系统。它让我意识到,电控设计不仅仅是连接导线,更是对逻辑和功能的精妙编排。

评分

作为一名在电气自动化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一本高质量的参考书对于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起重电控设计参考手册》这本书,无疑是我近期遇到的最令人欣喜的专业书籍之一。它在电气元件的选型和应用方面,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书中不仅仅罗列了各种开关、接触器、继电器、断路器等常用元件,更深入地分析了它们在起重电控系统中的具体作用、选型原则以及注意事项。例如,对于接触器的容量选择,书中给出了详细的计算公式和参考依据,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了如何避免因选型不当而导致的设备故障。此外,书中还对各种传感器(如编码器、限位开关、力传感器等)的应用场景和选型要点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这对于我们提高起重机的自动化水平和精确度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特殊环境下电气设备防护等级(IP防护等级)选择的建议,这在很多工业现场都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又极为关键的环节。它让我对如何构建一个既高效又安全的起重电控系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让我倍感惊喜的是,《起重电控设计参考手册》在电气布线与线缆选型方面,也提供了极其详细且实用的指导。在起重设备的复杂电控系统中,合理的布线和正确的线缆选型,对于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短路和接地故障、以及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至关重要。《起重电控设计参考手册》在这方面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电气元件的连接方式、线缆的敷设原则、以及如何根据电流、电压、环境温度、机械应力等因素,精确计算并选择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电缆。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电缆的屏蔽、铠装、以及耐磨、耐油、耐高温等特殊性能的要求的讲解,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设备能否在恶劣工况下可靠运行的关键。书中提供的线缆型号对照表和选型指南,也为我节省了大量查找资料的时间。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似不起眼的线缆,也蕴含着深厚的工程智慧。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远不止于一份“参考手册”。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深入理解起重电控系统的方方面面。我最受益的部分,是书中关于电磁兼容性(EMC)和防干扰设计的章节。在实际工程中,电磁干扰是一个常常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作者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篇幅,详细讲解了干扰的来源、传播途径以及有效的抑制方法,包括合理的布线、屏蔽、接地技巧,以及元器件的选择原则。这让我认识到,一个高质量的起重电控系统,不仅仅是功能实现的堆砌,更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此外,书中对于电气图纸的绘制和解读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基本符号的含义到复杂电路的设计逻辑,都清晰明了。我甚至觉得,即使是没有太多电气背景的新手,只要仔细研读,也能逐步掌握绘制和理解规范电气图纸的能力。书中提供的图纸示例,也是非常丰富和多样,涵盖了不同等级和不同功能的起重设备,这对于我们快速熟悉各种项目的设计风格非常有帮助。它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电控设计思路。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拿到《起重电控设计参考手册》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起重机的技术书籍不少,但很多都流于理论,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起重机运动控制策略的论述。从传统的启动、停止控制,到更先进的模糊控制、PID自适应控制,书中都给出了清晰的数学模型和实现方法。特别是对于变频调速在起重机上的应用,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调整频率和电压,实现平稳的起停、精确的定位以及节能运行。这对于我们提高起重机的作业效率和降低能耗,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而且,书中还探讨了如何根据不同负载和作业环境,优化控制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性能表现。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于新兴技术在起重电控领域的应用,也有所涉及,例如物联网(IoT)在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方面的潜力,以及人工智能在智能化起重控制中的应用前景。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不仅关注当下,也为未来起重电控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激发了我对新技术的好奇心,并鼓励我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评分

这本书在起重电机的选型与控制方面,给予了我许多宝贵的见解。长久以来,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机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一直是困扰许多工程师的难题。《起重电控设计参考手册》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起重电机(如鼠笼式感应电机、绕线式感应电机、直流电机等)的特性、适用范围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优劣势分析。更重要的是,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起重机的负载特性、工作周期、启动频率等因素,精确计算并选择合适的电机功率、转速和防护等级。此外,书中还对各种电机控制方法(如直接启动、星三角降压启动、软启动、变频调速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分析了它们在起重设备上的应用效果。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变频器在起重机上实现平稳启停、精确调速和能量回收的详细介绍,这对于提高设备的性能和节能效果有着显著的意义。它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电机在整个起重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评分

不错

评分

真心上当了。真心上当了。真心上当了。

评分

书买错了,本来计划是买维修类的书都,自己挑选错误怪不得别人,但是质量也太差了吧。墨色太烂,页面有忽明忽暗的感觉,虽然算不上模糊不清,但是70元给我这质量也太坑爹了吧,我在地摊上买的盗版书都比这强多了。不符合要求的页面占到将近一半。

评分

书买错了,本来计划是买维修类的书都,自己挑选错误怪不得别人,但是质量也太差了吧。墨色太烂,页面有忽明忽暗的感觉,虽然算不上模糊不清,但是70元给我这质量也太坑爹了吧,我在地摊上买的盗版书都比这强多了。不符合要求的页面占到将近一半。

评分

真心上当了。真心上当了。真心上当了。

评分

书买错了,本来计划是买维修类的书都,自己挑选错误怪不得别人,但是质量也太差了吧。墨色太烂,页面有忽明忽暗的感觉,虽然算不上模糊不清,但是70元给我这质量也太坑爹了吧,我在地摊上买的盗版书都比这强多了。不符合要求的页面占到将近一半。

评分

不错

评分

书买错了,本来计划是买维修类的书都,自己挑选错误怪不得别人,但是质量也太差了吧。墨色太烂,页面有忽明忽暗的感觉,虽然算不上模糊不清,但是70元给我这质量也太坑爹了吧,我在地摊上买的盗版书都比这强多了。不符合要求的页面占到将近一半。

评分

挺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