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曙光 编
图书标签:
  • 列车控制系统
  • CTCS-3
  • 轨道交通
  • 信号通信
  • 技术方案
  • 铁路
  • 自动化
  • 安全系统
  • 控制工程
  • 交通运输
  • 智能交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091590
版次:1
商品编码:1103726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9
字数: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中国铁路时速300-350km客运专线的重要技术装备,是中国铁路技术体系和装备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保证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可靠、高效的核心技术之一。总体技术方案明确了在系统集成、列控车载设备、地面RBC软硬件技术、安全通信技术以及系统仿真和测试技术等五个方面的技术要求,提出了cTFCS—3级列控系统的标准体系,是指导CTCS—3级列控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及系统评估工作的重要参考文献。
《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可供铁路信号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CTCS-3级列控系统运营需求(V1.O)
第1节 主要技术原则
第2节 主要工作模式
2.1 完全监控模式(FS)
2.2 目视行车模式(OS)
2.3 引导模式(C0)
2.4 调车模式(SH)
2.5 隔离模式(IS)
2.6 待机模式(SB)
2.7 休眠模式(sL)
2.8 部分监控模式(Ps)
2.9 机车信号模式(Cs)
2.10 模式转换
第3节 主要运营场景
3.1 注册与启动
3.2 注销
3.3 进出动车段
3.4 等级转换
3.5 行车许可
3.6 RBC切换
3.7 自动过分相
3.8 重联与摘解
3.9 临时限速
3.10 降级情况
3.11 灾害防护
3.12 调车作业
3.13 人工解锁进路
3.14 特殊进路
第4节 配置参数

第二章 CTcs-3级列控系统的系统结构
第1节 系统概述
第2节 系统主要设计原则
2.1 牵引计算
2.2 列车安全防护距离
2.3 应答器的设置原则
第3节 系统结构
3.1 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结构图
3.2 CTCS-3级列控系统地面设备总体结构图
3.3 CTCS-3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总体结构图
第4节 系统设备组成及功能描述
4.1 列控车载设备
4.2 RBC
4.3 GSM-R通信网络
4.4 信号数据传输网络
4.5 TCC
4.6 轨道电路
4.7 应答器与LEU
4.8 车站联锁
4.9 临时限速服务器及操作终端
4.10 CTC
4.11 信号集中监测
4.12 信号电源
第5节 工程设计接口
5.1 信号机和信号标志
5.2 灾害防护接口
5.3 房屋与环境
5.4 接地与防雷

第三章 CTCS-3级列控系统的系统评估
第1节 系统评估的目的
第2节 系统评估的基本原则
第3节 系统评估的实施阶段
3.1 阶段划分及工作重点
3.2 测试验证与设计开发的对应关系
第4节 系统评估的实施内容
4.1 系统方案的审查
4.2 产品制造和设计开发的测试和检验
4.3 系统测试验证
4.4 联调联试和试运行

第四章 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体系
第1节 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体系结构
第2节 CTCS-3级标准体系内容

精彩书摘

(10)紧急停车、灾害防护、自动过分相等功能测试。包括以下测试项目:
>紧急停车功能测试。车载设备应在接收到来自RBC的紧急停车消息时,依据消息类型和列车位置等信息,决定是否输出紧急制动。
>灾害防护测试。当灾害条件发生时,RBC应根据预先设定的条件缩短列车行车许可或发送紧急停车消息。
>自动过分相测试。车载设备接收到RBC传送的分相点信息后,立即触发动车组自动过分相装置执行自动过分相操作。
(11)临时限速功能测试。包括以下测试项目:
>区间临时限速测试。测试和验证在区间正常运行的条件下,RBC和车载设备对不同速度等级、不同长度、不同位置的一处或多处临时限速的处理能力。
>站内正线临时限速测试。测试在联锁办理站内正线接发车进路或正线通过进路的条件下,RBC和车载设备对站内临时限速的处理功能。
>站内侧线临时限速测试。测试在联锁办理站内侧线接发车进路或侧线通过进路的条件下,RBC和车载设备对站内临时限速的处理功能。
(12)RBC切换功能测试。包括以下测试项目:
>RBC与联锁间数据交换测试。主要是验证在RBC进行列车交接时,RBC与联锁系统能够正常通信,并根据联锁的进路信息完成行车许可的延长或者接收新的列车。
>2部电台通信条件下的RBC与车载间数据交换测试。测试列车采用2部电台分别与移交和接收RBC进行数据通信,车载与接收RBC建立通信的时机以及与RBC切换程序的正确性。
>1部电台通信条件下的RBC与车载间数据交换测试。测试列车采用1部电台与移交或接收RBC进行数据通信,车载与移交RBC终端通信并与接收RBC建立通信的时机以及与RBC切换程序的正确性。
……

前言/序言


《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3级标准的核心技术与整体设计理念。作为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CTCS-3级系统旨在实现列车运行的更高安全性、效率和容量,为适应日益增长的客货运需求和提升运输服务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方案书系统性地阐述了CTCS-3级系统的设计依据、总体架构、关键功能模块及其相互间的接口关系。内容涵盖但不限于: 一、系统概述与设计目标 CTCS-3级标准解读: 详细介绍CTCS-3级相对于前一级别在功能、性能和安全等级上的显著提升,包括其在高速铁路、既有线路提速改造等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潜力。 核心设计理念: 阐释以“信息驱动、安全优先、高效运行”为指导思想的系统设计原则,以及如何通过先进的通信、导航、监控和控制技术,实现列车运行状态的实时、精准把握。 预期性能指标: 明确CTCS-3级系统在提高运输效率、压缩行车间隔、保障行车安全、减少人为差错等方面的预期目标,为系统评估和性能验证提供依据。 二、系统总体架构与组成 分层设计模型: 详细介绍CTCS-3级系统的分层设计,包括地面部分、车载部分以及通信网络部分,并阐明各层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 地面设备(Ground Equipment): 列车运行监控中心(RBC - Radio Block Centre): 重点介绍RBC的功能,如区域控制、列车调度、速度限制管理、ATP/ATO指令生成等,以及其与信号系统、调度系统等的关系。 轨道电路/轴数器(Balises): 阐述地表信标(Balises)在车载设备接收列车位置信息、速度限制、线路数据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其信息编码和发布机制。 其他地面设备: 如通信基站、数据采集单元等,说明其在系统运行中的定位和功能。 车载设备(On-board Equipment): 列车车载单元(CTCU - CTCS On-board Unit): 详述CTCU的核心功能,包括位置检测、速度检测、ATP(列车自动防护)功能、ATO(列车自动驾驶)接口、信息处理与显示等。 车载通信设备: 介绍车载通信模块在与RBC进行双向数据交换,实现指令接收、状态上报等方面的作用。 车载定位系统: 阐述车载定位单元(如Eurobalises/RS-MM)与地面信标的配合,实现列车精准定位的关键技术。 人机界面(HMI): 描述车载人机界面的设计要求,确保司机能够清晰、准确地获取列车运行信息和系统指令,并进行必要的操作。 通信网络(Communication Network): GSM-R/LTE-R网络: 重点介绍采用的通信技术标准,如GSM-R或LTE-R,及其在提供可靠、高带宽、低时延通信方面的关键作用。 通信协议: 阐述列车与地面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所遵循的通信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关键技术详解 列车定位技术: 详细阐述基于信标(Balises)和航迹推算(Odometry)的组合定位方法,以及如何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列车位置检测。 速度检测与管理: 介绍车载速度检测的原理和精度要求,以及ATP系统如何根据检测到的速度和速度限制信息,自动执行减速或制动。 列车自动防护(ATP): 深入解析ATP功能的核心逻辑,包括超速防护、红灯停车、最小行车间隔保持等,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 列车自动驾驶(ATO)接口: 说明CTCS-3级系统为ATO系统提供的接口,支持列车在满足安全条件下的自动驾驶功能,以提高运输效率。 信息安全与可靠性: 阐述系统在数据加密、通信认证、故障冗余、容错设计等方面的安全措施,确保系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稳定可靠地运行。 接口与互联互通: 详细说明CTCS-3级系统与现有信号系统、调度指挥系统、牵引供电系统等之间的接口定义和技术要求,实现系统间的无缝对接。 四、系统集成与测试验证 系统集成方案: 介绍CTCS-3级系统在不同铁路项目中的集成策略,包括硬件安装、软件配置、系统联调等关键环节。 测试验证体系: 阐述完备的测试验证流程,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现场试验等,确保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五、未来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探讨CTCS-3级系统在未来可能的技术演进方向,如与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提升铁路智能化水平。 应用前景: 展望CTCS-3级系统在中国乃至全球铁路运输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为构建更安全、高效、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贡献力量。 本书旨在为从事铁路信号、通信、控制、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管理和规划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份全面、深入的技术参考。通过对CTCS-3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的详尽解读,读者能够深刻理解该系统的技术内涵、设计思路及其在现代铁路运输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如同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现代铁路核心技术的大门。我一直对CTCS-3级列控系统在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方面的核心作用感到好奇。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CTCS-3级系统整体架构的详细描述,包括车载设备、地面设备、调度中心以及通信网络等关键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和功能划分。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CTCS-3级系统是如何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实时、可靠信息交互,例如它所采用的通信协议、频率分配以及数据传输方式。同时,我对CTCS-3级系统在列车运行控制方面的具体实现方式也充满兴趣,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解释它是如何通过精确的定位、速度计算和制动控制,来确保列车安全运行的。此外,CTCS-3级系统在应对突发事件、故障处理以及系统升级维护等方面的技术策略,也是我非常希望能够获得的知识。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CTCS-3级系统与其他列控系统(如CTCS-2)的比较,以及其在未来技术发展中的定位,那将更具参考价值。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CTCS-3级列控系统技术解读,帮助我建立起完整的技术认知体系。

评分

这本《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在我眼中,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份对中国铁路技术创新精神的致敬。我一直以来都对CTCS-3级系统如何在保证极致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列车运行的高效化和智能化感到着迷。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CTCS-3级系统的核心技术,比如它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方面的实现细节,以及如何通过先进的通信协议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高速、可靠通信。对于CTCS-3级系统如何进行精准的列车定位和速度控制,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有深入的剖析,了解其中所涉及的算法模型和控制策略。此外,CTCS-3级系统在故障诊断、容错处理以及应急预案等方面的设计,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如何保证系统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依然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这背后一定蕴藏着许多精妙的工程设计。我还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CTCS-3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部署、调试以及维护方面的经验分享,这对于一线技术人员来说尤为重要。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全面、深入、且具备实践指导意义地介绍CTCS-3级列控系统的技术细节,让我能够更透彻地理解这项革命性技术。

评分

作为一名铁路工程技术人员,我深切体会到CTCS-3级列控系统在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和安全水平方面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和解读CTCS-3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的权威书籍。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CTCS-3级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例如它在安全设计、性能设计、兼容性设计等方面的总体考量。我希望能深入了解CTCS-3级系统的功能构成,包括但不限于列车自动运行、速度控制、信号显示、信息发布等关键功能是如何通过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对于CTCS-3级系统中的核心技术,比如车载ATP(列车自动防护)、地面ATP、列车运行控制中心(TOC)等关键组成部分的具体功能、工作流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我希望书中能有详尽的描述。同时,我也非常关注CTCS-3级系统在系统集成、接口管理、以及与其他铁路系统的兼容性方面所采取的技术策略。例如,它如何与既有的信号系统、调度系统、信息系统等进行有效的对接和协同工作?书中对于CTCS-3级系统在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和实现方式,以及相关的测试和验证方法,同样是我非常希望能够获得的信息。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实用的CTCS-3级列控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的解析,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先进技术。

评分

作为一名在铁路行业工作的工程师,我对《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关注着CTCS-3级系统在我国铁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深入了解其技术内涵。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CTCS-3级系统的总体技术框架,包括其核心功能、关键技术指标、以及设计原则。对于CTCS-3级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通信部分,我渴望了解它是如何实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高可靠、高实时性数据传输的,例如采用的具体通信协议、网络架构以及抗干扰技术。同时,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的功能划分、工作流程、以及它们之间的信息交互机制,也是我特别关注的重点。书中对CTCS-3级系统在安全性方面的设计,比如超速防护、紧急制动、ATP(列车自动防护)的具体实现方式,我希望能够获得清晰的解答。此外,CTCS-3级系统如何与既有信号系统兼容,以及在复杂运行场景下的可靠性保障措施,也是我非常希望了解的内容。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或者对CTCS-3级系统在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那就更具价值了。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实用的CTCS-3级列控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的解析,帮助我提升专业技能和理论认知。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一直对铁路信号系统,尤其是列控技术充满好奇,但市面上很多资料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太过碎片化,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当我看到《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这个书名时,立刻被吸引住了。我原本期望的是一个能够深入浅出地介绍CTCS-3级系统技术细节的书籍,能够让我从零开始,逐步理解其核心原理、设计理念以及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CTCS-3级系统的架构,比如它由哪些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数据传输、车载设备、地面设备之间的通信机制,以及信息的处理流程,这些都是我特别想了解的。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对CTCS-3级系统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毕竟铁路安全是重中之重。比如,列车超速防护、紧急制动等关键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冗余设计、故障检测与隔离等方面又有哪些先进的技术应用?此外,书中对于CTCS-3级系统与既有信号系统的兼容性问题,以及未来升级换代的发展趋势,如果有探讨,那更是锦上添花了。总而言之,我期待的是一本内容详实、逻辑清晰、能够全面提升我对CTCS-3级列控系统理解深度的权威性著作,能够帮助我构建起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成为一个真正懂CTCS-3级列控技术的读者。

评分

当我看到《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关于中国高铁运行的宏伟画面。我一直渴望能够深入了解CTCS-3级系统是如何在如此复杂和高速的运行环境中,保障每一列列车的安全与高效。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系统地阐述CTCS-3级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比如它在提高运输能力、缩短发车间隔、以及实现准点率方面的技术优势。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CTCS-3级系统的关键技术,例如它在通信数据传输、信息融合处理、以及列车运行控制算法等方面的具体实现。特别是对于如何实现列车之间的高精度定位和速度控制,以及如何在各种复杂的气象和线路条件下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我希望能得到详尽的解答。此外,CTCS-3级系统在安全设计方面的考量,如冗余备份、故障检测与隔离、以及应急响应机制等,也是我非常关注的重点。书中如果能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对CTCS-3级系统的部署、调试和运维进行深入探讨,那将极大地提升其阅读价值。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CTCS-3级列控系统技术解析,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项关键技术。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一个渴望了解中国自主创新铁路技术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一直对CTCS-3级列控系统在保障中国高铁安全、高效运行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充满好奇。我非常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CTCS-3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的全面解读,包括其设计思想、基本原理以及核心技术。具体来说,我期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CTCS-3级系统的架构设计,例如车载设备、地面设备、以及通信网络等关键组成部分的职能和相互关系。对于CTCS-3级系统如何实现列车的高精度定位、速度控制以及列车间安全间隔的维持,我尤其希望能获得深入的理解。这背后一定涉及复杂的算法和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此外,CTCS-3级系统在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方面的设计要求和实现措施,例如如何进行故障的检测、诊断和隔离,以及如何保证系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运行,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CTCS-3级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或者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那将更具启发性。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系统、深入、且易于理解的CTCS-3级列控系统技术知识体系,让我能够更好地认识这项关键技术。

评分

看到《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这个书名,我立刻联想到它背后所代表的中国在铁路技术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一直对CTCS-3级系统如何实现高密度、高速度、高安全性的列车运行抱有浓厚的兴趣。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CTCS-3级系统在通信、信息处理、以及控制算法等方面的详细解释。例如,它是如何利用通信技术实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高效、可靠信息交换的?在信息处理方面,又有哪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列车自动运行和速度控制的算法,我希望书中能有深入的剖析,解释它们是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列车的运行效率的。我还对CTCS-3级系统在系统可靠性设计、故障诊断与恢复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毕竟,任何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稳定运行都离不开强大的容错能力。此外,书中如果能涉及CTCS-3级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一些挑战和解决方案,例如在复杂地形、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问题,以及如何进行系统的升级和维护,那将非常有价值。总的来说,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关于CTCS-3级系统技术细节的全面、深入的解读,帮助我理解这项先进技术是如何支撑起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的。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这样对前沿技术充满探索欲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我一直关注着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而CTCS-3级列控系统作为其核心的“大脑”,其背后蕴含的复杂技术和精妙设计,总是让我心生敬佩。我非常好奇CTCS-3级系统是如何在保证列车高速运行的同时,实现精准的时空隔离和高效的车流组织。书中如果能详细剖析其关键技术点,比如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原理,车载设备与地面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模式,以及如何通过先进的算法实现列车运行的优化,那将极大地满足我的求知欲。我还特别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通过实际运行场景来解释CTCS-3级系统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的应对策略,例如在信号中断、恶劣天气等极端条件下的安全保障措施。对系统的性能评估,如最高运行速度、最小行车间隔、准点率等方面的技术指标,以及实现这些指标所采取的工程化解决方案,同样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此外,这本书如果能触及CTCS-3级系统在国际同类技术中的地位和比较,甚至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那将更具前瞻性和启发性。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CTCS-3级列控系统在现代铁路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技术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就像是在浩瀚的铁路技术海洋中找到了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我长期以来一直对CTCS-3级列控系统抱有极大的好奇心,想深入了解它为何能成为现代高速铁路的“神经中枢”。我特别期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CTCS-3级系统的整体设计理念,以及它在安全、可靠、高效方面的技术追求。具体来说,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CTCS-3级系统的架构,包括车载设备、地面设备、以及通信网络等核心组成部分的详细功能和工作原理。我希望能够理解CTCS-3级系统是如何通过先进的算法和控制逻辑,实现列车运行的精准控制和高效调度。例如,它是如何实现列车间精确的时空隔离,以及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线路的运输能力?此外,对于CTCS-3级系统在安全冗余设计、故障检测与处理、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策略等方面的技术细节,我非常希望能获得深入的解答。书中如果还能提供一些关于CTCS-3级系统在国内外应用情况的比较,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那将更具参考价值。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易于理解的CTCS-3级列控系统技术解析,帮助我建立起系统性的知识框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项关键技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