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套装目录 (以实物为准) | ||||
| 序号 | ISBN | 中医四小经典 | 40.00(元) | 作者 |
| 1 | 9787506785655 | 濒湖脉学 | 10.00(元) | 作者 |
| 2 | 9787506785679 | 药性赋 | 10.00(元) | 作者 |
| 3 | 9787506785662 | 医学三字经 | 10.00(元) | 作者 |
| 4 | 9787506785686 | 汤头歌诀 | 10.00(元) | 作者 |
| 内容简介 | |
濒湖脉学 本书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为明代震惊中外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晚年所作。全书撷取《内经》《脉经》等诸书精华,结合作者的经验撰著而成。一是阐述了27种脉象的脉形特点,辨别方法及主治病证,二是引录了其父李言闻阐述脉学理论的《四言举要》。全书用韵语文体编成歌诀,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是后世学习脉学的良好读物,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书末附《脉诀考证》,亦是对《濒湖脉学》的补充。本书适合于中医师承、中医院校科班学生、民间中医师带徒、中医世家、西医学习中医者以及广大的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药性赋 本书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为元代著名脾胃学家李东垣所著。李氏在遣方用药上,深受其师张元素影响,遂在张氏《珍珠囊》基础上,加以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著成《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一书。全书主要遵循《神农本草经》理论,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在药物的气味、补泻、归经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颇具实用价值。书中的总赋部分,流传极广,民间抑或学堂,家弦户诵,经久不衰。书末附《药性歌括》,以补充《药性赋》之不足。本书适合于中医师承、中医院校科班学生、民间中医师带徒、中医世家、西医学习中医者以及广大的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医学三字经 本书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是清代闻名遐迩的医学大家陈修园晚年所著,是其毕生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所列病证从病因病机、辨证治则到有效方药,完备而实用。全书主要介绍了从医学源流至临床各科常见病的症状、诊断与治疗、处方等方面的内容。全书采用三字经诀的形式书写,附以注释,语言凝练,便于诵读记忆,是中医入门的佳读物之一。本书适合于中医师承、中医院校科班学生、民间中医师带徒、中医世家、西医学习中医者以及广大的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汤头歌诀 本书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为清代名医汪昂老年所作。全书选录中医经验成方200余首,编成七言歌诀,并从方剂主治、组成、配伍、剂量等方面予以简要注释。其内容简明扼要,音韵工整,便于初学者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书末附《续编汤头歌诀》,已补充《汤头歌诀》之不足。本书适合于中医师承、中医院校科班学生、民间中医师带徒、中医世家、西医学习中医者以及广大的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
这本书的整体感觉就一个字:精!它小巧的尺寸,却承载了中医四大经典的精华,简直是携带方便的学习宝典。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够将复杂的知识浓缩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形式。 比如《濒湖脉学》中的脉象描述,《药性赋》中的药材归类,《医学三字经》中的理论纲要,还有《汤头歌诀》中的方剂精髓,它们都以一种高度概括、逻辑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对于我这种既想打下坚实中医基础,又苦于时间精力有限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设想,以后无论是在通勤路上,还是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都可以随时随地翻开这本书,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和复习,逐步构建起自己的中医知识体系。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透露着一种古朴典雅的韵味,拿在手里,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我最感兴趣的是《医学三字经》部分,一直对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很感兴趣,但总觉得理论知识过于零散。 听说《医学三字经》以非常简洁易懂的方式,将中医的哲学思想、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内容串联起来,用三字一句的模式,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有趣。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体会其中的奥妙,但光是这种“浓缩就是精华”的编排方式,就足以让人惊叹。我设想,当遇到疑难杂症或者理论瓶颈时,翻开这部分内容,一定能给我新的启发和思路。
评分拿到这本《袖珍本 中医四小经典》,感觉就像是捧着一份珍贵的礼物。我对《汤头歌诀》部分尤其期待,因为我知道,中药方剂的学习是中医理论实践的关键一步。 一直以来,对中药方剂的记忆和运用感到头疼,那些复杂的君臣佐使、配伍禁忌,常常让我望而却步。听说这本书中的《汤头歌诀》用非常押韵、易于记忆的歌诀形式,将常用的方剂及其组成、功效、主治等内容进行了梳理。 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体验一下,通过吟唱这些歌诀,能否将那些抽象的方剂变成生动的画面,牢牢地印在脑海里。我想,这对于我将来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运用方剂,一定会有巨大的帮助。
评分终于入手了这本《袖珍本 中医四小经典》,收到书的那一刻,就被它小巧精致的外形深深吸引了。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一直想找一本集大成的入门读物,能够系统地学习经典理论,这本书简直是量身定做。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读,但光是翻阅目录,就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濒湖脉学》历来是学习脉诊的金钥匙,我一直对通过触摸脉搏来判断病情的神奇技法感到好奇,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指导。听说这本书里详细介绍了各种脉象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临床意义,配上清晰的图示(如果这本书有的话,那就太棒了!),相信能够帮助我快速入门,摆脱“望诊全凭感觉”的困境。
评分拿到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是那份沉甸甸的学术气息,虽然是袖珍本,但内容绝不含糊。我尝试着翻阅了《药性赋》,那朗朗上口的文字,将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阐释得淋漓尽致,简直是一本“舌尖上的药典”。虽然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很多药材的名称还比较陌生,但读起来却毫无枯燥之感,反而像是走进了奇妙的草药世界,忍不住去想象这些药物的形态和它们的神奇疗效。 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寓教于乐”的编排方式,能够将复杂的理论以如此简练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实属不易。我想,未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熟悉的药材,随时翻开这一页,就能快速找到答案,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这对于我这样需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学习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小书,还可以
评分一般
评分一般
评分很好,包装很好,内容也比较好
评分小书,还可以
评分随身携带方便,抽空时可以拿出来背诵一下,方便记忆。
评分一般
评分小书,还可以
评分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