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局部皮瓣重建方法(第2版)

实用局部皮瓣重建方法(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澳] 安东尼·佩宁顿(AnthonyPeningt 著
图书标签:
  • 皮瓣
  • 重建
  • 外科
  • 整形外科
  • 局部皮瓣
  • 伤口修复
  • 创面治疗
  • 解剖
  • 手术技术
  • 临床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ISBN:9787565914706
商品编码:11159343575
出版时间:2016-11-01

具体描述

作  者:(澳)安东尼·佩宁顿(Anthony Penington) 原著;钱会利,王小兵,张宝林 译 定  价:198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01日 页  数:268 装  帧:精装 ISBN:9787565914706 部分原理
第1章设计和技术
1.0引言
1.1重建的目标
1.2明确手术的目的
1.3切除和直接闭合
1.4皮肤的血液供应
1.5连续性皮瓣
1.6岛状皮瓣
1.7重建皮瓣的设计
1.8手术方法
1.9一个简单皮瓣的重建案例:菱形皮瓣
第二部分临床病例研究
第2章连续性皮瓣
2.0引言
病例2.1易位皮瓣:前臂
病例2.2易位皮瓣:颈部
病例2.3易位皮瓣:腹股沟
病例2.4易位皮瓣:前额
病例2.5易位皮瓣:肘部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实用局部皮瓣重建方法(第2版)》为整形外科医师、皮肤科医师、皮肤癌专科医师、普通外科医师以及外科培训生提供了一份很好重要的实践资料。《实用局部皮瓣重建方法(第2版)》以条理清晰、简洁易懂的编写方式,综合说明了根据不同的病损情况,使皮肤恢复到正常外形和功能所推荐使用的手术方案。 (澳)安东尼·佩宁顿(Anthony Penington) 原著;钱会利,王小兵,张宝林 译 安东尼·佩宁顿(Anthony Penington),副教授是圣文森特医院(St Vincent's Hospital)整形与重建外科的负责人,也是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的顾问。他是墨尔本大学圣文森特医院外科学系的外科副教授,也是墨尔本皮肤和癌症基金会的客座整形外科医生。本书荣获“2008年英国医学会医学图书奖”。
《组织移植与再生外科学》 引言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组织移植与再生技术在外科学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从器官移植到微小血管吻合,从组织工程到干细胞疗法,这些前沿技术不仅为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极大地拓展了外科医生的治疗手段。本书《组织移植与再生外科学》旨在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这一复杂而充满活力的学科领域,为临床医生、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部全面、权威的参考指南。本书将聚焦于组织移植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技术进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并着重介绍组织再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潜在的临床转化价值。 第一部分:组织移植的基础理论 本部分将奠定读者对组织移植的理论认知基础,深入剖析其核心要素。 免疫学在组织移植中的作用: 免疫排斥的机制: 详细阐述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T细胞介导(CD4+辅助T细胞、CD8+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介导(抗体形成)的分子机制。介绍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在免疫识别中的关键作用,包括I类和II类MHC分子的结构、功能以及对同种异体移植的重要性。 免疫耐受的诱导与维持: 探讨诱导免疫耐受的各种策略,例如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环孢素A、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等)、抗淋巴细胞抗体、骨髓嵌合体诱导以及诱导性免疫耐受(IIT)的最新进展。讨论免疫耐受维持的关键因素,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功能、细胞因子(如IL-10、TGF-β)的作用以及抗原特异性免疫抑制。 同种异体移植的免疫学挑战: 分析不同移植类型(如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胰腺移植、小肠移植)中免疫学挑战的差异性,探讨异体器官移植中发生的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学基础。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学原理: 生物材料的选择与特性: 详细介绍用于组织工程和移植的各类生物材料,包括天然生物材料(如胶原、明胶、壳聚糖、纤维蛋白原)和合成聚合物(如聚乳酸-共-乙醇酸(PLGA)、聚己二醇酸酯(PGA)、聚氨酯)的理化性质、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力学性能。讨论如何根据不同的组织修复需求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 细胞来源与培养: 介绍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成体干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MSCs、造血干细胞HSCs)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详述细胞的分离、培养、扩增、鉴定以及分化诱导的策略和技术。讨论种子细胞的选择对组织再生效果的影响。 支架的设计与制造: 阐述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原则,包括孔隙度、连通性、表面形貌、力学强度等。介绍常用的支架制造技术,如静电纺丝、3D打印、溶剂蒸发、相分离法等,以及这些技术如何影响支架的微观结构和细胞行为。 生物反应器与体外成熟: 介绍生物反应器的作用,包括为细胞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模拟体内生理条件,以及促进组织结构的成熟。讨论不同类型的生物反应器(如灌注式、旋转式、挤压式)及其在不同组织工程应用中的优势。 血管化与营养供给: 血管生成的机制: 深入解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血管生成中的核心作用,介绍其他参与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 血管化策略: 探讨在组织工程构建体中诱导血管生成的方法,包括使用血管生成因子、预加载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天然血管网以及构建预成型的血管网络。 缺血与再灌注损伤: 分析组织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介绍预防和减轻再灌注损伤的策略,如抗氧化剂、抗炎药物、缺血预处理等。 第二部分:组织移植的临床应用 本部分将聚焦于组织移植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涵盖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等多个领域。 骨骼与软骨移植: 骨移植的适应症与技术: 详细介绍骨移植(骨块移植、骨颗粒移植、骨髓移植)在骨缺损、骨不连、关节修复等方面的应用。讨论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骨替代材料(陶瓷、生物玻璃、合成聚合物)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软骨移植的进展: 介绍自体软骨移植、同种异体软骨移植以及组织工程化软骨在关节软骨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探讨不同软骨移植技术的适应症、手术技巧以及术后康复。 骨科移植物的感染防治: 讨论骨移植术后感染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如术前抗生素使用、无菌操作)以及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皮肤与软组织移植: 游离皮瓣与带蒂皮瓣: 详细讲解各类游离皮瓣(如皮片、全厚皮片、皮瓣)和带蒂皮瓣(如局部皮瓣、远位皮瓣)的设计原理、显微外科技术(血管吻合、神经吻合)、适应症和禁忌症。重点介绍皮瓣的血供评估、蒂部选择以及术后护理。 肌皮瓣与骨皮瓣: 阐述肌皮瓣和骨皮瓣在复杂创面、骨骼缺损伴软组织缺失等情况下的应用。重点分析其血供来源、解剖层次以及手术操作要点。 组织工程皮肤的应用: 介绍体外培养的自体或异体表皮、真皮以及全层皮肤在烧伤、慢性溃疡等情况下的应用,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效果。 血管与神经移植: 血管移植与吻合技术: 详细介绍自体血管(如大隐静脉、桡动脉)和人工血管在动脉、静脉重建中的应用。重点讲解显微血管吻合(端端吻合、端侧吻合、侧侧吻合)的基本技术、原则和技巧,包括血管准备、缝合线选择、吻合口评估等。 神经移植与神经再生: 介绍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移植的适应症,包括自体神经移植物(如腓肠神经)和神经引导管的应用。探讨神经吻合技术、神经再生促进因素以及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器官移植: 主要器官移植(肾、肝、心、肺、胰腺、小肠): 概述不同器官移植的手术技术、供受体选择、免疫抑制方案以及术后管理。重点分析各器官移植的独特性和挑战,例如肝脏的再生能力、肺移植的终末期肺病治疗、心脏移植的供体短缺等。 器官移植并发症的管理: 讨论器官移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感染(病毒、细菌、真菌)、排斥反应、药物毒性、肿瘤发生等,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第三部分:组织再生与修复的最新进展 本部分将展望组织移植与再生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介绍前沿研究成果。 干细胞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再生潜力: 深入探讨MSCs在骨、软骨、心肌、神经等组织再生中的作用机制,包括旁分泌效应、免疫调节和分化潜力。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转化应用: 分析iPSCs在疾病模型构建、药物筛选以及细胞替代疗法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其转化为特定细胞类型(如心肌细胞、肝细胞、神经元)的关键技术。 生物打印与3D组织工程: 3D生物打印技术: 介绍不同类型的3D生物打印技术(如喷墨打印、挤出打印、激光辅助打印)及其在构建复杂三维组织结构中的优势。 打印生物墨水的设计: 探讨生物墨水的组成,包括细胞、生物材料、生长因子等,以及如何优化生物墨水以实现细胞存活、增殖和组织形成。 3D打印器官与组织的应用: 展望3D生物打印在制造替代器官(如皮肤、软骨、血管)以及未来实现复杂器官(如心脏、肝脏)制造的可能性。 基因治疗与基因编辑在组织再生中的作用: 基因递送系统: 介绍用于基因治疗的各种递送系统,包括病毒载体(慢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AAV)和非病毒载体(脂质体、纳米颗粒)的优势和局限性。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 阐述基因编辑技术在纠正致病基因、增强细胞功能以及指导细胞分化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探讨其在组织再生和疾病治疗中的未来发展。 个性化与再生医学: 基于患者自身的再生策略: 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例如利用患者自身细胞和组织构建修复材料,以避免免疫排斥和提高治疗效果。 再生医学的临床转化: 讨论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挑战,包括监管审批、成本效益、规模化生产等问题,以及未来再生医学的发展方向。 结论 《组织移植与再生外科学》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学科视角,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再到前沿的再生医学探索。本书的出版,期望能够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组织移植与再生技术的不断进步,最终惠及更多患者。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些复杂而迷人领域的深入研究,外科医学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名为《实用局部皮瓣重建方法(第2版)》的书,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仅翻阅目录和前言,就足以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充满期待。作为一个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整形外科医生,我深知皮瓣重建技术在修复各种创伤、肿瘤切除后缺损中的重要性。传统的植皮技术虽然应用广泛,但在组织功能、外观恢复方面往往存在局限性。而皮瓣技术,尤其是局部皮瓣,因其血供可靠、组织匹配度高、术后效果更自然等优势,在重建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最新技术的医生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礼物。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更多关于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局部皮瓣的应用技巧,以及作者团队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尤其是一些经典皮瓣的改良、新型皮瓣的介绍,以及在复杂病例中的应用策略,都是我迫切想要了解的内容。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局部皮瓣重建方面的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方案,让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和尊严。

评分

我是一名康复医学科的从业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经过手术治疗,但仍有皮肤缺损或功能障碍的患者。很多时候,这些患者在基础手术后,还需要进一步的修复和重建,以达到更好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我一直对皮瓣技术在这些方面的作用感到惊叹,也深知其复杂性。 《实用局部皮瓣重建方法(第2版)》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些技术的可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不同皮瓣在特定部位(例如四肢、躯干、面部)的重建优势和局限性,以及术后的康复要点。了解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我更好地与外科医生沟通,为患者制定更全面、更有效的术后康复计划,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恢复受损的功能,重拾正常生活。

评分

我是一位对医学发展和技术革新保持高度关注的科普博主。我一直致力于将复杂的医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让更多人了解医学的魅力和力量。皮瓣重建技术,对我来说,就像是一门精密的艺术,它能够用自身的组织去修复身体的缺损,恢复其原有的形态和功能,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奇迹的过程。 我希望《实用局部皮瓣重建方法(第2版)》能够为我提供丰富的素材,让我能够创作出精彩的科普内容。我想了解,这本书是如何将抽象的解剖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临床操作的?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案例,用真实的故事来展现皮瓣重建的强大作用?我希望能够学习到书中那些能够打动人心的故事和知识,然后用我的方式,将这份关于生命重塑的希望和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评分

作为一名对医学影像学有深入研究的医生,我深知精准的影像诊断对于制定最佳手术方案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皮瓣重建这样精细的手术中,对皮瓣供血血管、周围组织结构的清晰了解,能够极大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我特别期待《实用局部皮瓣重建方法(第2版)》能在影像学方面提供一些指导。书中是否会提及超声、CT、MRI等影像技术在皮瓣设计和评估中的应用?是否会详细解析各种影像学表现如何指导皮瓣的选择和设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以及其他医生,更好地利用影像学工具,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皮瓣重建方案,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评分

作为一个对医学知识充满好奇心的医学生,我偶然间得知了《实用局部皮瓣重建方法(第2版)》这本书。虽然皮瓣重建技术听起来相当专业,对我来说还有些遥远,但我对医学的每个分支都抱有极大的兴趣。我了解到,皮瓣重建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烧伤、外伤、甚至肿瘤切除后的修复过程中,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外观。 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将如此复杂的技术以“实用”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它是否会从最基础的解剖学知识讲起,循序渐进地介绍各种皮瓣的类型、设计原则、以及手术操作要点?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配以精美的插图或示意图,帮助像我这样的初学者,能够快速建立起对皮瓣重建的初步认知。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病例分析,展示不同皮瓣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那就更完美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