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唐朝贞观盛世之治,会集圣君明王治国大道;中土失传千余年治世要典,天地贞观光照万古;祖德护佑今再现圣贤垂训,历久弥新金镜长悬;领导读可以明为政之本,官员读可以懂做官之道;商人读可以知治企之方,常人读可以晓修身之要。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由魏徵、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等人编撰的。该书辑录了历代帝王治国的资政史料,撷取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65种,共50余万言。书成,诚如魏微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
《群书治要系列丛书:品读群书治要》是中共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学习《群书治要》后进行的九个专题的讲座集结。分别从文化、官德、教育、道德、民本、用人、观人、得人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群书治要》中古圣先王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不仅对现代领导干部如何为政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更对普通人如何修身、处世、治家也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刘余莉,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研究。曾获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土、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并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地,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等专题进行演讲和研讨。讲授课程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国古代 官德A《以德修身、任人唯贤》《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A《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管理A《领导干部心理调适》等。代表著作有英文专著《TheUnity of Rule and Virtue》(2004 ),中文著作《儒家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心态即命运:正说传统人生智慧》(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等,在牛津的《中国哲学》、《应用哲学》等知名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
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
——唐太宗读《群书治要》感言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魏徵《群书治要序》
我朝承和、贞观之间,致重雍袭熙之盛者,未必不因讲究此书之力。则凡君民、君臣者非所可忽也。
——(日)林信敬《群书治要校正序》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治国的宝典。唐朝为什么兴盛?就这部书!上从他自己,下面文武百官统统要学,依照这个方法治国。这个方法是集中国唐太宗之前两千年五百年,从三黄五帝一直到晋朝,这两千五百年古圣先贤的教诲,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文字统统抄下来给他看,抄成这部书。所以唐朝在历史上极盛一时,靠这个。
——位当代大德对《群书治要》的评价
上篇
修身为本,教学为先:实现和谐的必由之路
第一讲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从《群书治要》看文化的本质
第二讲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从《群书治要》看官德修养与国家盛衰
第三讲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
第四讲 孝悌为本,上施下效——从《群书治要》看道德教育的经验
下篇
爱民而安,好士而荣:安危荣辱的两大关键
第五讲 民贵君轻,富而后教——《群书治要》中的民本思想
第六讲 任贤使能,纳谏远佞——《群书治要》中的用人之道
第七讲 八观六验,三参九虑——《群书治要》中的观人之道
第八讲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群书治要》中的得人之道
第九讲 德不称位,能不称官——《群书治要》中的用人大忌
第一讲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从《群书治要》看文化的本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重视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什么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之后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到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呢?如果联系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看一看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我们对这个文件就不难理解了。
《论语》上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孔老夫子到卫国去考察,他的弟子冉有给他驾车,孔老夫子对冉有说:“这个地方人口已经很稠密了。”冉有就问:‘人口已经很稠密了,还应该做什么呢?”孔老夫子就说了两个字“富之”,也就是说要使人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已经使人们富裕了,还应该做什么呢?”孔老夫子又说了两个字“教之”。也就是说,在孔老夫子看来要能够使社会和谐,我们只要把“富之”“教之”这四个字做好了,那么社会和谐就能够达到了。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仅仅重视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温总理在2011年的4月份《讲真话,察实情》的讲话中就这样提到:“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治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一瘦肉精一地沟油一彩色馒头,等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就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这就说明社会中的道德问题已经引起了温总理的关注,也引起了全国上上下下的关注。所以,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又有这样一句话:“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等。”那么,通过文化建设我们能够解决这些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以及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的问题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到文化的本质上来理解。
……
一直以来,我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道”思想抱有浓厚的兴趣,也阅读了不少相关的典籍。然而,很多时候,那些古文的晦涩和年代的久远,都成为了理解上的障碍。直到我接触了这套《群书治要》系列丛书,我才真正感受到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畅快。《品读群书治要》这本书,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向导,它用现代的语言,细致地解读了那些古老篇章中的精髓。我发现,书中不仅仅是停留在“是什么”,更是深入到“为什么”和“怎么做”,将那些抽象的治国理念,转化为了具体的行动指南。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明辨是非”和“知人善任”的部分,作者通过大量的历史典故,生动地揭示了辨别忠奸、善用贤才的重要性。读来让人既觉警醒,又觉豁然。这套书的编排逻辑也很清晰,能够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理解核心思想。它让我明白,治国如治家,需要的是细致入微的观察、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原则。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是一本人生智慧的宝典,我将它视为我的良师益友,时常翻阅,从中汲取力量。
评分最近读完《群书治要》系列丛书后,我被书中那些充满智慧的治国方略深深吸引。作为一名对历史和政治哲学略有研究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古代政治运行机制的书籍,而这套书无疑是我的一个惊喜。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史料堆砌,而是通过提炼和分析,将古代帝王将相们治理国家、安邦定国的经验进行系统化展示。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居安思危”和“戒奢尚俭”的论述,这些看似朴素的道理,在书中却被阐述得淋漓尽致,并配以大量生动的事例,让人不得不信服。书中对于如何识人、用人、以及如何处理复杂的政治局面,都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我尝试着将书中提到的某些原则应用到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发现确实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变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精练,不拖泥带水,每一句话都似乎蕴含着深意。它让我对“治要”二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真正的治理,不仅仅是权力的运用,更是智慧、德行和长远考量的结合。这套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有血有肉的古代政治世界,也让我对如何做一个有见识、有担当的人有了新的思考。
评分最近,我花了不少时间去啃读《群书治要》系列丛书,尤其是《品读群书治要》这本书,可以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并没有高高在上地摆出学者的姿态,而是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那些蕴含在古籍中的治理智慧,娓娓道来。它让我意识到,很多在现代社会看来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古代就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解决思路。书中关于“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论述,以及如何“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道理,都给了我极大的触动。我发现,作者在解读过程中,非常注重将古人的思想与当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使得那些古老的道理,立刻变得鲜活起来,具有了现实指导意义。我喜欢它那种循循善诱的讲解方式,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治”这个字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仅仅是权力的运用,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智慧,一种对未来的预判。这套书,让我觉得历史的智慧,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愿意去发掘,去品读,它就能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明灯。
评分坦白说,我并不是一个历史研究的专业人士,但对历史的演变和文明的传承一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群书治要》系列丛书,特别是《品读群书治要》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得以窥见古代政治智慧的宝库。书中对于“民心向背”的深刻洞察,以及如何“因势利导”地处理社会矛盾,都让我受益匪浅。它没有空谈理论,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讲述了统治者如何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对治道的理解,来赢得民心,巩固统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读过程中,那种对历史细节的把握和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让那些冰冷的历史事件变得有温度,有深度。读这本书,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与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们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它让我认识到,真正的“治要”,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深刻的思考和持续的实践。这套书,让我对“治世”二字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如何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有了更多的启示。
评分这套《群书治要》系列丛书,以一种别样的视角,将那些历经时间考验的古籍智慧,以更加亲民、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当代读者。我一直觉得,历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事件的记录,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经验教训和治世之道。这套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的渴望。它没有生硬地罗列原文,而是通过精心的解读和梳理,将那些晦涩的古文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能听到先贤们在耳边娓娓道来。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被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治世图景。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如何治理一个组织、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引用的那些经典的例子,比如如何选拔贤才、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审慎地做出决策,都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让我明白,古人的智慧并非陈旧过时,而是历久弥新,在今天依然具有指导意义。而且,这套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无论是作为案头必备还是赠送亲友,都显得十分得体。总而言之,这是一套值得反复品读,细细体味的佳作。
评分封面非常好 金黄色的缎面 摸在手里感觉太好啦
评分618活动200—100疯狂屯书,这套算下来太划算了,一次买了四百多块钱的,书质量挺好,慢慢看,京东快递依然给力,点赞!就是单买的书还是用塑料袋包装的,很容易磕角,建议京东都用硬包装!
评分非常霸气,正版,包装精美
评分包装精美 印刷优良 推荐
评分出来学习,教授推荐的书。就想买回来瞧瞧,结果确实值得一看!!值得推荐!!
评分不错,不错,等到优惠了,慢慢看。
评分东西非常好,应该是正品哦!
评分读史使人明智,多看看古人经典,更好的指导我们今天的学习~书装帧很好,用箱子,平装版但也精致,字体略大,哈哈哈哈
评分一共十册,简体横排,全本,有注有译文,不光帝王用之能治国,一般人读后也受益匪浅,对修身齐家治理公司和部门很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