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命魏徵、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名臣,从经、史、诸子百家著述中整理辑录历代帝王治国理政史料,撷取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而成的一部资政巨著。它令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此部尘封千年的治国宝典,现在重新为各国政要所瞩目。
《古镜今鉴:《群书治要》故事选》自《群书治要》中节录事典二百三十二则,分为六卷,内容涵盖君德、臣行、修身、治国、用人、女德等,旨在让读者通过读故事而明事理,从历史人物和故事中收获“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镜鉴之效。
★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观所撰书,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
——唐太宗《答魏徵上群书治要手诏》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魏徵《群书治要序》
★我朝承和、贞观之间,致重雍袭熙之盛者,未必不因讲究此书之力。则凡君民、君臣者非所可忽也。
——(日)林信敬《群书治要校正序》
★古镜今鉴。
——习仲勋《群书治要》题词
★《群书治要》,唐太宗下令编的。这是世法里头极其精华的东西,你怎样管理一个国家?你怎样管理你的企业、管理你的公司、管理你的家庭?这个材料太丰富了。
——一位当代大德对《群书治要》的评价
孙权默默不语,脸上显出羞惭的神色,于是宣布散席。张昭每次朝见时的进言、论述辞气雄壮严厉,忠义的内心从神色上充分表露出来。他曾经因为直言进谏违逆孙权心意,中间有一段时间不再进见。孙权派皇宫中的使者前去慰问张昭,并请他和自己见面。张昭说:“从前太后、桓王不是把老臣我托付给陛下,而是把陛下托付给老臣我,所以我才一心想尽节效忠,以报厚恩,使得离开人世之后,也有可以称述的事迹留下来。而我思虑短浅,违逆陛下美意,自以为从此埋没,永远被抛弃于荒沟之中,没想到又得到陛下的召见,得以侍奉左右。但老臣我的愚心将用来报效国家,立志进献忠直有益的言论,直到死亡为止。至于改变初衷、另作考虑,以求窃取荣华富贵而获得陛下的欢心,这是老臣我不能做的事啊。”孙权也向他表示歉意。孙权因为公孙渊愿作东吴的属国,决定派张弥、许晏为特使前往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张昭劝谏说:“公孙渊背离魏国,害怕遭到讨伐,才远远来(向东吴)求援,愿作属国并不是他的本意。如果他突然改了主意,想向魏国表明自己的忠心,我们的两名使者回不来,不是要招致天下人的耻笑吗?”孙权和他相互争辩,张昭的言辞更加直率恳切。孙权忍受不住,手按佩刀大怒说:“吴国的士大夫进皇宫向朕跪拜,出皇宫则向你跪拜,朕对你的尊敬,也算到极点了!然而你却多次当着众人的面驳斥我,我常常担心自己会忍不住而杀了你。”
……
《古镜今鉴:群书治要故事选》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其“化繁为简”的叙事能力。我一直觉得《群书治要》这样的大部头典籍,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门槛实在太高了。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厨师,将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食材,烹饪成了一道道令人胃口大开、回味无穷的佳肴。它没有照搬原文,也没有生硬的解释,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将《群书治要》中关于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安抚民心、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精髓,巧妙地融入其中。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知人善用”和“防微杜渐”的那些故事,读来既感到新鲜,又觉得十分贴切。作者的叙事逻辑清晰,感情充沛,仿佛能听到那些历史人物在耳边低语,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阅读的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历史和智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我对《古镜今鉴:群书治要故事选》并没有太高的期待,毕竟市面上关于古代典籍解读的书籍已经不少了。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最令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它的“精炼”与“鲜活”。它没有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堆砌大量考证和理论,而是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精心挑选出最能体现《群书治要》核心思想的故事,并以一种极其生动、极具画面感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些故事,有的令人捧腹,有的发人深省,有的甚至让人感到一丝悲凉,但无一不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它让我看到了帝王将相的权谋斗争,也看到了平民百姓的悲欢离合,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到了历史进程中那些不变的规律和道理。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他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最深刻的内涵。读这本书,就像在欣赏一幅幅精美的古代风俗画,每一笔都饱含深意,每一色都蕴藏故事。它让我意识到,历史的经验和智慧,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就蕴藏在我们身边,等待我们去发掘和传承。
评分读完《古镜今鉴:群书治要故事选》,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古代智慧殿堂的大门。我一直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那些史料太过零散,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群书治要》本身是一部治国安邦的经典,但如果只是枯燥的理论,恐怕很难被大众所接受。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将《群书治要》的精髓提炼出来,通过一个个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理解了其中蕴含的治国之道、用人之道、甚至为人处世的道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讲述君王如何听取逆耳忠言的部分,在今天这个信息茧房盛行的时代,这种“闻过则喜”的胸襟显得尤为可贵。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人物刻画饱满立体,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与历史人物一同呼吸,一同思考。它不仅仅是一本“读史”的书,更是一本“悟道”的书,值得反复品读,细细体会。
评分坦白说,我一直对那些过于“说教”的书籍有些反感,《古镜今鉴:群书治要故事选》却成功地打破了我的这一固有印象。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润物细无声”。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讲述那些发生在过去的故事,让你自己在其中去体会、去领悟。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也折射出历史的规律。我被那些关于如何平衡权力与责任、如何化解矛盾与冲突的故事深深打动。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他能够抓住故事中最关键的细节,并将其与《群书治要》的核心思想巧妙地结合起来。阅读这本书,就像置身于一个古色古香的书房,旁边坐着一位饱学之士,他一边为你讲述历史的沧桑,一边为你点拨人生的智慧。这本书不是让你去“记住”什么,而是让你去“感受”什么,去“思考”什么。它教会我,即使在纷繁复杂的当下,那些源远流长的智慧,依然是我们前行的重要指引。
评分这本《古镜今鉴:群书治要故事选》的出版,实在是恰逢其时。当下社会,信息爆炸,思潮涌动,我们常常被各种碎片化的信息裹挟,甚至迷失了方向。而这本书,就像一面古老的明镜,以其沉甸甸的历史厚度,为我们提供了审视当下、洞察未来的视角。它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也没有空洞无物的口号式激励,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将《群书治要》中那些蕴含的治国理政、修身养性的智慧,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以史为鉴,预警未来的那些篇章,读来不禁让人拍案叫绝。作者显然花了大量的心思去梳理这些故事,将其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巧妙地联系起来,让那些沉睡在古籍中的智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更难得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并不晦涩,反而十分亲切自然,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在与你促膝长谈,分享他的人生感悟。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力量,感受到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对浮躁时代的绝佳注解,它提醒我们,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回望历史,汲取经验,才能行稳致远。
评分非常霸气,正版,包装精美
评分没看,不知该不该推荐,活动价先存着。期待中华书局可以快点做活动啊!
评分非常满意,看着很不错,值得你们拥有。
评分总的挺不错的,都带封皮,这次京东质量可以,配送没的说,很快,赞一个!好评,总的很满意,值得推荐!建议购买,书不错!总的挺不错的,都带封皮,这次京东质量可以,配送没的说,很快,赞一个!好评,总的很满意,值得推荐!建议购买,书不错!
评分《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八岁随父从军,@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八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根据《新唐书》记载如下: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征、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赉赐尤渥。《群书治要》一书,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本书根据《群书治要》元和二年本、《群书治要》天明本校勘整理而成,并将原阙的三卷重新从原书中节录,以补原阙之憾,更便于当前人们学习和汲取该书的智慧。
评分救世之书,中华五千年的精华都在这了!谢谢?
评分《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八岁随父从军,@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八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根据《新唐书》记载如下: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征、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赉赐尤渥。《群书治要》一书,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本书根据《群书治要》元和二年本、《群书治要》天明本校勘整理而成,并将原阙的三卷重新从原书中节录,以补原阙之憾,更便于当前人们学习和汲取该书的智慧。
评分一共十册,简体横排,全本,有注有译文,不光帝王用之能治国,一般人读后也受益匪浅,对修身齐家治理公司和部门很有帮助。
评分封面非常好 金黄色的缎面 摸在手里感觉太好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