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淮南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上中下册)
定价:98.00元
作者:何宁 撰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98-10-01
ISBN:9787101013429
字数:885000
页码:155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1.43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光绪二年浙江书局刻荘逵吉校刊本为底本,校以道藏本、道藏辑要本(简称蜀藏本)、中立四子本(简称中立本)、茅一桂刻本(简称茅本)、刘泖生景写宋本(简称景宋本)、唐写本兵略残卷(简称古残卷)暨唐,宋类书所引及诸书凡淮南所出及出自淮南者。
 所辑各家之说,见附录淮南子书目,故但标作者,不逐条例与书名。每条前皆加“○”以为间隔,亦示异于原注。其着已见,以“宁案”二别之。
 荘本正文及注,一仍其旧。偶有明显错误径予正,或注文说落径予增补者,皆在安语中说明所据版本。
 所辑各家,以时代先后为序。
 正文及注文有脱误,文不成义者,标点暂略。
 前人立说,其取义无当,或过于破碎支离者,多从删汰。
目录
上册
 自序
 凡例
 叙目
 茬序
 卷一 原道训
 卷二 俶真训
 卷三 天文训
 卷四 陛形训
 卷五 时则训
 卷六 览冥训
中册
 卷七 精神训
 卷八 本经训
 卷九 主术训
 卷十 缪称训
 卷十一 齐俗训
 卷十二 道应训
 卷十三 汜论训
 卷十四 诠言训 
下册
 卷十五 兵略训
 卷十六 说山训
 卷十七 说林训
 卷十八 人间训
 卷二十 修务训
 卷二十一 泰族训
 卷二十二 要略
附录一 淮南子书目
附录二 淮南子佚文
附录三 淮南子总评
附录四 各本序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对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和小篆字体的使用印象深刻。它似乎在用一种视觉上的方式,提醒读者,你正在阅读的是一部沉淀了千年智慧的典籍。书页的排版疏密得当,注释和原文之间留白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我是一个习惯做批注的读者,这套书的页边距设计得非常友好,足以让我记录下自己零碎的感悟和疑问。更重要的是,这套书的“集释”部分,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它还引用了后世如王充、刘安本人相关的史料来佐证某些观点,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理解文本的维度。比如,书中对“大览”篇中对百家学说的兼收并蓄,通过注释的引导,能够清晰地看到它如何巧妙地规避了秦亡的教训,试图建立一个更加宽容、更具弹性的治国理念。
评分最近几年,我总感觉心灵有些浮躁,总想找点能让自己静下来的东西。阅读《淮南子》这种探讨“道”与“理”的经典,是最好的“定心丸”。这套注释本的优势在于,它不像某些版本那样把重点都放在了政治权谋上,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解释“修身”与“养性”的部分。比如,书中关于“慎独”和“心静自然凉”的论述,放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简直是金玉良言。注释者没有用过于直白的现代心理学术语去套用,而是保留了古人那种含蓄而有力的表达方式,比如对“虚静”境界的描绘,那种“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通过文字就能感受到一种清凉的意境。这让我在阅读时,不只是在获取知识,更像是在进行一场与古人精神层面的交流,是精神的滋养。
评分坦白说,我过去也买过一些古籍的普及版,但往往读到一半就因为解释过于简单或者断句不当而弃读。这套《淮南子集释》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兼顾了学术的严谨性和普通读者的可读性。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那些涉及到古代自然哲学,比如对水火、金木等物质属性的论述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解释态度。它没有简单地将之等同于现代的化学,而是追溯了汉代人构建其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对于一个对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这套书是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兼入门读物。它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信服,能够支撑起对《淮南子》进行多次、多层次的研读。
评分这套书拿到手,首先就被它厚实的装帧给镇住了。纸张的质感摸起来很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影印本,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我本来就对先秦诸子百家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淮南子》这部书,在我看来,简直是道家思想与时俱进、融合百家的集大成者。初读时,那些关于“道”的阐述,玄妙深邃,如同置身于浩瀚的宇宙洪荒之中,让人不得不停下来反复咀嚼。它不像《道德经》那样简练到需要反复揣摩,而是提供了更具象、更系统化的论述,试图将老庄的哲学融入到治国安邦的方略中去。这套“集释”的版本,注释和校勘做得相当到位,很多古代文献中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都有清晰的辨析,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研究者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籍的方便之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对照着现代的科学认知去思考古人对自然、对人性的洞察力,那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非常迷人。
评分说实话,我入手这套书的主要目的,是想深入了解一下汉初的社会思潮是如何将黄老的清静无为与儒家的入世济民巧妙地结合起来的。市面上关于《淮南子》的解读版本不少,但很多要么过于学术化,术语堆砌,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通俗化,为了追求流畅而牺牲了原文的严谨性。这套“新编诸子集成”的版本,恰好把握住了那个微妙的平衡点。它在保持原文的古奥美感的同时,用现代的语言进行细致的疏解,尤其对那些涉及天文、地理、历法乃至阴阳五行学说的部分,解释得非常透彻。我特别欣赏它在考证部分所下的功夫,对比了不同版本间的细微差异,这让我在阅读时能更确信自己理解的文本是相对可靠的。读完关于“天文训”和“时则训”的篇章,我感觉自己对古代中国人宏大的宇宙观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不再是碎片化的印象,而是成体系的知识结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