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

Linux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宗德,吕光宏,刘雍 著
图书标签:
  • Linux
  • 系统编程
  • C语言
  • 内核
  • 网络编程
  • 多线程
  • 进程间通信
  • API
  • 高级编程
  • Unix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292902
版次:3
商品编码:11116797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1-01
页数:486
字数:9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Linux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围绕Linux操作系统“一切都是文件”的特点,讲述了Linux操作系统下应用层“一段执行单元(进程)对系统资源(CPU资源、各类文件资源)的管理”。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编程环境及编程工具(GCC/Makefile/GDB)、文件管理(文件属性控制、ANSI以及POSIX标准下文件读写操作、终端编程)、进程管理(创建、退出、执行、等待、属性控制)、进程间通信(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进程间同步机制(信号量)、进程间异步机制(信号)、线程管理(创建、退出、取消等以及属性控制)、线程间同步(互斥锁、读写锁、条件变量)、线程与信号以及BSD socket编程中的TCP、UDP、原始套接口、网络服务器应用开发等内容,并对Linux系统下的音频应用程序开发做了讲解。
  《Linux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内容丰富、紧扣应用,适合从事Linux下C应用编程的人员阅读,也适合从事嵌入式Linux开发的人员阅读。

目录

第1章 Linux下C语言开发环境
1.1 Linux操作系统简介
1.1.1 Linux操作系统简介
1.1.2 GNU/Linux简介
1.1.3 相关术语介绍
1.2 Linux开发初步
1.2.1 Linux下C程序标准
1.2.2 库函数和系统调用
1.2.3 在线文档介绍
1.2.4 获取错误信息
1.3 部分常用工具简介
1.3.1 tar打包器
1.3.2 Linux常用命令及工具
1.4 Linux下编码风格
1.4.1 GNU编码规范
1.4.2 Linux内核编码规范

第2章 Linux下C语言开发工具
2.1 常用编辑工具
2.1.1 VIM编辑器
2.1.2 Emacs编辑器
2.1.3 Source Insight工具
2.2 GCC/GDB编译调试工具基础
2.2.1 GCC/G++简单介绍
2.2.2 GDB调试工具简介
2.2.3 使用GCC编译C程序示例
2.2.4 使用g++编译C++程序示例
2.2.5 GDB演示示例

第3章 Linux进程存储管理
3.1 Linux程序存储结构与进程结构
3.1.1 Linux可执行文件结构
3.1.2 Linux进程结构
3.1.3 C变量及函数存储类型
3.1.4 栈和堆的区别
3.1.5 示例:查看代码中各数据存储位置
3.1.6 常见内存错误示例分析
3.2 ANSI C动态内存管理
3.2.1 内存分配的基本方式
3.2.2 示例:为程序申请动态内存空间
3.2.3 内存数据管理函数
3.3 Valgrind及valkyrie内存管理工具
3.3.1 Valgrind介绍
3.3.2 Valgrind安装与使用
3.3.3 valgrind图形化工具Valkyrie
3.3.4 内存检测示例
3.4 Linux进程环境及系统限制
3.4.1 进程与命令行选项及参数
3.4.2 进程与环境变量
3.4.3 Linux系统限制
3.4.4 Linux时间管理

第4章 ANSI C文件IO管理
4.1 文件及文件流
4.1.1 文件与流的基本概念
4.1.2 标准流及流主要功能
4.1.3 文件流指针
4.1.4 缓冲区类型
4.1.5 指定流缓冲区
4.2 ANSI C文件I/O操作
4.2.1 打开关闭文件
4.2.2 读/写文件流
4.2.3 文件流定位
4.2.4 实现文件复制操作示例
4.3 流的格式化输入/输出操作
4.3.1 printf/scanf函数分析
4.3.2 fprintf/fscanf函数分析
4.3.3 sprintf函数分析
4.3.4 sscanf函数分析

第5章 POSIX文件及目录管理
5.1 文件描述符与内核文件表项
5.1.1 文件流与文件描述符的区别
5.1.2 文件表结构图
5.1.3 文件描述符与文件流的转换操作
5.2 POSIX标准下文件IO管理
5.2.1 创建/打开/关闭文件
5.2.2 文件控制fcntl
5.2.3 读/写文件内容
5.2.4 使用POSIX IO实现大于2G文件复制
5.2.5 文件定位
5.2.6 同步内核缓冲区
5.2.7 映射文件到内存
5.2.8 锁定/解锁文件
5.3 目录流基本操作
5.3.1 打开/关闭目录文件
5.3.2 读/写目录内容
5.3.3 定位目录位置
5.3.4 添加和删除目录
5.3.5 当前工作路径操作
5.3.6 文件流、目录流、文件描述符总结
5.4 应用案例:递归文件目录复制操作
5.4.1 应用需求及流程图
5.4.2 示例代码

第6章 普通文件、连接文件及目录文件属性管理
6.1 Linux文件系统管理
6.1.1 Linux下VFS虚拟文件系统
6.1.2 ext2文件系统结构
6.1.3 目录文件及常规文件存储方法
6.2 Linux系统下文件类型及属性
6.2.1 Linux文件类型及权限
6.2.2 Linux文件类型
6.2.3 文件权限修饰位
6.2.4 文件访问权限位
6.3 Linux文件属性管理
6.3.1 读取文件属性
6.3.2 修改文件权限操作
6.3.3 修改系统umask值
6.3.4 修改文件的拥有者及组
6.3.5 用户名/组名与UID/GID的转换
6.3.6 创建/删除硬连接
6.3.7 符号连接文件特殊操作
6.3.8 文件时间属性修改与时间处理
6.4 示例:ls ?l以排序方式列出目录信息
6.4.1 需求及知识点涵盖
6.4.2 流程及源代码实现
6.5 示例:实现tree系统命令

第7章 终端及串口编程
7.1 终端设备类型
7.1.1 实际的物理串口
7.1.2 控制台终端
7.1.3 虚拟终端
7.1.4 当前终端
7.2 终端属性控制
7.2.1 读取/设置终端属性信息
7.2.2 c_cflag终端控制选项
7.2.3 c_lflag终端本地选项
7.2.4 c_iflag终端输入选项
7.2.5 c_oflag终端输出选项
7.2.6 c_cc[NCCS]终端控制字符
7.2.7 IOCTLs控制终端
7.2.8 进程与终端
7.3 串口编程
7.3.1 串口物理设备
7.3.2 串口终端基本操作
7.3.3 串口编程示例
7.4 控制台终端应用基础
7.4.1 终端属性设置
7.4.2 控制命令基本格式
7.4.3 从控制台终端获取信息不回显

第8章 Linux进程管理与程序开发
8.1 进程环境及进程属性
8.1.1 程序、进程与进程资源
8.1.2 进程状态
8.1.3 进程基本属性
8.1.4 进程用户属性
8.2 进程管理及控制
8.2.1 创建进程
8.2.2 在进程中运行新代码
8.2.3 回收进程用户空间资源
8.2.4 回收内核空间资源
8.2.5 孤儿进程与僵死进程
8.2.6 修改进程用户相关信息
8.3 Linux特殊进程
8.3.1 守候进程及其创建过程
8.3.2 日志信息及其管理
8.3.3 守候进程应用示例

第9章 进程间通信--管道
9.1 进程间通信--PIPE
9.1.1 无名管道概念
9.1.2 无名管道文件操作的特殊性
9.1.3 文件描述符重定向
9.1.4 实现who|sort
9.1.5 流重定向
9.2 进程间通信--FIFO
9.2.1 有名管道概念
9.2.2 有名管道管理及其特殊性
9.2.3 管道基本特点总结

第10章 Linux异步信号处理机制
10.1 Linux常见信号与处理
10.1.1 信号与中断
10.1.2 信号基本概念
10.1.3 信号的生命周期
10.1.4 发送信号
10.2 安装信号与捕获信号
10.2.1 信号处理办法
10.2.2 signal安装信号
10.2.3 sigaction安装信号
10.2.4 signal的系统漏洞
10.3 安装信号与捕获信号
10.3.1 设置进程屏蔽信号集
10.3.2 获取当前未决的信号
10.3.3 信号集合操作
10.3.4 信号集合操作应用示例
10.4 等待信号
10.4.1 pause函数
10.4.2 sigsuspend函数
10.5 信号应用实例

第11章 System V进程间通信
11.1 System V IPC基础
11.1.1 key值和ID值
11.1.2 拥有者及权限
11.2 消息队列
11.2.1 消息队列IPC原理
11.2.2 Linux消息队列管理
11.2.3 消息队列应用实例
11.3 信号量通信机制
11.3.1 信号量IPC原理
11.3.2 Linux信号量管理操作
11.3.3 SEM_UNDO参数的应用
11.3.4 使用信号量实现生产消费问题
11.4 共享内存
11.4.1 共享内存IPC原理
11.4.2 Linux共享内存管理
11.4.3 共享内存的权限管理示例
11.4.4 共享内存处理应用示例

第12章 Linux多线程编程
12.1 线程基本概念与线程操作
12.1.1 线程与进程的对比
12.1.2 创建线程
12.1.3 线程退出与等待
12.1.4 取消线程
12.1.5 线程与私有数据
12.2 线程同步机制
12.2.1 互斥锁通信机制
12.2.2 条件变量通信机制
12.2.3 读写锁通信机制
12.3 多线程异步管理--信号
12.3.1 线程信号管理
12.3.2 线程信号应用实例
12.4 线程属性控制
12.4.1 获取线程ID
12.4.2 初始化线程属性对象
12.4.3 获取/设置线程detachstate属性
12.4.4 获取/设置线程栈相关属性

第13章 Linux Socket网络编程基础
13.1 网络通信基础
13.1.1 TCP/IP协议簇基础
13.1.2 IPv4协议基础
13.1.3 点分十进制IP地址与二进制IP地址转换
13.1.4 网络数据包封包与拆包过程
13.1.5 字节顺序与大小端问题
13.2 BSD Socket网络通信编程
13.2.1 BSD TCP通信编程流程
13.2.2 BSD Socket网络编程API
13.3 使用TCP实现简单聊天程序
13.3.1 服务器端代码分析
13.3.2 客户器端代码分析
13.4 网络调试工具
13.4.1 tcpdump的使用
13.4.2 netstat工具使用
13.4.3 lsof工具使用

第14章 TCP高级应用
14.1 文件I/O方式比较
14.2 I/O阻塞与非阻塞操作
14.2.1 阻塞与非阻塞基本概念
14.2.2 非阻塞应用示例
14.3 socket多路复用应用
14.3.1 select()与pselect函数介绍
14.3.2 poll与ppoll函数
14.3.3 多路复用应用示例
14.4 控制socket文件描述符属性
14.4.1 set/getsockopt()修改socket属性
14.4.2 fcntl控制socket
14.4.3 ioctl控制文件描述符

第15章 UDP网络编程应用
15.1 UDP网络编程基础
15.1.1 UDP网络通信流程
15.1.2 使用AF_INET实现UDP点对点通信示例
15.2 UDP广播通信
15.2.1 广播地址与广播通信
15.2.2 UDP广播通信示例
15.3 UDP组播通信
15.3.1 组播地址与组播通信
15.3.2 UDP组播应用示例
15.4 socket信号驱动
15.4.1 异步信号处理机制流程
15.4.2 信号驱动方式处理UDP数据
15.5 域名与IP信息解析
15.5.1 Linux下域名解析过程
15.5.2 通过域名返回主机信息
15.5.3 通过域名和IP返回主机信息
15.5.4 getaddrinfo获取主机信息

第16章 网络服务器应用设计
16.1 迭代服务器设计
16.1.1 xinetd服务介绍
16.1.2 时间服务器应用
16.2 多进程/多线程并发服务器设计
16.2.1 多进程实现多客户端
16.2.2 多线程实现多客户端
16.2.3 基于HTTP的多进程并发文件服务器
16.3 进程池/线程池服务器设计
16.3.1 进程池/线程池服务器模型
16.3.2 线程池文件服务器示例

第17章 本地通信与原始套接口
17.1 sock实现本地进程间通信
17.1.1 使用socket实现本地进程通信
17.1.2 使用AF_UNIX实现本机数据流
17.2 本地socket传递文件描述符
17.2.1 sendmsg/recvmsg函数
17.2.2 传递文件描述符示例
17.3 原始套应用程序开发
17.3.1 原始套接口基本原理
17.3.2 原始套接口实现ping应用程序
17.3.3 原始套实现DOS攻击

第18章 音频应用程序开发基础
18.1 WAV音频文件格式分析
18.1.1 数字音频基本参数
18.1.2 WAV音频文件结构
18.1.3 读出WAV格式文件头信息
18.4.4 MP3文件格式
18.2 OSS音频设备编程
18.2.1 OSS音频设备基本架构
18.2.2 OSS音频编程应用示例
18.3 ALSA音频设备编程
18.3.1 ALSA基本架构
18.3.2 alsa-libs基本应用
18.3.3 ALSA音频编程示例

前言/序言


《掌握 Linux 内核:从源码到实践》 本书深入剖析了 Linux 内核的运行机制,旨在为广大 Linux 系统开发者、内核爱好者以及希望深入理解操作系统底层原理的工程师们提供一本权威且实用的参考。我们不局限于枯燥的理论阐述,而是紧密结合最新的内核源码,带领读者一步步揭开 Linux 内核神秘的面纱。 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的结构设计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概念到实现的脉络,确保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 Linux 内核的复杂体系。 第一部分:Linux 内核概览与架构 内核的诞生与演进: 回顾 Linux 内核的发展历程,理解其设计理念的演变,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历史基础。 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 详细解析进程上下文切换、系统调用接口,以及两者之间严格的界限和交互机制。 内核模块化机制: 深入探讨内核模块的加载、卸载、参数传递等,理解其在驱动开发和功能扩展中的重要性。 进程与线程管理: 详解进程的生命周期、调度策略(O(1)调度器、CFS调度器),以及线程的创建、同步与通信。 内存管理: 剖析虚拟内存的实现,包括页表、内存分配器(Slab、Buddy)、缺页中断处理等,理解高效内存利用的奥秘。 中断与异常处理: 深入讲解中断的产生、中断控制器、中断服务例程(ISR)的编写,以及异常向量表的处理。 定时器与延迟: 掌握软中断、tasklet、工作队列(workqueue)等在异步处理中的应用,以及不同精度定时器的使用场景。 第二部分:关键子系统的源码深度解析 进程调度器深入: 精细分析 CFS(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的实现原理,包括红黑树、调度实体、公平调度等核心概念,以及进程在不同优先级下的行为。 内存管理精细化: 详细讲解 Huge Pages、内存压缩、匿名内存管理、文件缓存等高级内存管理技术,并结合源码分析其性能优化策略。 I/O 调度器: 剖析 CFQ、BFQ、Deadline 等 I/O 调度器的设计思想和实现细节,理解它们如何平衡吞吐量和延迟。 文件系统: 深入讲解 VFS(Virtual Filesystem Switch)的设计,以及 ext4、XFS、Btrfs 等主流文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操作流程。 网络协议栈: 详细解析 TCP/IP 协议栈的内核实现,包括套接字(socket)的创建、数据包的收发、拥塞控制算法等。 设备驱动模型: 讲解 Linux 设备模型(kobject、kset、sysfs),以及总线(bus)、设备(device)、驱动(driver)之间的注册和绑定关系。 第三部分:系统调用与内核调试 系统调用接口: 详尽分析常见的系统调用(如 fork, exec, read, write, open, close 等)的内核实现,理解用户态程序如何与内核交互。 信号处理机制: 深入讲解信号的产生、传递、处理以及信号量的应用。 同步与互斥: 掌握自旋锁、互斥锁、信号量、读写锁等内核同步原语的使用,避免竞态条件。 内核调试技术: 介绍 GDB、Kprobes、Ftrace、SystemTap 等强大的内核调试工具,帮助读者定位和解决内核问题。 性能分析工具: 学习使用 perf、vmstat、iostat 等工具,对系统性能瓶颈进行精准分析。 第四部分:高级主题与应用 容器与虚拟化: 探讨 Linux 容器(如 Docker)和虚拟化技术(如 KVM)背后的内核支持,理解 cgroups 和 namespaces 的作用。 安全加固: 介绍 SELinux、AppArmor 等安全模块的原理和配置。 实时 Linux: 探讨 PREEMPT_RT 补丁,理解其如何实现更低的延迟和实时性。 eBPF 技术: 介绍 eBPF(extended Berkeley Packet Filter)在内核动态追踪、性能分析和网络加速方面的强大能力。 本书特色: 源码导向: 大量引用最新的 Linux 内核源码片段,并进行详细的注解和分析,让读者直接面对内核的实现细节。 理论与实践结合: 讲解清晰透彻的理论概念,并辅以相关的示例代码和实际操作指导,帮助读者融会贯通。 循序渐进: 从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复杂的子系统和高级主题,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 面向未来: 关注 Linux 内核的最新发展趋势,引入 eBPF 等前沿技术。 适读人群: 有一定 Linux 操作和 Shell 脚本基础,希望深入理解操作系统原理的开发者。 从事 Linux 内核开发、驱动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工程师。 对操作系统底层机制充满好奇,希望成为“懂内核”的系统管理员。 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 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 深刻理解 Linux 内核的设计哲学和工作流程。 熟练运用内核提供的各种机制进行系统开发和性能调优。 掌握调试内核和定位疑难杂症的实用技巧。 为进一步探索更底层的操作系统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次对 Linux 内核精彩世界的探索之旅,期待与您一同开启这段深度学习的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对 Linux 的信号处理机制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让我对这个曾经让我困惑的概念有了豁然开朗的理解。作者从信号的基本概念,如信号的类型(异步信号、同步信号)、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开始,然后深入到信号的处理流程,包括信号的阻塞、未决、传递和执行。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 `sigaction()` 的讲解,它详细介绍了 `struct sigaction` 结构体的各个字段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它来精确地控制信号的处理行为。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编写信号处理函数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信号安全函数的使用,以及避免在信号处理函数中执行耗时操作。书中还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演示了如何使用信号来实现进程间的异步通信,以及如何优雅地关闭一个长时间运行的服务。我曾经按照书中的示例,实现了一个简单的信号处理程序,用来接收 `SIGTERM` 信号并进行清理工作,这让我在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健壮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作者还讲解了 `sigprocmask()`、`sigsuspend()` 等函数的使用,它们提供了更精细的信号控制能力,对于编写复杂的并发程序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你能够真正掌握 Linux 的信号处理技术,从而能够编写出更可靠、更具响应性的应用程序。

评分

《Linux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在介绍 Linux 系统安全方面,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深入的原理分析。作者从用户和权限管理的基础讲起,然后深入到文件权限、ACL(Access Control List)、SELinux(Security-Enhanced Linux)等高级的安全机制。我尤其欣赏他关于 SELinux 的讲解,他通过生动的例子,解释了 SELinux 的安全上下文、策略规则等核心概念,以及如何使用 `chcon`、`restorecon` 等命令来管理安全上下文。这让我对 SELinux 这个曾经让我感到神秘和难以理解的安全机制,有了清晰的认识。书中还详细介绍了 `chroot` 机制,以及如何利用它来创建一个隔离的运行环境,从而提高程序的安全性。我曾经尝试着使用 `chroot` 来部署一个 Web 应用,实现了进程的隔离,有效提升了应用的安全性。此外,作者还讲解了套接字选项 `SO_PEERCRED` 的用法,可以通过它来获取对方进程的 UID、GID 和 PID,从而实现更精细化的访问控制。书中还提到了关于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栈保护、ASLR(Address Space Layout Randomization)等技术来防范此类攻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让你了解 Linux 的安全特性,更能教会你如何利用这些特性来构建更安全的应用程序。

评分

《Linux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在文件系统和 I/O 优化的部分,提供了非常系统且实用的知识。作者从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如 inode、目录项、超级块等讲起,然后深入到各种文件系统的特性,比如 ext4、XFS 的元数据管理方式。我尤其欣赏他对 Linux I/O 栈的讲解,包括块设备驱动、文件系统层、VFS(Virtual File System)等,以及它们之间如何协同工作。书中对 Page Cache 的作用和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它解释了为什么 Linux 的文件 I/O 速度会如此之快,以及如何通过调整 Page Cache 的大小来优化性能。我曾经通过调整 `/proc/sys/vm/drop_caches` 来清理 Page Cache,观察程序的 I/O 性能变化,这让我对缓存机制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 `O_DIRECT` 标志的作用,以及它如何绕过 Page Cache 来实现更直接的磁盘访问,这对于那些对 I/O 延迟有极高要求的应用程序来说,非常有价值。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 `fadvise()` 系统调用来给内核提供 I/O 预读和预写的建议,从而优化程序的 I/O 性能。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你能够深入理解 Linux 的文件系统和 I/O 模型,从而写出性能卓越的 I/O 操作。

评分

拿到《Linux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这本书,说实话,在打开封面之前,我心里是带着点忐忑的,毕竟“高级”这两个字就够让人望而生畏的。但翻开第一页,那些密密麻麻的字符和图表,并没有像我担心的那样,让我感到无从下手。相反,它仿佛是一扇通往 Linux 内核深处的大门,正在徐徐展开。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扎实,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一种严谨且富有逻辑性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我特别喜欢他对于 C 语言在 Linux 系统编程中应用的讲解,比如在讲解内存管理时,他不仅仅是给出 API 的调用示例,而是深入到底层,分析了 malloc/free 的实现机制,以及页面置换算法等核心概念。这对于我理解为什么某些代码会比其他代码更有效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书中对多线程编程的阐述也相当到位,不仅涵盖了 POSIX 线程的标准用法,还详细讲解了线程同步、死锁的预防与检测,以及进程间通信(IPC)的各种方式,如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等等。这些知识点对于构建高性能、高并发的系统至关重要。我记得有一次在开发一个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请求的服务端程序时,就遇到了性能瓶颈,当时我就翻阅了这本书中关于线程池和异步 I/O 的章节,从中获得了不少启发,最终成功优化了程序的性能。这本书真的不是那种“一目十行”的书,需要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品读,并动手实践。但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讲解,让我感觉收获巨大,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新的体会。

评分

本书对 Linux 内核中的内存管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对于我理解 C 语言程序在 Linux 下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作者从虚拟内存的基本概念入手,详细讲解了内存分页、页表、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等核心组件的工作原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内存分配和回收的章节,他不仅讲解了 `malloc` 和 `free` 的一般用法,还深入到了 glibc 的内存分配器(ptmalloc)的内部实现,包括堆的划分、空闲链表、内存池等机制。这让我对程序的内存占用和回收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也明白了为什么某些内存操作会比其他操作更消耗资源。书中还对大页(Huge Pages)和内存映射(Memory Mapping)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给出了实际的应用场景,比如如何通过 `mmap` 来实现高效的文件 I/O 和进程间通信。我曾经在优化一个需要频繁读写大文件的程序时,尝试使用了 `mmap`,效果非常显著。此外,作者还介绍了 NUMA(Non-Uniform Memory Access)架构下的内存分配策略,以及如何优化 NUMA 系统的程序性能。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使用内存,更是让你理解内存的底层运作,从而能够编写出更具内存效率的程序。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枯燥的概念转化为生动、可操作的代码示例。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系统调用时,那种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他会从一个简单的 `open()` 系统调用开始,然后追溯到内核中的具体实现,包括系统调用的入口、用户空间到内核空间的切换、系统调用号的作用,以及参数的传递方式等等。这种深度的剖析,让我对 Linux 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举个例子,在书中关于文件 I/O 的部分,他详细比较了标准 C 库提供的 `read()/write()` 和底层的 `syscall(SYS_read)/syscall(SYS_write)`,并解释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在高并发场景下的性能考量。这对于我选择合适的文件操作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性能损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关于进程管理和信号处理的章节,也非常精彩。作者用大量的图表来展示进程状态的切换、进程树的结构,以及信号如何在进程间传递和处理。他甚至还讲解了如何通过 `ptrace` 系统调用来实现一个简单的调试器,这让我对调试的底层机制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我之前一直觉得信号处理很神秘,但读完这一章,我才明白它其实是一套精心设计的通信机制,用来通知进程发生了某些特定事件。书中提供的示例代码,我都亲自编译运行过,并且尝试着修改和扩展,每一次实践都加深了我对概念的理解。这本书的实践性极强,绝对是想深入理解 Linux 底层运作的程序员的必备参考。

评分

《Linux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在对线程和进程同步机制的讲解上,可谓是鞭辟入里。作者不仅仅罗列了互斥锁(mutex)、信号量(semaphore)、读写锁(rwlock)等基本同步原语,更深入剖析了它们底层的实现原理,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死锁的章节,作者通过详细的例子,解释了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互斥、占有并等待、不可剥夺、循环等待),并提供了多种避免和解除死锁的策略,例如资源预分配、有序资源分配等。这对于我之前在多线程编程中屡次遇到的死锁问题,提供了根本性的解决方案。书中还对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的使用进行了详尽的讲解,通过实际场景,展示了如何利用条件变量来实现线程间的复杂协作。我曾尝试着按照书中示例,实现了一个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并通过调整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线程数量,观察其性能变化,这让我对并发编程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体会。作者还讲解了如何利用 `pthread_once` 来实现线程安全的单例模式,以及 `sem_timedwait` 来设置等待超时,这些都是在实际开发中非常实用的技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让你能够熟练地使用同步原语,更能让你理解它们的工作机制,从而写出更安全、更高效的多线程程序。

评分

这本书在描述系统性能调优和监控方面,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几个工具,而是深入分析了系统性能的瓶颈可能出现在哪些环节,比如 CPU、内存、磁盘 I/O、网络等,并针对每个环节提供了相应的监控和调优方法。我特别喜欢关于 CPU 调度的章节,他讲解了各种调度策略,如 CFS (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 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 `/proc` 和 `/sys` 文件系统来查看和修改进程的 CPU 亲和性。这对于我理解为什么有些进程会占用过高的 CPU 资源,以及如何对其进行限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路。书中还详细介绍了 `strace` 和 `ltrace` 等工具的使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跟踪系统调用和库函数调用,从而定位程序的性能问题。我曾经通过 `strace` 发现一个程序在执行某个操作时,反复进行了大量的无效系统调用,通过修改代码,成功地提升了程序的效率。此外,书中还讲解了性能剖析工具 `perf` 的高级用法,包括事件采样、热点函数分析等,这对于我深入挖掘程序性能瓶颈,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教授你如何编写代码,更教会你如何理解程序的运行状态,如何找出性能瓶颈,以及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优化程序的性能。

评分

《Linux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网络编程的详尽阐述。作者从 TCP/IP 协议栈的基础开始,一步步深入到 Socket API 的各种用法。他不仅讲解了基本的 TCP 和 UDP 套接字编程,还详细介绍了诸如 `select`、`poll`、`epoll` 等 I/O 复用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如何构建一个高性能聊天室的示例,通过 `epoll` 的高效事件驱动模型,实现了对大量客户端连接的并发处理。这个例子让我茅塞顿开,之前在开发类似应用时,总是受限于单个进程或线程能处理的连接数,而 `epoll` 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此外,书中还深入探讨了更高级的网络编程概念,比如非阻塞 I/O、UDP 的广播和多播、以及基本的网络安全问题,例如缓冲区溢出和拒绝服务攻击的防范。作者在讲解这些复杂概念时,总是能用清晰的语言和精炼的代码来阐释,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我曾经花费了大量时间在理解 TCP 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过程,书中对此的图示和解释,简洁而精准,帮助我迅速掌握了其中的奥秘。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写网络代码,更是让你理解网络通信的深层原理,从而能够编写出更健壮、更高效的网络应用程序。

评分

这本书在讲解 Linux 的可扩展性和模块化方面,提供了非常深刻的见解。作者从 Linux 内核模块(Kernel Module)的概念入手,详细讲解了模块的加载、卸载、参数传递等过程,以及如何编写简单的内核模块来扩展 Linux 的功能。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 kprobes 和 jprobes 的讲解,它们允许我们在不修改内核源码的情况下,动态地跟踪内核函数的执行,从而方便进行性能分析和调试。我曾经利用 kprobes 来跟踪一个特定系统调用的执行次数,从而定位了程序性能的瓶颈。书中还介绍了 Netfilter 框架,以及如何通过编写 Netfilter 模块来实现自定义的网络包过滤和修改功能,这对于网络安全和流量控制非常有帮助。我曾经尝试着编写一个简单的 Netfilter 模块,来实现对特定端口的流量限制。此外,作者还讲解了 Udev 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编写 Udev 规则来动态地管理设备文件,这让我在设备驱动开发方面受益匪浅。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你能够理解 Linux 内核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并掌握编写内核模块的技巧,从而能够深入到 Linux 的底层,进行更高级的开发和定制。

评分

不错,书保护的很好,下次还来。

评分

速度慢

评分

经典图书,纸质好,正版的

评分

经常在京东买书,不过其实挺贵的。。。。

评分

这本书关于linux编程讲述的比较全面,实例也很丰富,适合基础人员。如果说是高级,着实有些过了。总之,还是很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

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很满意,会继续购买印刷精致得很工作之余,人们或楚河汉界运筹帷幄,或轻歌曼舞享受生活,而我则喜欢翻翻书、读读报,一个人沉浸在笔墨飘香的世界里,跟智者神游,与慧者交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醉在其中。我是一介穷书生,尽管在学校工作了二十五年,但是工资却不好意思示人。当我教训调皮捣蛋的女儿外孙子们时,时常被他们反问:你老深更半夜了,还在写作看书,可工资却不到两千!常常被他们噎得无话可说。当教师的我这一生注定与清贫相伴,惟一好处是有双休息日,在属于我的假期里悠哉游哉于书香之中,这也许是许多书外之人难以领略的惬意。好了,废话不多说。还可以,和印象里的有一点点区别,可能是我记错了书比我想的要厚很多,就是字有点小,不过挺实惠的,很满意!书非常好,正版的,非常值,快递也给力,必须给好评,就是感觉包装有点简陋啊哈哈不过书很好,看了下内容也都很不错,快递也很给力,东西很好物流速度也很快,和照片描述的也一样,给个满分吧下次还会来买!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之难,在于文学批评家的缺席,在于衡量标准的混乱,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直到最近一两年来,诸多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评论家,才开始着手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得的是,他们迅速掌握了网络文学的魅力内核,并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很深的厚望。随着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网络文学在创作水准上的不断提高,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中的主流已是清晰可见的事情,下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入选。据说,2011年8月24日,京东与支付宝合作到期。官方公告显示,京东商城已经全面停用支付宝,除了无法使用支付服务外,使用支付宝账号登录的功能也一并被停用。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先生5月份曾表示京东弃用支付宝原因是支付宝的费率太贵,为快钱等公司的4倍。在弃支付宝而去之后,京东商城转投银联怀抱。这点我很喜欢,因为支付宝我从来就不用,用起来也很麻烦的。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三本好书古拉格一部历史在这部受到普遍称赞的权威性著作中,安妮·阿普尔鲍姆第一次对古拉格——一个大批关押了成百上千万政治犯和刑事犯的集中营——进行了完全纪实性的描述,从它在俄国革命中的起源,到斯大林治下的扩张,再到公开性时代的瓦解。阿普尔鲍姆深刻地再现了劳改营生活的本质并且将其与苏联的宏观历史联系起来。古拉格一部历史之后立即被认为是一部人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对于任何一个希望了解二十世纪历史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必读书。厌倦了工作中的枯燥忙碌吃腻了生活中的寻常美味那就亲手来做一款面包尝尝吧!面

评分

看着挺厚的,其实有用的也就那点。全当复习不缺了

评分

送货速度还是给力的,书页比较新,摆在书架上很好看,学无止境,学到的东西,总有一天用得上啊

评分

翻了一番,总体和看了目录买之前想的差不多,内容全面,徐徐渐进,就是纸张有点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