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西方妖魔化中国,《在彼处——大使演讲录》告诉我们,中国人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回应。西方对中国的不了解和偏 见仍广泛存在,中国应该怎样努力,增强自己的软实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对西方读者而言,想要更深入地了解现代中国,必读“在 彼处”;对中国读者而言,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眼中真实的中国,了解向西方人讲中国故事的方法,必看“在彼处”。
《在彼处:大使演讲录(精装本)》收选傅莹任中国驻澳大利亚和英国大使期间的英文演讲、在英国主流媒体发表的文章和访谈实录,英汉对照,平实阐释中西方之间的关系: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中国的制度如此不同?为什么这个国家会有如此强大的生产力?中国怎样融入世界,怎样让世界真正认识中国?——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当代中国,这部作品是必读之书。
傅莹,蒙古族,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中国职业外交官。曾任中国驻菲律宾共和国、澳大利亚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特命全权大使。197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1986年毕业于英国肯特大学,获硕士学位。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驻大国女大使。是新中国为数不多的女性副部级外交官。以善于沟通著称。2013年3月4日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
★向外国公众讲述中国故事是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傅莹大使的演说、对话和文章真实、生动地表达了中国人的心声,感动了无数外国受众,现集萃成集将使更多的中外读者有幸分享她的智慧、才气和风采。对于凡是有意提升与外国人交流艺术的中国读者,此书是好的教材。
——赵启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外事委员会主任)
★没有艰深术语,没有老生常谈,从听众熟悉的事物说起,娓娓道来,如细雨入士,很容易便将听众吸引了过来。语言简明朴素,传达深厚的思想内涵,这就是语言威力之所在。这是公共外交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承继了乔纳森·斯威夫特和伯特兰,罗素等英国文学大师的传统。
——梅仁毅(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傅莹女士关于中国之世界地位的思考既雄辩生动,又洞见深刻,且意义重大。这本书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位中国驻伦敦齣一任女大使会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想要更深入地了解现代中国,这部作品是必读之书。
——[英]莱昂内尔,巴伯 (英国《金融时报》总编辑)
★傅莹大使一直致力于把中国介绍给全世界,并向全世界敞开中国的大门。她乐于与别国交流并向别国学习,同时亦清晰地意识到,其他国家也可以从中国那里获益良多。
——[英]托尼,布莱尔 (英国前首相)
★傅莹大使以细腻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和外国受众能够理解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一个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中国,同时也展现了新一代中国外交家的风采。她的这本演讲结集,既是新中国外交实践的可贵记录,又是中华传统文明观“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典雅阐述。
——郑必坚(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
巴伯:马丁·沃尔夫经常有一些有意思的想法,他在《金融时报》上有不少关于G2的文章。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常常说,中国对G2不感兴趣,对与美国共管世界不感兴趣,不想被G2捆住手脚,希望有更多空间追求自身利益。这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得到很好的印证,对吗?
傅莹:不对吧,你把我引得跑题啦。中国不相信欺压,但支持相关国家通过对话解决问,相信能够达成共识。在哥本哈根,各国都努力寻求共识,不应该有哪个国家充当老大,发号施令。如果欧盟能减排30%,为什么只提出20%的目标,然后拿另外的10%和其他国家讨价还价?不能说你排放我也排放。
中国提出碳排放强度降低40%至45%是经过计算的,如果获得更先进的技术,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所有国家都应该尽全力,这才是全球协作解决问题之道。未来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作为中国外交官,我也思考得很多,感觉比过去更接近国际事务。以前,七国或者八国集团开会,我会觉得离中国很远,当作新闻看看。现在中国是20国集团成员,我们不仅参加会议,而且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作用,国际问题与中国日益相关。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应当尽早消除中西方在相互认知上的隔阂,西方确实应该改变对中国的看法和方式,需要以更加冷静、更加开放的心态包容差异,中国也同样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
巴伯:关于欺压,有个例外。你们不喜欢也不同意欺压,但中国在台湾这个涉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非常强硬,对售台武器的国家表示强烈反对。
傅莹:售台武器本身就是欺压中国,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早该解决。
……
这本书在梳理外交思想的演变脉络上做得极为出色,它不仅仅是零散观点的集合,更像是一条清晰的思维轨迹图。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不同历史节点上对同一主题的反复审视和深化。从早期的基础认知到后期的成熟定论,这种递进关系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外交家如何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使得这本书具有了极高的学术价值。它帮助我理清了许多过去模糊不清的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不再满足于新闻报道中的片面信息,而是深入到了决策者的视角。它强迫你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发生了什么”,这种由表及里的引导,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历史洞察力。对于任何想深入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动态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经过时间检验的参照系。
评分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幕后洞察”,它让我得以一窥国际舞台上那些高层博弈的真实面貌。它不仅仅是官方说辞的整理,更像是提供了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复杂地缘政治博弈的侧门。通过这些演讲,我看到了外交工作中的人性挣扎、策略选择的取舍,以及在巨大国家利益面前,个体所承担的责任与压力。这种“亲历者”的视角是任何二手分析都无法替代的。它让我对“责任”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理解了在那个位置上,每一次公开发言都承载着何等重大的分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以一种近乎坦诚的方式,分享了经验和教训,使得即便是我们这些身处局外的普通人,也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关于判断、决策和坚守原则的力量。这是一种非常充实和受启发的阅读之旅。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并非平铺直叙地罗列观点,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场合、一次次重要的交锋,将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外交策略娓娓道来。那种将宏大叙事融入个体经验的叙述技巧,非常引人入胜。我发现自己常常会代入到演讲现场的氛围中,去体会当时的情境压力和决策的艰难。文字的张力十足,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完全是真诚的表达。这种坦率和直白,使得那些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外交辞令变得鲜活起来,充满了人情味和历史的重量。每一次阅读,都能捕捉到新的层次和理解的深度,仿佛作者正站在我面前,用最清晰的逻辑和最坚定的语气,阐述她的理念。这是一种非常高质量的智力挑战和情感共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很有心。拿到手的时候,就被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吸引住了。封面设计简洁却不失力量,配色低调而有品位,一看就知道是精心策划过的版本。翻开书页,纸张的触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非常出色,这对于一本汇集了重要演讲的文集来说,是必要的尊重。尤其是精装版的细节处理,比如书脊的稳固性和内页的装订,都体现了制作方对内容的重视。我个人非常看重实体书的阅读体验,好的装帧能让阅读过程本身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内容的吸收上。看着它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上的满足。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经过了细致的斟酌和打磨,绝非应付之作。从外观上来看,这本书无疑是值得珍藏的佳品,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散发着一种低调而厚重的气质。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极具辨识度,充满了学者的严谨和外交官的犀利。没有冗余的修饰,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像是经过了精确的计算,直击要害。阅读时,我常常会被那种精准而富有力量的表达所震撼。很多段落,即便是翻译成中文,依然保留了原有的那种克制而有力的美感。这不同于一般的政策文件,它有温度,有立场,但表达方式又高度专业化。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智慧往往是简洁而有力的,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堆砌。尤其是在处理敏感议题时,作者展现出的那种游刃有余的平衡感,令人叹服。能够将复杂、多方位的视角纳入考量,并用如此清晰、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这种阅读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我对“有效沟通”的理解。
评分图片,说明印刷了。
评分書很好,看得很有啓發。
评分书很有质感,字也好
评分......................
评分东西不错?,用的很棒?,送货师傅很好?。
评分是正版,说好了发圆通的,只是不知为什么又改为发邮政,让我走了很远的路自己去取,不爽!
评分这个书我今天就收到了,速度太快了,很喜欢京东啊,买书很方便啊,送货上门噢,今天天气不太好,快
评分很货真价值的一本书
评分书角有折痕,有些遗憾。不过京东送货师傅真的特别认真负责,很感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