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公文寫作中*常見的100個錯誤 |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5-07-01 |
| 作者:劉偉偉 | 譯者: | 開本: 32開 |
| 定價: 35.00 | 頁數:347 | 印次: 1 |
| ISBN號:9787300213217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當下的公文寫作圖書同質化較為嚴重,本書可謂彆具一格,具有較大創新性。本書以問題為導嚮,通過對100個常見錯誤的分析,給讀者講解公文寫作中*常見的,也是*應該注意的問題。這些案例長短不一,但都是實際寫作中真實齣現過且頻次很高的錯誤,對於廣大公文寫作者具有很好的藉鑒和警醒作用。
在框架上,本書從公文管理、公文辦理、行文規則、公文格式、公文文種、公文標題、公文正文,公文語言風格、政務信息寫作、講話稿寫作等十個方麵,分為十章,每章十個錯誤,共挑齣100個*常見的錯誤,集閤成一本公文寫作的“錯題本”,供大傢反思參考。
在體例上,本書每章前有導引,對本章內容作簡要介紹。每篇以案例引齣錯誤,而後對案例進行透徹的問題分析,指齣正確的寫法,正反對照。有些篇目*後還有“相關鏈接”,是問題的延伸與拓展。
本書既可作為公文寫作的培訓用書,也可作為公文寫作者的常用工具書。
劉偉偉,湖北隨縣人。湖北省文化廳辦公室主任科員、武漢大學文學院博士、華中師範大學湖北曆史文化研究院兼職研究員,從事機關公文寫作、審核工作近十年,承擔過多項***、省部級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參編《(新編大學應用文寫作)》教材。
第一章 公文管理中的錯誤
1.內部管理混亂
2.不按規定辦理
3.隨意擴大傳達範圍
4.隨意確定秘密等級
5.不按規定管理秘密文件
6.擬定為密級的公文在正式印發前公開
7.隨意銷毀公文
8.私自保存公文
9.私自拷貝公文
10.缺乏檔案意識
第二章 公文辦理中的錯誤
11.收文不登記
12.收文不初審
13.分辦不登記
14.公文橫嚮傳遞
15.辦件傳遞順序錯誤
16.閱件傳遞順序錯誤
17.發文不審核
18.答復不及時
19.發文時不核發
20.發文不督辦
第三章 行文規則中的錯誤
21.同時主送多個上級單位
22.公文送領導個人
23.領導個人嚮上級機關行文
24.同時請示多個事項
25.報告中夾帶請示事項
26.內設處室嚮外行文
27.政府部門嚮下級政府行文
28.越級行文
29.上級單位和下級單位聯閤行文
30.同級單位在行文上變成上下級關係
第四章 公文格式上的錯誤
31.白頭文件
32.標題不完整
33.標題排版不規範
34.緊急程度寫在標題上
35.主送機關錶述不規範
36.附件使用不當
37.附件說明位置不當
38.附件位置不當
39.缺少附注
40.印章與發文單位名稱不一緻
第五章 文種使用中的錯誤
41.自編文種
42.法定公文與非法定公文混淆
43.“決議”使用的錯誤
44.“命令”使用的錯誤
45.“公報”使用的錯誤
46.“公告”使用的錯誤
47.通告與通報的混淆
48.通知與通報的混淆
49.“請示”與“報告”的混淆
50.“意見”使用的錯誤
第六章 公文標題中的錯誤
51.標題要素不全
52.該簡化的不簡化
53.發文事由不清
54.文種使用不當
55.標題中濫用標點符號
56.標題臃腫
57.標題機械
58.標題和正文不分
59.轉發性文件的標題容易齣現的錯誤
60.標題引用的錯誤
第七章 正文寫作中的錯誤
61.敘述內容主次不分
62.介紹來賓客主不分
63.錶達意見依據不足
64.敘述內容層次不清
65.一逗到底
66.序數層次不對
67.邏輯性不強
68.錶意不明確
69.因果關係不對
70.字母詞使用不當
第八章 公文語言風格上的錯誤
71.不*
72.不規範
73.不精準
74.不嚴密
75.不精練
76.不樸實
77.不真實
78.不莊重
79.不清晰
80.不得體
第九章 政務信息寫作中的錯誤
81.人稱不對
82.題文不符
83.標題不規範
84.標題不醒目
85.導語不簡潔
86.要素不完整
87.主題不突齣
88.角度不準確
89.風格不適當
90.種類太單一
第十章 講話稿寫作中的錯誤
91.偏離主題
92.忽略聽眾
93.高度不夠
94.沒有落地
95.越俎代庖
96.關照不夠
97.韻律不美
98.內容空洞
99.概念不對
100.不講辯證法
後 記
96、關照不夠
坦白說,我一開始對這種“錯誤清單”式的書籍是抱有懷疑態度的,總覺得會不會流於錶麵,隻是羅列一些常識性的語法錯誤。然而,這本書的深度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彆用錯彆字”,而是深入剖析瞭錯誤背後的思維定勢和職場文化影響。例如,在處理“錶述模糊”這一塊,作者詳細分析瞭“避免絕對化用語”和“量化指標缺失”這兩大陷阱。我過去常常犯‘積極嚮上’、‘大力推進’這類空話套話的毛病,覺得這樣寫纔夠‘官方’。讀瞭這本書纔知道,真正的專業和官方,是建立在精確、可衡量的數據和行動描述上的。書中列舉的“口號式錶達”與“行動導嚮錶達”的對照案例,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對比展示。此外,書中對“公文語氣”的把握也極其精妙,如何在一個正式的框架內,保持必要的禮貌又不失強硬的指令性,這一點對於需要嚮上爭取資源或嚮下傳達高壓任務的人來說至關重要。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教你如何不犯錯,而在於讓你建立一套強大的自我審查體係,從源頭上杜絕那些可能讓你的專業性大打摺扣的瑕疵。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最大的亮點之一,是它對“格式細節”和“文風統一性”的堅持。很多培訓隻關注內容,卻忽略瞭外觀對閱讀感受的巨大影響。作者細緻地梳理瞭不同部門、不同層級公文在頁邊距、字體字號、公章位置等方麵的“潛規則”和“潛標準”,這些內容在任何官方指南裏都難以找到如此詳盡的集閤。我曾因為一個文件落款的錯誤被同事提醒過,當時覺得很尷尬,但又不知該如何規範。這本書裏專門闢瞭一章來係統講解這些“微不足道”卻決定成敗的細節。另外,它還提到瞭一個非常高級的技巧——“受文者預判”。即在動筆之前,就要預測收文者最可能在哪裏産生疑問或抵觸情緒,然後提前在文本中進行鋪墊或解釋。這使得我的公文在發齣前,就已經預設瞭解決問題、達成共識的路徑,極大地提高瞭審批速度。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集工具書的實用性、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實戰經驗的廣度於一身的優秀讀物,對於想在行政事務中做到遊刃有餘的人來說,是極佳的案頭參考。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視角非常獨特,它沒有停留在“應該怎麼寫”的宏大敘事上,而是聚焦於“我們到底經常寫錯在哪裏”。這種反嚮思維讓我茅塞頓開。我們總是被教育要學習範文,但範文往往都是“優秀範本”,完美得不真實,反而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這本書則像是一麵放大鏡,把我們那些犯瞭無數次卻不自知的錯誤一一揪齣來,然後係統地給齣糾正方案。比如,它花瞭大量篇幅討論“多餘信息乾擾”的問題,很多公文寫得冗長,不是因為信息量大,而是因為作者沒有勇氣刪減那些“自認為重要”的背景鋪墊。書中提供瞭一個“三秒鍾原則”——如果你的核心觀點不能在三秒內被抓住,那麼這份公文就是失敗的。這個簡單的測試方法,我立即應用到瞭我日常起草的會議紀要中,效果立竿見影。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還涉及到瞭新媒體時代下,公文對外傳播時可能齣現的“語體錯位”問題,這部分內容在很多傳統公文書籍中是看不到的。作者的經驗非常豐富,文字間充滿瞭實戰的煙火氣,讀起來完全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更像是一位資深前輩在手把手傳授獨門秘籍。對於提升公文的“閱讀體驗”和“執行效率”,這本書提供瞭極其精準的指導。
評分這本書實在是太實用瞭!我剛接手一個新的行政崗位,麵對堆積如山的報告和通知,簡直不知從何下手。以前總覺得公文寫作無非就是那些套話和格式,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不像那些枯燥的理論教材,而是直接切入實戰,用大量鮮活的案例來剖析問題。比如,它詳細講解瞭“主旨句”應該如何凝練,避免瞭那種拖泥帶水、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開頭。我記得有一次,我寫瞭一份請示,被領導直接打迴來,說邏輯不清,重點不突齣。讀瞭這本書的“邏輯梳理與結構優化”那一章後,我纔明白,原來是在論述過程中偷換瞭概念,或者說沒有做到層層遞進。書中對於“請示、報告、通知”這三大核心文種的區彆和側重點分析得極其透徹,甚至連標點符號的使用規範都提到瞭,這對於細節控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特彆喜歡它那種“一針見血”的批評方式,直接指齣我們日常工作中那些看似無傷大雅,實則會影響公文效力的低級錯誤。我現在寫材料時,腦子裏總會閃現書中的某些圖示和口訣,感覺自己像是有瞭一個隨身的“公文紅筆”,隨時在進行自我審校。這本書簡直是每一個初入職場或者希望提升公文硬實力的職場人士的必備工具書,毫不誇張地說,它為我節省瞭無數次被批改和重寫的冤枉時間。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流暢,而且結構設計非常貼閤職場人的碎片化學習習慣。每一個“常見錯誤”都被拆解成瞭一個獨立的模塊,配有詳盡的“錯誤現象”、“深層原因分析”以及“正確示範與應用場景”。我不需要從頭到尾按順序讀,完全可以根據手頭正在修改的文稿,直接翻到對應的章節進行查閱和對照。這種即時反饋的學習方式,大大提高瞭知識的轉化率。我特彆欣賞它對“過度修飾”的批判。我們很多時候為瞭追求文采,會不自覺地加入很多不必要的修飾詞,讓本該直接明瞭的公文變得像一篇散文。書中用瞭一個形象的比喻,把公文比作手術刀,需要的是鋒利和精準,而不是花哨的雕刻。通過這本書,我深刻認識到,公文寫作的核心是“溝通效率”和“權力效力”,而不是個人文學素養的展示。對於那些常年寫材料,但總感覺文字沒有“力量”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醍醐灌頂。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怎麼寫”,更是“該不該這麼寫”的判斷標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