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声编著的《基督教神圣谱(西方冠圣人名多语同义词典增俄版)(精)》是一部全面介绍西方冠“圣”人物基本群体的词书。全书共收290条目,对西方姓名前冠以“圣”字的人物记其传略,对事件指其出典,对少数象征作出注释。作者旨在从名、实、相的立视角度解决人物译名混乱,生平事迹难查和艺术表现费解三大难题。书中另有535幅图片,多为历代名作。
西方基督教**在史哲、政教、文艺等诸多领域 ,有一群称“圣”人物,构成整个西方文化的重要载 体。可是,在西方几种主要语言中,这些冠“圣”人 名虽各指同一人物,却具备不同字形及发音。在基督 教作用下历史形成的西方文化同一性,因此被掩盖在 不同民族语言的差异性之下。这一“人同名异”现象 ,给我国介研西方文化的工作制造了惊人的混乱,成 为严重障碍。
啸声编著的《基督教神圣谱(西方冠圣人名多语 同义词典增俄版)(精)》旨在从名、实、相的立视角 度,全而介绍这一重要群体,以期解决介研西方文化 中人物译名混乱、生平事迹难查、艺术表现费解三大 难题。
本书收290条目,以中、英、法、西、德、意、 俄七种语言的异名互相参照,统一中文译名。每条目 对人物记其传略,对事件指其出典,对象征作出说明 ,以提供异名之下的实质性信息。本书选印有关西方 艺术精品544件,既辅助文字以形象,又得文字作阐 述。
啸声,姓邢,祖籍北京,1938年生于上海。幼习书画,长学外语。自1981年起,专门从事外国美术的介绍工作。1984年至1986年,以公费赴巴黎,进修西方美术史。后又多次应邀出访,先后到欧美十余国考察讲学,并有广泛的交游。 其重要著译有:《西方中世纪雕刻》(1993年)、《神曲插图集》(1994年)、《基督教神圣谱》(2004年):[法]弗朗卡斯泰尔《法国绘画史》译本(1987年)、《法国雕刻》(1996年)、《巴尔蒂斯》(1995年)、《费罗》(1996年)、《让克洛》(1999年)、《马约尔》(1999年)、《伊普斯特吉》(2003年)、[法]罗丹《法国大教堂》译本(1993年)、《巴尔蒂斯和他的中国情结》(2004年):《西班牙雕刻》(1998年)、《西班牙绘画》(2001年)、《五彩缤纷的西班牙》(2003年)、《洛佩斯》(1995年)、《纳兰霍》(1995年)、《塔皮埃斯》(1996年)、《索罗利亚》(2000年)、《苏洛阿加》(2000年)、《安格拉达》(2000年)、《索拉纳》(2000年):《莫兰迪》(1999年)、《帕拉迪诺》(2003年):[法]库蒂翁《佛兰德与荷兰绘画》译本(1994年):《现代拉丁美洲艺术》(1998年)、《菲加里》(1995年)、《塔马约》(1995年)、《祖尼加》(1995年)、《莫拉莱斯》(1995年)、《博特罗》(1995年)、《齐特曼》(2003年)、《寻梦墨西哥》(2003年);《美国超级写实主义雕塑》(1990年)、《惠斯勒》(1983年),等等。 2000年,当选西班牙圣费尔南多王家美术院通讯院士。
前言
新版说明
编者说明
略语表
汉语(拼音)索引
英语索引
法语索引
西班牙语索引
德语索引
意大利语索引
俄语索引
基督教神圣谱
——西方冠“圣”人名多语同义词典
主要参考书目
翻开这本厚重的典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沉甸甸的历史感,仿佛能触摸到字里行间流淌的岁月。书页的质感很特别,泛着一种淡淡的古朴色泽,装帧设计也别具匠心,透露出一种庄重又不失典雅的气息。作为一名对宗教史和文化流变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期待能有一本集大成的参考书,能系统梳理西方圣徒体系的演进脉络。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更像是一张精心绘制的文化地图,引导读者在浩瀚的圣人谱系中穿梭。特别是那些辅助性的图表和时间线,虽然没有深入研究具体的词条内容,但仅仅从其视觉呈现上,就能感受到编纂者在梳理这些复杂关系时所付出的巨大心力。它散发出的那种“知识的重量”,足以让人心生敬畏。我能想象,在每一个条目背后,都隐藏着跨越数个世纪的学术考证和信仰传承。光是这份严谨的态度和对细节的执着,就足以让这本书在众多同类题材中脱颖而出。
评分这次拿到书,最先被吸引的是它封底或扉页上关于“多语同义词”的简要介绍,虽然具体内容我还没来得及细看,但“多语”这个标签立刻点燃了我对跨文化比较的兴趣。我们都知道,西方圣徒的名号在不同语言、不同历史时期会有非常微妙的变体,这种变体往往蕴含着教义演变或者地域文化融合的痕迹。我常常在阅读早期文献时,会因为同一个圣人的不同译名而感到困惑。所以,一个专门致力于梳理这些同义词的版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绝不是简单地翻译,而是对名称背后文化“权重”的考量。这本书似乎正是在尝试构建一个多维度的交叉索引系统,将原本分散在不同语言文献中的信息点进行有效的聚合,极大地提升了研究的便捷性和精确性。这种工程学的复杂性,远超一般读者的想象。
评分我必须承认,初次接触这样一本专注于“谱系”和“冠圣”的学术性著作,内心是充满敬畏的。它散发出的那种沉稳、内敛的气质,与那些畅销的、故事化的宗教读物截然不同。这本书似乎拒绝浮华,专注于构建一个严密、可靠的知识框架。我注意到它的页边距设计得相当合理,这对于需要大量批注和检索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尽管我还没有逐字逐句地研究那些“俄版”的对应关系,但我能感觉到,编纂者在试图打通知识传播的壁垒,尤其是在引入俄语体系时,所做的努力堪称浩大。这表明了该书的视野之宏大,它不仅仅聚焦于传统上以拉丁语或希腊语为中心的西方教会史,而是将其视野拓展到了更广阔的东正教文化圈,这种兼容并蓄的学术气度令人赞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尤其是那个“精装”的版本,给人一种“传家宝”般的质感。封面那种低调的金色烫印,在不同的光线下会折射出微妙的光泽,让人爱不释手。我通常阅读时习惯于在不同的书籍之间切换,但这本书,一旦翻开,似乎就有一种魔力,让人想要沉浸其中,去探寻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世界。从我初步浏览的目录结构来看,它显然不是一本轻松的睡前读物,而是一部需要静心研读的工具书。不同于市面上那些侧重于故事性的解读,我预感这本书更偏向于“词典”或“谱系”的严谨梳理,这对于需要精确引用的研究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它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知识仓库的入口,每一扇门后面都通往一个独特而光辉的生命故事,尽管我尚未深入解读具体“冠圣人名”的含义,但其体量和广度已经暗示了其学术价值的非凡。
评分这本书的纸张手感非常出色,不是那种廉价的光滑纸,而是带有轻微纹理的哑光纸张,阅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这对于一本需要长时间翻阅的工具书来说,是极其人性化的设计。我尤其关注了它在装帧上对“增俄版”的强调,这让我立刻联想到在涉及早期教父文献或拜占庭传统时的文献缺失问题。一本将西方圣人谱系与俄语资源进行有效对接的词典,无疑填补了现有中文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一个重要空白。虽然我尚未深入到具体的词条检索,但可以预见,这本书将成为一个强大的桥梁,连接起东西方教会历史研究中长期存在的知识鸿沟。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对知识边界的积极拓展和对学术严谨性的最高承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