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新论:行政过程的政治(第2版)

公共行政学新论:行政过程的政治(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詹姆斯·W.费斯勒,[美] 唐纳德·F.凯特尔 著,陈振明,朱芳芳 等 译
图书标签:
  • 公共行政
  • 行政学
  • 政治学
  • 行政过程
  • 公共管理
  • 政治行政
  • 行政理论
  • 第二版
  • 学术著作
  • 政策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68128
版次:2
商品编码:1117213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2
字数:57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公共行政学新论:行政过程的政治(第2版)》是美国公共行政学领域有影响的教科书之一,全书立足于当代西方特别是美国政府管理的实践,用大量现实资料及案例对公共行政学的原理进行深刻的阐述和剖析。书中涉及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政府的角色、公共组织理论、文官制度、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民主制中的行政等主题,尤其是强调了政治与行政的密不可分以及民主社会中立法和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监控的重要性。本书是美国高校广泛使用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它对我们借鉴西方公共行政学的理论成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体制及公共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詹姆斯·W·费斯勒,(James W. Fesler, 1911—2005),美国知名公共行政学家,耶鲁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曾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明尼苏达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多所高校任教;曾担任美国政治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公共行政评论》主编,《美国政治科学评论》副主编,联合国以及美国联邦机构顾问。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行政国家”
1.2 “公共的”和“行政”
1.3 公共行政的研究

第1篇 政府做什么以及政府如何做
第2章 政府做什么
2.1 政府职能
2.2 政府的工具
2.3 结论

第2篇 组织与政府结构的作用
第3章 组织理论:基本原理
3.1 大型组织的结构途径
3.2 系统理论
3.3人道主义的挑战
3.4 多元主义的挑战
3.5 第三部门行政的挑战
3.6 结论
第4章 组织理论:行政改革的战略和战术
4.1 美国的改革
4.2 冲突理论
4.3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
4.4 结论
第5章 行政机关
5.1 行政机关的组成
5.2 行政机关的领导
第6章 组织问题
6.1 追求有效的组织
6.2 重组
6.3 结论

第3篇 政府组织中的人
第7章 文官制度
7.1 公共职位
7.2 管理制度
7.3 职位分类
7.4 人事
7.5 工资
7.6 雇员的权利和义务
7.7 结论
第8章 高级公职
8.1 精英如何成为精英?
8.2 政治官员和职业官员的混合
8.3 政治执行官
8.4 高级行政官
8.5 工资
8.6 结论

第4篇 政府决策——制定与执行
第9章 决策
9.1 基本问题
9.2 理性决策
9.3 议价途径
9.4 参与途径
9.5 公共选择
9.6 决策的限制因素
9.7 结论
第10章 预算
10.1 预算的作用
10.2 预算编制
10.3 预算拨款
10.4 预算执行
10.5 结论
第11章 执行
11.1 判断项目的成功和失败
11.2 绩效问题
11.3 政府间关系
11.4 签订合同
11.5 政府的困境
11.6 反馈的重要性
11.7 结论

第5篇 民主制中的行政
第12章行政的立法控制
12.1 监督的悖论
12.2 委员会对行政的监督
12.3 会计总署
12.4 立法否决权
12.5 结论
第13章 管制与法院
13.1 管制工作
13.2 法院对管制者的管制
13.4 总统对管制者的管制
13.5 结论
第14章 结论
14.1 官僚责任
14.2 伦理
14.3 公职
缩语表
术语索引
人名索引

精彩书摘

  第二章 政府做什么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已对政府机构表现出明显的不信任。相信“政府工作人员浪费大量税款”的人数从1964年的47%上升到1991年的75%。同时,我们多数人仍然期望政府提供范围广泛的服务。我们期望政府保持环境清洁和向老年人提供充足的医疗保健。我们期望政府研究治疗疾病的方法,并提供国防。事实上,当重大问题与灾难降临时,从飞机坠毁到石油泄漏,我们的第一个反应通常是:“为什么政府不能防患于未然?”紧接着的第二个反应通常又是:“政府怎样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另一个悖论是,美国人仍然相信他们的政治制度提供了可能是最好的治理(governance)手段。他们珍视诸如分权(the separation of power)和政府开明(access to government)之类的基本原则。当一个政府部门监督其他部门,当一个部门停下来倾听公民的呼声时,政府的效率便会受损。政府的回应性(responsiveness)不是免费的,它的成本通常朝着更加模糊不清的目标而缓慢地攀升。
  然而,与此同时,公民业已形成对政府有效性(effectiveness)的深深怀疑。五角大楼购买价格昂贵的铁锤和咖啡壶、联邦住房补助金(housing grants)的浪费和整个政府绩效问题之类的传闻令我们愤怒不已。有时,这些问题是我们无休止地追求回应性的结果,有时它们是管理不善的产物(但是,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观察者,判断这种差异通常也是相当困难的)。
  ……

前言/序言


《公共行政学新论:行政过程的政治(第2版)》并非本书的实际内容摘要,而是为了满足您关于“不包含此书内容”的独特要求而特别构思的。以下内容旨在呈现一本关于公共行政学的著作,但其核心论点、研究方法、案例分析和理论框架均与您提供的书名所暗示的内容无关,力求达到自然流畅、信息丰富且不暴露AI痕迹的写作风格。 《组织与治理:公共部门的效能与变革》 内容简介: 《组织与治理:公共部门的效能与变革》一书深入剖析了现代公共部门组织的核心运作机制,探讨了在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驱动下,如何实现政府效能的最大化,并推动公共部门的持续性变革。本书并非聚焦于行政过程本身的政治博弈,而是将视角置于宏观的组织理论、治理结构以及服务交付的实践层面,以期为读者构建一个关于公共部门如何有效回应社会挑战、实现良善治理的全面认知框架。 本书的出发点在于认识到,公共部门的组织形态、管理模式和治理策略,是影响其服务质量、效率和公信力的关键要素。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传统的官僚制模式面临诸多挑战,亟需创新性的组织设计和治理模式来应对。因此,《组织与治理》一书致力于梳理和分析那些能够驱动公共部门效能提升、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第一部分:公共部门的组织基础与形态演变 在本部分,我们将首先追溯公共部门组织的历史演进,从早期的行政机器到现代的多元化治理主体。我们深入探讨了不同组织理论对公共部门设计的影响,例如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新公共管理(NPM)、新公共服务(NPS)以及网络化治理等。本书着重分析了这些理论范式如何在实践中塑造了公共部门的层级结构、决策流程、问责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 我们尤其关注“网络化治理”的兴起,分析了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以及公民社会之间日益紧密的伙伴关系如何重塑了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本书详细考察了这种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模式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包括协调成本、信息不对称、责任分散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有效网络化治理的策略,如建立清晰的合作框架、强化信息共享平台、发展共担责任的机制等。 此外,本部分还深入研究了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重要性。组织文化不仅影响着员工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更深刻地决定了组织应对变革的态度和能力。本书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不同组织文化在推动或阻碍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方面的作用,并探讨了如何通过领导力、培训和激励机制来塑造积极健康的公共部门组织文化。 第二部分:公共部门的效能评估与提升策略 效能是衡量公共部门绩效的核心指标。本部分聚焦于公共部门效能的评估方法和提升策略。我们批判性地审视了传统的效率衡量标准,并引入了包括服务质量、公民满意度、社会公平性、环境可持续性等在内的多维度效能评估框架。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绩效管理工具和技术,如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KPIs)、平衡计分卡(BSC)等,并分析了它们在公共部门应用中的优劣势。 针对效能提升,《组织与治理》一书提出了多方面的策略。首先,本书强调了基于证据的决策(Evidence-Based Decision-Making, EBDM)在公共部门的重要性。我们阐述了如何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利用,来识别问题、评估政策效果、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做出更科学、更有效的决策。 其次,本书着重探讨了“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我们介绍了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从公民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们的需求、痛点和期望,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服务流程、优化用户体验,最终提供更便捷、更人性化、更高效的公共服务。 最后,本部分还分析了技术创新如何赋能公共部门提升效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优化流程自动化、增强透明度和问责制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书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展示了技术如何被应用于改善交通管理、优化医疗服务、加强环境监测等领域,并为读者提供了技术应用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建议。 第三部分:公共部门的变革管理与创新驱动 变革是公共部门永恒的主题。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公共部门必须具备持续变革的能力,才能应对新兴挑战,满足不断变化的公民需求。《组织与治理》一书深刻理解变革的复杂性,并系统地探讨了变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本部分首先分析了导致变革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包括政治压力、经济波动、技术颠覆、社会期望的改变以及公民诉求的多元化等。随后,我们借鉴了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中的经典变革模型,并结合公共部门的特点,提出了适合公共部门的变革框架。这包括如何建立变革的紧迫感、组建变革团队、制定变革愿景、沟通变革信息、消除变革阻力以及巩固变革成果等关键环节。 本书特别关注“创新”在公共部门变革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创新并非仅限于技术层面,更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和思维模式创新。本部分详细介绍了鼓励和培育公共部门创新生态的策略,例如建立创新实验室、推行试点项目、鼓励跨部门知识交流、建立容错机制以及奖励创新行为等。 通过对国内外公共部门成功变革案例的深入剖析,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英国的“政府数字化服务”以及北欧国家的社会创新实践等,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变革的可能性,也揭示了变革过程中的关键成功因素,如强大的政治意愿、清晰的战略规划、有效的利益相关者沟通以及持续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第四部分:面向未来的公共治理 在本书的最后部分,我们展望了公共部门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面向未来的公共治理新范式。本书认为,未来的公共治理将更加强调“协同性”、“适应性”和“韧性”。 “协同性”意味着政府需要与社会各界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解决复杂社会问题,例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贫困与不平等问题等。这种协同治理需要打破部门壁垒,促进信息共享,建立多方参与的决策机制。 “适应性”要求公共部门能够快速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和战略。这需要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培养具有学习和应变能力的员工队伍,并运用敏捷的管理方法。 “韧性”则指公共部门在面对冲击和危机时,能够快速恢复并维持基本服务的能力。这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应急预案,并提升基础设施的抗压能力。 《组织与治理:公共部门的效能与变革》一书不仅为公共部门的决策者、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洞察和实践指导,也为关注公共事务的公民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政府运作方式的窗口。本书的目的是启发读者思考,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构建一个更有效、更公平、更具适应性的公共部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公民。本书的写作风格力求严谨而不失生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旨在提供一套全面而实用的公共部门组织与治理的分析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优秀的教材,选用的案例贴近现实,能够激发学生对公共管理实践的深入思考。书中对行政过程的政治性分析尤为深刻,不再是将行政视为一个纯粹的技术性操作,而是将其置于权力、利益、意识形态交织的复杂社会网络之中。作者在梳理传统行政理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不同政治体制下行政权力运作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中的政治博弈。例如,在关于“利益集团与政策过程”的章节,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各种利益集团的类型,而是深入剖析了它们如何通过游说、捐款、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影响公共决策,以及政府在面对多方利益冲突时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对于理解当下社会治理中出现的许多难题,如“寻租”现象、政策“卡壳”等,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书中对“政治文化”在行政过程中的作用也进行了独到的阐释,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背景,会潜移默化地塑造行政人员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进而影响政策的最终走向。对于我这个刚刚接触公共行政学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行政学背后蕴含的丰富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视角,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认知边界,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关注公共政策研究的学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的“思想盛宴”。《公共行政学新论:行政过程的政治(第2版)》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行政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模式的描述,而是将目光聚焦于行政过程最核心、也最容易被忽视的“政治”维度。作者对“政治精英与行政精英的互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政治目标如何影响行政的取向,以及行政能力如何服务于政治的需要。这种双向互动关系,在理解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至关重要。书中关于“国家能力与发展型国家”的论述,也让我看到了不同政治体制下,国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其中的政治考量。对于“腐败与治理”这一敏感但极其重要的话题,作者并没有回避,而是将其置于政治权力运作的语境下进行分析,揭示了腐败的政治根源以及有效的治理策略。此外,书中对“国际政治对国内行政的影响”的讨论,也为我们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公共行政的新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总而言之,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为公共行政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对于理解当今复杂多变的政治与行政格局,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公务员,我怀着一种既好奇又带着点挑剔的心情翻开了这本《公共行政学新论:行政过程的政治(第2版)》。不得不说,这本书在许多方面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空谈宏大理论,而是将笔触深入到行政实践的肌理之中,尤其是在分析“政策执行的政治化”这一点上,书中提出的观点让我醍醐灌顶。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将政策执行的失误归结于执行能力不足、资源不到位等,而这本书则指出,许多时候,政策能否顺利落地,关键在于它是否触动了某些政治神经,是否与权力格局、利益分配产生了冲突。书中关于“部门利益与政策协同”的分析,就非常贴切地反映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困境:各个部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对上级政策阳奉阴违,甚至互相掣肘。作者提出的“政治智慧”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也让我认识到,仅仅依靠制度和规则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解和运用政治的逻辑来推动工作的开展。此外,书中对“公民参与与行政权力”的讨论,也引发了我对如何平衡行政效率与民主诉求的深入思考,这对于提升基层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评分

坦白说,我曾以为公共行政学是一门相当“枯燥”的学科,充其量就是一些关于组织结构、管理工具的介绍。然而,《公共行政学新论:行政过程的政治(第2版)》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它将“政治”这个词赋予了公共行政全新的解读视角,让我看到了行政背后隐藏的深层力量。书中对“权力分配与行政决策”的剖析,就让我非常震撼。它揭示了决策并非总是基于理性分析和最优选择,而是常常受到不同政治力量博弈的影响,而这些力量可能来自于高层领导、利益集团,甚至舆论的压力。作者对“政治合法性与行政权威”的探讨,也让我理解了为何有些政策在理论上看起来完美无缺,却难以获得公众的认同和支持,这其中往往涉及政治合法性的缺失。让我尤为受益的是,书中关于“媒体与公共形象的构建”在行政过程中的作用的分析,这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政府的公信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媒体的互动以及公众形象的塑造。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独特,它没有使用过多的学术术语,而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案例和生动的分析,将复杂的政治议题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并从中获得启发。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对我之前对公共行政的理解的一次彻底颠覆!我一直以为行政就是一套按部就班的流程,是技术官僚们执行上级命令的工具,但这本书却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行政过程背后盘根错节的政治力量。从书名就能看出,它把“政治”这个词摆在了核心位置,而内容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它不回避权力的运作,不回避利益的争夺,甚至不回避意识形态的较量是如何渗透到行政的每一个环节的。比如,书中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讨,就远不止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公共服务提供模式的比较,揭示了政治选择如何决定了公共部门的边界,以及市场力量介入公共领域所带来的复杂后果。作者还特别强调了“官僚制”的政治维度,分析了官僚体系内部的科层制、权力分配、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是如何影响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公平性的。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改革与阻力”的分析,不仅仅将阻力归结为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深入挖掘了利益集团、既得利益者、甚至部分官僚自身的政治考量,是如何成为改革的强大绊脚石的。这本书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因为它充满了现实的张力,让我能看到理论是如何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的。

评分

书有折角

评分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已对政府机构表现出明显的不信任。相信“政府工作人员浪费大量税款”的人数从1964年的47%上升到1991年的75%。同时,我们多数人仍然期望政府提供范围广泛的服务。我们期望政府保持环境清洁和向老年人提供充足的医疗保健。我们期望政府研究治疗疾病的方法,并提供国防。事实上,当重大问题与灾难降临时,从飞机坠毁到石油泄漏,我们的第一个反应通常是:“为什么政府不能防患于未然?”紧接着的第二个反应通常又是:“政府怎样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公共行政学新论:行政过程的政治(第2版)》是美国公共行政学领域最有影响的著作和权威性教科书之一,全书立足于当代西方特别是美国政府管理的实践,用大量现实资料及案例对公共行政学的原理进行深刻的阐述和剖析。书中涉及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政府的角色、公共组织理论、文官制度、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民主制中的行政等主题,尤其是强调了政治与行政的密不可分以及民主社会中立法和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监控的重要性。本书是美国高校广泛使用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它对我们借鉴西方公共行政学的理论成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体制及公共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詹姆斯·W·费斯勒,(James W. Fesler, 1911—2005),美国知名公共行政学家,耶鲁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曾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明尼苏达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多所高校任教;曾担任美国政治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公共行政评论》主编,《美国政治科学评论》副主编,联合国以及美国联邦机构顾问。

评分

非常好,就是感觉速度慢

评分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已对政府机构表现出明显的不信任。相信“政府工作人员浪费大量税款”的人数从1964年的47%上升到1991年的75%。同时,我们多数人仍然期望政府提供范围广泛的服务。我们期望政府保持环境清洁和向老年人提供充足的医疗保健。我们期望政府研究治疗疾病的方法,并提供国防。事实上,当重大问题与灾难降临时,从飞机坠毁到石油泄漏,我们的第一个反应通常是:“为什么政府不能防患于未然?”紧接着的第二个反应通常又是:“政府怎样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公共行政学新论:行政过程的政治(第2版)》是美国公共行政学领域最有影响的著作和权威性教科书之一,全书立足于当代西方特别是美国政府管理的实践,用大量现实资料及案例对公共行政学的原理进行深刻的阐述和剖析。书中涉及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政府的角色、公共组织理论、文官制度、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民主制中的行政等主题,尤其是强调了政治与行政的密不可分以及民主社会中立法和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监控的重要性。本书是美国高校广泛使用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它对我们借鉴西方公共行政学的理论成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体制及公共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詹姆斯·W·费斯勒,(James W. Fesler, 1911—2005),美国知名公共行政学家,耶鲁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曾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明尼苏达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多所高校任教;曾担任美国政治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公共行政评论》主编,《美国政治科学评论》副主编,联合国以及美国联邦机构顾问。

评分

非常好,就是感觉速度慢

评分

书有折角

评分

非常好,就是感觉速度慢

评分

书有折角

评分

书有折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