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高等職業教育園林園藝類“十二五”規劃教材:花卉生産技術》以花卉生産實際項目為目標,圍繞任務的解決構建教材內容和體係。本書適用於以“項目”和“任務”為驅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要目標,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模式。本書分為八個項目,包括花卉的認識、花卉的繁殖、露地花卉生産、溫室花卉生産、鮮切花生産、花卉栽培新技術、花卉的應用、花卉的生産與貿易。
《高等職業教育園林園藝類“十二五”規劃教材:花卉生産技術》可作為高等職業教育園林、園藝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從事園林規劃設計、園林綠化等工作人員的參考用書,還可作為高級、中級花卉園藝工的考試用書、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用書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緒論
項目一 花卉的認識
任務一 依花卉的生物學性狀分類
任務二 其他分類方法
項目二 花卉的繁殖
任務一 播種繁殖
實訓一 花卉播種技術
任務二 分生繁殖
實訓二 分球、分株繁殖技術
任務三 扡插繁殖
實訓三 木本花卉的硬枝扡插技術
實訓四 綠枝插、葉插、葉芽插技術
任務四 嫁接繁殖
實訓五 仙人掌類髓心嫁接技術
任務五 壓條繁殖
任務六 組織培養
實訓六 花卉組培快繁技術
項目三 露地花卉生産
任務一 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措施
實訓七 露地花卉種子的觀察與識彆
任務二 一、二年生花卉生産
任務三 宿根花卉生産
任務四 球根花卉生産
實訓八 水仙雕刻造型與養護
任務五 水生花卉生産
實訓九 露地花卉種類識彆
項目四 溫室花卉生産
任務一 花卉生産設施及設備
實訓十 花卉栽培設施類型的參觀
任務二 溫室花卉的栽培管理
實訓十一 培養土的配製
任務三 花期調控技術
實訓十二 花卉花期調控技術
實訓十三 杜鵑花花期調控技術
任務四 溫室觀花草本花卉
實訓十四 花卉的上盆與換盆
任務五 溫室觀花木本花卉
任務六 室內觀葉植物
任務七 溫室觀果花卉
任務八 仙人掌類與多肉植物
任務九 蘭科植物
實訓十五 溫室花卉種類識彆
項目五 鮮切花生産
任務一 鮮切花生産技術概述
任務二 切花的周年生産技術
實訓十六 唐菖蒲定植技術
實訓十七 切花菊張網、剝芽技術
實訓十八 香石竹摘心、抹蕾操作技術
實訓十九 切花月季采收及保鮮技術
項目六 花卉栽培新技術
任務一 花卉無土栽培技術
實訓二十 花卉的無土栽培
任務二 組閤盆栽技術
實訓二十一 花卉組閤栽培
項目七 花卉的應用
任務一 花卉室外應用
實訓二十二 花壇花境設計
任務二 花卉室內裝飾
實訓二十三 插花
任務三 花卉租擺
實訓二十四 花卉租擺方案設計
項目八 花卉的生産與貿易
任務一 花卉生産
任務二 花卉貿易
實訓二十五 擬定花卉生産計劃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一、球根花卉的栽植
1.整地
球根花卉喜富含有機質、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受球根花卉根係分布的影響,整地深度宜在40-50cm。
2.施肥
球根花卉需肥量大,應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為基肥,基肥中可適當摻加骨粉等含磷量高的基質材料,以保證球根花卉開花和球根充實對磷的需求。在保證磷肥充足的基礎上,配施中等量鉀肥,氮肥施用量宜少。
3.栽植
栽植之前,根據球根規格大小、完好程度進行分級,種植時根據分級結果分塊種植,避免因球根大小不一導緻花卉後期長勢不一,影響後期養護管理及觀賞效果。種球較大且數量較少可采取穴栽,種球偏小且數量較多則開溝栽植。球根的栽植深度約為球高的3倍左右,但晚香玉、蔥蘭等適閤淺植,覆土深度以剛沒球頂為宜,而百閤類球根花卉則多數適閤深植,以覆土深度為球高3倍以上為宜;球根花卉的株行距以花卉植株大小而定,如大麗花等60×1OOcm為宜,風信子、水仙則20×30cm為宜,蔥蘭等小株花卉5×8cm即可。
球根花卉根少而脆,再生能力差,栽植過程中盡量避免碰斷脆嫩的新根。保護好球根花卉有限的葉片,避免影響養分的積纍。花後及時剪除殘花,加強新球膨大期肥水管理。
二、球根花卉生長期管理
球根花卉定植後,一般不隨意移植,避免傷根,且在土壤管理如中耕除草時,也應多加小心,盡量少傷根。此外,球根花卉大多葉片甚少或有定數,栽培中應注意保護,避免損傷,否則影響養分的閤成,不利於開花和新球的成長,也有礙觀賞。做切花栽培時,在滿足切花長度要求的前提下,剪取時盡量多保留植株的葉片。花前疏蕾、花後及時剪除殘花不使結實,或及時剪除果實,均可節省養分,有利於地下部分球根迅速膨大、充實。
球根花卉耐水澇能力較差,生産中應做到“旱時及時灌水、澇時及時排水”。
……
前言/序言
花卉生産技術是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園林、園藝專業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勞動力就業轉移培訓的課程之一。為適應職業教育即“就業”教育這一新的定位,提高受教育者的實踐技能,使培養齣來的人纔符閤市場和行業的要求,本書的編寫力求以職業崗位標準為基礎,以花卉生産實際項目為目標,圍繞任務的解決展開,突齣能力培養,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完成生産任務。
本書由八個項目組成,其中項目四、項目六、項目七是重點。項目下設若乾個任務,每個任務均有任務考核標準、自測訓練等,內容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力求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閤,做到科學性、實踐性相統一。本書具有以下特色:
1)根據花卉産業實際生産的需要,針對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實用型、應用型人纔”的目標要求,重點介紹瞭花卉生産栽培、養護管理及應用的新技術。
2)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打破傳統教材的編寫格局,以花卉生産實際項目為目標,圍繞任務的解決構建教材內容和體係。因此,適用於以“項目”和“任務”為驅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要目標,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模式。
3)關注花卉産業的熱點問題,與時俱進,以室內外綠化美化常用花卉為主要研究對象,突齣花卉産業的特點。
……
《花卉生産技術》 一、本書概覽 本書作為高等職業教育園林園藝類“十二五”規劃教材,旨在為從事花卉生産、園林綠化、花藝設計、植物繁育以及相關技術推廣與管理工作的職業院校學生和一綫從業人員提供全麵、係統、實用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本書內容緊密結閤當前花卉産業的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理論聯係實際,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力求使讀者掌握花卉生産的關鍵技術,提升就業競爭力。 二、目標讀者 1. 高等職業院校園林、園藝、花卉專業學生: 本書是為滿足高等職業教育教學需求而編寫,內容涵蓋專業核心課程所需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是學生學習、掌握花卉生産技術的理想教材。 2. 基層花卉生産者及技術人員: 對於已在一綫從事花卉生産、種植、銷售的農戶、技術員,本書能提供科學、先進的生産理念和操作方法,幫助其優化現有生産模式,解決實際生産中遇到的問題,提高産量和品質。 3. 園林綠化從業人員: 熟悉花卉的特性、栽培管理和應用,對於提升園林綠化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水平,豐富城市景觀具有重要意義。 4. 花藝設計師及相關從業者: 瞭解花卉的生物學特性、生長規律,是進行高水平花藝創作的基礎,有助於設計師更好地選用和處理花材。 5. 對花卉産業感興趣的社會人士: 無論是在傢種植觀賞花卉,還是希望瞭解花卉産業發展,本書都能提供深入淺齣的指導。 三、內容構成與特色 本書在內容編排上,力求邏輯清晰,循序漸進,既有基礎理論,又有實踐應用。重點突齣新技術、新方法的介紹,同時兼顧傳統栽培經驗的傳承。 第一部分:花卉生産基礎 花卉生物學基礎: 詳細介紹花卉的定義、分類、主要形態結構、生長發育規律以及光照、溫度、水分、養分、空氣等環境因子對花卉生長的影響。深入剖析植物光閤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生長素、赤黴素等生命活動,為理解花卉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花卉種質資源與育種: 介紹我國及世界主要花卉種質資源的特點、分布及利用現狀。闡述花卉育種的基本原理、方法(如雜交育種、誘變育種、細胞工程育種等),以及新品種選育的流程和技術要點,引導讀者瞭解花卉種質創新在産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花卉繁殖技術: 全麵講解花卉的有性繁殖(播種、嫁接、壓條等)和無性繁殖(扡插、分株、組織培養等)技術。書中將詳細闡述各類繁殖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驟、關鍵技術點以及不同花卉對繁殖方式的適應性,並輔以大量圖片,使讀者能夠直觀掌握各類繁殖操作。特彆關注瞭組織培養等現代高效繁殖技術在規模化生産中的應用。 花卉栽培基質與營養管理: 介紹各類栽培基質(土壤、泥炭、珍珠岩、蛭石、椰糠等)的理化性質、選擇標準與改良方法。係統闡述花卉生長所需的宏量元素、微量元素及其生理功能,詳細介紹有機肥、無機肥的使用方法、施肥原則、施肥時期與用量,以及水肥一體化等先進施肥技術,強調精準施肥對提高花卉品質和減少環境汙染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主要花卉生産技術 本書將重點介紹幾種在我國花卉産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場需求量大的花卉品種的生産技術,內容涵蓋這些品種的生物學特性、適生環境、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采後處理等全過程。 觀葉植物生産技術: 選取室內觀葉植物的代錶性品種(如綠蘿、吊蘭、龜背竹、琴葉榕等),重點介紹其對光照、溫度、濕度、水分的要求,以及扡插、組培等繁殖方法,盆土配製,水肥管理,修剪整形,病蟲害防治等技術。 觀花植物生産技術: 選取切花、盆花、地栽花卉的代錶性品種(如月季、康乃馨、玫瑰、百閤、菊花、杜鵑、綉球等),詳細介紹其播種、扡插、組培等繁殖技術,不同生長階段的水肥管理,促成栽培與延後栽培技術,以及花期調控、采後保鮮等關鍵環節。 球根花卉生産技術: 介紹鬱金香、風信子、百閤、唐菖蒲等球根花卉的球根貯藏、繁殖、種植、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及催花技術。 多肉植物生産技術: 介紹多肉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常用繁殖方法(扡插、葉插、分株),生長環境的模擬(光照、通風、濕度),特殊的水肥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 水生花卉生産技術: 介紹荷花、睡蓮、碗蓮等水生花卉的栽培特點,盆土配製,繁殖方法,水質管理,病蟲害防治等。 第三部分:花卉生産的先進技術與管理 花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強調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重點介紹花卉病蟲害的識彆、發生規律,以及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農業防治等綠色防控措施。詳細介紹常用農藥的種類、性能、安全使用技術,以及病蟲害綜閤治理(IPM)的應用。 花卉采後處理與商品化技術: 講解花卉采收的最佳時機,各種花卉的采後貯藏與運輸保鮮技術(如低溫貯藏、真空吸水、化學保鮮劑的應用等),包裝技術,以及花卉商品化處理的標準和流程,旨在延長花卉的觀賞期,減少損耗,提高商品價值。 花卉生産設施與環境控製: 介紹溫室、大棚、網室等各類花卉生産設施的結構、功能和選擇原則。重點闡述現代溫室環境自動控製技術,包括溫度、濕度、光照、CO2濃度、通風等參數的調控方法,以及水肥一體化灌溉施肥係統,為實現花卉的工廠化、標準化生産奠定基礎。 花卉生産經營與管理: 探討花卉市場分析、産品定位、生産計劃製定、成本核算、質量管理、品牌建設以及營銷策略。結閤我國花卉産業發展現狀,介紹休閑農業與觀光農業中花卉的應用,引導讀者理解花卉生産的經濟社會價值。 四、本書的顯著特點 1. 緊貼職業教育定位: 內容設計充分考慮瞭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就業需求,強調技能的實踐性和操作性,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2.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 在介紹基本原理的同時,大量引用實際生産案例,提供具體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許多章節都配有“實踐操作指導”或“案例分析”,方便讀者對照學習。 3. 注重科技前沿: 積極吸收和介紹花卉生産領域的新品種、新技術、新理念,如生物技術在育種和繁育中的應用,精準施肥、綠色防控等現代生産模式。 4. 圖文並茂,易於理解: 配備大量清晰、精美的圖片、圖錶和流程圖,直觀展示花卉的形態特徵、栽培過程和操作要點,大大增強瞭學習的趣味性和直觀性。 5. 體係完整,內容全麵: 從花卉生産的基礎理論到具體品種的栽培技術,再到生産管理和市場營銷,構建瞭一個完整、係統的知識體係,能夠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學習需求。 6. 語言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過於晦澀的專業術語,力求語言簡潔明瞭,通俗易懂,便於職業院校學生和一綫生産人員理解和掌握。 五、應用價值 本書不僅是高等職業院校園林園藝類專業的優質教材,更是廣大花卉生産者、技術人員、園林綠化從業者以及花藝愛好者的實用工具書。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 掌握花卉生産的基本原理和關鍵技術。 熟練運用各種花卉的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和采後處理方法。 瞭解花卉産業的發展趨勢和最新科技動態。 提高花卉生産的效率和經濟效益。 為從事花卉生産、經營、管理、技術推廣等相關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花卉生産技術》的齣版,希望能為我國花卉産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培養更多高素質的花卉生産技術技能人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