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心生活

论内心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托马斯·厄·肯培 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内省
  • 自我认知
  • 情绪
  • 哲学
  • 人生
  • 成长
  • 思维
  • 精神世界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00133315
版次:1
商品编码:1117943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2-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论内心生活》是一本关于信心与毅力、绝望与拯救的灵修名篇,本书不仅涉及神学知识,还引领跟随基督的信徒们敬拜主、祈求主。

目录

译者导读
第一卷 精神生活的劝言
第二卷 内心生活的劝言
第三卷 论内心安慰

精彩书摘

  第一卷 精神生活的劝言
  第一章 论效法基督
  主说过:“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
  基督用这些话劝导我们,如果渴望摒弃内心的盲目,追求真正的启迪和自由,就跟随他的脚步,像他一样生活。让耶稣基督的生活指引我们思考。
  耶稣的教导超越了一切圣人,无论谁拥有了圣灵,都能发现隐秘的天赐之物。尽管许多人经常听到福音,却往往未受其感召,因为他们缺少基督的圣灵。若要理解并领略基督话语的乐趣就必须倾注一生跟随主。
  如果你缺少谦卑的态度,就会触怒三位一体的上帝,那再学识渊博,侃侃而谈其中的道理,对你又有什么意义呢?高谈阔论不能使人正直或圣洁,有道德的生活才使他对于上帝难能可贵。我宁愿具有痛悔之心,而不知痛悔的定义。如果没有上帝的恩典和慈爱,即使你能默诵全本《圣经》和所有哲人的教诲,这一切对你又有什么用处呢?除了爱主,侍奉主以外,“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这就是至高的智慧——无视凡世的事物,每日都更接近天国。
  追逐尘世的荣耀、人间的地位尽是徒劳;追求肉身的享乐、现世的回报不过枉然;相对永恒的来生,此生的长度不足挂齿:比之永远的乐园,此生的欢愉只是虚空;贪爱转瞬即逝的事物,而不追求永恒快乐的所在也是虚空。
  应时刻提醒自己,“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莫分心于有形之物,尽力爱怜无形之物。受制于本能的人终将腐化纯洁的内心,失去上帝的恩典。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1.真實的信心是認識慈愛全能的神

评分

九月廿三日(星期日)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

评分

赞,公司采购长期定点京东,物美价廉,物流给力!

评分

  当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这些都不足为奇。我们知道基督召我们过什么生活;我们常常彼此传讲、谈论这些事情。但我们活出这种生活吗?看看教会吧。看看传道人和宣教士,尤其是男人的缺短;基督徒家庭中奢侈的东西;基督教机构筹募经费的问题;各阶层的基督徒抱怨薪水的心理;对老人和孤单者,或实在是对“健全的信徒”圈子以外每一个人的漠不关心。我们不像新约时代的基督徒。我们的人生观是随俗的、静态的;新约时代的却非如此。“安全第一”的想法,并不像我们一样,成为他们的事业的累赘。他们丰满的、不随俗的、不受制的靠福音生活,就把世界倒转过来,但今天你不能指责我们二十世纪的基督徒做这样的事。我们为什么这样不同?相形之下,为什么我们看来不过像个愿意妥协的基督徒?我们什么时候竟然有了胆小、举棋不定、不愿冒险等的心态,损害我们做门徒?为什么我们不能尽量消除惧怕和惶恐,好让我们放尽马力去跟从基督?

评分

卫斯理回林肯学院的一年后,这“圣社”的基本社员也才只有五人,大概有些加入以后又退出的。他们人数虽少,但活动及影响却日见广大。他们除了提倡在灵修及自省方面多下功夫,主张遵守校规及教会规训,重视主日崇拜及圣餐等而外,更强调“奉献自己的身体与灵魂,当做活祭。”正如卫斯理在说明“一个循道派信徒的品格”那篇著名论文中所指出的:“事无大小,凡上帝所禁戒的,他必闪避,凡上帝所命令的,他必遵行……凡不能造就人的话,一句都不出口,凡圣洁可爱的事就想,就说,就做,一切都为着荣耀上帝的圣名。”又说:“当他常以不住的祷告,满心喜乐,凡事谢恩,来训练自己爱上帝之心的时候,他也记住‘凡爱上帝的必爱弟兄’这训爱他的邻舍,如同爱自己一样。”

评分

评分

  我們講到以利亞,他跟百姓說:「我們不能心持兩意,如果耶和華是真神,就單單信靠耶和華; 如果巴力是真神,就單單信靠巴力。」那怎麼樣來分辨誰是真?誰是假呢?就是大家都獻祭但是不點火,看哪一個神會從天上降火,那一個就是真的。結果巴力沒有 從天上降火,耶和華從天上降火了,所以耶和華是真神。

评分

基督也有他自己圈子内的亲密朋友,他经常提到他的三个门徒,因为他同他们的关系非常亲密。他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对有些人我们很自然地容易产生感情。我们特别同情他们,他们也愿意同我们在一起。不论是在知识兴趣上、社会同情上、宗教观点上,我们同他们相一致的地方比别人都多。还有一些我们常常意识不到的因素会把我们聚集在一起。基督同马大(Martha)与马利亚(Mary)的关系很密切。这两姊妹都生活在伯利恒(Belhany),在她们的家中,基督能够放松他疲劳了一天的身体,并为他的心灵找到一个休息的地方。这只有在亲密的朋友中才能得到。基督总是努力去加强人们之间的友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