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著作集(第1卷)·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逻辑理性批评研究

胡塞尔著作集(第1卷)·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逻辑理性批评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胡塞尔(Husserl E.) 著,李幼蒸 编
图书标签:
  • 胡塞尔
  • 现象学
  • 逻辑学
  • 形式逻辑
  • 先验逻辑
  • 理性批判
  • 哲学
  • 德国哲学
  • 著作集
  • 逻辑理性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62881
版次:1
商品编码:1111815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胡塞尔著作集 第1卷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5
字数:30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胡塞尔著作集(第1卷)·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逻辑理性批评研究》为作者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完整的重要经典之作,曾被作者称为自己全部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此书为《逻辑研究》出版二十余年之后作者再次专注于现象学和逻辑学关系的集大成之作,在其晚年一气呵成。全书分为导论、预备性思考以及两部分正文,共计107节,另附作者所加的三个附录。正文中两部分的标题为:“客观形式逻辑学的结构和范围”和“从形上逻辑学到先验逻辑学”。中译本根据1929年原版重印本译出,翻译过程中参考了《胡塞尔著作集(第1卷)·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逻辑理性批评研究》著名法泽本(泽者为本书研究专家巴什拉)和胡塞尔弟子肯恩斯的著名英译本。

作者简介

胡塞尔(1859-1938),德国犹太裔哲学家,20世纪欧陆影响卓著的哲学思潮“现象学”的奠基人,现当代西方思想界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曾先后任教于哈尔、哥廷根、弗莱堡大学。《全集》出版已逾40卷。胡塞尔现象学以数学和逻辑学的理性主义为模型,强调在心理、精神、文化、思想领域内的思维严格理性化实践,以期为主体性范畴奠定坚实的理性基础,故可被视为“西方心学”传统内的第一宗师。

李幼蒸,1936年生,旅美学人,国际符号学学会副会长(2004-2014),主要研究方向:现象学、符号学、解释学、仁学伦理学。著有《结构与意义》、《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理论符号学导论》等十余部专著,另有《野性的思维》、《哲学和自然之镜》、《小说的准备》等十余部译著。

内页插图

目录

导论
预备性思考
1 出发点:逻各斯一词的意义:言语 思想 思想内容
2 语言的观念性。排除相关问题
3 作为“思想”表达的语言。广义思想作为意义构成的体验
4 适合意义功能的“思想”之本质界定问题
5 将逻辑学临时界定为先天科学理论
6 逻辑学的形式特性。形式先天性和偶然先天性
7 逻辑学的规范性功能和实践性功能
8 逻辑学的双侧性;其主题学的主观方向和客观方向
9 “客观的”或“实证的”科学之直接主题学。双侧性科学的观念
10 历史心理学和主观方向的科学主题学
11 传统逻辑学的主题学倾向

第一部分 客观形式逻辑学的结构和范围
A 从传统逻辑学通向形式逻辑学的完整观念
第一章 形式逻辑学作为命题学分析
12 纯粹判断形式观念的发现
13 判断的纯粹形式理论作为第一形式逻辑学科
14 一致性逻辑学(无矛盾性逻辑学)作为形式逻辑学的第二层级
15 真理逻辑学和一致性逻辑学
16 为明证性区分奠定基础的命题学的层级区分
17 “清晰判断”本质属[Wesensgattung]作为“纯粹分析学主题”
18 纯粹分析学的基本问题
19 纯粹分析学作为真理之形式逻辑学基础
20 逻辑原则及其在纯粹分析学中的类似者
21 含混的和清晰的“同一”判断间相符性的明证性。最广义的判断概念
22 作为纯粹逻辑语法的命题学形式理论的领域概念为最广义的判断
第二章 形式命题学 形式数学
23 传统逻辑学的内在统一性及其在形式数学中的地位问题
24 一种形式本体论的新问题。作为形式本体论的传统形式数学的特性
25 形式命题学和形式本体论之间的主题学区别性与实质相关性
26 形式命题学和形式数学之间统一性问题被掩盖的历史原因
27 《逻辑研究>中形式本体论观念的引入
第三章 演绎系统理论和复多性理论
28 形式逻辑的最高层阶:演绎系统理论或复多性理论
29 法则科学的形式化还原和复多体理论
30 黎曼以来的复多体理论
31 一种复多体之严格概念 或一种“演绎的”、“法则性的”系统之严格概念;由“确定性”概念对其加以解释
32 一种复多体理论的最高观念 作为一种关于复多体形式的法则性科学
……

第二部分 从形上逻辑学到先验逻辑学

精彩书摘

在本书第二部分中,主题是主观逻辑学问题,这仍然是与有关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的形式逻辑学的持续的深思相联系的。于是在此描绘了从形式逻辑学向先验逻辑学过渡的自然之路。心理主义的怪影在开始部分出现了,我们在《逻辑研究》卷一多次讨论的与心理主义斗争的特殊意义将重新以更坚定的方式加以阐明,同时我们将为在以后很久才进行阐明的“先验心理主义”提前作出重要准备。于是与逻辑主题学相关的一系列逻辑认知前提被揭示出来,并渐渐地引生这样的明见:一切在科学和逻辑学中所讨论的和必定讨论的主观方向的意义问题,不是有关自然人的主体性问题或心理学问题,而是先验主体性问题,也即在(我所提出的)先验现象学意义上的先验主体性问题。在继续深入的讨论中获得了这样的明见:一种真正哲学的逻辑学,一种在一切方面阐释真正科学本身的本质可能性的科学理论,因此能够引导真正科学的发展,后者只能够在一种先验现象学关联域内进行。遵循素朴实证性的历史逻辑学,在其素朴的直接性中处理显见的真理问题,显示为一种幼年期的哲学。一种有关观念性意义形成的独立发展的逻辑学,也像一般实证科学一样是非哲学的,它本身欠缺一种据之可能实行最终自理解和自证明的原初真实性;因此它也不具有任何帮助实证科学超出其实证性的规范。此实证性的非哲学特征正在于:科学,由于不理解自身的成就,意向性所施与的成就(此成就始终未成为科学的主题),它就没有能力阐明其领域及理解其领域之概念的真正存在意义——于是,在固有的、最终的意义上,未能讨论所谈到的存在者[Seiende]具有何种意义,并且没有谈到此存在者假定着什么意义视界,而此视界正是参与意义规定的。
与一种所谓自主的、基于充分明证性的形式逻辑学之独断论素朴性相联系的,是一种认知理论的素朴性,此理论以外在的和后续的方式加于逻辑学,它提出着和回答着有关起源及有效性的普遍问题,但不可能再改变客观逻辑学效力之绝对性。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所以,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纵然可以有“玩乐、辅助、忠诚、欺骗、背叛、服从、指挥、领导……”种种,但只有符合“机器人学三大法则”的机器人才是正常的,“人机共处”的范式也正基于此:

评分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藏书章仅仅是代表在纸张上的拥有,而不是智力上的拥有。如果你有读书时提出问题的习惯,那就要比没有这种习惯更能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但是,就像我们所强调的,仅仅提出问题还不够。你还要试着去回答问题。而这个回答问题的过程可能在大脑中就完成了,但是如果能够用笔完成——而我现在是在用键盘——就更好了。中国古语中有“微言大义”的说法。据说半本论语可以治理天下。那么如何把字面后的东东读出来,而且能够写出来,才真正把图书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真正完成了对图书的拥有。      ⑴在书上做笔记之所以不可获取,是因为:第一,那会让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还是非常清醒。其次,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第三,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以下是几个可以采用的方法:      (1) 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2) 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3) 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将做过这样记号的地方每页折一个角,或是夹一张书签,这样你随时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打开你做记号的地方,就能唤醒你的记忆。      (4) 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 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做能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许多读者会用Cf这样的记号,表示比较或参照的意思。      (6) 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这跟画底线是同样的功能。      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回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你也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或是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书中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      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在读一本书时,你可能会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因此做笔记时也会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你会用哪一种方式做笔记,完全依你阅读的层次而定。      A、在检视阅读中,要回答的问题是: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你应该做一下笔记,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尤其如果你知道终有一天,或许是几天或几个月之后,你会重新拿起这本书做分析阅读时,就更该将问题与答案先写下来。要做这些笔记最好的地方是目录页,或是书名页,这些是我们前面所提的笔记方式中没有用到的页数。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些笔记主要的重点是全书的架构,而不是内容—至少不是细节。因此我们称这样的笔记为结构(structural note-making)。      B、结构笔记与概念笔记(conceptual note-making)是截然不同的。而当你同时在读好几本书,在做主题阅读—就同一个主题,阅读许多不同的书时,你要做的又是什么样的笔记呢?同样的,这样的笔记也应该是概念性的。你在书中空白处所记下的页码不只是本书的页码,也会有其他几本书的页码。      C、对一个已经熟练同时读好几本相同主题书籍的专业阅读者来说,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记笔记的方法。那就是针对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一这场讨论是由许多作者所共同参与的,而且他们可能根本没有常察自己的参与。我们喜欢称这样的笔记为辩证笔记(dialectical note making)。因为这是从好多本书中摘要出来的,而不只是一本,因而通常需要用单独的一张纸来记载。这时,我们会再用上概念的结构—就一个单一主题,把所有相关的陈述和疑问顺序而列。 简单的公式:将内容大纲排列如下:(1)作者将全书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第四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2)第一个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等等。      就算你已经很熟练阅读技巧了,你也不一定读每本书都要用上同样的力气。你会发现在某些书上运用这些技巧是个浪费。就是最优秀的阅读者也只会选少数相关的几本书,依照这个规则的要求做出近似的大纲来。

评分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程大锦(图多易懂)

评分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程大锦(图多易懂)

评分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评分

第二次,一本书,发过来的时候书脊断了,网上申请换货,客服二十一点四十五给我打电话,我没有接到,但是他们网上说第二天来上门取货,我等了一天,结果人家告诉我,没有确认,因为电话没有接听,然后就开始了不同的客服循环电话,我想说的是,一个消费纠纷要让消费者一直处于被等待的过程真的是商家的信任么,十块八块的骨头真的可以让消费者的信任。这还不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在没有联系到我的时候,并且在等待期间未满的时候,京东竟然单方面解除合同,不再发货,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我申请换货,为什么在没有任何协调的情况下,单方面违约,并且还一直消极沟通。

评分

物理:《果壳中的宇宙》斯蒂芬·霍金

评分

我真的没有想到一个月之内竟然有两次消费纠纷发生在我身上,两次都是京东

评分

原来要出版一套,很好的,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买来的这一本很好,回归先验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