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蓁,专研生态与观光游憩,喜爱艺术、设计、摄影,曾在望安与海龟结下不解之缘,拥有丰富的“龟”收藏。曾任报纸、杂志专栏记者,今年旅居英国,现为自由作家,间有旅游与艺术类专文发表于专业建筑杂志、旅游杂志、报纸旅游版、艺文杂志等,摄影作品亦获得2007年新光三越年度摄影大赛肯定。继续以行旅丰厚生命,品味多彩的生活,也继续耕耘以“德朵夫人”为名的博客。曾出版《德朵夫人的“小”不列颠》(缪思出版)、《不列颠·旅人》(时报出版),并共同参与编撰《都市美感心体验》(文建会)。
谢统胜,英国设菲尔德大学建筑博士候选人,研究绿建筑设计与永续发展,热爱建筑、摄影与绘画。2006年获得欧盟奖学金赴德国交换研究。以“老P”之名,经营建筑与摄影博客“P的建筑心观点”多年,为2007年第三届全球华文博客大赛“年度较佳讯息/观点博客——推荐优博”。近年来陆续发表建筑专文与国内外建筑专业杂志与期刊;摄影作品散见于两岸刊物,2007年荣获英国Tate Britain:“How We Are Now”摄影大赛专业肯定。合著《德朵夫人的“小”不列颠》(缪思出版)、《不列颠·旅人》(时报出版),并共同参与编撰《都市美感心体验》(文建会)。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为我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分析工具,用来审视现代商业世界的竞争格局。它不仅仅是在回顾历史,更像是在提供一个“反向工程”的模板。我开始注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多产品,其背后的设计哲学和供应链管理逻辑,都能在书中找到原型。这种知识的迁移性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例如,书中对早期卡特尔和行业协会运作模式的描述,对于理解今天跨国企业的战略联盟和知识产权保护,都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作者在处理历史资料时,那种严谨的考据和对一手数据的偏爱,让结论的说服力大大增强。我记得有一次,为了验证书中的一个数据点,我特意去查阅了相关的政府统计年鉴,结果发现书中的引用精准无误,这种对细节的尊重,极大地提升了我对作者专业度的信任。它强迫你跳出‘快餐式’的学习模式,转而追求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这种要求,在当下的信息洪流中,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有意思,它不是线性的时间轴推进,而是在关键的历史断点上进行横向的对比和纵向的深入挖掘。有时候读起来会觉得像是在看一部多声部的大型交响乐,不同的工业领域——钢铁、化工、电力——像不同的声部,时而交织,时而独立展示其高光时刻。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隐形冠军”的刻画,那些在特定细分市场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企业,它们的故事往往比那些光芒万丈的巨头更具启发性。作者没有美化“德国制造”背后的艰辛和妥协,反而坦诚地揭示了其赖以成功的那些近乎偏执的细节追求。比如,关于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部分,那段描述让我深有体会,它强调的不是大学里有多少理论创新,而是车间里学徒们日复一日打磨技能的真实场景。这使得整本书的论证落到了实处,不再是空中楼阁般的赞美,而是一种基于实践和制度的深刻洞察。这种处理方式,让即便是对技术细节不甚敏感的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渗透在文化基因里的对“可靠性”的终极信仰。
评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在探讨“制造”这一行为时,其视野远远超出了工厂的围墙。它把制造视为一种国家软实力、一种文化输出,甚至是外交博弈的筹码。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大量关于国际标准竞争、技术专利壁垒构建的案例,来论证“硬实力”是如何被精心包装并转化为持久影响力的。这种视角让我对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简单的机器发明史,而是一部关于制度设计、人才培养和国家战略布局的综合教科书。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将书中的理念投射到当今全球供应链的紧张局势中去思考,发现许多看似新的问题,其深层逻辑在书中早已被剖析得淋漓尽致。它教会我的,是如何透过表面的商业竞争,去洞察驱动这一切的核心——即对流程的极致控制权和对质量的不可妥协的坚持。这是一本需要反复研读,并在不同人生阶段能读出不同体会的力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乍一看就带着一种硬朗、严谨的气质,那种深邃的蓝灰色调,配上醒目的白色德文标题,确实让人联想到精密机械和扎实的基础。我最初接触这类题材的书籍,通常是抱着一种“扫盲”的心态,希望能够快速建立起一个宏观的认知框架。而这本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确实给出了这种感觉——它不是那种轻飘飘的科普读物,而是更倾向于一份详尽的“操作手册”或者“工程蓝图”。我记得翻开第一章时,那些关于工业革命初期技术演进的描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能闻到旧工厂里蒸汽机和煤烟的味道。作者在梳理技术脉络时,那种抽丝剥茧的劲头,让人不得不佩服其研究的深度。尤其是在探讨某些关键技术瓶颈被突破的节点时,作者并没有满足于罗列事实,而是深入剖析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反作用力与推动力。整个阅读过程,与其说是轻松的浏览,不如说是一场需要集中精力去理解复杂系统如何运作的智力挑战。我发现自己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琢磨那些关于标准制定、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段落,这远超出了我最初期待的泛泛而谈,它提供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理解,关于“如何从无到有,建立起一个世界级的工业体系”的实在经验。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说实话,是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它的信息密度非常高,每一个段落都可能隐藏着一个值得深究的案例或者一个需要上下文才能理解的专业术语。这并非抱怨,而是对内容深度的肯定。我几乎需要准备两支不同颜色的荧光笔,一支标注关键的制度创新,另一支标注具体的工艺突破。特别是在探讨战后重建与技术升级相结合的部分,作者将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与微观工厂的生产效率提升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建了一个非常立体的画面。这种宏观与微观的无缝切换,要求读者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我曾试图在一个下午读完某个关键章节,结果发现效率很低,因为它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反刍。这本书更适合慢慢品读,让那些关于技术传承、质量文化如何通过代际积累形成壁垒的观点,在脑海中慢慢沉淀发酵。它带来的知识增量是扎实的,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碎片信息。
评分德国精神的展现,极致的细节追求
评分断续续地看完整本书,感觉每次看都给人以欣喜。每件东西都是那么想让人拥有,藏在欲望背后的是由衷的认同。
评分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就是价格有点高质量还行
评分囧东要灭了摆渡贴吧吗,评论干啥要这么些字。当代最知名的日本推理小说作家,无可争议的畅销小说天王。1958年2月4日生于大阪。1985年凭借《放学后》荣获江户川乱步奖出道。1999年凭借《秘密》夺得有“推理奥斯卡”之称的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先后以《秘密》、《白夜行》、《单恋》、《信》、《幻夜》五度入围日本大众文学最高荣誉直木奖。2006年,依靠《嫌疑人X的献身》一举摘取直木大奖,并且同时包揽“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本格推理小说 BEST10”三大日本最权威推理小说榜单第一名,确立了其日本推理第一人的地位。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1547-1616),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祖父是破落贵族,父亲是一个潦倒终身的外科医生。因为生活艰难,塞万提斯和七个兄弟姊妹跟随父亲到处东奔西跑,直到一五六六年才定居马德里。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使他仅受过中学教育。但他喜爱文学,阅读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二十三岁时他到了意大利,一年后参加了西班牙驻意大利的军队,对抗来犯的土耳其人。四年出生入死的军旅生涯后,他踏上回国的路,不幸途中遭遇土耳其海盗船,被掳到阿尔及利亚,最终靠亲友们筹资把他赎回,时年三十四岁。 回国后的塞万提斯终日为生活奔忙,他一面著书一面在政府里当小职员,一五八五年他出版了田园牧歌体小说《伽拉泰亚》(第一部),但未引起文坛的注意。一六○五年,塞万提斯五十八岁时,《堂吉诃德》第一部出版,立即风行全国。一六一五年,第二部出版。评论家们称《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塞万提斯被誉为“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年仅五十岁。 波拉尼奥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而其身后出版的《2666》更是引发欧美舆论压倒性好评,均致以杰作、伟大、里程碑、天才等等赞誉。苏珊•桑塔格、约翰•班维尔、科尔姆•托宾、斯蒂芬•金等众多作家对波拉尼奥赞赏有加,更有评论认为此书的出版自此将作者带至塞万提斯,斯特恩,梅尔维尔,普鲁斯特,穆齐尔与品钦的同一队列。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1905),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誉为“奇异幻想的巨匠”和“最惊人的科学预言家”。他博览群书,厚积薄发,首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便一炮打响,引起轰动。代表作为《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和《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作品想象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引人入胜。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二十二岁时前往伦敦,在剧院工作,后来成为演员和剧作家。主要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仲夏夜之梦》(1596)、《威尼斯商人》(1597)、《温莎的风流娘们儿》(1598)、《无事生非》(1599)、《第十二夜》(1600)、《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雅典的泰门》(1607)等。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评分买了第一版,第二版出后又买了,喜欢德国制造.
评分一次买很多书,把我搬惨了,到处调货,等了好久才到,包装不是很好,有些书都压坏了
评分虽然不太喜欢谈及什么风格,什么主义,不过工作两年多了,确实地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喜爱现代主义了。尽管所有课本、老师明显是属于这种流派的,我在大学里绝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也许那时不太愿意把自己归入一个现成的主义中吧。至今还有点纠结,所以与其说我认同了现代主义,我更愿意说现代主义也成了我个人风格形成的一部分或是一个阶段。
评分1917年之后他离开家乡,移居巴黎,鼓吹纯粹主义,创办杂志,1920年开始以柯比意为笔名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他认为建筑师有其社会责任,郊区的那些独门独院住宅,缺乏公共设施,消耗大量空间,延长交通距离,因而开始构思经济型的建筑计划。1930年后他入籍法国。
评分书籍纸张很好,确实是正版,内容不错,是想看的书。物流很快,有现货的下单第二天就到了,送货的师傅服务很好。客服什么的也很不错,态度好,很专业,有问必答。以后还会继续支持的,就是没有现货的能分开送货就更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