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李嘉图全集(第8卷):通信集(1819年-1821年6月)

大卫·李嘉图全集(第8卷):通信集(1819年-1821年6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彼罗·斯拉法,[英] M.H.多布 著
图书标签:
  • 李嘉图
  • 经济学
  • 古典经济学
  • 通信集
  • 历史文献
  • 19世纪
  • 英国经济
  • 经济思想史
  • 学术著作
  • 经济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1619
版次:1
商品编码:11260713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大卫·李嘉图全集(第8卷):通信集(1819年-1821年6月)》收录了李嘉图就金价、汇率、利润、税收、公债、偿债基金、经济停滞、生产过剩等问题与马尔萨斯、穆勒、麦克库洛赫、边沁、图克等学者进行探讨的书信137封。

作者简介

  彼罗·斯拉法,英籍意大利经济学家。出生于意大利都灵,父亲是意大利商法教授。斯拉法在都灵读大学预科,并在法学院注册,但被征兵服役,参加大学考试而没有随班上课。他是意大利共产党创建者A.葛兰西(1891~1937)的亲密朋友,又是J.M.凯恩斯的得意助手。斯拉法1924年开始他的学术生涯,在佩鲁贾大学法学院任政治经济学教授,1926年转到撒丁岛的卡利亚里大学任教授。由于法西斯统治的日益强化,他于1927年夏移居英国,接受凯恩斯为他提供的剑桥大学讲师的职位。
  斯拉法在研究方法上复兴了古典学派的思想,常被称为新李嘉图主义者。他试图找到“不变的价值尺度”,提出“标准合成商品”以分析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并确定工资和利润的比例。他的理论同20世纪以来西方正统的经济学理论相对立,被认为在资本理论、劳动价值理论、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工资与利润分割模式上都有独到的见解,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有的西方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他的理论解释了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图式,根据他的理论可以建立“没有劳动价值论的剥削论”。著有《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10卷)、《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等。

目录

1819、1820和1821年[1―6月)日历

1819-1821年6月书信

300.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19年1月3日

301.李嘉图致默里1819年1月3日

302.李嘉图致穆勒1819年1月13日

303.穆勒致李嘉图1819年1月14日

304.特罗尔致李嘉图1819年1月17日

305.李嘉图致普莱斯1819年2月17日

306.夏普致李嘉图[1819年2月25日]

307.李嘉图致特罗尔1819年2月28日

308.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19年4月7日

309.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19年4月18日

3i0.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19年5月8日

311.特罗尔致李嘉图1819年5月21日

312.李嘉图致特罗尔1819年5月28日

313.李嘉图致特罗尔1819年6月1日

314.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19年5月30日

315.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19年6月22日

316.特罗尔致李嘉图[1819年7月4日左右]

317.李嘉图致特罗尔1819年7月8日

318.李嘉图致穆勒1819年8月10日

319.穆勒致李嘉图1819年8月14日

320.穆勒致李嘉图1819年[8月]24日

321.李嘉图致穆勒1819年9月6日

322.穆勒致李嘉图1819年9月7日

323.李嘉图致穆勒1819年9月9目

324.马尔萨斯致李嘉图1819年9月10日

325.穆勒致李嘉图1819年9月11日

326.李嘉图致普莱斯1819年9月18日

327.特罗尔致李嘉图1819年9月19日

328.李嘉图致马尔萨斯1819年9月21日

329.李嘉图致穆勒1819年9月23日

330.李嘉图致特罗尔1819年9月25日

331.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19年9月25日

332.穆勒致李嘉图1819年9月28日

333.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19年10月2日]

[对麦克库洛赫的文章《汇兑》的评注)

334.布朗致李嘉图1819年9月25日

[10月10日收到)

335.布朗致李嘉图1819年9月28―29日

[10月10日收到)

336.李嘉图致布朗1819年10月13日

337.穆勒致李嘉图[1819年10月13日]

338.马尔萨斯致李嘉图1819年10月14日

339.特罗尔致李嘉图1819年10月26日

340.边沁致李嘉图1819年10月28日

341.李嘉图致普莱斯1819年11月1日

342.普莱斯致李嘉图1819年11月1日

343.李嘉图致普莱斯1819年11月3日

344.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19年11月2日

345.李嘉图致马尔萨斯1819年11月9日

346.李嘉图致特罗尔1819年11月12日

347.萨伊致李嘉图1819年10月10日

[11月22日收到)

348.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19年12月5日

349.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19年12月18日

350.李嘉图致希思菲尔德1819年12月19日

351.李嘉图致特罗尔1819年12月28日

352.李嘉图致萨伊1820年1月11日

353.格伦维尔勋爵致李嘉图1820年1月11日

354.李嘉图致特罗尔1820年1月28日

355.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0年]2月28日

356.萨伊致李嘉图1820年3月2日

357.李嘉图致特罗尔1820年3月13日

358.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20年3月19日

359.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0年3月29日

360.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20年]4月2日

361.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0年4月8日

362.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0年5月2日

363.李嘉图致马尔萨斯1820年5月4日

364.李嘉图致辛克莱1820年5月11日

365.李嘉图致内皮尔1820年5月15日

366.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20年5月15日

367.李嘉图致边沁[1820年]5月18日

368.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0年6月13日

369.边沁致李嘉图1820年6月17日

370.李嘉图致穆勒1820年7月3日

371.特罗尔致李嘉图1820年7月5日

372.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20年7月16日

373.李嘉图致特罗尔1820年7月21日

374.李嘉图致穆勒1820年7月27日

375.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0年8月2日

376.特罗尔致李嘉图1820年8月13日

377.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20年8月24日

378.马尔萨斯致李嘉图1820年8月28日

379.李嘉图致马尔萨斯1820年9月4日

380.李嘉图致特罗尔1820年9月15日

381.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0年9月15日

382.穆勒致李嘉图1820年9月16日

383.李嘉图致穆勒1820年9月18日

384.特罗尔致李嘉图1820年9月20日

385.穆勒致李嘉图1820年9月23日

386.李嘉图致穆勒1820年9月25日

387.李嘉图致特罗尔1820年9月26日

388.马尔萨斯致李嘉图[1820年]9月25日

389.穆勒致李嘉图[1820年9月26―27日]

390.特罗尔致李嘉图1820年9月29日

391.李嘉图致特罗尔1820年10月3日

392.李嘉图致马尔萨斯1820年10月[9日]

393.萨伊致李嘉图1820年8月10日

[10月14日收到)

394.李嘉图致穆勒1820年10月14日

395.马尔萨斯致李嘉图[1820年]10月26日

396.格伦费尔致李嘉图[1820年11月10日]

397.特罗尔致李嘉图1820年11月12日

398.穆勒致李嘉图1820年11月13日

399.穆勒致李嘉图[1820年11月14日]

400.李嘉图致穆勒1820年11月16日

401.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0年11月23日

402.李嘉图致马尔萨斯1820年11月24日

403.李嘉图致特罗尔1820年11月26日

404.马尔萨斯致李嘉图C1820年11月27日]

405.李嘉图致马尔萨斯,1820年11月29日

406.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20年11月28日

407.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0年12月14日

408.马尔萨斯致李嘉图1820年12月7日

409.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0年12月13日

410.特罗尔致李嘉图1820年12月11日

411.马尔萨斯致李嘉图1820年12月12日

412.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20年12月25日

413.穆勒致李嘉图1820年12月28日

414.李嘉图致穆勒1821年1月1日

415.李嘉图致特罗尔1821年1月14日

416.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1年1月17日

417.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21年1月22目

418.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1年1月25目

419.特罗尔致李嘉图1821年2月16日

420.李嘉图致特罗尔1821年3月2日

421.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21年3月13日

422.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1年3月23日

423.特罗尔致李嘉图1821年4月1日

424.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21年4月2日

425.图克致李嘉图[1821年4月19日]

426.李嘉图致特罗尔1821年4月21日

427.图克致李嘉图[1821年4月22日]

428.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1年4月25日

马尔萨斯致西斯蒙第1821年3月12日

429.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21年4月23日

[4月26日收到)

430.李嘉图致萨伊1821年5月28日

431.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21年6月5日

432.李嘉图致辛克莱1821年6月15日

433.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1年6月18日

434.麦克库洛赫致李嘉图1821年6月21日

435.特罗尔致李嘉图1821年6月24日

436.李嘉图致麦克库洛赫1821年6月30日

通信者索引1819年-1821年6月

人名译名对照表

亚当·斯密《国富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国富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由苏格兰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于1776年首次出版,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一部划时代的巨著。这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现代经济学思想的正式诞生,其影响力跨越了两个多世纪,至今仍是理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石性文本。 本书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财富积累的理论探讨,而是一部系统阐述资本主义经济原则、自由市场运作机制以及国家在经济活动中角色的百科全书式的论著。斯密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缜密的逻辑,对当时盛行的重商主义学说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并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 第一卷:劳动分工与国民财富的源泉 《国富论》的开篇即聚焦于国民财富的真正源泉——劳动。斯密首先阐述了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r)的巨大威力。他著名的“制针厂”案例生动地说明了,将复杂的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简单、重复的步骤,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专业化,工人的熟练度提升,节省了在不同工作间切换所浪费的时间,并促进了新工具和机械的发明。 斯密认为,这种专业化是财富增长的根本驱动力。然而,劳动分工的实现依赖于市场规模。只有在拥有足够大市场的条件下,个人才能专注于某一种劳动并将其产品换取自己所需的其他物品,从而实现互惠互利。 在探讨了劳动的价值后,斯密深入分析了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区别。他提出了著名的“劳动价值论”的早期形式,认为在原始社会,商品交换的比例主要由其中包含的劳动量决定。而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价值则由工资、地租和利润三种收入形式构成,即“构成的价格”(Natural Price)。这种价格围绕着生产要素的自然报酬波动,反映了成本的真实情况。 第二卷:资本的积累与形式 第二卷的核心议题是资本(Stock)。斯密将资本视为国民财富的储备,是用于支持劳动生产、进而创造更大财富的物质基础。他清晰地划分了资本的不同用途: 1. 固定资本(Fixed Capital):指不转移所有权的物品,如机器、工具、厂房等,它们在生产过程中被使用,但不会被消耗掉。 2. 流通资本(Circulating Capital):指所有权会转移的物品,如原材料和已制成的产品。 斯密强调,资本的积累是扩大劳动分工和提高生产率的前提。他指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并非取决于流通的货币量,而是取决于用于支持劳动(即资本)的积累量。只有通过节俭和储蓄,将收入从消费转向投资,才能增加资本存量,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他反对将贵金属(金银)视为财富的唯一标准,明确指出货币只是交换的媒介,真正的财富在于国民所能支配的、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产品总量。 第三卷: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 第三卷,斯密考察了不同国家在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差异,着重分析了古代商业社会的兴起和欧洲封建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他认为,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的土地贵族通过封建制度垄断了土地和权力,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斯密的观点具有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商业与城市是打破封建桎梏、推动国家繁荣的关键力量。城市的兴起为手工业者提供了市场和保护,鼓励了专业化和资本的积累,最终挑战了田园牧歌式的、以土地为基础的旧秩序。 第四卷:政治经济学的两大目标与重商主义的批判 第四卷是本书最具批判性和理论创新的部分,斯密集中火力驳斥了当时盛行的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财富的标志是金银储备,主张通过贸易顺差来积累贵金属,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斯密尖锐地指出,这种政策是本末倒置的,忽视了财富的真正来源——生产力。 他提出了经济学的两大核心目标:使人民的劳动产品丰富起来,以及让国民能够用这些产品有效分配。 在批判重商主义的过程中,斯密推出了他最著名的思想:“看不见的手”(The Invisible Hand)。他阐述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洞见:当个体出于自身利益(如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进行经济活动时,他们实际上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在无意中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这种自发秩序的形成,不需要政府的直接干预。 斯密由此推导出了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的政策主张。他主张,政府的职能应当严格限定在提供国防、建立公正的司法体系以及兴建必要的公共工程(如道路、桥梁等)上,而不应干预正常的市场交易和价格形成。 第五卷:君主、国家及公共财政 在最后一卷中,斯密探讨了国家财政和税收的合理原则。他总结了税收的四大标准:公平性、确定性、便利性与经济性。 他论述了政府支出的合法范围,再次强调政府应主要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对于教育、宗教等公共产品,斯密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讨论了政府提供这些服务的必要性和方式,显示出他并非一个绝对的无政府主义者,而是认识到市场失灵的特定领域。 总结 《国富论》是一部关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宏大叙事。它将经济学从单纯的道德哲学和政治辩论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其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地位。斯密对劳动分工的强调、对资本积累的洞察,以及对自由市场机制的信心,共同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框架,至今仍是各国制定经济政策时不可绕开的思想源泉。这部著作不仅是经济学家的必读书目,更是所有关注人类繁荣与社会组织方式的读者不可错过的经典。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购买这卷《通信集》的主要原因,是它涵盖了李嘉图一生中创作和思考的黄金时期,尤其是他关于国际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的成熟论述,以及他对于金本位制度的坚持。我渴望通过这些信件,深入理解他在这一时期是如何将抽象的经济模型与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想象一下,他可能在信中与当时的金融界领袖讨论汇率的波动,或是与政治家们辩论自由贸易政策的利弊。我特别关注他对于英国贸易伙伴国经济状况的看法,以及他如何预测这些外部因素对英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1819年至1821年间,欧洲大陆也经历着政治和经济的动荡,我希望书中能反映出李嘉图对这些国际事件的解读,以及他如何将这些国际动态纳入他的经济分析框架。这类一手史料,能极大地丰富我们对李嘉图思想演进的理解,避免过度依赖二手文献的解读,让我们能够直接接触到作者的原始思考路径。我期待能从中发现一些鲜为人知但却至关重要的论点,或是对现有理论的全新阐释。

评分

作为一名深耕经济史研究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19世纪早期英国经济思想家观点的材料。这本《通信集》恰好捕捉到了李嘉图思想发展的关键节点。我特别希望从这些信件中,能看到他如何处理那些在他著作中可能没有被充分阐述的复杂经济问题。例如,他对土地所有权、地租形成机制的看法,在不同政治经济环境下是否有调整?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否在与同期其他经济学家的争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巩固?我希望这些书信能够展现李嘉图的推理过程,他如何从观察到的现象出发,构建经济模型,并最终得出严谨的结论。同时,我也对李嘉图如何处理那些在当时看来棘手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困、失业和工人的生活条件,感到好奇。他是否会表达出对这些问题的担忧,并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这些书信,就像是拼图中的重要碎片,能够帮助我们还原一个更完整、更生动的李嘉图形象,以及他所处的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

评分

我对李嘉图经济学说的兴趣,源于他对资本主义运作机制深刻而又富有远见的洞察。这卷《通信集》,正值其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我期待能从中挖掘出更多关于他经济理论构建的细节。1819年至1821年,是英国经历深刻经济转型,货币制度备受争议的时期。我尤其希望能看到李嘉图在信件中如何回应关于货币供给、通货膨胀以及金银本位制的论战。他是否会详细阐述他对“货币数量论”的理解,以及他如何看待纸币的发行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我还对他在信中与同行们交流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细节很感兴趣。他是否会分享他构建这一理论时遇到的挑战,以及他如何用更清晰、更具说服力的方式来阐述这一革命性的观点?这些信件,无疑是理解李嘉图思想发展脉络,尤其是他如何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与复杂的社会经济现实相结合的宝贵财富。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所有对李嘉图经济思想及其时代背景感兴趣的研究者和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尤其期待的是,通过这些书信,能够窥探到这位经济学巨匠在特定时期内的思想动态和研究进展。1819年至1821年这段时期,正值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后续修订和一系列重要经济事件发生之际,如英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谷物法争论的白热化等。我希望书中能展现他如何回应这些现实挑战,如何与其他经济学家、政治家、甚至商业界人士进行思想碰撞。例如,他是否会与马尔萨斯就人口理论展开更深入的论辩?他如何评估当时英国工业革命的进展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他是否会详细阐述他对价值论、利润率下降趋势的最新思考?这些书信,就像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直接感受李嘉图的思想是如何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形成、发展并最终固化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理论体系的。同时,我也好奇他个人生活的一些侧面是否会在信件中有所流露,这或许能帮助我们更立体地理解这位严肃的经济学家,他是否有幽默感,他对家庭和朋友的态度如何,这些细节都能为研究增添人性的光辉。

评分

读完李嘉图的一些主要著作,我深感他的逻辑严谨和洞察深刻。因此,当看到这本《通信集》时,我毫不犹豫地入手了。它收录了1819年至1821年间的通信,这正是我认为李嘉图思想最为活跃和成熟的时期之一。我非常期待能从中看到他如何与其他经济学家、政治家甚至商界人士就当时的热点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例如,关于英国的农业保护政策(谷物法),李嘉图持鲜明的自由贸易立场,我希望能看到他在信件中如何有力地反驳反对意见,以及他如何阐述自由贸易对国家整体利益的益处。此外,他关于价值、分配和经济增长的理论,想必也会在这些书信中得到更具体的应用和讨论。我尤其好奇他在信中是否会透露他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以及他对潜在的经济风险的担忧。这些信件,不仅能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李嘉图的经济思想,也能让我们得以一窥19世纪早期英国经济政策制定和学术争鸣的真实场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