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布局自学教程
:88.00元
作者:张弘著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09636381
字数:596000
页码: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象棋自学丛书:象棋布局自学教程》是《象棋自学丛书》的本,全面、详细地讲解了炮类、兵类、相类、马类四大布局体系的正确布局方法以及流行于当今棋坛的实战新变化,是读者自学象棋布局的重要工具书。
《象棋自学丛书:象棋布局自学教程》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布局的重要性
布局也称开局,一般指一盘棋初的十五个回合。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出动子力,抢占好位,构筑理想的攻防阵型,扬己抑敌,为接下来的中局战斗创造有利条件。布局是全局的基础,它影响着棋局的走势,甚至决定终的结局。
象棋高手都十分重视布局,他们会用毕生精力研究布局。在几代棋手的挖掘探索下,象棋布局的发展至今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和深度,对于布局战法的研究已经延伸到三十个回合,甚至更多。业余棋手与专业棋手的差距主要在布局,高水平棋手之间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布局。
布局自学方法
学习布局,首先要侧重学习布局理论,这是从大量实践积累中得出的具有规律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经验总结。布局变化虽然种类繁多,且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革新,但布局理论却万变不离其宗,对各种布局变化都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读者系统地学习掌握布局理论,有助于提高自身布局素养,可以为掌握各路布局变化打下坚实基础。
章和第二章系统阐述兵(卒)、相(象)、仕(士)、车、马、炮六大兵种在开局的占位与作用。这些常用的占位技巧与作用发挥,适用于各路布局变化,恰如象棋这部大型机器上的零件一样,以小见大,不可或缺。
第三章明确指出开局行兵布阵的原则与禁律。“五大原则”强调了布局阶段速度、位置、空间、阵型等因素的重要性,以及它们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关系。“五大禁律”揭示布局阶段应注意的常识性错误,实战中须趋利避害,审慎而行。
第四章至第十二章分门别类地讲解炮、兵、相、马四大布局体系。这些布局变化的攻杀战守,虽然风格迥异,各具特点,但所述着法均属堂堂之阵。这些布局定式的产生是历代象棋高手不断探索实践的智慧结晶,体现了布局阶段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对于各章节所述的布局定式,读者既可按顺序逐一阅读,也可根据个人喜好,有选择地跳跃式阅读。布局定式的每个变化,由主变着法、注解着法、结论三部分构成,读者均须详加揣摩分析,对比主副变化的区别,体会结论优劣的因由。
学习布局定式,若要达到精研的程度,则好是在读谱十回合后,每着棋均尝试先自己分析局面,提出见解着法,再对照棋谱着法加以验证,体会其意。如碰到难以理解之处,可以请教他人。
布局应用与总结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习布局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于实战,从实战中又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使实战经验与理论知识得到同步的积累和提升。
正确的方法是,针对这阶段阅读学习的布局定式,进行专项布局实战演练,局后认真复盘,总结胜负得失。
在布局应用中,读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手在某个局面走出非定式着法。因为无谱可依,这时会束手无策,陷入迷茫。其实,这正是检验你对布局定式理解的*陪练,可以增强随机应变、举一反三的能力。你可以从分析这一变着的作用与定式着法的区别人手,对其优劣做出正确的判断,再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之策。如果发现有一定深度和研究价值的变着,对局后可以再进行深入探究,获得经验,拓宽自己的棋路。
目录
章 兵(卒)、仕(士)、相(象)占位及作用
节 兵(卒)的占位及作用
一、挺三、七路兵(卒)
二、挺一、九路兵(卒)
三、挺五路兵(卒)
第二节 相(象)的占位及作用
一、飞五路中相(象)
二、飞一、九路边相(象)
第三节 仕(士)的占位及作用
第二章 车、马、炮的占位及作用
节 车的占位及作用
一、直线车型——巡河车
二、直线车型——兵(卒)线车
三、直线车型——骑河车
四、直线车型——次底线车
五、横线车型——肋线车
六、横线车型——三、七线车
七、横线车型——二、八线车
八、相(象)位车
九、贴帅(将)车
十、边线车
第二节 马的占位及作用
一、正马型——河口马
二、正马型——外肋马
三、正马型——盘头马
四、边马型——二、八线马
五、边马型——三、七线马
六、拐角马
第三节 炮的占位及作用
一、中线炮
二、仕(士)角炮
三、三、七线炮
四、边线炮
五、巡河炮
六、过河炮
第三章 布局原则与禁律
节 行棋布阵的五大原则
一、尽快出动强子,车明马活
二、两翼均衡出子,左右呼应
三、阵型协调顺畅,攻守兼备
四、实施封锁压制,拓展空间
五、抢占有利位置,掌握主动
第二节 行棋布阵的五大禁律
一、战车迟开
二、匹马躁进
三、孤炮轻发
四、一子多行
五、阵型缺陷
第四章 中炮过河车进七兵对屏风马
节 中炮过河车进七兵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一、红进边马式
二、红急进中兵式
三、红五六炮式
……
第五章 中炮其他类对屏风马
第六章 中炮对反宫马
第七章 中炮对其他类
第八章 过宫炮与仕角炮
第九章 仙人指路补中炮对卒底炮
第十章 仙人指路其他类
第十一章 飞相类
第十二章 进马对挺卒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棋谱的排版设计真是一绝,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既有传统棋谱的沉稳感,又不失现代书籍的阅读舒适度。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变例图示,线条清晰,标注详尽,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捕捉到关键的走法意图。我记得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一本能让我觉得“舒服”的布局书,很多市面上的书要么图示太小,要么颜色太暗淡,看起来就让人提不起精神。但这本书不同,它仿佛是为我们这些沉浸在棋盘世界的爱好者量身定做的艺术品。每一次翻阅,都能感受到作者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从棋子的摆放角度到文字的字体选择,都透露出一种匠心。读累了,光是看看那些精美的棋盘插图,都能让心绪平静下来,这对于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布局学习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加分项。可以说,这本书的物理形态,已经超越了一本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棋艺周边。
评分从语言风格上来看,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极富个人魅力的棋手。他的文笔中透着一种沉稳的自信和对棋艺的尊重,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冷冰冰的教条感。他会适当地穿插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对局片段来佐证某个观点,这些小故事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们让理论变得“有温度”和“可信赖”。我尤其喜欢他描述某些关键决策点时的用词,那种精确而又富有画面感的描述,能瞬间将我带入到那个紧张的对局情境中。不像有些作者,写得像是在整理一份枯燥的学术报告,这本书读起来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茶余饭后,手把手地向你传授他行走江湖多年的心得体会。这种亲切感,是很多严肃教材所欠缺的宝贵品质。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讲解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流畅,它完全没有那种堆砌术语、让人望而生畏的感觉。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初学者的心理障碍,他总是先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或非常宏观的战略思想来引入一个布局体系,而不是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比如,在介绍某个特定的开局时,他会先从“为什么”这个角度切入,解释这个布局的历史背景和它试图达成的战略目标,这让我对后续的细节推演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过去看过的很多书,总是上来就让你记住几十步的固定变化,一旦对手走出变化之外的一步,我就完全懵了。但这本书的结构导向性非常强,它教会我的更多是“思考”而不是“记忆”,这才是真正实用的能力。每次学完一个章节,我都能清晰地勾勒出这个布局的“骨架”和“血肉”,而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招法碎片。
评分这本书在实战应用性上的深度挖掘,绝对是它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很多理论书籍读起来头头是道,一到实战中就发现应对不了瞬息万变的情况。但这本教程很注重“棋局的动态平衡”的讨论。它不仅告诉你“应该这么走”,更会分析“如果不这么走,对手可能会如何反制”,并且给出了成熟的应对方案。我最近有几盘棋,就是在学习了书中关于中盘转换的章节后,成功地将一个看似均势的残局,转化为对我方有利的复杂局面。作者对不同类型棋手(比如攻击型、防守型)面对同一布局时可能采取的不同策略的预判,非常到位。这让我感觉,我不是在跟一个固定的程序下棋,而是在和活生生的人对抗。这种对“人”的考量,让这本书的价值瞬间拔高了好几个档次,它真正做到了连接理论与竞技的桥梁作用。
评分这本书对于“收尾”的处理,我给予高度赞扬。很多布局书往往只关注前二十到三十步的最佳变化,然后就草草收尾,留给读者一个巨大的问号:“那之后呢?”但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会有一个“收束与转型”的总结部分,非常系统地梳理了该布局进入中盘后的几种主要方向和结构性弱点。这让我在学习一个新布局时,就能有一个清晰的“地图感”,知道自己下一步将要走向哪里,以及在哪里可能会遇到障碍。这种全局观的培养,对于提升棋力的帮助是根本性的。它不仅仅是教我如何开局,更是教我如何利用开局的优势(或者弥补开局的劣势)去构建一个完整的、具有逻辑性的中局计划。这种结构化的收尾,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整个棋局流程的掌控力,而不是停留在单纯的招法记忆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