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伤寒论后条辨整理与研究
:29.80元
作者:(清))程效倩,李平,楚更五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152012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681kg
编辑推荐
《伤寒论后条辨整理与研究》整理者李平、楚更五对《伤寒论后条辨》(作者程郊倩)进行了点校整理,并对程应旄及其著述、成书背景、版本、学术渊源进行了考证;对原书的编次及注解特点、学术思想及对后世伤寒研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提要
《伤寒论后条辨整理与研究》内容介绍:《伤寒论后条辨》为清代程应旄(郊倩)编著。全书15卷,约20万字。整理者对原书进行了点校整理,并对程应旄及其著述、成书背景、版本、学术渊源进行了考证;对原书的编次及注解特点、学术思想及对后世伤寒研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伤寒论后条辨整理与研究》的作者程郊倩;整理李平、楚更五。
目录
伤寒论后条辨叙序自序礼集《伤寒论》自序伤寒论后条辨跋辨《伤寒论》一辨《伤寒论》二辨《伤寒论》三辨《伤寒论》四辨《伤寒论》五王叔和伤寒序例贬伪乐集射集御集书集数集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GB/T 699-2015 优质碳素结构钢》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它所蕴含的精密与严谨。我猜想这本书的书写风格会非常专业,语言精准,充满技术术语,但又力求清晰易懂。它并非那种可以随意翻阅的消遣读物,而是一本需要读者带着思考和目的去深入研读的工具书。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不同种类优质碳素结构钢的机械性能,比如它们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并且会提供在不同温度和应力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趋势。更让我好奇的是,书中是否会涉及到如何通过焊接、锻造、热轧等工艺来加工这些钢材,以及这些加工过程对钢材最终性能的影响。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专业人士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他们手中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能够帮助他们精确地选择合适的材料,优化生产工艺,从而生产出性能卓越、安全可靠的产品。我设想书中还会有一些关于钢材的失效分析和预防措施的讨论,这对于提高工程安全性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是一本关于钢铁的“说明书”,也是一本关于工业生产的“指南”。
评分这部名为《GB/T 699-2015 优质碳素结构钢》的著作,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份关于材料科学领域基石性标准的详尽解析。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钢材的书,更是对一种关键工业材料的深度探索。我设想书中会详细阐述“优质碳素结构钢”这个概念的内涵,包括其化学成分的限定范围、允许的夹杂物含量以及对力学性能的具体要求。通过对2015版标准的解读,我期待能了解在过去几年中,这项标准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更新或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工业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书中对于不同牌号优质碳素结构钢的分类和特性差异的描述,或许会像是在描绘不同性格的人物,有的刚毅坚韧,有的灵活多变,每一种都有其最适合的舞台。我迫切想知道,为什么某些钢材被称为“优质”,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特殊工艺,才能达到比普通结构钢更高的性能指标。这本书的出现,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中国钢铁行业标准、掌握材料选择关键要素的工程师、技术人员,甚至是对材料科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它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参考,一个量化的标尺,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和使用这种无处不在的工业材料。
评分在我眼中,《GB/T 699-2015 优质碳素结构钢》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技术规范的汇编,它更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见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脉络和前沿。我猜测书中会从历史的角度,简要回顾优质碳素结构钢标准的演变过程,让读者理解为何2015年的这个版本成为了现行的行业标杆。对于那些关心细节的读者,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尽的附录,例如不同钢种的标准化学成分对照表,甚至是一些国际上常用钢号与GB/T 699标准的对比分析。这对于那些需要进行国际贸易或者与国外企业合作的工程师来说,将会非常有价值。我尤其想了解书中关于“碳素结构钢”的定义,它与合金结构钢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以及为什么在很多重要的工程领域,优质碳素结构钢依然是不可替代的选择。这本书的实用性,我相信体现在它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在面对不同的工程需求时,选择合适的钢材型号至关重要,并且能够避免因为材料选型不当而导致的潜在风险。它是一本严谨的科学著作,也是一本指引实际应用的书籍。
评分拿到《GB/T 699-2015 优质碳素结构钢》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是它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这本书就像一本操作手册,指导着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如何选择、使用和评估最适合他们项目需求的优质碳素结构钢。我推测书中会对每一种牌号的钢材进行详细的规格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等关键力学性能指标。更重要的是,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阐述这些性能指标是如何通过不同的冶炼和加工工艺实现的,以及这些工艺对最终钢材性能的影响。对于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读者来说,书中对“优质”的定义和衡量标准,可能会是理解整个钢材分类体系的关键。此外,我设想书中还会包含一些关于钢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和金相组织检验的介绍,这些都是确保钢材质量的科学依据。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避免钢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脆性断裂、疲劳失效等问题的指导性建议。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复杂的材料标准转化为易于理解和应用的知识,为工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是品质的保证,也是创新的起点。
评分这本书刚拿到手,就被它厚实沉稳的封面吸引了,感觉沉甸甸的,仿佛握着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承诺。翻开第一页,扉页上的文字清晰地印着“GB/T 699-2015 优质碳素结构钢”,这几个字在我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一幅画面:古老的钢铁冶炼炉,熊熊燃烧的火焰,工匠们挥汗如雨,打造出一件件坚固耐用的器物。我猜这本书会深入讲解不同等级的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特性,比如它们的强度、韧性、塑性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也许还会详细介绍制造这些钢材的具体工艺流程,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最后的成品检验,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科学的智慧和严谨的态度。我对书中关于热处理的部分尤为期待,它就像给钢铁赋予灵魂一样,通过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控制,能够极大地改变钢材的性能,使其满足各种苛刻的应用需求。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关于钢材性能测试的标准和方法,比如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等等,这些都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石。同时,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钢材应用案例也非常感兴趣,比如它们是如何被用于桥梁建设、汽车制造、航空航航天等领域的,这些真实世界的应用故事会让抽象的技术变得鲜活起来。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看来,是关于钢铁的百科全书,它承载着工业文明的精髓,也预示着未来无限的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