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版式设计和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实体书的触感和阅读体验依然不可替代,而这本教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字体清晰易辨,排版疏密得当,即便是长时间的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更重要的是,内容组织上,它似乎非常了解学习者的“痛点”。每单元的学习目标都明确地标注出来,让你清楚知道自己将要掌握哪些技能。教材中的习题设计多样化,从填空、翻译到简短的写作练习,全面考察了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是单调重复的机械练习。这种全方位的训练,对于培养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至关重要。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套教材时,是抱着一种既期待又有些忐忑的心情的,因为市面上很多所谓的“进阶”教材,往往在内容深度上有所欠缺,或者过于侧重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实际应用。然而,这套教材的第二册展现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它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对话和基础陈述,而是开始引导学习者接触更地道的表达方式和更复杂的语境。书中对语法的深入剖析,尤其是对动词的变位和名词的格变化的处理,细致入微,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理解上的盲区。我感觉自己不再仅仅是一个“背诵者”,而是一个真正开始理解阿拉伯语内在韵律的“思考者”。每一次完成书中的练习,都像是一次小小的胜利,自信心也随之大大增强。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教材的编排逻辑严密,内容深度适中偏上,尤其适合那些不满足于停留在“入门级”水平,渴望真正掌握阿拉伯语精髓的学习者。它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耐心而专业的老师,在你每一步的攀登中,为你指明方向,及时纠正偏差。我很高兴能将它作为我进阶学习的伙伴,相信假以时日,它定能助我在这门美丽的语言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对于任何严肃对待阿拉伯语学习的人士,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推荐这套教材。
评分我个人认为,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最大的挑战往往在于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交流能力。这套教材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我目前还处于自我学习阶段,但我能从教材的编写思路中感受到它对“实战”的重视。书中选取的课文内容贴近当代阿拉伯世界的生活场景,而不是沉溺于过时的、脱离现实的文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内容设置,让我对未来真正开口说阿拉伯语充满了信心。每一次阅读新课文时,我仿佛都能听到摩洛哥的市集喧嚣或是埃及的咖啡馆里传来的交谈声,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其他教材难以给予的。
评分这本《新编阿拉伯语(第二册)(教师用书) [无]》的教材,初次接触时,我就被它那严谨的编排体系深深吸引了。作为一名业余的阿拉伯语学习者,我一直在寻找一套既能打下坚实基础,又不失趣味性的教材。这套书显然在这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从基础的词汇积累到复杂的句式结构,讲解得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得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那些抽象的语法规则,通过书中精心设计的例子和练习,变得具体而易于理解。我特别欣赏它在文化背景知识上的融入,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更像是一次对阿拉伯世界的深度探索,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深入学习的动力。
评分书本身的质量还是非常好的,一共买了新编阿拉伯语第二册,新编阿拉伯语第二册教师用书。 阿拉伯语汉语词典。 阿拉伯语词汇大纲。 好歹也要这么多钱啊京东居然连纸箱子都不给,诶。 如果是书的厚度和数量比较少没必要用箱子就算了。 好歹那么厚啊! 亚马逊买书还有气垫呢,你这儿连纸箱都没有。 好评是给书的。
评分快递商品都不错
评分帮朋友买,他挺喜欢的,不错
评分编纂者雅古特(公元1179-1229年),全名希哈布丁•艾布•阿卜杜拉•雅古特•本•阿卜杜拉•哈马维•罗米•巴格达迪。中世纪阿拉伯最伟大的地理学家之一,著名辞书编纂家,同时也是历史学家和文学史家。祖籍东罗马帝国,卒于阿勒颇。著述颇丰,其中以《地名辞典》和《文学家辞典》最为著名。《地名辞典》“集当时地理学之大成”,记述了从新几内亚到大西洋的山川、河流及各国的主要城市、商道和名胜等,被认为是“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全书约450万字。书前有序言(约1万字)和导言(共5章,约3.5万字)。原书为作者亲笔缮写。全书最初分为28册,每册根据地名第1和第2个字母分为28章。后世抄本和印刷出版卷数各异。 ◆ 萨迪尔书局(贝鲁特),1995年套色第2版,7卷本。葛按:《地名辞典》关于中国的部分内容,费琅在其《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以下简称《辑注》,中译本由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中一些记录。但鉴于他所关注的是整个“东方”,所以有关中国的内容遗漏甚多。《地名辞典》有一专门辞条讲述“中国”,计1万余字,与本文所依据的版本对照,费琅除最后几行字外,全部采录。但该辞条之外的“中国”,费琅只提到9次。而实际上雅古特仅在导言中便提及中国22次之多。全书除去专讲中国的辞条外,提到“中国”至少也在110次以上。本连载为节省篇幅计,对费琅所辑的“中国”将加以注明,暂不复译。 §1第一卷,第18页:他们的学者说:“想象中,倘若从地球表面的一点挖下去,将挖到地球的另一面。比如说,如果从福珊吉钻下去,将穿透到中国大地。” (1) 福珊吉(Fushanj)雅古特在本辞典中说,此地是距呼罗珊赫拉特城(今阿富汗境内)10波斯里的一个小城,位于一个林木茂密,果树繁多的河谷之中。 §2,第1卷,第18-19页:杜里诺斯说:“大地(长)2万5千波斯里(法尔萨赫),其中突厥和中国1万2千波斯里,罗姆5千波斯里,巴比伦1千波斯里。” (1)法尔萨赫,一般认为是波斯语,既是时间单位又是长度单位。确切长度众说纷纭。《阿拉伯语汉语词典》注明为6.24公里。《蒙吉德》词典解释为:“等于3哈希姆里,据说等于1万2千腕尺。它大概相当于8公里。”雅古特本人在《地名辞典》导言中对此词有专门论述,援引了前人认为其为阿拉伯语的论据,未下定论。他基本认为等于3古里(米勒),并说:“有人说等于7千步。”笔者参考有关学者的译法,暂将“法尔萨赫”译作“波斯里”,将“米勒”译作“古里”。(2)阿拉伯人一般指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有时指希腊,也泛指地中海北岸地区。 §3,第1卷,第19页:据说,(大地的)北半部有4千座城市。北半部也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有人烟的。西北部分,从伊拉克到杰济拉、沙姆、埃及、罗姆、法兰克、罗马、苏斯和赛阿达特岛(幸福岛);东北部分,从伊拉克到阿瓦士(又译作阿赫瓦兹)、吉巴勒、呼罗珊、吐蕃,再到中国,再到瓦格瓦格。(1) 原意为岛屿、河洲。古代阿拉伯地理学家指两河流域北部地区,即今叙利亚北部地区。(2) 阿拉伯地区叫苏斯的地方很多。此处指位于马格里布靠近大西洋的苏斯城。(3) 亦称幸福群岛或不朽群岛,指今加纳利群岛。(4) 吉巴勒(Al-jibal),阿拉伯语“山”的复数。指伊斯法罕、加兹温、哈马丹等今伊朗境内的广大地区。亦称杰拜勒(“山”的复数)。
评分给力给力给力给力给力给力是正品
评分书印制的很精美,内容详实,是学习阿拉伯语的好帮手,尤其是自学者不可多得的指导书,第二册是学习阿拉伯语语法的关键教材,通过本书可以反复操练各个语法点,对学习者掌握阿拉伯语语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评分很好 可以自学 非常的实用
评分帮朋友买,他挺喜欢的,不错
评分不错的东东不错的东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