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行業標準(SL 617-2013):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編製規程 [Specification for Compiling Project Propos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行業標準(SL 617-2013):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編製規程 [Specification for Compiling Project Propos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編
圖書標籤:
  • 水利工程
  • 水電工程
  • 項目建議書
  • 編製規範
  • 行業標準
  • SL617-2013
  • 水資源
  • 工程建設
  • 規範文件
  • 投資決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齣版社
ISBN:155170.107
版次:1
商品編碼:11423224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Specification for Compiling Project Propos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12-01
用紙:膠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行業標準(SL 617-2013):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編製規程》共16章和2個附錄。主要內容有:總則,綜閤說明,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任務,水文,工程地質,建設規模,工程布置及建築物,機電及金屬結構,施工組織設計,建設徵地與移民安置,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節能評價,工程管理,投資估算,經濟評價等。

內頁插圖

目錄

1 總則
2 綜閤說明
3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任務
3.1 項目建設的依據
3.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3.3 工程任務
3.4 項目建設的外部條件
3.5 圖錶及附件

4 水文
4.1 流域概況
4.2 氣象
4.3 水文基本資料
4.4 徑流
4.5 洪水
4.6 排水(澇)模數及流量
4.7 泥沙
4.8 水位流量關係麯綫
4.9 江河水位與潮水位
4.10 水麵蒸發和冰情
4.11 水文自動測報係統
4.12 圖錶及附件

5 工程地質
5.1 概述
5.2 區域構造穩定性與地震動參數
5.3 水庫區工程地質
5.4 場址工程地質
5.5 輸水綫路工程地質
5.6 堤防和河道整治工程地質
5.7 灌區水文地質
5.8 天然建築材料
5.9 圖錶及附件

6 建設規模
6.1 防洪
6.2 治澇
6.3 河道及河口整治
6.4 灌溉
6.5 供水
6.6 水力發電
6.7 綜閤利用工程
6.8 圖錶及附件

7 工程布置及建築物
7.1 設計依據
7.2 工程等級和標準
7.3 工程選址及選綫
7.4 主要建築物選型
7.5 工程總布置
7.6 主要建築物設計
7.7 圖錶及附件

8 機電及金屬結構
8.1 水力機械
8.2 電氣
8.3 金屬結構
8.4 圖錶及附件

9 施工組織設計
9.1 施工條件
9.2 施工導截流
……
10 建設徵地與移民安置
11 環境影響評價
12 水土保持
13 節能評價
14 工程管理
15 投資估算
16 經濟評價

前言/序言

  根據水利部水利行業標準製修訂計劃,按照《水利技術標準編寫規定》(SL12002)的要求,以水利部批準發布的《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編製暫行規定》(水規計[1996]608號)為基礎,編製本標準。
  本標準共16章和2個附錄。主要內容有:總則,綜閤說明,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任務,水文,工程地質,建設規模,工程布置及建築物,機電及金屬結構,施工組織設計,建設徵地與移民安置,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節能評價,工程管理,投資估算,經濟評價等。
  本標準為全文推薦。
  本標準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本標準主持機構:水利部規劃計劃司
  本標準解釋單位:水利部規劃計劃司
  本標準主編單位: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
  本標準參編單位:江河水利水電谘詢中心
  本標準齣版、發行單位:中國水利水電齣版社
好的,下麵是關於一本不包含《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行業標準(SL 617-2013):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編製規程》的圖書的詳細簡介,旨在提供一本內容豐富、具有實用價值的參考資料。 --- 《現代水利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與實踐》 內容概述 本書全麵係統地探討瞭現代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技術方法與實踐應用。全書緊密結閤當前水利行業在工程建設、運營維護及生態環境保護方麵的新要求,旨在為水利工程領域的規劃者、設計者、管理者和建設者提供一套集成化的、可操作的知識體係。 本書側重於工程項目從宏觀決策到具體實施,再到後期運營的全過程控製與優化,強調技術標準、管理規範與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度融閤。內容涵蓋瞭項目前期策劃與可行性研究的深入分析,項目實施階段的精益管理與風險控製,以及項目建成後的資産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策略。 核心章節與內容詳述 第一部分:水利工程項目前期策劃與決策優化 本部分聚焦於水利工程項目啓動的宏觀決策階段,強調科學論證在項目成功中的基礎性作用。 1. 區域水資源綜閤規劃與項目識彆: 深入分析國傢及區域水資源發展戰略,探討如何根據流域特徵、水文氣象數據以及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科學識彆和提齣具有前瞻性的水利工程項目。內容包括水資源承載力評估、重大工程布局的戰略選擇。 2. 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深度解析: 不同於基礎性的編製要求,本章詳述瞭高標準可行性研究的技術深度。重點闡述瞭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工程安全論證、多目標優化模型的構建(包括防洪、灌溉、供水、發電等多目標權衡),以及環境影響評價(EIA)與社會穩定風險分析(SRRA)的集成化處理。討論瞭在不確定性環境下,如何運用概率論方法進行經濟性評價,確保項目投資的閤理性與科學性。 3. 投融資模式創新與政策解讀: 係統梳理瞭當前國傢鼓勵的水利投融資政策,包括PPP(政府和社會資本閤作)、專項債發行、水利發展基金的應用。詳細分析瞭不同融資模式下的風險分擔機製、閤同結構設計與全生命周期成本(LCC)控製策略。 第二部分:項目實施階段的集成化管理 本部分是全書的核心,關注項目如何高效、安全、保質地從圖紙轉化為實體工程。 4. 施工技術創新與質量控製體係: 聚焦於大跨度、高麵闆堆石壩、復雜地下洞室等關鍵結構的技術挑戰。詳細介紹瞭BIM(建築信息模型)在施工模擬、進度控製和協同管理中的應用,並探討瞭先進的混凝土溫控技術、防滲牆施工技術及自動化監測係統的部署。質量控製部分側重於建立基於風險等級的預防性質量保證體係,而非事後檢驗。 5. 進度與閤同管理的精益化實踐: 引入精益建造(Lean Construction)的理念,應用於水利工程現場管理。內容包括基於關鍵鏈法的進度優化、供應鏈的集成化管理。閤同管理部分深入探討瞭FIDIC條款在水利工程領域的本土化應用,特彆是變更管理、索賠處理的程序化和證據固定策略。 6. 工程安全與職業健康(HSE)的係統化管理: 超越基本的安全規章,本章構建瞭一個全麵的HSE管理框架。包括高邊坡支護、深基坑開挖、高空作業的安全風險量化評估,以及突發環境事件(如泥石流、洪水侵襲)的應急預案演練與技術保障措施。強調“安全零事故”目標下的過程監控與文化建設。 第三部分:工程運營、資産管理與數字化轉型 本部分著眼於工程的長期效益實現與資産價值的維持。 7. 水利工程資産全生命周期管理(APM): 係統介紹瞭基於國際標準(如ISO 55000係列)的水利資産管理體係的構建。討論瞭從資産颱賬建立、狀態監測(SHM)、評估與修復決策製定的全過程。特彆是對水工結構物的服役性能預測模型和剩餘壽命評估技術的應用進行瞭深入探討。 8. 智慧水利與數字化運維平颱: 探討瞭物聯網(IoT)、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水利工程遠程監控、預警預報中的應用。內容包括傳感器網絡部署、數據清洗與分析平颱搭建,以及麵嚮調度中心的實時決策支持係統(DSS)的構建。旨在實現從被動維修到預測性維護的轉變。 9. 水庫安全鑒定與大壩安全監測: 詳細闡述瞭水工建築物(特彆是大壩、船閘等)定期的安全鑒定流程、技術標準與鑒定結論的運用。重點介紹瞭新型無損檢測技術(如超聲波反射法、雷達探測)在結構內部缺陷診斷中的應用,確保水庫調度的安全可靠性。 適用對象 本書內容深度和廣度兼具,不僅適閤具有一定工程基礎的水利、土木、環境工程專業本科及研究生作為專業教材或參考書,更適閤水利部門的規劃設計人員、項目業主代錶、工程谘詢機構的專業人士以及工程項目管理人員作為提升職業素養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工具書。 寫作風格與特點 本書力求結構清晰,邏輯嚴謹,語言專業而不晦澀。在講解理論概念的同時,大量穿插瞭國內外近年來的標誌性工程案例分析,注重“知行閤一”,使讀者能將所學知識有效地轉化為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全書的論述基於國傢現行及前瞻性的技術規範體係,確保瞭其理論指導的先進性和實踐操作的閤規性。 ---

用戶評價

評分

拿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行業標準(SL 617-2013):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編製規程》,我立刻被它那種“教科書式”的嚴謹所震撼。它的標題本身就透齣一股不容置疑的官方色彩,讓我知道這不是一本可以隨意翻閱的讀物,而是一份需要認真對待、反復研讀的專業性極強的文檔。我猜想,這本書的內容必然詳盡到每一個細節,從項目的立項背景、目標設定,到前期勘察、技術方案的比選,再到經濟效益的初步測算、環境影響的初步評估,以及風險分析和控製措施的提齣,每一項都應該是條理清晰、邏輯嚴密的。我腦海中浮現齣一個畫麵:在一個巨大的會議室裏,一群專傢正對著這份規程,一絲不苟地討論著某個項目的可行性,每一個數據、每一個論證都必須經得起推敲。我尤其期待看到,它在“建議書”這個概念上,是如何界定其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的定位和作用的。它是否強調瞭項目建議書在引導後續設計和建設方嚮上的關鍵性?又或者,它是否有專門的章節來指導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相關方的訴求,確保項目建議書能夠最大程度地代錶公眾利益?這本書,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瞭理解復雜水利工程決策過程的大門,讓我得以窺探那些宏偉工程背後嚴謹的科學論證和決策機製。

評分

手握這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行業標準(SL 617-2013):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編製規程》,我感受到的是一種撲麵而來的專業度和權威性。封麵設計雖然樸實,但其所代錶的意義卻非凡。它標誌著中國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前期規劃階段,已經建立瞭一套係統、嚴謹的標準。我將其想象成一本“項目啓濛書”,它詳盡地闡述瞭在醞釀一個大型水利項目時,需要從何談起,如何進行初步的設想,如何將這些設想轉化為一份可行的、有說服力的“建議書”。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在“項目建議書”的編製過程中,是如何平衡技術可行性、經濟閤理性以及社會環境影響的。它是否強調瞭在早期階段就要充分考慮項目的長期效益,以及其對當地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可能帶來的長遠影響?又或者,它是否在指導編製者如何進行初步的風險評估,為後續更詳細的設計和論證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我看來,這本書不僅僅是指導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工具,更是中國在開發利用水資源這一重要國策上的一個縮影,體現瞭國傢對每一項重大工程的審慎態度和對未來的負責。

評分

作為一名對國傢工程建設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市民,我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行業標準(SL 617-2013):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編製規程》這本書時,首先感受到的是它所承載的沉甸甸的責任感。封麵設計簡約大氣,但文字的力量卻不容小覷。它代錶著國傢對於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從源頭上的規範和引導,這讓我覺得非常安心。我設想,這本書的問世,一定是匯集瞭無數專傢和工程師的智慧結晶,它就像一本“施工指南”的“前傳”,詳細地規定瞭在項目啓動之初,應該如何思考、如何論證、如何呈現。我特彆好奇它在“水利水電工程”這個特定領域,是如何強調其獨特性和復雜性的。例如,它是否在強調地質條件、水文特徵、生態環境、以及社會影響等方麵的初步勘察和分析需要遵循哪些特殊的標準?又或者,它如何指導編製者在眾多技術方案中,選擇最符閤可持續發展和國傢長遠利益的那個?我能想象,翻開這本書,就像是走進瞭一個嚴謹的決策殿堂,每一個字都經過瞭韆錘百煉,每一個步驟都力求科學閤理。它不僅僅是一份技術文件,更是中國水利事業發展脈絡中重要的一環,體現瞭國傢在保障民生、推動發展的同時,對自然環境和資源的審慎態度。

評分

這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行業標準(SL 617-2013):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編製規程》的封麵設計,首先就給我的感覺是莊重而權威。深邃的藍色基調,搭配燙金的文字,營造齣一種專業、嚴謹的氛圍,仿佛預示著內容本身不容小覷。作為一名對水利工程領域略有涉獵的普通讀者,我被它所傳達齣的信息深深吸引——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國傢層麵的指導性文件,規範著一項項重大工程的起點。我設想著,翻開這本書,我將能看到一係列清晰、係統化的步驟和要求,從項目的啓動階段,如何界定項目的必要性,如何進行初步的可行性分析,到如何評估潛在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影響,再到如何科學地進行初步的投資估算和風險識彆。我特彆好奇的是,它在“編製規程”這個核心部分,是如何在保證技術可行性的前提下,兼顧國傢戰略、地方發展以及可持續性原則的。對於一個非專業人士而言,理解其中的專業術語和技術細節固然有難度,但即便如此,我仍能從中感受到一種對國傢資源負責、對人民福祉負責的嚴謹態度。它所蘊含的,不單單是技術上的要求,更是中國水利事業發展的一種戰略規劃和行為準則,是一種對未來負責任的承諾。

評分

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行業標準(SL 617-2013):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編製規程》這本厚重的書籍,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種莊重而有序的畫麵。它就像是為整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從孕育到成長的過程,奠定瞭第一塊至關重要的基石。我能想象,翻開它,會看到一係列清晰、嚴謹的條文,它們如同國傢賦予水利工程的“生命法則”,指導著每一個潛在項目的“齣生”。我很好奇,它在“項目建議書”的編製過程中,是如何引導作者去審視一個項目的“前世今生”,比如,項目的背景、必要性,乃至其在整個國傢水資源戰略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我期待瞭解它如何在技術層麵,要求初步評估項目的可行性,如何引導去預測潛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及如何要求早期就關注可能對環境帶來的影響。對於我這樣一個對工程領域非專業的讀者來說,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規範,更像是一部國傢對水利事業發展藍圖的描繪,每一項標準都蘊含著對國傢資源負責、對人民福祉負責的深刻考量,它代錶瞭一種對未來的科學規劃和對可持續發展的鄭重承諾。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