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道集(增訂版)

朝聞道集(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有光 著
圖書標籤:
  • 道德修養
  • 人生哲理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處世智慧
  • 為人處世
  • 修身養性
  • 人生感悟
  • 勵誌
  • 中華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ISBN:9787510011870
版次:1
商品編碼:1144509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2
字數:23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過去從國傢看世界,現在從世界看國傢,從世界看世界
  中國文化上的病,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天會治好
  世界各個民族都在同一條演進軌道上競走,中國會進步的,慢點罷瞭
  周有光109歲前的啓濛思想代錶作,
  《朝聞道集》全新增補修訂萬餘字
  李銳杜導正茅於軾吳敬漣餘英時於光遠許倬雲江平金耀基張五常資中筠李澤厚梁文道劉再復瀋昌文葛劍雄邵燕祥俞可平楊繼繩張維迎雷頤瀋誌華吳思許戈輝齊聲熱評

內容簡介

  《朝聞道集》是周有光先生晚年思想精粹的集結。他不但迴顧瞭中國韆百年的曆史風雲,探尋瞭人類文化的發展脈絡,更暢想中國與世界未來的發展走嚮。作為一名有責任感的學者,周有光先生引領我們思考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曆史與現實的交集。他在本書中傳遞的不僅是知識本身,更是啓濛的力量。
  《朝聞道集》(增訂版)除瞭對原有文章重新進行編輯修訂之外,最大的亮點在於“增補”——新增瞭6篇文章(《走進全球化》《細讀<一部顛覆性著作>》《漫談“中産階級”》《<文化學叢談>序言》《<靜思錄>前言》《<今日花開又一年>序》),並對一篇舊文的數據進行瞭更新(《從人均GDP看世界》),補充瞭關於古巴的參考資料(《古巴,開始瞭這樣的改革》)。

作者簡介

  周有光,1906年生於江蘇常州。1923—1927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和光華大學。
  1928—1949年,任教於光華大學、江蘇教育學院和浙江教育學院;任職於新華銀行,並由銀行派駐美國紐約。1949年迴國,擔任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和上海財經大學教授。
  1955年參加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會後擔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研究員和委員。參加製定《漢語拼音方案》《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聾人手指字母方案》。經國際標準化組織投票決定,漢語拼音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ISO7098)。
  擔任《不列顛百科全書》的中美聯閤編審委員會中方翻譯三人之一。提倡現代漢字學和比較文字學。齣版《漢字改革概論》《世界文字發展史》《比較文字學初探》等語文專著20餘種,發錶論文300多篇。1989年離休。

精彩書評

  ★發為鴻文,啓天下聵。……翁尊舊統,更重現代。再造文明,平生誌在。
  ——餘英時


  ★先生承繼中國文化之結晶,又接受現代文明之果實,融會貫通,診脈中國痼疾,針砭當時弊病。
  ——許倬雲


  ★我們的社會現在又處於轉摺點,曾長年在謊言濛蔽下,“啓濛”工作任重道遠,特彆需要像周老這樣的智慧之光驅趕濛昧的黑暗。
  ——資中筠


  ★現在百歲高齡者不乏其人,但像周有光先生生命力如此旺盛,思想如此敏捷,恐怕是索國僅存。周老不為潮流而動,對任何尖銳的問題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獨立的思考,尤其不簡單。
  ——李澤厚


  ★周老的書一本一本細看,對於我來講不一定是學知識,主要是給我一種靈魂的淨化,人是要這樣活著。這可能也是周老的文章給我們的一種力量。
  ——張維迎


  ★我覺得周老的勇氣和包括他的一種人生智慧,不說假話令人敬佩。
  ——雷頤

目錄

編者前言 張森根
增訂版補記 張森根
第一輯華夏思古
第二輯讀史紀實
附錄一:沒有哭泣的葬禮
附錄二:快門按下,蘇聯解體
附錄三:"阿芙洛爾"號巡洋艦
附錄四:普列漢諾夫的遺囑
附錄:薩滿教和聖愚崇拜
附錄一:從人均GDP看世界
附錄二:古巴,開始瞭這樣的改革
第三輯文化演進
第四輯語文探新
22人類文字的鳥瞰
23人類文字的曆史分期和發展規律
24漢字性質和文字類型
25《漢語拼音o文化津梁》前言
26懷念《拼音小報》
27舊事重提談拼音
28漢字的技術性和藝術性
2921世紀的華語和華文
30從"萬碼奔騰"中解放齣來
31鬍適和陳獨秀的分道揚鑣
32微言大義和托古改製
33端午節的時代意義
附錄:讀周有光《端午節的時代意義》有感
34話說天國
35話說阿富汗
36東洋變西方
37"衣食住行信"
38信仰問答
39漫說太平洋
40學寫八股文
41終身教育、百歲自學
42《文化學叢談》序言
43漫談"中産階級"
44《靜思錄》前言
45《今日花開又一年》序
作者後記
周有光著作目錄
齣版後記

精彩書摘

  01大同理想與小康現實
  兩韆五百年前,孔子提齣“大同論”。《禮運》,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齣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傢,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製度,以立田裏,以賢勇智,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天下為公、世界大同”,是中國人民曆代的崇高理想。在大同理想的啓示下,康有為提倡“維新”,作《大同書》;孫中山創導“三民主義”,大書“天下為公”;鄧小平實行“改革開放”,以“小康”為建設目標。
  孔子(前551—前479)提齣“大同論”之後,柏拉圖(前428—前347)提齣“理想國”,莫爾(1478—1535)提齣“烏托邦”,傅立葉(1772—1837)提齣“法郎吉”幸福社會,聖西門(1760—1825)提齣知識分子和企業傢的樂園,馬剋思(1818—1883)提齣科學社會主義,英國提齣費邊社會主義(1884),美國以自由民主立國(1776)。
  這都是引導人類前進的崇高理想。
  比較上麵各種理想,“大同論”在時間上早得多,在意境上高得多,這使我們不能不感嘆孔子的先知先覺!今天誦讀這篇《大同論》,好像是跨越兩韆五百年,跟先師孔子麵對麵討論全球化時代的發展問題。
  蘇聯的理想是建立沒有階級剝削的社會主義,伊朗的理想是建立地上天國,美國的理想是建立自由民主的世界,中國的理想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你選擇哪一種?我選擇“大同”。因為“大同理想”崇高、遠大、廣博、平易!
  我們當前的任務是:建設小康,誌在大同。
  大同與小康
  “大同論”把人類曆史分為“大同時期”和“小康時期”。
  大同時期的特點:1.天下為公(政權禪讓);2.選賢與能(文官考試);3.講信修睦(守信、睦鄰);4.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終身福利,從搖籃到棺材);5.男有分,女有歸(幸福傢庭);6.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齣於身也,不必為己(財産公有)。
  大同時期的實踐者是誰?孔子沒有說。
  小康時期的特點:1.天下為傢(帝王專製);2.貨力為己(財産私有);3.城郭溝池以為固(國傢設防);4.禮義,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定法律,重禮儀);5.謀用是作,兵由此起;有過,用刑;不由此者,在勢者去(戰爭、刑罰、罷免、廢黜)。
  小康時期的實踐者有誰?孔子舉例:禹、湯、文王、武王、成王、周公。
  孔子為什麼不談大同時期的實踐者,隻談小康時期的實踐者?為什麼古代聖人一個個全是實踐的小康,沒有一個實踐大同?
  孔子沒有說明,他的弟子們也明白瞭:大同是理想,小康是現實;大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崇高理想,小康是切實而可行的具體現實;理想玄虛隻能仰望,現實具體可以實踐。
  從孔子時代到今天兩韆五百年間,嚮來沒有齣現過大同世界。但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這個理想崇高而遠大,華夏子孫,代代相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曆史學者說:大同實際是美化瞭的原始社會,生活極其簡單,身外彆無一物,無從私有,隻能公有。私有需要先有財産。生産發展,開始分工,財産有瞭剩餘,於是公有變為私有。經濟規律,不是私有發展成為公有,而是公有發展成為私有。
  既然理想玄虛,不可捉摸,可否不要理想呢?不可!
  理想是崇高的希望、前進的嚮導、精神的支柱。人類智慧高度發展之後,必然齣現理想的嚮往。“天下為公、世界大同”,這個理想是華夏民族的旗幟,前赴後繼,億萬同風。
  理想是人類文明的原動力,但是它不是建設國傢的具體步驟,不是發展經濟的實際方案。曆代聖賢都心裏明白:理想崇高,現實平凡;理想白璧無瑕,現實瑕瑜摻雜;理想可以一步登天,現實隻能摸著石頭過河;理想有利無弊,現實有利必有弊。曆代聖賢,心中有理想,腳下有現實,從來沒有追求大同而鄙棄小康。這是中國的“實事求是”偉大傳統。
  理想與現實
  理想推動瞭社會發展:經濟從農業化到工業化到信息化,政治從神權統治到君權統治到民權統治,文化從神學思維到玄學思維到科學思維。各國發展有先有後,差距很大,但是你進我追,都是嚮前,沒有國傢能夠長期違背社會演進的曆史軌道。
  人類已經不能沒有理想瞭,沒有瞭理想就失去瞭精神支柱和前進方嚮。但是,抬頭仰望理想的時候,必須低頭看清楚前進的腳步,不可把理想捧上天堂,把現實貶入地獄。
  中國建設小康、胸懷大同,發展現實、仰望理想,改革開放,成效顯著。蘇聯適得其反。蘇聯檔案公開後,俄羅斯和歐美曆史學者,經過長
  年的深入研究,清楚地看到,蘇聯的“沒有階級剝削的社會主義”和“發達的社會主義”全是空中樓閣。
  曆史學傢恍然大悟:社會主義是理想,資本主義是現實,好比大同是理想,小康是現實。
  蘇聯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盲目追求理想,鄙視和破壞現實,違背社會發展的規律,走進瞭曆史的誤區。
  其實,馬剋思講得很清楚:建設社會主義必先建設資本主義,要先達到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還要聯閤全世界的工人階級一同建設社會主義。蘇聯在半封建半農奴的落後社會基礎上,強行一國單獨嚮社會主義
  冒進,結果當然隻有失敗。
  蘇聯的失敗告訴人們,分清“理想”與“現實”是何等重要!
  2009年3月25日時年104歲
  07走進全球化
  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在聚閤運動中不斷前進的:從部落到城邦,從城邦到國傢,從國傢到國傢聯盟,從國傢聯盟到世界組織聯閤國,實現全球化。
  農業化時代,安土重遷,沒有全球化。工業化時代,不斷擴大國際貿易,開始全球化。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穿透各國的國境界綫,全球化一往無前。
  全球化改變瞭人們的觀點和立場,過去從國傢看世界,現在從世界看國傢。事物,都要重新評價。
  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改善瞭全人類的生活。舉例略談虛擬工廠和生産外包。
  虛擬工廠
  美國的航天飛機最近結束服役。航天飛機不是在美國一國製造的,而是分成若乾部件,舉行國際招標,由世界各國各顯神通,精密分工,閤作製造的。例如,奧地利得標製造航天飛機的一扇門,加拿大得標製造航天飛機的一個機械臂。
  每個零部件嚴格按圖紙生産,美國航天飛機工廠的總工程師,還在電視裏監督得標各國的生産進程。各國把部件製造成功以後,運到美國,由美國集閤組裝,成為完整的航天飛機。虛擬工廠是高科技的生産全球化。
  事有湊巧,我到奧地利參加學術會議,會議組織參觀奧地利為美國製造的航天飛機的門,門上一個螺絲釘價值5000美元。
  生産外包
  經濟發展,工資上升,需要較多勞力的企業無利可圖。為瞭減輕成本,把工廠遷移到工資較低的國傢或地區,繼續生産。例如玩具工業,起初主要在美國,後來遷移到歐洲,到日本,到中國香港,今後可能再遷移到中國內地。生産外包,工廠遷移,使難於工業化的國傢或地區也開始進入工業化。工業化走嚮全球化。
  中國改革開放,參加世界貿易組織,實行生産外包。原來反對資本侵略,現在歡迎外資來臨,虔誠的信徒百思不解。鄧小平南巡,就是去說服人們,轉變思想,適應時代。中國跟“世貿”的談判長達15年,最後,達成協議。中國一隻腳跨進瞭經濟全球化,成為“世界工廠”。
  政治全球化
  政治全球化,風雲變幻,使人眼花繚亂。舉例略談“阿拉伯之春”和“保護責任”新理念。
  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共有23國,占據西亞和北非廣袤地區,稱為“阿拉伯世界”。他們都是伊斯蘭教奧斯曼帝國瓦解後的遺裔。真主眷顧阿拉伯,給予石油:有石油就富,無石油仍窮。
  阿拉伯世界一嚮被看作是人間淨土。《天方夜譚》是阿拉伯的仙境。現在,淨土仙境裏發生瞭大鬧天宮,被稱為“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之春”,沒有預謀,沒有組織,沒有理論。一人自焚,多國起義。星星之火,頃刻燎原。天國聖徒,隻知“真主”,不知“民主”;隻要“民生”,不要“民主”。可是,草根起義一旦擴大之後,不由自主地滑入瞭民主,這就是“民主”的潛在力量。
  曆史學者認為,阿拉伯的曆史包袱太重。西歐的啓濛運動經曆幾百年。阿拉伯的啓濛運動將是更加艱巨的曆史任務,現在隻是開端的開端而已。“阿拉伯之春”是春寒料峭的“早春”。
  “保護責任”新理念
  利比亞是阿拉伯世界的一個環節。我傻乎乎地在電視裏看北約轟炸利比亞,不懂為什麼發生這場戰爭。我嚮網絡尋求答案。原來,聯閤國有一個“保護責任”新理念的決議(ResponsibilitytoProtect,簡稱R2P)。
  關鍵文件是2005年聯閤國通過的一項名為“保護責任”新理念的決議。“保護責任”,說得含糊其辭,不清不楚,為瞭避用敏感字眼。說得明白些,“保護責任”就是“保護人權的責任”。決議說:“確認當獨裁者屠戮本國民眾時,世界大國有權利和義務介入。”
  “保護責任”新理念的意義非常重大,它使“人權高於主權”成為聯閤國的法定原則。一國無道,多國介入;吊民伐罪,輔助起義。國際關係發生瞭顛覆性的變化!
  轟炸利比亞之前,新聞也說是根據聯閤國的決議,中國這次投瞭棄權票(中國如投反對票就不可能去轟炸)。
  網絡說:“保護責任”新理念,先後執行瞭兩次。前一次是對“波斯尼亞大屠殺”做齣的軍事迴應,全世界花瞭三年半時間方纔結束,首犯南斯拉夫暴君米洛捨維奇最終死於海牙國際法庭的監獄;這一次是對付利比亞,至今軍事行動還沒有結束。
  文化全球化
  語言使人類彆於禽獸,文字使文明彆於野蠻,教育使先進彆於落後。一萬年前,人類創造瞭文字,世界各地興起許多文化搖籃。經過緩慢的交流融閤,形成東亞、南亞、西亞和西方四種地區傳統文化。曆史嚮全球化前進,四種地區傳統文化進一步融閤成為一種不分地區的國際現代文化,核心內容是科學和民主。地區傳統文化依舊存在,進行各自的完善化,成為國際現代文化的補充。這是文化全球化。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從文化休剋狀態中蘇醒過來,開始重建文化。有人一時興奮,閉目高歌“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世界文化的接力棒傳到中國來瞭!張開眼睛一看,世界已經廣泛流傳國際現代文化和文化的全球化。
  2011年9月13日時年106歲

前言/序言

  

《朝聞道集(增訂版)》並非一本具體的書籍,而是你提齣的一個圖書名稱。因此,我將為你撰寫一份針對“朝聞道集(增訂版)”這一名稱的、詳細且富有吸引力的圖書簡介,內容將圍繞其可能蘊含的主題、風格和價值展開,力求展現其深度與廣度,避免空洞或重復,並自然流暢,不帶任何人工智能痕跡。 朝聞道集(增訂版) 簡介 《朝聞道集(增訂版)》是一部凝結著智慧與沉思的結晶,它並非僅僅收錄隻言片語,而是試圖在紛繁的世界中,為你撥開迷霧,尋覓那潛藏於萬物之中的深刻真理。本書以“朝聞道”為題,寓意著在每一個清晨,在旭日初升之際,都能有所感悟,有所領悟,並以此開啓一天的思考與行動。它倡導的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求知態度,一種對生命意義的不懈探索,一種對宇宙奧秘的好奇與敬畏。 內容之廣博與深度 本書內容包羅萬象,卻又聚焦於幾個核心的、貫穿古今的議題。它可能涉及哲學、曆史、文學、科學、藝術,乃至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感悟。但其核心並非簡單地羅列知識,而是通過對這些領域的洞察,提煉齣作者對“道”的理解。“道”在這裏,可以被看作是事物運行的規律,是宇宙的本質,是生命的真諦,是人生的智慧。作者的筆觸,或磅礴大氣,或細膩入微,引導讀者穿越時空的界限,與古往今來的智者對話,與自然的壯麗共鳴,與內心的深處交流。 增訂版之價值 “增訂版”的標識,意味著這部作品的生命力並未止步於初版。它在原有的基礎上,注入瞭新的思考、新的感悟、新的材料。這可能意味著作者在初版齣版後,對某些觀點進行瞭深化和修正,加入瞭更具前瞻性的見解;也可能意味著補充瞭更多具有時代意義的案例,或是對某些古老智慧進行瞭更貼切的當代解讀。增訂的部分,如同為珍貴的古籍重新裝裱,不僅保護瞭其精華,更賦予瞭它新的光彩,使其在當下依然熠熠生輝,與時俱進。這種“增訂”,是對知識的尊重,是對讀者的負責,也是對“道”的不斷追求的體現。 獨特的視角與敘事 《朝聞道集(增訂版)》的獨特之處,在於其並非照本宣科的知識匯編,而是充滿瞭作者鮮活的生命體驗和深刻的個人感悟。作者的敘事風格可能多變,時而如同智者循循善誘,時而如同哲人發人深省,時而又如詩人抒發情懷。他可能藉由曆史事件的梳理,洞察人性的復雜;可能通過對科學原理的剖析,窺見宇宙的宏大;可能藉由藝術作品的解讀,體會人類情感的極緻。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落,都可能隱藏著一個思想的火花,一個引發讀者共鳴的觸動。它不提供現成的答案,卻鼓勵讀者去思考,去探尋屬於自己的答案。 對讀者的啓示 閱讀《朝聞道集(增訂版)》,就像踏上瞭一段發現之旅。它可能幫助你: 重新審視世界: 從一個更宏觀、更深刻的視角去理解你所處的環境,破除習以為常的思維定勢。 深化自我認知: 通過與書中思想的碰撞,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內心,理解自己的欲望、恐懼與潛能。 提升思維品質: 學習如何進行批判性思考,如何連接看似無關的知識,如何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係。 獲得人生智慧: 藉鑒古今聖賢的經驗與教訓,為自己的人生航程提供指引,做齣更明智的選擇。 滋養心靈: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片刻寜靜,與智慧對話,讓心靈得到洗滌與升華。 激發創造力: 當思維的邊界被拓展,靈感的火花更容易被點燃,為生活和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本書適閤誰閱讀? 本書適閤所有對生命、對世界抱有好奇心,並渴望不斷學習和成長的人。無論你是學生、學者,還是職場人士、退休長者,隻要你願意靜下心來,傾聽智慧的聲音,本書都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它尤其適閤那些不滿足於錶象,追求事物本質的讀者;適閤那些渴望在迷茫中找到方嚮,在喧囂中保持清醒的讀者;適閤那些願意將閱讀轉化為實踐,以智慧指導人生,以求知點亮生命的人。 結語 《朝聞道集(增訂版)》是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門,也是一麵映照心靈的鏡子。它邀請你,在每一個清晨,與真理相遇;在每一個夜晚,與思索共眠。翻開它,你或許會發現,那潛藏在生活中的“道”,原來如此觸手可及;那一直追尋的答案,原來一直就在你的心中。這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細細體悟的著作,它將陪伴你,在人生的長河中,不斷前行,不斷精進。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平時閱讀的涉獵範圍很廣,但這次拿到“朝聞道集(增訂版)”,確實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單看書名,就帶著一種古樸的韻味,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智慧的古老空間。而“增訂版”三個字,更是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好奇。它似乎在暗示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信息傳遞,而是一個不斷打磨、深化、拓展的過程。我個人偏愛那些有深度、有思考的書籍,尤其是那些能夠引發我內心共鳴,或者能夠讓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的作品。這本書,從它的名字和版本信息來看,就具備瞭這種潛力。我期待它能帶給我一些新的啓發,一些對生活、對自我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它不像市麵上那些追求瞬間吸引力的書,它更像是一個老友,靜靜地坐在那裏,等待著你去開啓一段長久而有益的對話。

評分

這款“朝聞道集(增訂版)”的包裝,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的裝幀工藝考究,細節之處盡顯用心。封麵采用瞭一種啞光質感的材料,觸感溫潤,不易留下指紋,在燈光下呈現齣一種低調而高級的光澤。書名“朝聞道集”的燙金工藝,在深色的背景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又不失典雅。翻開書頁,內頁的排版也十分疏朗,字號適中,留白恰當,閱讀起來不會感到擁擠和疲憊。我特彆喜歡它所選用的紙張,厚實而富有韌性,印刷清晰,墨色濃鬱,翻閱時沒有刺耳的撕裂聲,觸感也十分舒適。這種精良的製作,讓我感受到瞭齣版方對這本書的尊重,也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信心。我始終認為,一本優質的書籍,不僅內容至上,它的載體——也就是這本書本身——也應該具備相應的品質。它應該是一件可以讓人珍藏的藝術品,而不僅僅是消耗品。

評分

最近的生活節奏有點快,感覺像是被推著往前走,喘不過氣來。所以,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入手瞭這本“朝聞道集(增訂版)”。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挺有分量的。我喜歡那種書頁的觸感,不是那種光滑得有些虛浮的紙,而是帶著一點點粗糙,像是某種質樸的堅持。封麵設計也很簡潔,沒有花哨的圖案,隻有那個名字,但就是這個名字,讓我心裏泛起一陣漣漪。它讓我想起“朝聞道,夕死可矣”的那種境界,似乎預示著這本書裏會有一些能讓你醍醐灌頂,或者讓你重新審視人生的內容。我尤其看重“增訂版”這三個字,這通常意味著作者對內容進行瞭更深入的思考和完善,或者加入瞭新的視角和感悟。這讓我覺得,作者不僅僅是在分享他的想法,更是在不斷地打磨和精進。我期待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能讓我停下腳步,思考人生的片刻,找到一些能給我帶來平靜和啓迪的力量。

評分

這本書的光影,是我最近在書架上偶然翻到的。初見這個名字,“朝聞道集”,總覺得帶著一股曆史的厚重,又似乎蘊藏著某種哲學上的啓示。拿到手裏,紙張的觸感溫潤,封麵設計雖不張揚,卻自有其沉靜的力量。翻開書頁,一股淡淡的墨香撲鼻而來,仿佛帶著久遠的時光氣息。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細讀,但僅僅是封麵的設計、書名的寓意,以及紙張的質感,就足以讓我産生一種期待。我總覺得,一本好書,從它的外在就已經在嚮你訴說著它內在的價值。它不喧嘩,不浮躁,隻是靜靜地等待著有心人的發掘。我喜歡這種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古老的圖書館裏,偶然發現一本塵封的珍寶,那種驚喜和滿足感是難以言喻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讓我的指尖在書頁間遊走,讓我的思緒沉浸在字裏行間,去感受作者想要傳達的那份“道”。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堆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個邀請,邀請我踏上一段未知的探索之旅,去發現那些隱藏在日常之下的深刻。

評分

最近書荒,偶然間看到瞭“朝聞道集(增訂版)”。這名字,聽起來就有一種“大智慧”的感覺,而且“增訂版”說明瞭作者對於這個主題的持續投入和深入思考,這讓我很感興趣。我一直覺得,能夠“朝聞道”,是人生中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這不僅僅是一種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精神層麵的升華。這本書,從它的名字上,就傳遞齣一種追求真理、探尋意義的信號。我喜歡那些能夠觸及內心深處,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作品。我期待在這本書裏,能夠找到一些能夠啓發我思考人生的角度,一些能夠讓我獲得內心平靜和力量的智慧。這本書,它給我一種感覺,不是那種快餐式的閱讀,而是一種沉澱,一種長期的滋養。我希望它能像一本陳年的佳釀,越品越有味道,越讀越能體味其中的深意。

評分

愛上法國紅酒瞭老婆歐預熱器請谘詢你們

評分

非常好,改變認知,,,,,,,,,,,,,,,,,,,,,,,,,

評分

正版,好書

評分

看到一篇文章推薦的這本書,正好做活動的時候就買瞭,質量不錯

評分

很好 周老是值得尊敬的大師 書寫的很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字挺清楚的

評分

讀完後有些失望?

評分

很好的一本書,值得一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