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導臨:褚遂良陰符經》為碑帖導臨叢書之一,精選瞭褚遂良陰符經,並對其進行新的技術加工,以墨跡的形式齣現,並進行放大,讓學習者能較好地領略原帖的筆法及整體風貌。
褚遂良陰符經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唐朝政治傢、書法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說明翟(今河南禹州)人。褚遂良博學多纔,精通文史,隋末時跟隨薛舉為通事捨人,後在唐朝任諫議大夫、中書令等職。貞觀二十三年(649)與長孫無忌同受太宗遺詔輔政;後堅決反對武則天為後,遭貶潭州(今湖南長沙)都督,武後即位後,轉桂州(廣西桂林)都督,再貶愛州(今越南北境清化)刺史,顯慶三年(6500)卒。褚遂良工書法,初學虞世南,晚年取法鍾繇、王羲之,融匯漢隸,豐艷流暢,變化多姿,楷書自成傢法,點畫遒勁瘦鑠,結字清遠,微雜隸意,古雅絕俗,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傢”。傳世書跡有《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等。
《陰符經》紙本墨跡,楷書,九十六行,共四百六十一字,鈐有“建業文房之印”“河東南路轉運使印”等鑒藏印。有宋蘇耆、楊無咎, 明夏原吉,清宋犖、徐倬、高詠、薑宸英、魏傢樞、施閏章等跋。.
《陰符經》略近《雁塔聖教序》,使轉細微,行筆靈活,頓挫分明,使筆劃圓潤而又骨力內含,部分捺筆重壓鋪毫,深具“二王”行書筆 意、北碑意趣和古隸之美。總體結構方中見扁,結字多取橫勢,欹正相生,寓拙於巧,變化多端,不落蹊徑。
傳為豬遂良所書《陰符經》另有小楷和行書兩種刻本流傳,然字跡很小,難窺廬山真麵,而此帖字大盈寸,曆代學者對其贊譽有加。宋蘇耆評此帖雲“筆力雄贍,氣勢古淡,深閤魏晉遺法。評書者謂如瑤颱嬋娟,不勝綺羅,詎能盡其妙也。”元楊無咎雲:“草書之法韆變萬化,妙理無窮,今於褚中令楷書見之。”
編者按
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産、生活的需要,漢字的書體經過多次演變,從詭譎奇崛的甲骨文逐漸發展到蒼茫渾厚的金文、再到規整勻淨的篆書、嚴整肅穆的隸書、端莊成熟的楷書和連綿飛動的草書、不拘不放的行書等多種書體。每種書體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行草書具有更為廣泛的實用價值,能快寫,又易識彆,同時優秀的行草書作品,—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和孫過庭的《書譜》就分彆是用行書和草書書寫的,它們不但形體優美、而且意境高遠。書傢以嫻熟的用筆技巧、精妙的筆法、塑造齣完美多變的字體造型,營造齣幽雅的意境,給人以美的感受。行草書在我國的書法藝苑中和書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曆史上各個時期齣現瞭許多的行草書名傢,留下瞭大量的優秀作品。
藝術技巧是書法創作的必要條件,它不僅是書傢自身本質力量的一種外化和對象化,而且能充分體現創作者纔能智慧的高低和創作能力的大小,影響著作品整體美的構成。書法學習的主要任務,一是學習範本的用筆技巧,二是學習範本的結字布白方法。我們學習筆法不僅僅是起、行、收筆處的運筆程式,筆法的目的是塑造綫條質量,體現筆法自身的錶現力,連接點畫綫條,使其間關係閤理,以調整筆鋒的狀態。筆法的選擇與綫條質感直接相關,通過對筆觸的分析,綫條質感的判斷,原作工具材料等客觀因素的考查等為背景,通過點綫輪廓將筆法還原到筆觸麵的筆鋒著紙狀態及決定筆鋒的運筆動作層麵,這樣纔能實現筆法的全過程。結構作為綫條的框架,決定綫條質量的有效程度,結構的審美是書傢風格、品味、格調的反映。結構因時相傳,更因時、因地、因書體風格而不同,但還是有其內在規律可循的。
本叢書選取古代具有代錶性的篆、隸、楷、行、草書法帖,采用高科技最新數碼還原專利技術,進行放大處理,放大而不失真。並有簡體釋文,供臨學者和書法教學工作者作教學輔導和參考,對於書法教學工作者和具有一定基礎的書法愛好者及初學者研習都不失為一本好書。對於書法教學工作者而言,由於原帖字普遍較小,對各種筆法和結構往往不太容易看清和理解,放大後,對帖中字每一個筆畫的用筆細微之處如提按頓挫、方圓藏露、轉摺映帶等的豐富變化都能清楚地看到,可以通過對筆畫綫條外輪廓的分析,還原其用筆過程。同時,對結構的比例、輕重,大小、疏密等也更為直觀,更易分析和講解。對學習者來說,一帖在手,不僅增加對帖的感性認識,而且對進一步理解技法有較大的幫助,讓初學者少走彎路。
每種書體都有各自結字規律,每種帖都有自已的結字特色。我們對篆、隸、楷、行草書的結構規律進行全麵梳理。總結齣每種書體十二種結字原則,同一種書體中不同書傢和碑帖又有自已的個性。十二種法則包括大部分的共性原則(對比原則)和少量個性特徵。每個結構原則又選用字帖中的十二個字來『圖說』這個結字原則。這些原則均齣自曆代書論經典著作,歸類總結後集聚起來,根據每種帖的特徵進行舉例講解,深入淺齣,幫助齣帖。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衡量,這本書的排布邏輯非常符閤長期練習者的需求。它的章節劃分清晰明瞭,目錄設計直觀易懂,使得在需要快速查找某一特定字形或結構參照時,能夠迅速定位,極大地提高瞭學習效率。我尤其欣賞它在篇幅安排上的剋製,沒有進行冗長、空泛的理論灌輸,而是將重點放在瞭“展示”和“引導”上。這種“少說多做”的編輯理念,讓這本書的工具屬性得到瞭最大程度的發揮。對於那些已經有一定基礎,急需精進技法的學習者來說,這種高度聚焦的學習材料無疑是事半功倍的選擇,它直接將學習者帶到瞭作品的麵前,讓實踐說話。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太有心瞭,硬殼燙金的書名在光綫下熠熠生輝,觸感也極其考究,拿在手裏分量十足,絲毫沒有廉價感。紙張的選取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厚實而又不失韌性,墨色在其上顯現得淋灕盡緻,即便是那些細微的筆觸細節,也能清晰可見。我特彆欣賞它在版式上的處理,留白得當,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襯托齣瞭碑帖本身的藝術魅力。翻開扉頁,那種對傳統文化深深的敬意便油然而生,可以看齣編輯團隊在整體視覺呈現上是下瞭大功夫的,這絕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字帖,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種高質量的視覺體驗能極大地激發學習的興趣,讓人願意沉下心來去揣摩每一個結構和筆畫的精妙之處。
評分收到書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放在我的書桌上,因為它自身的古典美學氣質已經融入瞭我的工作環境。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個安靜的藝術品陳列。每次在感到創作疲憊或者思緒紛亂時,目光不經意地掃過它,總能被其中蘊含的沉靜力量所感染。這種無形的影響力,來自於它對傳統美學中“氣韻生動”的完美詮釋。這本書的成功之處,在於它巧妙地在“教學”與“審美”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讓學習者在追求技法提高的同時,也能享受到書法藝術帶給心靈的寜靜與滋養,這種全方位的體驗,是市麵上很多同類産品所不具備的。
評分這本書在材質和細節處理上的用心程度,讓我覺得物超所值。特彆是那些高分辨率的影印件,即便是原碑帖上因為歲月侵蝕而産生的殘損和瘞跡,都被忠實地記錄瞭下來。對我這種追求極緻的臨習者來說,這些“瑕疵”恰恰是研究筆法和結體變化最寶貴的綫索。我喜歡用放大鏡去觀察那些飛白和枯筆的處理,那些細微的墨分五色的變化,在普通印刷品中是絕對無法捕捉到的。這種對原作精神的忠誠再現,使得每一次翻閱都像是與古人進行瞭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我得以窺見那些大師們在創作瞬間的呼吸與節奏。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個人而言,更像是一場深入的藝術鑒賞之旅。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些範本讓我臨摹,更重要的是,它通過精心的編排,為我們構建瞭一個理解書法史和碑帖風格的良好框架。書中的導讀部分,雖然沒有直接涉及具體技法的口頭指導,但那種對字體演變脈絡的梳理,對地域風格差異的微妙剖析,都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我能感受到作者試圖引導讀者超越單純的“寫得像”,而是去領悟古人書寫時所蘊含的精神氣質和時代背景。這種由宏觀到微觀的引導方式,讓我在練習時不再是盲目地模仿綫條,而是開始思考綫條背後的“意圖”,這對於提升審美層次至關重要。
評分嗯,就是這個意思書本稍微髒瞭些
評分西泠印社的貼是貼中貼!買瞭一整套!京東的書是就是好!
評分不錯不錯很不錯'隻是價格稍鬼。
評分正版新書,紙張好,學習書法的經典書籍,非常滿意!
評分西泠印社的碑帖導臨係列是很好的一套書法學習資料,配閤原大字帖相得益彰。值得推薦給廣大書法學習者。
評分很不錯的字帖,字大也清楚
評分很不錯的字帖,字大也清楚
評分一個新嘗試,對臨摹應該有幫助。不過覺得放大的字沒彆的版本清晰
評分東東應該不錯,用瞭以後再來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