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第3版)》主要介绍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设计问题,涵盖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实现和管理等方面的诸多专题。全书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1~14章,以关系数据库为主,讲述了分布式数据管理的基础原理,内容包括分布式数据库设计,分布式查询的分解与优化,事务管理,分布式并发控制,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可靠性,数据复制等分布式数据管理技术的经典内容,第14章还讨论了并行数据库系统。第二部分包括第15~18章,介绍了互联网时代分布式数据管理研究的前沿,包括分布式对象数据库管理,P2P数据管理,万维网数据管理,流数据管理和云数据管理等。《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第3版)》不仅是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数据库系统课程的理想教材,对相关技术人员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第1章 引言
1.1 分布式数据处理
1.2 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1.3 数据发送的不同选择
1.4 DDBS的承诺
1.4.1 分布及复制数据的透明管理
1.4.2 分布式事务提供的可靠性
1.4.3 改进的性能
1.4.4 更为容易的系统扩展
1.5 分布所带来的复杂性
1.6 设计问题
1.6.1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
1.6.2 分布式目录管理
1.6.3 分布式查询处理
1.6.4 分布式并发控制
1.6.5 分布式死锁管理
1.6.6 分布式数据库的可靠性
1.6.7 复制
1.6.8 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1.6.9 其他方面的问题
1.7 分布式DBMS体系架构
1.7.1 ANSL/SPARC体系架构
1.7.2 集中式DBMS的通用体系架构
1.7.3 分布式DBMS体系架构的模型
1.7.4 自治性
1.7.5 分布
1.7.6 异构性
1.7.7 体系架构的不同选择
1.7.8 客户/服务器系统
1.7.9 P2P系统
1.7.10 多数据库体系架构
1.8 参考文献说明
第2章 背景知识
2.1 关系DBMS概述
2.1.1 关系数据库概念
2.1.2 规范化
2.1.3 关系语言
2.2 计算机网络概述
2.2.1 不同类型的网络
2.2.2 通信方式
2.2.3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2.4 通信协议
2.3 参考文献说明
第3章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
3.1 自顶向下的设计过程
3.2 分布设计的研究问题
3.2.1 为什么要分片
3.2.2 不同的分片方法
3.2.3 划分程度
3.2.4 分片的正确性规则
3.2.5 不同的分配方法
3.2.6 信息需求
3.3 分片
3.3.1 水平分片
3.3.2 垂直分片
3.3.3 混合分片
3.4 分配
3.4.1 分配问题的定义
3.4.2 信息需求
3.4.3 分配模型
3.4.4 解决办法
3.5 数据目录
3.6 本章小结
3.7 参考文献说明
练习
第4章 数据库集成
4.1 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
4.2 模式匹配
4.2.1 模式异构性
4.2.2 语言匹配方法
4.2.3 基于限制的匹配方法
……
第5章 数据与访问控制
第6章 查询处理概述
第7章 查询分解与数据本地化
第8章 分布式查询的优化
第9章 多数据库查询处理
第10章 事务管理介绍
第11章 分布式并发控制
第12章 分布式DBMS的可靠性
第13章 数据复制
第14章 并行数据库系统
第15章 分布式对象数据库管理
第16章 P2P数据管理
第17章 万维网数据管理
第18章 前沿研究:流数据和云计算
从本书的第1版问世至今几乎过去了二十年,而从第2版的发行算起也有十年了。如同人们可以想象的那样,对于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在这段期间内所发生的变化是惊人的。现在,分布式数据管理从一个潜在的重要技术变成普遍应用的技术,而因特网和万维网的出现使人们审视分布的观点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出现的以数据流和云计算为代表的不同形式的分布计算,重新引发了研究分布式数据管理的兴趣,这些都给本书的修改带来了机遇。
五年前我们开始了本版教材的工作,我们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才把它完成。最终,教材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对内容的核心部分进行更新的同时,还加入了新的内容。本书的主要变化如下:
(1)数据集成和查询处理讨论得更细,这反映了学术界在过去十年里对于这些研究主题的动向。第4章集中讨论了集成过程,而第9章则讨论了多数据库系统的查询处理。
(2)前一版仅仅简单地讨论了数据复制的协议。现在这一主题用单独一章(第13章)来处理,对协议以及如何把协议集成到事务处理都进行了深入讨论。
(3)第16章深入讨论了P2P数据管理。这样的系统已经成为传统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另一种体系结构形式。虽然早期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采用了P2P的形式,但现代的P2P系统体现了本质的不同特点。因此有必要把它们独立成章并深入讨论。
(4)第17章讨论了万维网数据管理。这是一个难以处理的内容,因为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框架。我们讨论了从万维网模型到搜索引擎,再到分布式XML处理的不同主题。
(5)早期的版本都包含有当时“近期研究”的讨论。这一版也含有类似的一章(第18章),它讨论了流数据管理和云计算。这些主题仍在变化之中,我们指出了目前尚须解决的问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本书努力在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一是要介绍新的正在出现的研究,二是要保持本书在讨论分布式数据管理的原理方面的特色。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分布式数据管理的基础原理,由第1~14章组成。这部分的第2章包含一些背景知识,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关系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概念,可以跳过这一章。但这一章十分重要的是例2.3,因为它介绍了本书大部分内容都会涉及的用例。第二部分包含第15~18章,是更为高级的主题。一门课程应当覆盖哪些内容依赖于讲课的时间以及目标要求。如果课程的目标是基础技术,那么就应该覆盖第1、3、5~8章,以及第10~12章。作为这种选择的一个扩充,可以再覆盖第4,9和13章。如果课程的时间更长,则可以从第二部分的第15~18章里选择一章或多章。
这本书就像是一场穿越计算机科学浩瀚海洋的冒险,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第3版)》无疑是那艘引领我深入探索的旗舰。虽然我还没有翻开它,但仅凭书名和其在业界的名声,就足以勾勒出它所承载的深厚知识和前沿思想。想象一下,在一个日益互联互通的世界里,数据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如同星辰般散布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如何有效地管理、访问、同步这些分布在不同节点上的数据,是构建现代信息系统的基石。这本书,我相信,正是解答了这一系列棘手问题的钥匙。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而是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入剖析分布式数据库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和面临的挑战。从一致性模型到事务处理,从查询优化到容错机制,每一个环节都将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等待着我去细细品味。我期待着它能带我领略分布式系统设计中的优雅与智慧,理解那些看似复杂的技术背后隐藏的简洁逻辑。这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支撑着我们数字生活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并为未来的技术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在我对计算机科学的学习过程中,总是对那些能够解释复杂系统底层原理的书籍情有独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第3版)》无疑属于这一类。我设想,这本书将带领我进入分布式数据库的奇妙世界,揭示数据如何在多个服务器之间进行同步、备份和查询。我非常期待能够了解分布式数据库的各种架构模式,比如主从复制、多主复制、分片策略等等,并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同时,我也对如何保证分布式事务的一致性非常感兴趣,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诸如两阶段提交(2PC)、三阶段提交(3PC)等协议,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相信我能够对分布式系统的鲁棒性和可伸缩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为我未来设计和开发大型分布式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第3版)》这个名字,在我的脑海中构筑起一个关于数据如何跨越物理界限,协同工作的宏大叙事。我尚未阅读,但从书名中,我能感受到它蕴含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在一个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支撑起现代互联网和社会运转的关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哲学,例如如何平衡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忍性(CAP理论),以及各种分布式共识算法的实现细节。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设计和构建一个既能够应对海量数据,又能够保证高可用性和强一致性的数据库系统。这种知识,对于任何致力于在技术领域深耕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技术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我总是渴望接触那些能够拓展我视野、颠覆我认知的书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第3版)》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预示着一场关于数据如何“协同作战”的深度解析。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单体数据库早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分布式数据库的兴起是必然的趋势。而这本书,则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这个前沿领域的大门。我设想,它会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我理解分布式系统为何需要,以及它解决了哪些传统数据库无法解决的问题。接着,我期待它会详细阐述各种分布式数据库架构的优劣,比如主从复制、多主复制,以及CAP理论等核心概念的深入剖析。我相信,作者会用清晰的语言和翔实的案例,将那些晦涩的技术术语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分布式事务的复杂性,以及如何设计高效且可靠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机制。这对于构建高可用、可扩展的应用至关重要。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洞察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并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评分每当我看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这样的字眼,脑海中就会立刻涌现出一种对挑战的期待。《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第3版)》这个书名,就像是对我发出了一份邀请,邀请我进入一个充满智慧和创新的领域。我坚信,这本书绝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存储和检索数据那么简单,它更是关于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容忍故障、高效运行、并且能够随着业务增长而不断扩展的复杂系统。我设想,书中会对各种分布式数据库的架构进行深入的比较和分析,从CAP理论的权衡,到各种一致性模型的实际应用,再到复杂的分布式事务处理策略,每一个章节都可能是一次思维的洗礼。我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设计一个能够保证数据一致性,同时又能够提供高性能读写操作的系统。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那些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遇到的分布式数据库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知识,对于任何想要在技术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评分“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这个标识,足以让我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第3版)》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还没有阅读这本书,但凭借其在学术界的声誉,我敢肯定它将是一部内容详实、深入浅出的经典之作。在当今这个数据无处不在的时代,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相信,这本书将会系统地介绍分布式数据库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和关键技术。我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处理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一致性问题,例如各种一致性模型的优劣,以及如何设计高效的分布式查询和事务处理机制。同时,我也希望能了解到在实际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会遇到哪些常见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来应对这些挑战。这不仅是对知识的渴求,更是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一种探索。
评分尚未翻开《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第3版)》的扉页,但它的名字已经在我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让数据在复杂网络中“跳舞”的奥秘手册。我猜想,这本书会从理论的深度出发,为我揭示分布式数据库的宏伟蓝图。在如今高度互联的世界里,数据不再局限于一个地方,而是散落在全球各地,如何将它们有效地组织起来,保证数据的可用性、一致性和可扩展性,是分布式数据库的核心课题。我期待它能够细致地讲解各种分布式事务的实现方式,以及如何避免死锁和保证最终一致性。此外,我也想了解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有哪些成熟的分布式数据库产品,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这本书,我认为,将是我理解现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窗口。
评分我脑海中关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第3版)》的画面,是一幅精密的工程蓝图,上面绘制着数据如何在无数节点间流动、协同、并保持完整性的细节。这本书,我认为,是通往理解现代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必经之路。在一个数据爆炸的时代,单机系统已经显得捉襟见肘,分布式数据库的兴起是必然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深入了解分布式数据库的各种挑战,例如网络延迟、节点故障、数据不一致性等等,以及工程师们是如何巧妙地解决这些问题的。特别是关于一致性协议的讲解,我对此充满好奇,想知道 Paxos 和 Raft 这类算法究竟是如何在去中心化的环境中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的。同时,我也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分布式数据库的性能优化和故障排查的实践经验,这些对于实际工作来说,绝对是无价之宝。
评分“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的标签,本身就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第3版)》增添了一层光环。我尚未阅读,但仅凭这标签,我就能感受到这本书的厚重和权威。它似乎承诺着一种系统性的、深入的知识体系。在一个越来越依赖数据的世界里,分布式数据库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技术,而是支撑起整个数字经济的基石。我相信,这本书会从分布式数据库的诞生背景出发,详细讲解其发展历程,并引出核心的概念和原理。我期待它能清晰地阐述诸如数据分片、数据冗余、负载均衡、事务一致性、故障恢复等关键技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理解不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权衡与取舍,例如如何在可用性、一致性和分区容忍性之间做出最优选择。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对分布式系统的健壮性和可伸缩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系统设计中。
评分关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第3版)》,我脑海中浮现的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一种对技术深刻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一本能够让我对当前信息技术的核心有更深层次理解的百科全书。在当今这个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的时代,如何管理和利用这些海量数据,是摆在每一个技术人面前的巨大挑战。分布式数据库,无疑是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技术之一。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会讲解理论,更会深入到实际的应用层面,剖析那些支撑起现代互联网巨头们庞大系统的底层逻辑。我期待着能够通过这本书,理解数据分片、数据复制、一致性协议(如Paxos、Raft)等核心技术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及它们在实际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思考如何设计一个能够应对高并发、高可用、可伸缩性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这种系统设计的能力,在今天的技术环境中,简直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是学术上的探索,更是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一种预判和掌握。
评分一本教材,整体内容规划恰当
评分这个时代,多学习学习总不会错的
评分非常不错的一本书,经典!
评分内容很丰富,介绍了数据库的原理,理论性很强
评分此用户未及时填写评价内容,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理论性很强,不愧是大学教材
评分暂时没有打开看。
评分选择京东主要是因为他送货快
评分不错的教材,看看复习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