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及应用教程(基于CentOS7 第2版)

Linux基础及应用教程(基于CentOS7 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如军,王宇昕,车亚军 等 著
图书标签:
  • Linux
  • CentOS7
  • 基础
  • 教程
  • 系统管理
  • 服务器
  • 命令行
  • 运维
  • IT
  • 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37939
版次:2
商品编码:11948553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8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Linux短期培训,广大Linux爱好
  全书以字符操作界面为主。书中使用了大量图表对内容进行表述和归纳,便于读者理解及查阅。提供了大量配置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配置操作。每章结尾均设有思考与实验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指导,以便有兴趣的学生深入学习。

内容简介

  本书以 CentOS 7 为蓝本,分 3 篇介绍了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操作基础篇介绍了Linux的基础知识、Linux系统的安装、Shell和字符操作界面的使用;系统与安全篇依次介绍了账户管理、权限管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网络配置、网络工具、RPM包管理、基础架构服务、系统日常维护、服务器安全和防火墙、Shell脚本编程;网络服务篇依次介绍了DHCP和DNS服务、FTP、NFS和Samba服务、基于Apache的WWW服务、LAMP动态网站环境部署以及Tomcat服务、基于Postfix和Dovecot实现的邮件服务等。   本书内容详尽,结构清晰,通俗易懂,使用了大量的图表对内容进行表述和归纳,并对重点内容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便于读者理解及查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Linux短期培训班的教材,同时也可供广大Linux爱好者自学使用。

目录

前言
第1篇 操作基础篇

第1章 Linux简介与安装
1.1 Linux简介
1.1.1 自由软件与Linux
1.1.2 Linux系统的特点和组成
1.1.3 Linux的内核版本与发行版本
1.1.4 Red Hat Linux及其相关产品
1.1.5 Linux应用领域
1.2 安装 Linux
1.2.1 准备安装 Linux
1.2.2 最小化安装 CentOS 7.1
1.3 初入 Linux
1.3.1 虚拟控制台和本地登录
1.3.2 远程登录Linux系统
1.3.3 获得命令帮助
1.3.4 获取系统基本信息
1.3.5 安装后的基本配置
1.4 思考与实验
第2章 Linux操作基础
2.1 Shell和命令基础
2.1.1 Shell简介
2.1.2 命令格式和通配符
2.1.3 文件及Linux目录结构
2.2 Linux常用操作命令
2.2.1 文件目录操作命令
2.2.2 文本文件操作命令
2.2.3 打包和压缩命令
2.2.4 信息显示命令
2.2.5 文本编辑器 Vi
2.3 使用Shell
2.3.1 Shell变量和Shell环境
2.3.2 几种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2.3.3 进一步使用Shell
2.4 思考与实验

第2篇 系统与安全篇

第3章 多用户多任务管理
3.1 账户管理
3.1.1 账户管理概述
3.1.2 使用命令行工具管理账户
3.1.3 口令管理和口令时效
3.1.4 用户和组状态
3.2 权限管理
3.2.1 操作权限概述
3.2.2 更改操作权限
3.2.3 更改属主和同组人
3.2.4 设置文件和目录的生成掩码
3.2.5 特殊权限设置
3.2.6 使用ACL权限
3.2.7 权限设置举例
3.3 进程管理
3.3.1 进程概述
3.3.2 查看进程
3.3.3 杀死进程
3.3.4 作业控制
3.4 思考与实验
第4章 本地存储管理
4.1 存储管理与磁盘分区
4.1.1 存储管理工具简介
4.1.2 硬盘及分区
4.2 逻辑卷管理
4.2.1 LVM相关概念
4.2.2 管理LVM
4.3 文件系统管理
4.3.1 创建和挂装文件系统
4.3.2 磁盘限额
4.4 思考与实验
第5章 网络配置与包管理
5.1 Linux网络配置
5.1.1 Linux网络基础
5.1.2 使用ip命令显示和配置网络
参数
5.1.3 手工修改网络配置
5.1.4 使用nmcli管理网络
5.2 Linux网络工具
5.2.1 网络测试工具
5.2.2 Internet网络客户
5.2.3 OpenSSH客户
5.3 RPM包管理
5.3.1 RPM概述
5.3.2 RPM命令的使用
5.4 YUM更新系统
5.4.1 YUM概述
5.4.2 使用yum命令
5.4.3 YUM配置文件
5.4.4 配置YUM仓库
5.4.5 配置非官方YUM仓库
5.5 思考与实验
第6章 基础架构服务
6.1 管理守护进程
6.1.1 守护进程与初始化系统
6.1.2 使用systemctl管理服务
6.2 计划任务服务(crond)
6.2.1 计划任务简介
6.2.2 安排计划任务
6.3 系统日志服务(rsyslogd)
6.3.1 日志系统
6.3.2 查看日志文件
6.3.3 日志工具
6.4 OpenSSH服务
6.4.1 SSH与OpenSSH
6.4.2 配置OpenSSH服务
6.4.3 OpenSSH的主机密钥管理
6.4.4 OpenSSH的用户密钥管理
6.5 思考与实验
第7章 系统日常维护
7.1 监视系统性能
7.1.1 系统监视概述
7.1.2 top命令
7.1.3 mpstat命令
7.1.4 vmstat命令
7.1.5 iostat命令
7.1.6 性能分析标准的经验准则
7.2 内核管理
7.2.1 Linux内核简介
7.2.2 修改内核参数(/proc与sysctl)
7.3 Systemd与系统启动过程
7.3.1 Systemd特性及组件
7.3.2 Systemd的单元
7.3.3 Systemd的目标
7.3.4 系统启动过程
7.3.5 Systemd的相关工具
7.4 备份与同步
7.4.1 备份
7.4.2 实时同步
7.5 故障排查
7.5.1 故障排查概述
7.5.2 GRUB系统引导器
7.5.3 系统修复
7.6 思考与实验
第8章 服务器安全基础
8.1 系统安全基础
8.1.1 基本的系统安全
8.1.2 禁止root账号登录
8.2 账户安全和访问控制
8.2.1 可插拔认证模块(PAM)
8.2.2 基于PAM的口令安全
8.2.3 基于PAM的访问控制
8.3 OpenSSL
8.3.1 SSL/TLS概述
8.3.2 OpenSSL概述
8.3.3 密钥和证书管理
8.4 TCP Wrappers概述
8.4.1 TCP Wrappers简介
8.4.2 TCP Wrappers配置
8.4.3 TCP Wrappers配置举例
8.5 思考与实验
第9章 防火墙
9.1 防火墙概述
9.1.1 防火墙的概念
9.1.2 包过滤防火墙
9.1.3 网络地址转换
9.2 Linux防火墙
9.2.1 Linux防火墙简介
9.2.2 连接跟踪和状态防火墙
9.2.3 CentOS下的防火墙
9.3 firewalld守护进程与firewall-cmd
9.3.1 firewalld守护进程
9.3.2 firewall-cmd命令
9.4 iptables服务与lokkit
9.4.1 iptables服务
9.4.2 使用lokkit配置防火墙
9.5 使用iptables命令配置防火墙
9.5.1 iptables命令语法
9.5.2 编写Shell脚本配置防火墙
9.6 思考与实验
第10章 Shell脚本编程
10.1 Shell编程基础
10.1.1 Shell脚本简介
10.1.2 Shell变量操作
10.1.3 Shell的特殊变量和简单脚本
举例
10.1.4 Shell脚本跟踪与调试
10.2 条件测试和分支结构
10.2.1 条件测试
10.2.2 if 语句
10.2.3 case 语句
10.3 循环结构
10.3.1 while 和 until语句
10.3.2 for语句
10.3.3 select语句
10.4 函数
10.4.1 函数的概念
10.4.2 函数使用举例
10.5 思考与实验

第3篇 网络服务篇

第11章 DHCP服务和DNS服务
11.1 DHCP服务
11.1.1 DHCP简介
11.1.2 CentOS 7的DHCP服务
11.1.3 DHCP服务的配置
11.1.4 大型网络的DHCP部署
11.2 DNS与BIND
11.2.1 DNS系统与域名空间
11.2.2 DNS服务器类型与域管理
11.2.3 DNS 查询模式与解析过程
11.2.4 CentOS 下的BIND
11.3 使用BIND配置DNS服务
11.3.1 域名服务器的配置语法
11.3.2 配置域名服务器
11.4 思考与实验
第12章 FTP服务和NFS服务
12.1 FTP服务
12.1.1 FTP的相关概念
12.1.2 CentOS下的vsftpd服务
12.1.3 配置vsftpd服务器
12.2 NFS服务
12.2.1 NFS的相关概念
12.2.2 CentOS下的NFS
12.2.3 配置NFS服务
12.2.4 NFS客户端
12.3 思考与实验
第13章 Samba服务
13.1 SMB/CIFS协议和Samba
简介
13.1.1 SMB/CIFS协议
13.1.2 Samba及其功能
13.2 CentOS 7中的Samba
13.2.1 安装和管理Samba服务
13.2.2 服务器角色与Samba账户
数据库
13.2.3 测试CentOS 7中的默认配置
13.3 Samba的主配置文件
13.3.1 Samba配置基础
13.3.2 全局参数的设置
13.3.3 设置共享资源参数
13.4 Samba共享配置举例
13.4.1 Samba共享的基本配置
13.4.2 为用户和组配置共享
13.4.3 Samba的其他配置
13.5 在Linux环境下访问Samba
共享
13.5.1 使用smbclient
13.5.2 挂装Samba共享
13.6 思考与实验
第14章 Apache基础
14.1 WWW与HTTP协议
14.1.1 WWW和Web服务
14.1.2 HTTP协议
14.2 初入Apache
14.2.1 Apache简介
14.2.2 CentOS下的Apache
14.2.3 Apache的配置文件
14.2.4 Apache 的模块
14.3 Apache配置基础
14.3.1 Apache 的基本配置指令
14.3.2 Apache 的配置容器和指令
作用域
14.4 Apache的基本配置
14.4.1 主机访问控制和别名机制
14.4.2 认证授权
14.5 Apache的虚拟主机
14.5.1 虚拟主机简介
14.5.2 配置虚拟主机举例
14.6 Apache与SSL/TLS
14.6.1 基于SSL/TLS的Apache
14.6.2 配置基于SSL/TLS的Apache
14.7 思考与实验
第15章 Apache进阶
15.1 Web编程语言与数据库
15.1.1 Web编程语言简介
15.1.2 关系数据库系统
15.1.3 键值缓存系统
15.2 Apache与CGI
15.2.1 CGI技术
15.2.2 Apache的CGI配置
15.2.3 访问日志分析统计
15.3 LAMP配置及应用
15.3.1 Apache与LAMP环境
15.3.2 安装配置LAMP环境
15.3.3 LAMP的应用举例
15.4 JDK与Tomcat
15.4.1 Linux下的Java运行环境
15.4.2 Tomcat服务
15.5 Apache与Tomcat
15.5.1 Apache与反向代理
15.5.2 Apache与负载均衡
15.6 思考与实验
第16章 E?mail服务
16.1 邮件系统与邮件协议
16.1.1 电子邮件系统
16.1.2 电子邮件协议
16.2 Postfix及其工作原理
16.2.1 Postfix简介
16.2.2 Postfix的体系结构
16.2.3 Postfix邮件传输流程
16.2.4 MTA与DNS、LDA与用户
邮箱
16.3 Postfix配置基础
16.3.1 CentOS 7下的Postfix
16.3.2 Postfix的默认配置及测试
16.3.3 Postfix 的基本配置
16.3.4 Postfix的映射表及其应用
16.4 安装和配置Dovecot
16.4.1 Dovecot简介
16.4.2 CentOS 7 下的Dovecot
16.4.3 Dovecot 的基本配置
16.5 SASL与TLS
16.5.1 配置SMTP认证
16.5.2 基于TLS/SSL的邮件服务
16.6 思考与实验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许多大型公司都在使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简称RHEL)或CentOS构建开源应用平台。作为教材,本书选择使用与RHEL完全兼容的社区企业发行版本CentOS。如今CentOS发行版已成为许多公司的首选,如新浪、开心网等。   本书内容本书以CentOS 7为蓝本,分3部分讲述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   第 1 篇 操作基础篇。首先介绍了Linux的基础知识,然后分别介绍了CentOS系统的安装、Shell和命令基础、常用操作命令等。   第 2 篇 系统与安全篇。首先介绍了基本的系统管理(账户管理、权限管理、进程管理、网络配置、RPM包管理等),然后介绍了服务管理以及常用的基础架构服务(crond、rsyslogd、OpenSSH等),随之介绍了系统日常维护(系统性能监视工具、Systemd与系统启动过程、系统备份与同步、系统故障排查等),之后介绍了服务器安全基础知识(基本的系统安全、账户安全和访问控制、SSL协议与OpenSSL及证书管理、基于TCP Wrappers的主机访问控制等),接着介绍了Linux防火墙及配置(防火墙的相关概念、Linux防火墙的组成及工作原理、firewalld守护进程及其配置工具firewall-cmd、iptables服务及其配置工具lokkit、iptables命令等),最后介绍了Shell脚本编程(Shell编程的基础知识、变量替换扩展、变量字符串操作、变量的数值计算以及变量的交互输入、位置变量及参数传递、条件测试、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函数的定义和调用等)。   第 3 篇 网络服务篇。首先介绍了DHCP服务和DNS服务,然后介绍了Linux下的几种文件服务(FTP服务、NFS服务、Samba服务),之后介绍了基于Apache和Tomcat软件实现的Web服务以及LAMP平台的搭建,最后介绍了以Postfix和Dovecot软件实现的E?mail 服务。   本书特点本书涉及从Linux基本操作、系统管理到网络服务和安全的诸多内容。为了节省篇幅并涵盖更多应知应会内容,全书以字符操作界面为主。书中使用了大量图表对内容进行表述和归纳,便于读者理解及查阅。同时,提供了大量配置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配置操作。每章结尾均设有思考与实验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指导,以便有兴趣的学生深入学习。   课程说明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广大Linux爱好者的入门与提高教材或参考工具书。   使用本书作为计算机与网络相关专业的Linux课程教材,建议授课学时为64学时(每周4学时)或80学时(每周5学时)。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建议实验学时不少于总课时的一半,并强烈建议采用实验考试为主的课程评测机制。   为配合教师和学生使用本书,笔者特意编写了教学幻灯片,请到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http://www.cmpedu.com)查找下载,或与笔者(linuxbooks@126.com)联系获得。   1.本课程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开设本课程无须甚多的理论课作为基础。学生只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Internet基本使用方法,具有初步的TCP/IP网络知识即可。   2.如果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学习过《Windows Server配置与管理》等类似的课程,将有助于学习和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但不是必需。   3.本课程可以作为《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先修课开设,也可作为《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同步选修课开设。   4.若本课程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理论课程之后开设,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甚至可以缩短学时。   5.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或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本课程的后继课程可以是《脚本语言与系统管理》《目录服务及其应用》《开源虚拟化技术》《大中型网络应用与部署》《开源云计算平台》等。   6.对于计算机软件专业或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本课程的后继课程可以是《脚本语言编程》《基于MVC框架的Web应用开发》《嵌入式Linux编程》等。   编者致谢本书由梁如军、王宇昕和车亚军等编著,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金洁珩、丛日权、商宏图、王建新、周涛、张伟、路远、安宁、梁川、李晓丽、李红、李昕、娄焱、经纬、刘佳、邹鹏等。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希望广大学生、Linux爱好者和Linux业界资深人士给予批评指正。   笔者以诚挚的心情期望使用本书的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共同研究Linux和自由软件教学,为促进自由软件在我国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精通Shell脚本编程:从入门到实战》 本书是一本深入探讨Linux Shell脚本编程的实用指南,旨在帮助读者掌握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技巧的Shell脚本开发能力。如果您渴望提升在Linux环境下的自动化处理效率,构建更健壮、更智能的系统管理工具,或者希望深入理解Linux系统的工作原理,那么这本书将是您的理想选择。 内容概览: 本书将循序渐进地引导您走进Shell脚本编程的世界,从最基础的命令解析、变量操作,到复杂的流程控制、函数定义,再到实际应用中的常见场景解决方案,力求做到全面而深入。 第一部分:Shell脚本基础 Shell简介与工作原理: 我们将首先介绍Shell是什么,它的在Linux系统中的角色,以及Shell脚本是如何被解释和执行的。您将了解不同的Shell类型(如Bash、Zsh等)及其特点,并学会如何选择和配置适合自己的Shell环境。 命令行的艺术: 熟练运用Linux命令行是编写Shell脚本的基础。本章将详细讲解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包括文件操作、进程管理、文本处理、网络通信等,并强调如何将这些命令组合起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变量的魔法: 变量是Shell脚本的核心组成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变量的声明、赋值、引用,以及特殊变量(如位置参数、$?、$等)的含义和用途。您还将学习如何利用环境变量来定制您的Shell环境。 字符串操作的精妙: 字符串在Shell脚本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书将介绍丰富的字符串处理技巧,包括拼接、截取、替换、查找等,帮助您高效地处理文本数据。 数组:多元素的组织者: 对于需要处理多个数据项的场景,数组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将学习如何创建、访问和操作Shell中的数组,包括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bash 4.0+)。 第二部分:流程控制与逻辑构建 条件判断:让脚本“思考”: 掌握条件判断是编写逻辑清晰脚本的关键。本书将详细讲解`if-elif-else`、`case`语句的用法,以及各种测试表达式(如文件测试、字符串测试、数值测试)的构建,让您的脚本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做出响应。 循环的世界:重复的力量: 循环是自动化处理的基石。我们将深入探讨`for`循环、`while`循环、`until`循环的使用场景和语法,以及`break`和`continue`等控制语句,帮助您批量处理任务。 函数:代码的重用与模块化: 函数可以将重复的代码块组织起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复用性。本书将讲解函数的定义、调用、参数传递,以及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作用域,让您学会编写结构化的脚本。 输入与输出的重定向: 如何将命令的输出发送到文件,或者将文件内容作为命令的输入?本书将详细讲解输入输出重定向(`>`、`>>`、`<`、`<<`)和管道(`|`)的使用,让您能够灵活地控制数据的流动。 第三部分:高级技巧与实践应用 正则表达式:强大的文本匹配利器: 正则表达式是处理文本的强大工具。我们将详细介绍正则表达式的基本语法、常用元字符和量词,并结合`grep`、`sed`、`awk`等工具,演示如何利用正则表达式进行复杂的文本匹配、提取和替换。 `sed`:流编辑器的神奇: `sed`是一款强大的流编辑器,擅长对文本进行查找、替换、插入、删除等操作。本书将深入讲解`sed`的各种命令和高级用法,帮助您实现复杂的文本批量处理。 `awk`:文本处理的瑞士军刀: `awk`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文本处理工具,尤其擅长处理结构化文本数据(如日志文件、CSV文件)。我们将详细介绍`awk`的字段、模式、动作、内置变量和函数,以及如何利用它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 错误处理与调试: 编写健壮的脚本离不开有效的错误处理和调试手段。本书将介绍如何使用`trap`捕获信号、如何检查命令执行状态、如何使用`set -e`、`set -x`等选项进行调试,帮助您快速定位和解决脚本中的问题。 Shell脚本安全: 编写安全的Shell脚本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常见的安全漏洞,如命令注入、权限绕过等,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最佳实践。 实战案例解析: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本书将提供一系列贴近实际需求的Shell脚本实战案例,涵盖系统监控、日志分析、文件管理、自动化部署、定时任务配置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将帮助您理解如何在真实场景中应用Shell脚本解决问题。 本书特色: 循序渐进,逻辑清晰: 内容安排由浅入深,确保读者能够轻松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穿插大量实际操作和示例,强调动手能力。 注重细节,深入讲解: 对于关键概念和常用命令,进行深入的剖析,避免走马观花。 丰富的实战案例: 提供多样化的实战场景,帮助读者学以致用,快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向广泛读者: 无论是Linux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系统管理员、开发人员,都能从本书中获益。 通过阅读《精通Shell脚本编程:从入门到实战》,您将不仅能够熟练编写各种Shell脚本,更能深刻理解Linux系统的工作机制,从而大幅提升您的工作效率和技术能力。这本书将陪伴您在Linux的世界里,用脚本的力量创造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当初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Linux基础及应用教程”这个定位所吸引。我一直觉得,对于任何一门技术,打好基础是重中之重,而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更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关键。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以一种深邃的蓝色为主调,配合着简洁的银色字体,透露出一种沉稳而专业的科技感,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文件系统管理”的讲解。我之前对于Linux的文件系统结构,以及各种文件系统的特性,总是感到一知半解。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图示和生动的比喻,详细解释了EXT4、XFS等文件系统的区别,以及LVM逻辑卷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大量的实操案例,让我能够亲手创建和管理逻辑卷,理解文件系统的挂载和卸载,以及如何进行文件系统的备份和恢复。 我尤其看重书中对“SSH安全配置”的讲解。SSH是远程登录Linux服务器最常用的方式,但很多时候,默认的SSH配置存在安全隐患。这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加固SSH服务,比如禁用root用户登录、使用密钥认证、修改默认端口等。这些实操性的建议,大大提升了我远程访问Linux服务器的安全性。 在网络配置方面,这本书的讲解非常全面。它不仅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还深入讲解了TCP/IP协议栈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来诊断网络问题。这让我对Linux网络配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专门辟出了一个章节来讲解“SELinux”。虽然SELinux听起来很复杂,但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让我明白了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这对于我理解和掌握Linux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我也很赞赏书中对“性能调优”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查看系统状态,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你分析瓶颈所在,并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调优方案。比如,如何调整内核参数、如何优化文件系统挂载选项、如何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非常有指导意义。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系统日志分析”的讲解。它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各种日志文件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来过滤和分析日志信息,从中找出潜在的系统故障或安全隐患。这对于我日常的系统维护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在“用户和组管理”这块的内容,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讲解了SUID、SGID、Sticky Bit这些特殊权限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并且通过实际案例,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要进行精细化的权限控制,以及如何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我非常喜欢书中对“软件包管理”的讲解。它详细介绍了RPM包管理器的使用,以及如何使用yum来安装、更新、卸载软件。更重要的是,它还讲解了如何从源码编译安装软件,以及如何处理软件依赖关系。这让我能够更灵活地在我的Linux系统中安装各种所需的软件。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系统性”。它将Linux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和讲解,让我能够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去理解Linux系统,并且能够在各个子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这本书是我学习Linux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评分

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它“基于CentOS7”这个特点。我知道CentOS是企业级Linux应用中非常主流的一个发行版,而这本书又做了“第2版”的更新,这意味着它应该包含了最新的内容和最贴合实际的应用场景。封面的设计,虽然不算特别华丽,但那种厚重感和清晰的字体,都给人一种“干货满满”的预期。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系统服务的管理”讲解得非常透彻。我之前对于systemd的理解,停留在“知道有这个东西”的层面。但这本书详细讲解了systemd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并且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我能够熟练地使用systemctl命令来管理各种系统服务,包括如何配置服务开机自启、如何查看服务日志、如何处理服务失败等。这对我日常的服务器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我尤其看重书中对“SSH安全配置”的讲解。SSH是远程登录Linux服务器最常用的方式,但很多时候,默认的SSH配置存在安全隐患。这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加固SSH服务,比如禁用root用户登录、使用密钥认证、修改默认端口等。这些实操性的建议,大大提升了我远程访问Linux服务器的安全性。 在网络配置方面,这本书的讲解非常全面。它不仅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还深入讲解了TCP/IP协议栈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来诊断网络问题。这让我对Linux网络配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专门辟出了一个章节来讲解“SELinux”。虽然SELinux听起来很复杂,但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让我明白了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这对于我理解和掌握Linux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我也很赞赏书中对“性能调优”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查看系统状态,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你分析瓶颈所在,并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调优方案。比如,如何调整内核参数、如何优化文件系统挂载选项、如何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非常有指导意义。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系统日志分析”的讲解。它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各种日志文件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来过滤和分析日志信息,从中找出潜在的系统故障或安全隐患。这对于我日常的系统维护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在“文件系统和存储管理”这块的内容,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EXT4、XFS等文件系统的特性,以及LVM逻辑卷的管理。通过学习,我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我的数据,避免数据丢失,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调整磁盘空间。 我非常喜欢书中对“软件包管理”的讲解。它详细介绍了RPM包管理器的使用,以及如何使用yum来安装、更新、卸载软件。更重要的是,它还讲解了如何从源码编译安装软件,以及如何处理软件依赖关系。这让我能够更灵活地在我的Linux系统中安装各种所需的软件。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全面性”。它几乎涵盖了Linux系统管理的所有重要方面,并且能够将复杂的知识点讲解得清晰易懂。这本书让我能够从一个“Linux新手”蜕变为一个能够独立完成各种Linux系统管理任务的“Linux用户”。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它的“专业性”。封面的设计简洁而庄重,没有一点多余的装饰,标题“Linux基础及应用教程”几个字,透露出一种自信和实力。当翻开书页,清晰的排版、严谨的措辞,以及恰到好处的插图,都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的书籍。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CentOS7的“精准定位”。在如今百花齐放的Linux发行版中,能够有一本教程专注于某一个发行版,并且做到深入透彻,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本书从安装部署到系统管理,都围绕着CentOS7展开,这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最直接、最有效的指导。 令我最惊喜的是,书中关于“进程和线程的调度机制”的讲解。我之前对这些底层概念总是感到困惑,不明白Linux是如何高效地管理CPU资源的。这本书用非常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图示,详细解释了各种调度算法,以及进程间通信(IPC)的机制。这让我对Linux的底层运行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Shell脚本编程”的系统性讲解。它从最基础的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讲起,逐步深入到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函数、数组等高级特性。它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脚本范例,让我能够快速上手编写自动化脚本,提高工作效率。 在网络配置方面,这本书的讲解非常全面。它不仅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还深入讲解了TCP/IP协议栈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来诊断网络问题。这让我对Linux网络配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非常欣赏书中对“用户和组管理”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命令的使用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安全”和“权限分离”的层面。它详细讲解了SUID、SGID、Sticky Bit这些特殊权限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并且通过实际案例,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要进行精细化的权限控制,以及如何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专门辟出了一个章节来讲解“SELinux”。虽然SELinux听起来很复杂,但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让我明白了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这对于我理解和掌握Linux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我也很赞赏书中对“性能调优”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查看系统状态,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你分析瓶颈所在,并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调优方案。比如,如何调整内核参数、如何优化文件系统挂载选项、如何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非常有指导意义。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系统日志分析”的讲解。它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各种日志文件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来过滤和分析日志信息,从中找出潜在的系统故障或安全隐患。这对于我日常的系统维护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在“文件系统和存储管理”这块的内容,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EXT4、XFS等文件系统的特性,以及LVM逻辑卷的管理。通过学习,我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我的数据,避免数据丢失,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调整磁盘空间。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在我学习Linux的道路上,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指导。我非常庆幸能够拥有这本书,它为我打开了Linux世界的大门。

评分

我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基础及应用”的定位所吸引。我一直认为,扎实的基础是学好任何技术的前提,而应用则能检验学习的成效。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具有科技感,那种深邃的蓝色配合金属质感的文字,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艳的地方,在于它对“Shell的强大功能”的深入挖掘。我之前对Shell的认识仅限于简单的命令执行,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Shell脚本编程的无限可能。它从最基础的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讲起,逐步深入到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函数、数组等高级特性。它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脚本范例,让我能够快速上手编写自动化脚本,提高工作效率。 我尤其看重书中对“用户和组管理”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命令的使用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安全”和“权限分离”的层面。它详细讲解了SUID、SGID、Sticky Bit这些特殊权限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并且通过实际案例,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要进行精细化的权限控制,以及如何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在网络配置方面,这本书的讲解非常全面。它不仅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还深入讲解了TCP/IP协议栈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来诊断网络问题。这让我对Linux网络配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专门辟出了一个章节来讲解“SELinux”。虽然SELinux听起来很复杂,但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让我明白了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这对于我理解和掌握Linux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我也很赞赏书中对“性能调优”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查看系统状态,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你分析瓶颈所在,并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调优方案。比如,如何调整内核参数、如何优化文件系统挂载选项、如何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非常有指导意义。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系统日志分析”的讲解。它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各种日志文件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来过滤和分析日志信息,从中找出潜在的系统故障或安全隐患。这对于我日常的系统维护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在“文件系统和存储管理”这块的内容,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EXT4、XFS等文件系统的特性,以及LVM逻辑卷的管理。通过学习,我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我的数据,避免数据丢失,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调整磁盘空间。 我非常喜欢书中对“进程和线程的管理”的讲解。我之前对这些概念总是模模糊糊的,不知道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这本书详细解释了进程和线程的区别,以及它们在Linux系统中的工作方式。它还介绍了如何使用ps、top、htop等命令来查看进程信息,以及如何使用kill命令来终止进程。这让我对系统的资源分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启发性”。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激发了我对Linux技术的兴趣,让我看到了Linux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这本书让我从一个“Linux小白”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Linux使用者”。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当下,我并没有急于翻开,而是先仔细研究了一下封面的设计。那种磨砂质感,以及印刷字体上的凹凸感,都给人一种非常扎实的工业设计美学。封面上“Linux基础及应用教程”这几个字,稳稳地占据了视觉中心,而“基于CentOS7 第2版”则在下方做了清晰的补充说明,让我一眼就明了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和定位。 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在讲解基础概念时,非常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很多同类的书籍,可能会把一些零散的概念堆砌在一起,让人感觉不知所云。但这本书不同,它会从最核心的“什么是Linux”开始,逐步引导读者了解它的历史、它的哲学,以及它与Windows等其他操作系统的区别。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对Linux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命令行界面”的讲解。很多人听到命令行就觉得害怕,觉得它很复杂。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图示和生动的比喻,将命令行中的各种元素,比如提示符、命令、参数、选项等等,都解释得一清二楚。它还专门花篇幅介绍了一些常用的Shell(比如Bash),以及Shell的特性,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Shell脚本的强大之处。 这本书在“文件和目录管理”这一块的内容,给了我极大的帮助。我之前对Linux的文件系统结构总是有些混乱,不知道各个目录都存放什么。这本书详细介绍了Linux文件系统的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标准,并且详细讲解了各个重要目录的用途,比如/bin、/sbin、/etc、/home、/var等等。这让我能够快速地找到我需要的文件和配置。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用户和组管理”的讲解,不仅仅是停留在命令的使用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安全”和“权限分离”的层面。它详细讲解了SUID、SGID、Sticky Bit这些特殊权限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并且通过实际案例,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要进行精细化的权限控制,以及如何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我也非常看重这本书在“网络配置”方面的实用性。它不仅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还深入讲解了TCP/IP协议栈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来诊断网络问题。这些知识对于我排查网络故障,以及理解网络通信过程,非常有帮助。 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软件安装与管理”的讲解。它详细介绍了RPM包管理器的使用,以及如何使用yum来安装、更新、卸载软件。更重要的是,它还讲解了如何从源码编译安装软件,以及如何处理软件依赖关系。这让我能够更灵活地在我的Linux系统中安装各种所需的软件。 在我看来,这本书在“系统服务管理”这一块的内容,是其一大亮点。它详细讲解了systemd的原理,以及如何使用systemctl命令来管理各种系统服务。它还提供了很多常见服务的配置示例,比如SSH、Apache、MySQL等,让我能够快速地搭建和配置这些服务。 我也很感激书中对“Shell脚本编程”的详尽阐述。它从最基础的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讲起,逐步深入到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函数、数组等高级特性。它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脚本范例,让我能够快速上手编写自动化脚本,提高工作效率。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的“深入浅出”。它能够将复杂的Linux知识,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指导。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我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书。

评分

从封面到内容,这本书都散发着一种踏实的学究气。它不是那种花里胡哨、讲求形式的书,而是实实在在的内容为王。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厚重”,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这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鼻而来,这对于一个沉浸在书本世界的人来说,是一种很纯粹的享受。 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对于CentOS7的讲解是多么的“接地气”。要知道,很多Linux教程都只是讲一些通用的概念,等到真正应用到具体的发行版上,就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对不上。这本书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明确以CentOS7为基础,详细讲解了CentOS7的各种特性和配置方法,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在我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 我当时最头疼的是用户和组的管理,因为在多用户环境下,权限设置非常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安全问题。这本书在这一块的内容,简直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不仅详细列举了useradd、groupadd、usermod、chown、chmod等命令,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UID、GID、ACL等概念,并且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示例,让我明白了如何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设置用户和组的权限,如何进行精细化的访问控制。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书中对于“系统日志”的管理和分析,有着非常独到的讲解。我之前总是不知道去哪里找日志,也不知道日志里面到底写了些什么。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定位/var/log目录下的各种日志文件,比如messages、secure、cron等,并且教我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来过滤和分析日志信息,找出潜在的系统故障或者安全隐患。这对于我日常的系统维护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对“进程调度”和“信号处理”这部分内容尤为着迷。虽然这些内容听起来有些底层,但它让我明白了Linux系统是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分配CPU资源的。书中对各种进程优先级、调度策略的讲解,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系统的性能瓶颈,甚至能够通过调整相关参数来优化系统的运行效率。 我非常欣赏书中对“Shell脚本编程”的系统性讲解。我之前也尝试过写一些简单的脚本,但总是磕磕绊绊。这本书从最基础的变量、条件判断、循环语句讲起,逐步深入到函数、文件操作、管道等高级特性。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很多实际应用的脚本范例,让我能够快速掌握如何编写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脚本。 在网络配置方面,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IP地址设置,而是深入讲解了SSH的安全配置、防火墙(iptables/firewalld)的规则设置、以及NFS网络文件系统的搭建。这些内容对于我来说,都是非常实用的技能,让我能够更安全、更高效地管理和访问我的Linux服务器。 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专门辟出了一个章节来讲解“SELinux”。虽然SELinux听起来很复杂,但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让我明白了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这对于我理解和掌握Linux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我也很赞赏书中对“性能调优”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查看系统状态,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你分析瓶颈所在,并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调优方案。比如,如何调整内核参数、如何优化文件系统挂载选项、如何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非常有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质量和内容深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引导我在Linux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和进步。我一定会将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想要深入学习Linux的朋友。

评分

这本书的印刷质量非常出色,纸张厚实,色彩还原度高,即使在灯光下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劳。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标题醒目,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拿到书的瞬间,我就被它的质感所吸引,这种对细节的追求,也让我对书本的内容充满了信心。 我当时最想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管理Linux系统中的“服务”。我之前对于systemd的理解非常有限,总是不知道如何启动、停止、重启服务,更不用说如何配置开机自启了。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详细讲解了systemd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并且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我能够熟练地使用systemctl命令来管理各种系统服务。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Shell脚本编程”的讲解,非常系统化和深入。它从最基础的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讲起,逐步深入到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函数、数组等高级特性。它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脚本范例,让我能够快速上手编写自动化脚本,提高工作效率。 我尤其看重书中对“文件和目录管理”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列举了ln、cp、mv、rm等基本命令,更是详细介绍了Linux文件系统的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标准,并且详细讲解了各个重要目录的用途,比如/bin、/sbin、/etc、/home、/var等等。这让我能够快速地找到我需要的文件和配置。 在网络配置方面,这本书的讲解非常全面。它不仅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还深入讲解了TCP/IP协议栈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来诊断网络问题。这让我对Linux网络配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非常欣赏书中对“用户和组管理”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命令的使用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安全”和“权限分离”的层面。它详细讲解了SUID、SGID、Sticky Bit这些特殊权限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并且通过实际案例,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要进行精细化的权限控制,以及如何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专门辟出了一个章节来讲解“SELinux”。虽然SELinux听起来很复杂,但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让我明白了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这对于我理解和掌握Linux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我也很赞赏书中对“性能调优”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查看系统状态,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你分析瓶颈所在,并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调优方案。比如,如何调整内核参数、如何优化文件系统挂载选项、如何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非常有指导意义。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系统日志分析”的讲解。它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各种日志文件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来过滤和分析日志信息,从中找出潜在的系统故障或安全隐患。这对于我日常的系统维护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在“软件包管理”这块的内容,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RPM包管理器的使用,以及如何使用yum来安装、更新、卸载软件。更重要的是,它还讲解了如何从源码编译安装软件,以及如何处理软件依赖关系。这让我能够更灵活地在我的Linux系统中安装各种所需的软件。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它不仅仅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完全可以解决我在Linux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我感到非常满足。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金属质感的标题,配合着深邃的蓝色背景,一眼看过去就透着一股子专业和严谨。我当时拿到的时候,还特意仔细看了看纸张的质感,感觉挺不错的,不是那种特别薄容易透的纸,印刷也很清晰,字迹饱满,这一点对于长时间阅读来说,眼睛不容易疲劳,是很重要的考量。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对Linux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只知道它是一种操作系统,但具体怎么用,有什么特别之处,完全是一头雾水。这本书的章节安排,给我的感觉是循序渐进的,从最基础的安装和配置讲起,一步步深入到各种命令行的使用,再到文件系统的管理,网络配置等等。这种结构设计,对于像我这样零基础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最友好的。不用担心一下子被太多的专业术语淹没,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每一个知识点。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每一个命令的讲解都非常细致,不仅仅是告诉你这个命令是干什么的,更重要的是它给出了大量的示例,并且对每个参数的含义都做了详尽的解释。有时候,我甚至会看到一些非常规的用法,或者是一些隐藏的小技巧,这些都是在网上零散地搜索很难找到的,或者即使找到了,也可能因为理解不到位而无法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书中很多地方都强调了“为什么”以及“怎么做”。比如,在讲到用户和权限管理的时候,它不仅会告诉你如何创建用户、如何设置权限,还会深入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这样做能带来哪些安全上的好处。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对Linux系统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命令的层面。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网络配置的部分。虽然我不是网络工程师,但理解基本的网络知识对于管理服务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书中把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这些概念讲得很透彻,并且提供了很多实操性的配置案例,比如如何配置静态IP,如何设置DHCP服务器等等。我按照书中的步骤一步步操作,竟然真的把我的虚拟机连接到了网络,并且能够正常访问外部网站,那一刻的成就感真的无与伦比。 我是一名在校的学生,学习Linux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很多时候需要用到Linux服务器来跑一些计算任务。这本书在文件系统和存储管理这块的内容,对我帮助非常大。它详细介绍了EXT4、XFS等文件系统的特性,以及LVM逻辑卷的管理。通过学习,我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我的数据,避免数据丢失,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调整磁盘空间。 这本书中的“进程管理”和“系统监控”章节,可以说是我的救星。之前在处理一些性能问题的时候,常常不知道从何下手,也不知道哪个进程占用了大量的资源。读完这部分内容,我学会了如何使用top、htop、ps等命令来查看系统负载,如何识别出异常的进程,并且能够根据CPU、内存的使用情况来判断问题所在。这大大提高了我的故障排查效率。 我也很欣慰地发现,这本书在编写时,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它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是包含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和最佳实践。例如,在讲到Shell脚本编程时,它不仅仅介绍了基本的语法,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脚本示例,比如自动备份脚本、监控脚本等等,这些脚本可以直接拿来用,或者在上面进行修改,大大节省了我的开发时间。 这本书在“软件安装与管理”这块的内容,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之前对于如何从源码编译安装软件,以及如何使用yum、dnf这些包管理器,都感到非常头疼。通过这本书,我系统地学习了这些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地解决软件依赖问题,以及如何管理和卸载软件。这让我对Linux系统的可维护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紧密围绕着我的学习目标和实际需求。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书籍,而是充满了实实在在的干货,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到了实处,让我学到的东西能够直接应用到我的学习和工作中。我真的非常庆幸选择了这本书作为我的Linux入门教材。

评分

我之所以会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书名中“应用教程”这四个字所吸引。我学习Linux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了解多少个命令,而是为了能够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给我一种很专业、很扎实的感觉,没有过多的花哨,字体清晰,排版整齐,一看就是精心制作的。 这本书最让我满意的地方,在于它对CentOS7的“深度定制”。很多Linux教程都是非常通用的,等你真正动手操作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命令和配置在CentOS7上根本就不一样。而这本书,从安装到各种服务的配置,都紧密围绕着CentOS7展开,这让我省去了大量的“踩坑”时间。 我当时最纠结的是“文件系统管理”。我总是搞不清楚ext4、xfs这些文件系统的区别,也不知道LVM到底能带来什么便利。这本书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大量的图示,详细解释了这些概念,并且通过实际操作,让我能够亲手创建和管理逻辑卷,理解文件系统的挂载和卸载,以及如何进行文件系统的备份和恢复。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进程和线程的管理”的讲解。我之前对这些概念总是模模糊糊的,不知道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这本书详细解释了进程和线程的区别,以及它们在Linux系统中的工作方式。它还介绍了如何使用ps、top、htop等命令来查看进程信息,以及如何使用kill命令来终止进程。这让我对系统的资源分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Shell脚本编程”的循序渐进的讲解。它从最基础的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讲起,逐步深入到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函数、数组等高级特性。它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脚本范例,让我能够快速上手编写自动化脚本,提高工作效率。 在网络配置方面,这本书的讲解非常全面。它不仅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还深入讲解了TCP/IP协议栈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来诊断网络问题。这让我对Linux网络配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专门辟出了一个章节来讲解“SELinux”。虽然SELinux听起来很复杂,但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让我明白了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这对于我理解和掌握Linux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我也很赞赏书中对“性能调优”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查看系统状态,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你分析瓶颈所在,并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调优方案。比如,如何调整内核参数、如何优化文件系统挂载选项、如何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非常有指导意义。 我非常欣赏书中对“系统日志分析”的讲解。它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各种日志文件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来过滤和分析日志信息,从中找出潜在的系统故障或安全隐患。这对于我日常的系统维护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紧密围绕着“应用”这个核心展开,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技能的培养。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完全可以应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这让我感到非常物超所值。

评分

我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应用教程”这个名字所吸引。我一直觉得,学技术最重要的是能够学以致用,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封面设计方面,虽然不是特别抢眼,但那种踏实、严谨的风格,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一定非常扎实。 这本书最让我满意的地方,在于它对“Shell脚本编程”的讲解,非常系统化和深入。它从最基础的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讲起,逐步深入到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函数、数组等高级特性。它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脚本范例,让我能够快速上手编写自动化脚本,提高工作效率。 我尤其看重书中对“文件和目录管理”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列举了ln、cp、mv、rm等基本命令,更是详细介绍了Linux文件系统的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标准,并且详细讲解了各个重要目录的用途,比如/bin、/sbin、/etc、/home、/var等等。这让我能够快速地找到我需要的文件和配置。 在网络配置方面,这本书的讲解非常全面。它不仅仅教我如何配置IP地址,还深入讲解了TCP/IP协议栈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来诊断网络问题。这让我对Linux网络配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专门辟出了一个章节来讲解“SELinux”。虽然SELinux听起来很复杂,但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大量的案例,让我明白了SELinux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配置和故障排查。这对于我理解和掌握Linux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我也很赞赏书中对“性能调优”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查看系统状态,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你分析瓶颈所在,并且提供一些可行的调优方案。比如,如何调整内核参数、如何优化文件系统挂载选项、如何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非常有指导意义。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系统日志分析”的讲解。它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各种日志文件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grep、awk、sed等命令来过滤和分析日志信息,从中找出潜在的系统故障或安全隐患。这对于我日常的系统维护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在“用户和组管理”这块的内容,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讲解了SUID、SGID、Sticky Bit这些特殊权限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并且通过实际案例,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要进行精细化的权限控制,以及如何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我非常喜欢书中对“系统服务的管理”的讲解。它详细讲解了systemd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并且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我能够熟练地使用systemctl命令来管理各种系统服务。这对我日常的服务器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实用性”。它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完全可以直接应用到我的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

正版书啊质量是不错,内容,也还可以,主要是作为手册翻看翻看。

评分

到货快,品质不错?

评分

很不错的书,下次会再来的

评分

物廉价美,打折时间买很划算!

评分

可以的,这书看了一点,感觉还行。可以读下去。

评分

不错不错,值得推荐一下!

评分

与时俱进,学习7了.感觉还可以.

评分

很给力,一直想找的书,终于找到了

评分

还没开始看,过一段时间再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