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讲解《庄子》,自有一格,颇得《庄子》精髓——不斤斤于个别语译,而是在旁征博引的同时,重在对文章妙趣和精义的提示及精神内涵和意旨的阐扬,文思敏捷灵动,语言生动活泼,阐述通俗明白,实为当代读者接近《庄子》的较好读本。
作为中华文化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庄子》自魏晋玄学盛行以来就成为上层社会和读书人的必读书,其汪洋恣意的气势、博大精深的内容和奇诡瑰丽的想象,一直让读者在惊叹感佩之余,终难参透其究竟。一九八一年秋,南怀瑾先生在台北十方书院开始讲解《庄子》,《庄子諵譁(套装共2册)》由其讲解记录整理而成。南怀瑾先生讲《庄子》,自有一格,不斤斤于个别语译,游乎经史子集之中,不论出世入世,评比精义,正说反说,更提示《庄子》出入禅道的旨意。加之语言通俗明白,深入浅出,是当代读者接近《庄子》的较好读本。
南怀瑾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
开场白
为人为己之争
温柔敦厚与空灵洒脱
从容潇洒的人们
外篇杂篇的影响力
逍遥游第一
逍遥解脱的人生
具见和比喻
物化被化自化
大禹治水
北冥的鱼
怒而飞
神奇古怪的记载
六月的飞行
生命的力量
多蓝多远的天
大海般的胸怀
大风高飞
大鹏与小鸟
计划之旅
生命的长短
北冥的天池
大与小
鹏程万里
你是什么材料
自视很高的人
出格的高人
第五种人
陈抟老祖
第六种人
第七种人
至人神人圣人
隐士的故事
阳光和时雨
大境界小境界
世俗和出世的解脱
藐姑射山的神仙
知识的聋盲
心能转物和禅定
圣人与帝王
大瓜与祖传秘方
瓜船
大树和狐狸
无何有之乡
真正的逍遥
齐物论第二
南郭与颜成
交臂非故
忘我与齐物
地球的呼吸
纪晓岚的经历
依他起的风
吓人的音声
泠风飘风厉风
人籁地籁天籁
吹万不同
无主宰非自然
神气智慧
惶恐可怜的人
心态情态
生命存在与意识流注
主宰是准
迷悟不二
谁是准非
真正的是非
言语是什么
道与言语
道被遮住了
是非对错
生死死生
圣人如何如何得道
天地万物一匹马
最终的一同
平凡的高智慧
暮四朝三不习惯
懂得调和的人
宇宙万有开始前后
音乐与道
专心实证
圣人追求的境界
太极无极太太极
大小寿天为一
三以后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
孔子的春秋
仁义道德是什么
道的宝库
人伦之道
庄子的论辩
至人的境界
求道与成道
说心物一元
文字与言语
归回何处
梦与醒
吊诡机锋
谁是公评人
生命的主宰
蝴蝶梦
小结《齐物论》
养生主第三
少知道少烦恼
袁子才与郑板桥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打通督脉
督脉的三关
要名利要成仙
解牛的技艺
庖丁说法
人生的关键和枝节
谨慎的人
独立自主的生命
崇高必有堕落
无尽相传的薪火
人间世第四
颜回想当王者师
泥菩萨过江的颜回
职业和事业
道是道德是德
道德的泛滥
不通人情世故的人
周围嫉妒的人
笨的好人聪明的坏人
颜回的修养
外圆内方
学古人好吗
君道臣道师道
心斋是什么
八风吹不动
自欺欺人被人欺
内圣的修养
大使的痛苦
宋真宗与寇准
郭子仪的境界
天下两件大事
忠与孝
外交政治哲学
阳谋阴谋
祸从口出
有善心不刻薄
不迁怒不二过
太子的老师
冯道的境界
如何教育领导人
不自量力的螳螂
虎性马性人性
齐国的大树
树神说法
韩非子说的故事
奇才异能
好就是不好
不祥就足大祥
孔予楚国之旅
小结人间世
德充符第五
王骀是何等人
山不山 水不水
知止而后定
有始有终
有道者如何生活
你自以为是吗
安之若命的人
郭象注解之美
道德充满的人
向孔子说教的人
老聃怎么说
鲁哀公被迷住了
吸引人的是什么
再说修养
李泌的故事
才德双全
用师则王 用友则霸 用徒则亡
内在与外在
发挥四种观念
情与无情
什么是情 什么是性
有情 感情 妄情 无情
大宗师第六
天命与自然
知与不知的问题
你想与天地同寿吗
谁真了解生命
知识学问非绝对
真人的行事风格
真人的生命现象
用兵的原则
内圣外王的成就
谈《春秋》 说《史记》
庄子眼中的高士
严子陵与汉光武
真人的境界
汉宣帝与丙吉
是庄子 不是老子
法家与法治
能出世 能入世
……
应帝王第七
尧舜以前
为何提倡仁义孝慈
上古人的生活与道行
民主自由是道德吗
天下如何治
如何成为领导者
聪明努力不一定行
真正的明王之治
神巫给壶子看相
壶子的境界
壶子说修道
列子闭门修行
入世应帝王
浑沌啊浑沌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解脱的人生
现在我们先开始研究第一篇逍遥游。逍遥两个字,并不是西门町那个洗澡的地方逍遥池。不过,那个逍遥池也有一点取《庄子?内篇》的意味。在中国文化里,逍遥这两个字,是庄子先提出来的。我们现在常说,人要逍遥逍遥,这个逍遥,常常是指修道人的理想,如何去逍遥,等于学佛的人,要求得解脱一样。在我看来,许多修道人,不但不逍遥,并且看他们愈来愈苦。那些修道打坐的人,又吃素,又守戒,这样那样,这叫做道吗?看他是一点都不逍遥。学佛的人也是一点都不解脱,你说这是何苦呢?所以我们看了《庄子》的题目,特别要注意。
《庄子》第一篇提出来逍遥游。逍遥是逍遥,游是游。因为逍遥,才可以游。借用佛家的观念,人生能够解脱,才能够得游戏三昧,才敢在人生境界里游戏。如果人生不得解脱,这个人生根本就是一件痛苦的事,如何能够逍遥呢?从哲学观念来讲,什么是人生?我们可以给一个答案,就是痛苦的累积叫做人生。那么,痛苦如何解除呢?就是要得到逍遥的解脱,也就是庄子所提出来的逍遥游这个东西。《逍遥游》全篇的内涵,首先就是人生要具有高见,就是普通我们讲见地、见解、眼光、思想。一个人没有远见,没有见解,如想成功一个事业,或者完成一个美好人生,是不可能的事。后来中国的禅宗,也首先讲求“具见”,先见道才能修道,如果修道的人没有见道,还修个什么道呢?等于说我们见到了金子,才想办法把金子做成东西,如果连黄金都没有看到,只在那里瞎想,有什么用!不仅是修道人必须先要见道,就是普通人也要真正了解了人生,才能够懂得如何做一个人。所以,庄子首先提出来“具见”。
具见和比喻
那么具个什么见呢?《逍遥游》里告诉我们,具个解脱的见。人生不要被物质的世界、现实的环境所困扰,假使被物质世界所限制,被现实环境所困扰,这个人生的见解已经不够了。刚才我们讲,人生是痛苦的累积,那是指普通人,如果能够具备了高远的见地,如果不被物质世界所限制,如果不被人生痛苦环境所困惑,则人就可以超越,就能够升华。
这一篇里有两大重点,八九处的譬喻,告诉我们人生以及真正的修养方法。谈到庄子的比喻,我们知道,世界上最高深的道理,与人的感情一样,是没有办法用任何言语文字表达得出来的。我常说人与人之间有误会,只因言语文字不能充分表达。当一个人的情感,没有办法表达出来时,只好哭!因为一个人哭了,别人才知道这个人多情、伤心!他不哭,我们就不知道他的情感。不然就哈哈大笑,笑得昏过去了,别人晓得他高兴,高兴死了嘛!这个道理,也就是人生的哲学。
另外也有最高明的办法,把不能表达的东西,转个弯,用譬喻表达。所以世界上,最高明的几个大宗教家,如释迦牟尼佛以及耶稣,都是善于用譬喻的。庄子也常用譬喻,因为有许多地方,不用譬喻无法表达。譬如说一个人很漂亮,漂亮到什么程度呢?比杨贵妃还漂亮,杨贵妃究竟有多漂亮,我们也没有看过,不过拿那个来譬喻,就说明了那个漂亮的程度,这样旁人就懂了。所以庄子的逍遥游有两个重点,用很多的譬喻,第一个重点是具见,第二个是物化。
物化被化自化
物化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大题目,道家认为宇宙中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一切万物,都是物与物之间互相的变化。譬如我们人,也是物化,是由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再变化出来那么多的人。另外我们生命活着,是靠牛肉啊!白米饭啊!面包啊!青菜萝卜啊!变化出来的。我们的排泄物又变成肥料,肥料又变成万物,一切万物互相在变化,而且又非变不可,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变的,这就是物化。所以,在道家的观念中,整个的天地宇宙,是时空形成变化的一个大锅炉,我们在这个变化的锅炉里,不过是一个被化、受化的小分子而已。我们只是宇宙万化中,掉下来最小一点点的所化之物。大到宇宙,小至微生物,最初与永恒起能化作用的是谁呢?要把握那个能化的,把那个东西抓到了,就得道了,就可以逍遥了。不然我们始终还是被化的,我们做不了变化之主,做不了造化之主;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够超然于物外,也就是超过了万物变化的范围以外。
不过庄子也告诉我们,人也是万物之一,人可以自化。在我们没有得道以前是被化,如果有了具见——见道了,我们可以自化,可以把这个有限的生命,变成无限的生命,也把我们有限的功能,变成无限的功能。
物化的道理,我们慢慢地再讨论,在第二篇中告诉我们真正的变化是什么。人类可以把自己升华成一个超人,但是怎么变成超人呢?超人就在最平凡中变;要做到这个,才真正达到了逍遥。我们先把这个原则把握住,再来讨论,在座的诸位先生,诸位同学们,研究过《庄子》的很多,我现在只是报告我的意见而已。现在看原文。庄子有很多优美的文辞,也是非常高的文学境界。
大禹治水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这本书上,北“冥”这个字,没有三点水,别的书有三点水,尤其道家的书上,都有三点水。中国道家有一部最古老的,讲世界地理的书,名叫《山海经》,现在美国很流行了,有人拼命在研究。根据《山海经》的叙述,我们的老祖宗大禹,治水曾到过美国,现在美国也有人相信,因为看了《山海经》的缘故。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大禹治水一共九年,不但到过美国,还到过欧洲,到过中东、红海、地中海一带。
研究大禹治水,从历史上简直看不出来经过的情况。那时全国的人口,大概比现在的台湾多不了多少。但是他能在九年当中,打开了长江、黄河,把全国的洪水放流到大海去,这可是不容易做到的啊!况且在《山海经》那个传记中,东南亚各国,他都到过的,他究竟怎么去的?当时又没有飞机;据道家讲,他是骑在龙背上,飞到各处去的,这类的神话太多了。又说当他要打开黄河上游那个龙门的时候,只要符咒一画,天上就有个巨灵人下来。那巨灵人按照大禹的指示,手搭到华山这一边,两脚蹲在黄河对岸,不晓得怎么样一推,龙门就打开了。这个过程当然很快,只要几分钟,所以他九年当中,能把全国的大水治好。
我们现在听起来蛮好玩的,究竟是科学?是神话?仔细想想,这个里头有很多的问题。上古连机械都不发达,不要说打开龙门,就是以全国的人力去挖长江的一截,给你三十年也做不到,为什么九年治水就成功了呢?像这些资料,都在中国《道藏》里,要从大禹的传记中找才有。
《山海经》愈看愈神怪,演变出来说到全世界的人类中,有个穿心(贯胸)国,人生下来,身上有个洞。贵人才有洞,不是贵人没有洞,或者洞也小一点,这个洞是对穿的,贵人吃了饭要走路,下面人拿个杠子,两边一套,两个人就抬走。除了穿心国,还有各色各样的国家,各样人类。现在倒不是我们在搞《山海经》,是外国人在研究,研究过来研究过去才知道,大禹是到过美国的,最近还发表论文等。有个美国同学问我:老师啊!台湾买不买得到《山海经》啊?我说买得到呀!我告诉他地方,他买一部赶紧要研究。
北冥的鱼
《山海经》上所讲的北冥地方,等于我们现在讲地球的北极。这个要注意啊!可见道家的传说,在上古的时候,观念比我们广阔,学术思想境界也比我们大;反而我们后世,把北冥说成了什么渤海,把范围缩小了。庄子说北冥那里有一条鱼,叫做鲲鱼,这个鲲鱼有多大呢?不晓得有几千里大。
庄子说这一条鱼啊,奇怪了,突然一个变化,从海里头飞上天,变成鸟了,叫做大鹏鸟。它的背呢?庄子用的文字非常科学的啊!鹏之背,讲这个鸟的背有多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个就很奇怪了,我们先讨论这个问题,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科学观。你们年轻人听了一定笑,认为我们乱吹科学。实际上,我们自己老祖宗的文化,在世界的科学史上是领先的。当我们有科学的时候,西方文化还没有影子呢!当然我们现在又落后了几千年,都是不求进步,现在非跟人家学不可。我们还有许多的科学理论,你们听了也许更要笑,但是真的假的,还不知道,还不要轻易笑。我们晓得头上有角的那个鹿,据说海里的鲨鱼到了年龄,会跳上沙滩,一打滚,就跑到山里变成鹿了。信不信由你,讲不讲由我,我也是在古人的书里看到的。
但是,有一些东西的确会变的。苍蝇、蚊子是蛆和孑孓变出来的,譬如蚕蛾是蚕变出来的,都是物化的道理。我们人也是变来的,是精虫卵子变来的。有一部道书叫做《化书》,是唐末五代时一个神仙谭峭所著的,专门讲物化的道理,什么变成什么,一切都在变。所以,人也在变!每一个人思想年龄都在变。男人到了更年期,一个老实的人,突然变成刁钻古怪神经病,因为都在变嘛!照心理学来说,不是人变坏了,是变病了!对不对?你看我们坐在这里,大家都在变嘛!本来每人都是妈妈怀里的小婴儿,现在,变得古里古怪,像我一样,头发也变白了,都在变啊!
所以,他说,海里头有条鱼,突然一变,飞上天,变成一只大鹏鸟。这里提出来两件事,“沉潜飞动”四个字。沉下来,潜在深海里头,忽然一变,远走高飞。就是这两件事。
庄子一开始,已经告诉了我们人生的道理,当一个人倒霉没有办法的时候,沉潜在深水里头,动都不要动。深水里头本来有动物,海底的动物多得很哪!深海里头生物都很庞大,而深海里头是黑的,没有亮光。深海里头的动物,本身都带光、带电,头上或翅膀上都有亮光。所以,道家的知识非常渊博。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或者修道没有成功,需要沉潜,修到相当的程度就变化了,飞动升华;道家告诉我们这个意义,道家也有这个事实。
有很多年轻人喜欢修道,什么是北冥呢?在我们身体上来说,丹田、海底之下,叫做北冥。道家又说什么是南冥呢?在头顶上。所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到了顶上,照佛家讲,就是千百亿化身的道理。道家佛家解释《庄子》,是向这一面解释的,但是我们不管这些,只是把知识介绍给大家。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庄子说这条鱼,变成鸟,鸟的背,同鱼的本身没有变之前一样,也不晓得几千里大。可是它变了以后,比原来是鱼的时候还厉害,鸟背就有几千里,还没有算两个翅膀。那两个翅膀一张开啊!像天上的云一样,把天的两边都盖住了。说有多大呢?把东半球、西半球都遮住了。这是庄子的文章,要学吹牛,要学写文章,就要学庄子。据说唐代有名的诗人杜甫,想作诗,就说:“语不惊人誓不休。”要说话说得惊人,就要学庄子吹牛那么大。有兴趣写作的青年同学,要特别注意庄子的文章,还有他写作的境界。
……
我最近迷上了这种老先生娓娓道来的讲解方式,这套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真”。南老师的讲解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究气,反而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者,坐在你身边,用最朴素的语言,剖析最深刻的道理。特别是他对“内篇”的解读,简直是句句珠玑,直击人心。书中很多对人生困境的描摹,比如人性的局限、欲望的枷锁,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我发现,读这本书不是在学习知识,而是在进行一场自我对话。它能让你卸下伪装,直面真实的自己。那种感觉很奇妙,仿佛那些古老的智慧,经过南老师的转译,瞬间变得鲜活起来,直接作用于你当下的生活。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停下来,在脑子里默默地跟南老师“辩论”几句,那种思绪的碰撞,非常过瘾。
评分这本《庄子諵譁》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读完后感觉像是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南怀瑾先生的文字功力深厚,他并非照本宣科地解读《庄子》,而是将那些看似玄奥的篇章,用一种极其贴近生活、入木三分的方式阐述出来。尤其是在讲到“齐物论”时,那种对世间万物一体的体悟,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见解,让人不禁反思自己平日里那些执着和烦恼是否真的有必要存在。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谈到“逍遥游”时,那种超脱物外的洒脱感,仿佛能透过文字感受到那股乘风而去的畅快。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不只是理论上的阐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引导。每次拿起书,都能从中汲取到一股清新的气场,让人在纷繁的俗世中,找到一处可以安放心灵的角落。对于想真正领会庄子精神,而不是停留在字面理解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上佳之选。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和排版也挺讲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阅读的仪式感。但更重要的是内容带来的精神震撼。我个人对哲学类的书籍不太感冒,总觉得太抽象,但南怀瑾先生的解读方式却有着一种强大的“落地性”。他不会停留在“道可道,非常道”的抽象讨论上,而是会立刻将其引申到我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看待得失成败上。比如他谈“达生”那一块,那种顺应天性、不强求的生命哲学,让我在面对工作中的不确定性时,心态平和了许多。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去赢,而是如何优雅地接受一切发生,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世界的看法都变得更开阔、更包容了。
评分我发现自己对这套书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源于南怀瑾先生那种“予取予求”的讲解风格。他仿佛没有什么保留,把毕生对《庄子》的体悟和心得都倾囊相授。书中有许多地方,他会用现代的语境来比喻那些古老的观念,使得理解的障碍瞬间消弭。比如他谈到“应物而不滞”,那段文字我反复看了好几遍,那种不被外界事物所束缚,但又能积极应对的状态,简直是现代人最需要的生存之道。这本书读下来,不光是理解了庄子,更像是接受了一场高级的心理疏导。它提供了一种面对复杂人生的解压阀,让你知道,原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达到的。非常推荐给所有在“忙碌”中迷失方向的现代人。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种“解注”类的书籍是抱有保留态度的,总怕会读得枯燥乏味。但《庄子諵譁》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叙述节奏把握得非常好,该深入时深入,该放手时放手。它成功地在“学术的严谨性”和“阅读的趣味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我特别欣赏南老师在解释一些典故时,会引入大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参照,这使得庄子的思想不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深深扎根于当时的社会土壤之中。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古代哲学的理解。对于那些觉得《庄子》难懂的朋友,我强烈推荐这本书,它就像一把钥匙,能帮你轻松打开那扇通往古代智慧的大门,而且门后的风景绝对比你想象的要壮阔得多。
评分好书值得一看,学习庄子人生逍遥的态度!
评分南大师南居士这几年对我影响蛮大的,十分感谢崇敬南老的引带,愿儒释道三家之学在东土深入发生成长,利益众生,南无阿弥陀佛!
评分书很好,送货很快
评分很不错,超级喜欢南怀瑾,多多补充知识
评分這就是智慧呀,好好學習。哈啊哈
评分很好的书,国学科普的必读之书,强烈推荐。京东送货也很快的哦
评分好书,搞活动也不是很贵了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这本还没有看到,《论语:》里的观点很独特,让人耳目一新
评分南老师的讲的书,不用考虑,直接入。这次乘活动,入了十几本,能看很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