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4
学术笔记丛刊:履斋示儿编(繁体竖排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这书第一次给我发过来的又脏又旧成色实在不敢恭维。换货以后还是有点糟糕,不过比第一次要好一点,因为这书的库存已经不多,只好将就。
评分《学术笔记丛刊:履斋示儿编(繁体竖排版)》共二十三卷,内容分总说、经说、文说、诗说、正误、杂记、字说七部分,涉及领域十分广泛。作者自谦「论焉而不尽,尽焉而不确,非敢以污当代英明之眼,姑以示之子孙耳,故名曰《示儿编》」(孙奕《履斋示儿编叙》)。从学术史角度检视,该书并非宋代学术笔记之绝佳者,其未立一时之典范,亦未开一代之风气,但是书中「辩经传之同异,核文辞之是非,诗之评,字之正,人物之绮谈,奇闻奥旨,靡所不载」(胡楷题识),立论多独特,见解常有他人未到处。由宋至今,学人引用评述颇多,可谓沾溉学林久矣,是一部颇有特色的笔记著作。
评分书窟 五代人孟景翌,一生勤奋读书,出门则藏书跟随,终日手不释卷。读书所坐之处,四面书籍卷轴盈满,时人谓之“书窟”。书巢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山荫家居时建造了一个书房,自命为“书巢”。
评分孙奕,字季昭,号履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卒年及历仕履不详。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二十九收《书周益公答孙季昭帖》、《题孙季昭上周益公请改修〈三国志〉书稿》二篇,分别载有“右宋少傅周益公答解元孙季昭帖”及“宋乡贡进士庐陵孙季昭三上书益国周公,请改修《三国史志》,以正汉统,益公时已年老”云云。周公即周必大,孙奕与必大有过从,当为同时人。因知孙奕当于宋光宗、宁宗朝在世,宁宗时进士。《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宋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著录原书编为前、后集二十四卷,但今未见二十四卷本传世。现存最早版本是经其乡人胡楷重新编订的元刻二十三卷本。
评分东西还是不错,已经用过了。
评分虽然汉代就已经出现“墓砖”、“墓记”等石刻史料,不过正确说来,墓志的起源应该是从西晋开始的。尽管如此,西晋时期的出土墓志数量不多,南北朝以后的出土墓志才渐渐增加,其中北朝墓志又较南朝多。南北朝墓志的书写文体和西晋不同,用的是当代流行的四六骈文,特征是多用典故与华丽的词藻。唐代墓志因为在洛阳邙山一地大量出土的缘故,墓志总数居于各朝之冠,墓主身份也由前朝皇室贵族普及至中下级官员。唐代前期墓志继承南北朝墓志骈文风格,趋于格式化的写法。唐代后期墓志,尤其是大历年间以后,书写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和前期墓志比起来,对墓主个人的记载,比方说妻子儿女的记载明显地增加很多,对墓主个人的事迹也有较具体的描述,典故和华丽的词藻明显地减少很多。到了北宋中期,墓志文体又有了变化。长篇墓志增加,也完全不见骈体文的痕迹。对墓志主的事迹有更具体、详细地描写。比方说大部份的北宋墓志常常叙述墓志主在官员任期内解决的诉讼纷争,当然其目的在于颂扬政绩。这样的写法在唐代墓志只能见到两三个例子。可以说唐代后期墓志慢慢跳脱前期骈文风格,演变为半韵文半散文的文体,至北宋中期以后,彻底转为散文风格。另外由宋代墓志详细记载志主为官业绩一点,也可以说墓志的性质也在宋代由哀悼文学转向传记文学。
评分正品吧,印刷好,不错
评分东西还是不错,已经用过了。
评分好书!但购的时候多点了一本,申请退款,第二天就退了,快!
学术笔记丛刊:履斋示儿编(繁体竖排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