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丛书:地中海史诗三部曲之一: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

甲骨文丛书:地中海史诗三部曲之一: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 著,陆大鹏 译
图书标签:
  • 历史
  • 军事
  • 战争
  • 君士坦丁堡
  • 奥斯曼帝国
  • 中世纪
  • 地中海
  • 甲骨文
  • 历史小说
  • 1453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45120
版次:1
商品编码:11472159
品牌:甲骨文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地中海诗史三部曲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和作家罗杰克劳利以此书获得《纽约时报》畅销书。在这部集中描写1453年那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著名战役的书中,作者以严谨的历史叙述、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传神的人物刻画,完整地再现了1453年围绕君士坦丁堡、被赋予了神圣意义的攻防战的战前双方准备、战争进程的展开以及战争之后地中海世界的历史走向。
  罗杰·克劳利还调动大历史笔墨,浓墨重彩地为战争的发动者——自称为两片大海和两大陆地的皇帝的穆罕默德二世苏丹以及带领全体民众坚守城池的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两位较高统帅画像;同时,罗杰·克劳利或用白描,或用素描,或施以淡墨,描绘出对垒中的两军指挥官、首席大臣、宗教领袖、能工巧匠们的群像;此外,作者在伊斯坦布尔生活多年,曾泛游地中海世界,其对当今留存的城墙、教堂等建筑的细致考察也倾注笔端。

内容简介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完整地再现了1453年围绕君士坦丁堡、被赋予了神圣意义的攻防战的战前双方准备、战争进程的展开,以及战争之后地中海世界的历史走向。作者调动大历史笔墨,浓墨重彩地为战争的发动者——自称为两片大海和两大陆地的皇帝的穆罕默德二世苏丹以及带领全体民众坚守城池的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两位较高统帅画像;同时,罗杰·克劳利或用白描,或用素描,或施以淡墨,描绘出对垒中的两军指挥官、首席大臣、宗教领袖、能工巧匠们的群像。
  拜占庭帝国的千年都城君士坦丁堡一直是西方世界的中心和基督教世界抵御伊斯兰世界的堡垒。但在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集中了伊斯兰世界的力量,力图攻克这座城市。1453年4月,八万名装备了新式武器的穆斯林战士开始攻城,而守城的是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堡十一世麾下的区区八千名基督徒士兵。在一连数周的炮火之后,城市轰然陷落,这一事件改变了世界,也标志着拜占庭的灭亡和中世纪世界的终结。《1453》背后的研究无可挑剔,它是一个讲述勇气、残忍、技术革新、忍耐和运气的生动而跌宕起伏的故事。但它同样是当下的故事,是将中东的对抗与现代世界连接起来的一系列事件中的关键链条。

作者简介

  罗杰·克劳利(RogerCrowley),历史学家。他出生于英格兰,剑桥大学毕业后,曾久居伊斯坦布尔,并对土耳其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花费数年时间广泛游历了地中海世界,这使他拥有对地中海的渊博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著有“地中海史诗三部曲”《1453》《海洋帝国》和《财富之城》。
  
  陆大鹏,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精通英德法三种外语,热衷西方文学历史,译著有托尔金《哈比人》(合译)、朱诺·迪亚斯《你就这样失去了她》、《暴发户与牟利者:纳粹时期的腐败》等。

精彩书评

  ★克劳利引人入胜的叙述……读之更像生动的小说。人物……描摹极其细致,全都是基于历史文献,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洛杉矶时报》
  
  ★克劳利对君士坦丁堡攻城战的重述极富戏剧性,激动人心。
  ——《旧金山纪事报》
  
  ★出神入化……罗杰?克劳利为一个古老而永远引人入胜的故事注入了新活力。《1453》融合了军事史的令人着迷的细节和对宗教意象的丰富指涉,这些意象对战争的双方都有极大影响。
  ——《经济学人》
  
  ★节奏轻快,是了解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长期敌对关系的入门必读书。
  ——《科克斯书评》

目录

序言: 红苹果
1.燃烧的海
2.伊斯坦布尔的梦想
3.苏丹和皇帝
4.割断喉咙
5.黑暗的教堂
6.城墙和大炮
7.浩瀚如繁星
8.世界末日的恐怖号角
9.上帝的神风
10.鲜血的螺旋
11.恐怖的机械
12.不祥之兆
13 “铭记这一天!”
14.紧锁的城门
15.一捧尘土
16.世界的梦魇
尾声:安息之地

精彩书摘

  在鼎盛时期,帝国统治着从意大利到突尼斯的地中海地区。但在这些邻居的压力之下,帝国不断地扩张或者收缩,就像一张巨大的地图,边边角角无时无刻不在卷曲。一年又一年,帝国陆海军从马尔马拉海岸的大型港口出征,旌旗招展、号角齐鸣,要么是去收复某个行省,要么是去稳定某段边疆。拜占庭是一个永远在战斗的帝国,而君士坦丁堡由于它十字路口中心的地理位置,不断受到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压力。在帝国的最初500年中,不知有多少支异族军队曾沿着君士坦丁堡的陆墙安营扎寨,阿拉伯人不过是其中最为坚决的一支。波斯人和阿瓦尔人于626年兵临城下;保加尔人在8、9、10世纪曾发动多次进攻;俄罗斯的伊戈尔王子于941年来到这里。对希腊人来说,围城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他们最古老的神话:除了圣经,人们还熟知荷马讲述的特洛伊的故事。这让希腊人既讲求实际,又非常迷信。城墙的维护是公民们的一项长期义务;粮仓内总是储有大量粮食,蓄水池总是蓄满,但东正教会认为精神上的防御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圣母是城市的主保圣人;危急时刻,人们高举她的圣像沿着城墙游行。人们相信,717年的围城战中,君士坦丁堡就是因为圣母的佑助才得救的。这些圣像赋予的自信心可与《古兰经》媲美。
  ……

前言/序言


远古的回响与帝国的黄昏:一部关于权力、信仰与文明冲突的史诗 本书并非聚焦于那座横跨欧亚大陆的“新罗马”的最终陷落,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地中海世界,探寻在“1453”这个关键年份前后,这片蓝色水域上酝酿已久的宏大叙事。它是一部关于文明的张力、信仰的固执与地理决定论的深刻剖析,旨在揭示地中海文明圈内部的复杂互动如何塑造了近现代世界的版图。 第一部:亚历山大的遗产与罗马的幽灵 我们的旅程始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余晖,聚焦于地中海东岸的文化熔炉。这里的社会结构、商业网络和思想遗产,如同交织的藤蔓,紧密联系着巴尔干的蛮族部落与埃及的丰饶平原。我们详细考察了拜占庭帝国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努力维护着“罗马”之名的合法性,以及这种合法性在面对新兴势力时的脆弱性。 权力结构与区域政治: 书中深入分析了拜占庭晚期错综复杂的权力分配。从宫廷内部的贵族派系斗争——那些关于圣像崇拜的遗留问题、皇室婚姻的外交筹码,到与威尼斯、热那亚等海洋共和国之间既合作又冲突的贸易关系。地中海不再是单一帝国的内湖,而是被分散的、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城邦所主导,这些城邦如同吸血的蚂蟥,不断削弱着君士坦丁堡的财政基础。 信仰与认同的张力: 东正教的中心地位如何成为一种双刃剑?它巩固了拜占庭的文化认同,却也疏远了西欧的潜在盟友,尤其是当拉丁十字军的阴影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时。本书细致描绘了东西教会大分裂的后续影响,以及在这种文化隔阂下,地中海区域内不同信仰群体(如亚美尼亚人、叙利亚基督徒)所扮演的缓冲或催化角色。这些群体的流动与定居,深刻影响了地区间的经济和军事平衡。 第二部:海洋的脉动——贸易、瘟疫与地理的宿命 地中海不仅是交通线,更是经济生命的动脉。本部分剥离了宗教与政治的表象,聚焦于支撑这一切的物质基础。 香料之路与财富的转移: 详细梳理了从印度、波斯湾经由红海和叙利亚港口进入地中海的香料、丝绸和珍宝的流通路径。分析了黑死病(“黑死病”)如何并非终结,而是重塑了地中海沿岸的人口结构与劳动力成本,从而间接推动了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新航路的探索。那些被忽视的、活跃在地中海中部的贸易家族,如何利用跨信仰网络进行高效的资本积累,构成了抵抗外部冲击的民间力量。 早期海军力量的演变: 不同于后世强调的巨型战舰,中世纪晚期的地中海海军力量依赖于轻便、快速的桨帆船。书中对比了马耳他骑士团、奥斯曼帝国早期舰队以及意大利城邦的造船技术和战术理念的差异。这不是简单的“谁的船更大”的问题,而是关于补给线管理、通讯效率和专业水手培养的综合较量。 第三部:巴尔干的十字路口与新兴帝国的崛起 在拜占庭日渐萎缩的同时,一股强大的、基于草原军事传统的势力——奥斯曼土耳其人——正沿着安纳托利亚平原和巴尔干半岛,以惊人的速度整合资源。 奥斯曼模式的吸引力与排斥性: 本书探讨了奥斯曼帝国如何成功地将征服地纳入其行政和税收体系。不同于纯粹的掠夺,苏丹们建立的“米利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被征服者的宗教自由(前提是服从统治和纳税),这种务实的统治方式,使其在初期获得了比一些腐朽的基督教领主更广泛的支持。我们审视了“德夫希尔梅”(Devşirme)制度对精英阶层的塑造,以及这种制度如何制造了一个既忠诚于苏丹、又与传统贵族保持距离的新型官僚与军事阶层。 西欧的反应与迟疑: 当我们审视东方力量的集结时,西欧的反应显得迟缓且充满内讧。天主教会的权威在宗教改革的前夜受到质疑,各王国之间为争夺法国的霸权而进行的战争(如百年战争的尾声),使得任何统一出兵援助拜占庭的倡议都显得苍白无力。书中详细分析了教皇权力和世俗君主在“十字军东征”议题上的拉锯战,以及最终,只有少数孤立的意大利城邦和伊比利亚半岛的残余力量,真正理解了地中海霸权易手的战略意义。 尾声:破碎的平衡与新纪元的曙光 本书的收尾并非聚焦于最终的攻城战役本身,而是探讨了这次历史性事件对地中海世界产生的深远、往往被忽略的后果: 1. 战略转移: 商业的重心开始不可逆转地向大西洋转移,长期依赖传统贸易路线的意大利城邦经济开始衰退。 2. 知识的播散: 大量希腊语学者和文献的西迁,成为文艺复兴后期深化人文学科研究的重要推力。 3. 地缘政治的固化: 一个以多瑙河为界、横跨欧亚的帝国正式确立,它将地中海的东部和南部紧密捆绑,影响了未来数百年的欧洲安全格局。 这本书描绘的是一幅关于旧秩序如何缓慢瓦解、新力量如何蓄势待发的全景图。它是一部关于地理、经济、信仰和人性在历史巨轮碾压下的复杂纠葛之作。它让我们明白,“1453”是地中海史诗中的一个高潮,但绝非全部。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种体量的作品总怀有一种敬畏又审慎的态度。所谓的“史诗”,意味着篇幅的浩瀚和主题的沉重,它要求作者不仅是历史学家,更必须是卓越的文学家。从“甲骨文丛书”这个略显古典和学院派的命名来看,我倾向于认为这并非一本追求轻松阅读体验的通俗读物,而更像是一次严肃的、全景式的历史构建。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体系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毕竟地中海沿岸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交汇的熔炉,其复杂性远超任何单一视角的叙述。这种复杂性需要作者拥有极高的叙事技巧,避免陷入意识形态的泥潭,而是呈现出一种近乎全知的、却又充满同理心的观察视角。如果能成功地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与个体在命运抉择中的挣扎描摹得淋漓尽致,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停留在历史研究层面,而是升华为对人性永恒主题的探讨。

评分

这部史诗般的巨著,仅仅是书名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甲骨文丛书”这四个字,仿佛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厚重感,暗示着阅读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一段尘封已久的文明记忆。虽然我尚未深入探究其具体内容,但那种对宏大叙事的期待已经油然而生。想象着,作者是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历史碎片中,精心挑选、淬炼出足以构成“史诗”的骨架与血肉的。地中海,这个古老而充满变数的舞台,见证了无数帝国的兴衰荣辱,它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戏剧张力。而“三部曲之一”的标记,更像是向读者发出的一个充满诱惑的邀请函——既然这是开篇,那么后续的篇章必然更加波澜壮阔,这需要作者具备何等深厚的功力与宏大的格局,才能将如此广阔的地理概念与错综复杂的人类群像,编织成一个连贯而引人入胜的故事线。我期待着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那种让人仿佛能嗅到咸涩海风和古老石墙气息的文字描绘,这绝非简单的史料堆砌,而应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重构。

评分

读完扉页上的系列名称,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种对“史诗感”的原始渴望。好的历史叙事,绝不应只是对事件的流水账记录,它必须具备音乐般的节奏感和绘画般的色彩感。这部作品的定位显然是雄心勃勃的,它试图捕捉的是一个时代的核心精神,是权力、信仰与生存意志交织出的复杂图景。仅仅是“地中海”这三个字,就足以涵盖从腓尼基人的航线到拜占庭的辉煌,从罗马的遗产到十字军的铁蹄。选择以“君士坦丁堡”作为开篇的焦点,无疑是抓住了历史转折点上最具爆炸性的那一瞬。我猜测,作者必然对那种旧秩序崩塌、新时代萌芽的剧烈震荡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精准的拿捏。我好奇的是,在如此庞大的历史背景下,作者如何处理人物的命运——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裹挟或主动搏击的小人物,他们的视角是否能成为照亮宏大叙事的关键光源?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是区分平庸与杰出的分水岭。

评分

书名中的“1453”是一个极具指向性的时间锚点,它如同一个强烈的聚光灯,瞬间将读者的注意力聚焦到拜占庭帝国的挽歌之上。我推测,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可能围绕着这座千年古城的陷落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展开,而非仅仅局限于城墙内的攻防战。一个真正优秀的史诗,应该能将军事行动、政治博弈、宗教狂热以及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立体的、有机的整体。我特别关注作者如何平衡外部的军事压力与内部的腐朽衰败之间的关系。一个帝国的衰亡往往是内部结构性问题积累到临界点后,再被外部力量轻轻一推的结果。我期待的不是一种单向度的“胜利/失败”的叙事,而是对“逝去的美好”的深沉挽歌,以及对新秩序建立的复杂预示。这种对历史厚重感的细腻捕捉,是判断一部作品是否达到“史诗”水准的关键。

评分

“甲骨文丛书:地中海史诗三部曲”——这套组合拳打得非常高明,它在宣告其学术上的严谨性的同时,也承诺了阅读上的激情与畅快。地中海,作为古代世界文明的动脉,其历史的曲折与迷人之处,远非其他地理区域可比拟。我设想,作者在构建这部史诗时,必然需要处理不同语言、不同宗教背景下的个体命运,如何将这些分散的节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主题明确、情感充沛的叙事流,是对作者驾驭能力最大的考验。我尤其好奇,在如此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作者如何处理叙事的节奏感,是如同潮水般层层递进,最终在1453年达到高潮?还是会采取一种更具音乐性的复调结构,在不同时间线和空间中穿梭,最终汇聚于那个决定性的时刻?这种对文学形式的探索和创新,往往决定了一部历史巨著能否超越时代,成为经典。

评分

不错要好好看看。包装完好,送的很快。服务满意!

评分

久闻甲骨文系列大名,趁着京东活动入手一波,内容还没来得及细看,书的质量先赞一个

评分

这书装帧,大小,题材全不一样,水平也高低不齐,几乎不能以系列来看待,以我个人来说,比较感兴趣的都是和中国相关的,议大家只买自己感兴趣的题材,通读有所收获才是重要的,没必要贪大求全。

评分

日本比较有名的作者所写,可以当闲书读。

评分

Jingdong cus

评分

另外,真是得好好赞一下京东物流,大年初九,上午8点多订的,下午4点多就送到了,快递员很有礼貌,特别真诚!

评分

这是一个王朝的兴衰与两大帝国(鄂图曼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的崩解,从战败者的角度,作者为我们解开了东欧与巴尔干的神秘面纱。

评分

挺厚的一本,还是精装。

评分

书面设计很严谨,对于了解国民党高层政治很有帮助。京东很给力,说真的,这就是我为什么是个忠实京东粉丝的原因,看看打完折的价格,超级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