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form-3D在抗震弹塑性分析与结构性能评估中的应用(附光盘) [Seismic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based Evaluation with Perform-3D]

Perform-3D在抗震弹塑性分析与结构性能评估中的应用(附光盘) [Seismic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based Evaluation with Perform-3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博文,徐开,刘畅 等 著
图书标签:
  • Perform-3D
  • 抗震
  • 弹塑性分析
  • 结构性能
  • 结构工程
  • 地震工程
  • 有限元
  • 软件应用
  • 工程结构
  • 性能化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62611
版次:1
商品编码:11490067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Seismic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based Evaluation with Perform-3D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Perform-3D是一款专门用于三维整体结构弹塑性分析与抗震性能评估的商业有限元软件。它在Drain-2DX和Drain-3DX程序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先进抗震设计理论,以结构构件材料和单元的力学性能设定为前提,以抗震性能设计方法为指导,既可以对各种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模型进行弹塑性分析和设计,又可以对既有建筑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
  《Perform-3D在抗震弹塑性分析与结构性能评估中的应用》包括正文6章及附录,以几个不同结构类型的模型为例,结合理论知识,逐步讲解软件的操作和参数的选取。同时配合大量图片,尽可能详细地讲解软件的每一步操作,以帮助读者尽快理解和掌握该软件的使用方法。
  《Perform-3D在抗震弹塑性分析与结构性能评估中的应用》适合从事建筑结构分析、设计的相关专业人员及高校师生。

目录

第1章 混凝土有限元分析相关理论
1.1 结构分析的非线性问题
1.2 杆系有限元模型
1.3 恢复力模型
1.3.1 基于材料的恢复力模型
1.3.2 基于截面的恢复力模型
1.3.3 基于构件的恢复力模型
1.4 剪力墙模型

第2章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及性能评估
2.1 引言
2.2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2.3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2.3.1 地震设防水准
2.3.2 结构性能水平
2.3.3 结构性能目标
2.3.4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
2.3.5 抗震性能评估
2.3.6 基于性能的抗震性能评估基本步骤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erform-3D快速入门
3.1 通过简单的例子来介绍Perform-3D的基本操作及原理
3.1.1 算例介绍
3.1.2 建立模型
3.1.3 分析阶段
3.2 ECHO文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实例详解
4.1 工程概况
4.2 建立模型
4.2.1 SAP2000模型导入
4.2.2 建立模型
4.2.3 运行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Perform-3D文件构成及模型导入导出
5.1 Perform-3D模型中基本的文件构成
5.2 模型的导入
5.3 混凝土框架模型导入导出

第6章 剪力墙实例详解
6.1 算例概况
6.1.1 结构平面图及立面图
6.1.2 重力荷载
6.1.3 地震荷载
6.1.4 性能等级
6.1.5 墙体竖向配筋
6.1.6 材料
6.1.7 楼面质心重量计算
6.2 建模过程
6.2.1 节点
6.2.2 构件属性及组装
6.2.3 赋予属性及方向
6.2.4 截面切割
6.2.5 荷载种类
6.2.6 位移角及变形
6.2.7 极限状态
6.3 本章小节

附录
附l Perform-3D滞回环
附2 轴力-弯矩相互影响情况的塑性理论
附3 纤维截面及区段
附4 P一△效应和大位移效应
附5 二力杆单元
附6 梁单元
附7 柱单元
附8 节点域单元
附9 剪力墙单元
附10 普通墙单元
附11 填充板单元
附12 黏性杆单元
附13 BRB单元
附14 橡胶型隔震单元
附15 摩擦摆隔震单元
附16 支座弹簧单元
附17 变形监测单元
附18 弹性板壳单元
附19 非弹性分层板壳单元

前言/序言


Perform-3D在抗震弹塑性分析与结构性能评估中的应用(附光盘)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Perform-3D这一先进的结构分析软件在抗震弹塑性分析和结构性能评估领域的应用。通过详实的理论阐述、丰富的实例演示以及配套光盘提供的模型和数据,本书将为结构工程师、研究生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强大的学习和实践平台,帮助他们掌握运用Perform-3D进行复杂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的技能。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与软件概述 在深入Perform-3D的应用之前,理解其背后的理论基础至关重要。本部分将系统梳理弹塑性分析的核心概念,包括材料的本构模型(如塑性铰模型、损伤模型等)、结构的非线性行为、以及地震荷载的模拟方法。我们将重点关注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屈服、塑性变形、承载力退化乃至损伤破坏等复杂过程,为理解Perform-3D的分析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后,我们将对Perform-3D软件进行详尽的介绍。这包括其发展历程、核心功能、界面布局、基本操作流程以及与其他结构分析软件的集成性。我们将解释Perform-3D如何有效地模拟和捕捉结构的非线性响应,以及其在处理复杂结构体系(如高层建筑、桥梁、工业厂房等)方面的优势。软件的单元类型、荷载输入方式、分析选项(如静态分析、动力时程分析、Pushover分析等)也将被一一阐述,帮助读者快速上手。 第二部分:Perform-3D基础操作与模型建立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一步步熟悉Perform-3D的实际操作。我们将从最基础的模型建立流程开始,详细讲解如何定义结构几何、布置节点和单元、定义材料属性和截面特性。特别地,我们将深入探讨Perform-3D中用于模拟结构构件非线性行为的各种构件模型(Component Models),例如梁单元的塑性铰模型、柱单元的弯曲和剪切塑性铰模型、墙体模型、斜拉构件模型等,并分析不同模型在模拟不同结构构件受力行为时的适用性。 在材料模型方面,我们将介绍Perform-3D支持的多种弹塑性材料模型,以及如何根据实际工程需求选择和定义合适的材料参数,如屈服强度、塑性应变、强度退化参数等。我们将强调模型参数的准确选取对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影响。 荷载的施加是结构分析的重要环节。本部分将详细介绍Perform-3D中不同类型的荷载输入方式,包括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如人工波、场地反应谱、地震动记录等)以及位移控制荷载等。我们将重点阐述如何准确模拟地震动输入,包括加速度时程的选取、地面运动的场地放大效应、以及多点激励等。 第三部分:Perform-3D在抗震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 本部分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我们将围绕Perform-3D在抗震弹塑性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展开。 Pushover分析(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我们将深入讲解Pushover分析的原理、步骤和Interpretations。这包括如何定义荷载工况、施加侧向荷载模式、进行非线性静力分析,以及如何从输出结果中提取结构的容量曲线(Capacity Curve)。我们将详细分析容量曲线的形状、屈服点、极限承载力以及延性等关键指标,并解释如何根据容量曲线评估结构的抗震能力。 动力时程分析(Nonlinear Time History Analysis):本部分将详细介绍Perform-3D在动力时程分析中的应用。我们将讲解如何建立包含地震动记录的动力分析模型,如何定义阻尼参数,以及如何进行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我们将重点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如最大位移、最大加速度、构件的内力及变形、以及结构的能量耗散情况。 损伤分析与评估:在弹塑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Perform-3D中的损伤模型和损伤评估方法。我们将阐述不同损伤指标的意义,如塑性应变累积、构件损伤指数等,并解释如何利用这些指标来量化结构构件的损伤程度,进而预测结构的剩余寿命和安全性能。 构件层面的弹塑性分析:我们将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展示Perform-3D如何精确模拟梁、柱、剪力墙、支撑、连接节点等关键构件的弹塑性行为。例如,我们将分析柱的弯曲-剪切耦合破坏、梁的塑性铰发展、剪力墙的开裂与剪切破坏等。 第四部分:Perform-3D在结构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在掌握了Perform-3D的弹塑性分析方法后,本部分将重点聚焦于如何利用分析结果进行结构性能评估。 性能点的确定与性能曲线的绘制:我们将介绍如何根据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响应,确定结构的性能点(Performance Point)。我们将讲解如何绘制性能曲线(Performance Curve),该曲线描述了结构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性能表现,如位移响应、损伤程度等。 性能化抗震设计理念与Perform-3D的应用:本书将结合性能化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的理念,展示Perform-3D在实现不同性能目标(如使用功能、生命安全、防止倒塌)中的作用。我们将分析如何通过调整结构设计参数,利用Perform-3D进行迭代优化,以满足预期的性能要求。 既有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本书将重点讲解如何利用Perform-3D对既有建筑进行抗震性能评估。我们将分析如何根据现有结构的实际情况,建立精确的分析模型,并对其在不同地震场景下的响应进行预测,从而评估其抗震能力,为加固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工程案例研究:本部分将通过一系列详实的工程案例,全面展示Perform-3D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这些案例将涵盖不同类型、不同复杂度的结构,如高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桥梁结构等,并涵盖从设计阶段的性能验证到既有结构评估的全过程。每个案例都将包含模型建立、分析过程、结果解读和性能评估等环节,力求使读者能够触类旁通。 配套光盘内容 本书配备的电子光盘内容丰富,是学习和实践Perform-3D的得力助手。光盘中包含: Perform-3D软件的试用或完整版(根据授权情况):方便读者直接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操作练习。 本书介绍的经典工程案例模型文件:读者可以直接打开这些模型,观察结构建模、荷载施加、分析设置以及结果查看的过程,学习实际操作技巧。 案例分析的详细数据输出文件:包括Pushover曲线、动力时程结果、构件损伤数据等,读者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或对比学习。 相关规范和标准参考资料:可能包括中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抗震设计规范的电子版本,方便读者查阅和对照。 Perform-3D的官方教程和技术文档链接:提供进一步深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资源。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讲解理论概念的同时,始终贯穿Perform-3D软件的应用,力求让读者在理解理论的同时掌握实践技能。 内容详实,循序渐进:从基础操作到高级应用,结构清晰,逻辑严谨,适合不同程度的读者。 注重工程实例:通过丰富的工程案例,帮助读者理解Perform-3D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配套光盘功能强大:提供丰富的模型和数据,为读者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前沿性与实用性并重:紧跟结构抗震领域的发展趋势,将Perform-3D在性能化设计和既有结构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书的出版,旨在为广大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本全面、实用、深入的Perform-3D应用指南,帮助他们提升在抗震弹塑性分析和结构性能评估方面的专业能力,为建设更安全、更可靠的工程结构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厚重的纸张和清晰的插图排版,表明了出版方对其专业性的尊重。阅读一本结构分析的专业书籍时,图表清晰度是检验其可用性的重要标准。特别是涉及复杂的应力应变云图、滞回曲线以及塑性铰发展过程的示意图,如果模糊不清,很容易导致理解偏差。我留意到,这类书籍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公式推导和参数表格,如果这些内容能够保持极高的印刷精度,无疑会大大提升阅读体验和学习效率。此外,提到随书附带的光盘,我个人对其内容抱有极高的期待。光盘不仅仅是提供软件安装包那么简单,我更希望它能包含书中所有示例模型的输入文件、完整的分析报告模板,甚至是作者编写的一些辅助脚本或宏文件,以便我们能够直接加载并修改这些标准案例进行自己的学习和验证。这种“手把手”的教学资源,是纯文字书本难以替代的强大补充。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非常专业且严谨的感觉,深蓝色的背景配上清晰的白色和橙色字体,立刻让人联想到工程领域的严谨性与深度。我个人对结构工程,尤其是那些涉及复杂非线性行为和实际抗震性能评估的书籍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我记得我在寻找关于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软件操作相结合的资源时,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书。它似乎提供了一个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的完整路线图,这对于我这种既想理解背后的力学原理,又想掌握实际工具进行数值模拟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书名中提到的“Perform-3D”本身就是一个行业内知名的工具,将其与“抗震弹塑性分析”和“结构性能评估”这些核心主题并列,显示出作者的意图是将理论框架紧密地绑定在实际可操作的软件平台之上,而不是停留在纯粹的数学推导层面,这才是工程实践中最宝贵的财富。我特别期待书中对不同构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退化规律描述,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分析结果,真正为结构给出符合规范要求的性能等级判断。

评分

从一个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角度来看,一本好的技术书籍不仅要告诉我们“怎么做”(How-to),更要解释“为什么这么做”(Why)。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Perform-3D这款软件背后的数值算法选择,例如,它采用了哪种积分方法处理非线性的时间步长控制?在处理材料的滞回特性时,软件是如何模拟捏拢效应和刚度退化的?这种深层次的剖析,对于那些试图超越“黑箱操作”的工程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很多软件手册只提供了操作指南,但缺乏对模型选择的敏感性分析。我预感这本书会提供一些案例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参数设置下结构响应的差异,来揭示软件内部机制对最终评估结果的影响。如果书中能够包含对光盘中附带的案例数据进行深入剖析的章节,比如针对一个实际地震记录的分析流程演示,那将是锦上添花,它能帮助我们快速掌握软件在真实工程问题中的应用精髓,避免在实际建模中走弯路。

评分

综合来看,这本书的定位似乎瞄准了结构抗震分析领域中,那些追求高精度和高可靠性评估的专业人士,而非仅仅是初次接触有限元分析的学生。它承载了从理论前沿到工程实践的重量级内容,需要读者具备扎实的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背景作为前提。它的价值不在于教会你如何点击菜单栏上的按钮,而在于让你理解为什么在这个特定的弹塑性分析场景下,应该选择Pushover分析还是更复杂的时程分析,以及在时程分析中,输入的地震波的尺度效应和多条波的组合方式对最终性能评估结论的影响有多大。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内功心法”与“招式运用”相结合的武林秘籍,它指导读者如何运用Perform-3D这一先进的“兵器”,去解决当前工程界最棘手的非线性抗震难题,实现结构性能的真正优化,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最低限度的规范要求。

评分

初翻目录时,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内容组织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完全符合工程学习的渐进过程。它似乎没有急于抛出复杂的软件操作界面,而是先花了相当的篇幅来夯实基础——弹塑性本构模型的选择与校准,这是进行可靠非线性分析的基石。随后,章节的安排明显地导向了应用层面,例如对特定结构类型(可能是框架、剪力墙或两者组合)的建模策略的探讨,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模型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我非常关注书中对于“性能评估”这一环节的阐述深度。在现今的抗震设计理念中,仅仅满足“不倒塌”已经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的是可量化的性能指标,比如“小震不损”、“中震可修”、“大震保命”。这本书如果能详尽地阐述如何利用软件输出的数据,例如位移延性系数、构件屈服顺序、以及最终的结构损伤指标,来对应这些性能目标,那么它对我的价值就不可估量了。这种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工程决策的桥梁,正是我一直在努力搭建的。

评分

不错,价格实惠,物流很快。满意。

评分

还没看,应该不错,准备学习一下

评分

不错,这本书对于入门很有用。

评分

书买来还没看呢,有时间看一下

评分

书买来还没看呢,有时间看一下

评分

评分

东西不错,东西不错,东西不错,东西不错,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