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公诉案件证据参考标准(最新修订版)》内容全面、系统、实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对公诉人员增强证据意识、提高审查判断证据能力、全面提升审查起诉与出庭公诉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侦查人员提高侦查水平和收集固定证据能力,规范取证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对审判人员准确把握证据标准,依法定罪量刑,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精彩书评
作为一名曾经的公诉人,我非常愿意向读者推荐此书,希望广大司法实践人员通过使用本书,能够进一步强化证据意识,提高发现、收集、固定、审查、判断、运用和完善证据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案件质量,确保办理的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证据的检验、经得起法律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姜伟
目录
详目
上编
第一章公诉证据原理
第一节刑事诉讼证据一般原理
一、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
二、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
三、非法证据排除
四、证据合法性证明
五、刑事诉讼证据收集与固定的基本要求
六、其他几个证据问题
第二节公诉证据概述
一、公诉证据的概念
二、公诉证据的特征
三、公诉证据的审查判断
四、公诉证据应用标准
五、公诉证据运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六、常见公诉证据证明方法
第三节公诉证据标准
一、公诉证据标准的概念
二、公诉证据标准的特征
三、公诉证据标准规范要素
四、逮捕证据标准、定罪证据标准
第二章公诉证据的共性标准
第一节犯罪主体公诉证据标准
一、自然人
二、单位
三、特殊主体
第二节犯罪客体公诉证据标准
一、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二、犯罪客体公诉证据标准
第三节犯罪主观方面公诉证据标准
一、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一般方法
二、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原则
三、认定“明知”的证据标准
四、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证据标准
五、认定“过失”的证据标准
第四节影响定罪量刑情节的公诉证据标准
一、法定情节
二、酌定情节
下编
第三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节放火罪
一、放火罪的概念
二、放火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爆炸罪
一、爆炸罪的概念
二、爆炸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投放危险物质罪
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概念
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破坏电力设备罪
一、破坏电力设备罪的概念
二、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一、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概念
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一、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概念
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公诉
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节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
一、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的概念
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八节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一、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概念
二、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节交通肇事罪
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
二、交通肇事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节重大责任事故罪
一、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概念
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节消防责任事故罪
一、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概念
二、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四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生产、销售假药罪
一、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概念
二、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三节生产、销售劣药罪
一、生产、销售劣药罪的概念
二、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一、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概念
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一、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概念
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一、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概念
二、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节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
一、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的概念
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节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
一、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的概念
二、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节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
一、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的概念
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十节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一、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概念
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十一节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概念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二节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
一、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的概念
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十三节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一、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的概念
二、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四节持有、使用假币罪
一、持有、使用假币罪的概念
二、持有、使用假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五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概念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六节内幕交易罪
一、内幕交易罪的概念
二、内幕交易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七节集资诈骗罪
一、集资诈骗罪的概念
二、集资诈骗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八节贷款诈骗罪
一、贷款诈骗罪的概念
二、贷款诈骗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十九节票据诈骗罪
一、票据诈骗罪的概念
二、票据诈骗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节金融凭证诈骗罪
一、金融凭证诈骗罪的概念
二、金融凭证诈骗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一节信用卡诈骗罪
一、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
二、信用卡诈骗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二节逃税罪
一、逃税罪的概念
二、逃税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三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概念
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公诉
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四节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一、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概念
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五节侵犯著作权罪
一、侵犯著作权罪的概念
二、侵犯著作权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二十六节合同诈骗罪
一、合同诈骗罪的概念
二、合同诈骗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七节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一、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概念
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八节非法经营罪
一、非法经营罪的概念
二、非法经营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九节强迫交易罪
一、强迫交易罪的概念
二、强迫交易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十节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一、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概念
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十一节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
一、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的概念
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五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一节故意杀人罪
一、故意杀人罪的概念
二、故意杀人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过失致人死亡罪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概念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故意伤害罪
一、故意伤害罪的概念
二、故意伤害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过失致人重伤罪
一、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概念
二、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五节强奸罪
一、强奸罪的概念
二、强奸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六节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一、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概念
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节猥亵儿童罪
一、猥亵儿童罪的概念
二、猥亵儿童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八节非法拘禁罪
一、非法拘禁罪的概念
二、非法拘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九节绑架罪
一、绑架罪的概念
二、绑架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节拐卖妇女、儿童罪
一、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
二、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节诬告陷害罪
一、诬告陷害罪的概念
二、诬告陷害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十二节非法侵入住宅罪
一、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
二、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三节刑讯逼供罪
一、刑讯逼供罪的概念
二、刑讯逼供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十四节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一、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概念
二、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六章侵犯财产罪
第一节抢劫罪
一、抢劫罪的概念
二、抢劫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盗窃罪
一、盗窃罪的概念
二、盗窃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三节诈骗罪
一、诈骗罪的概念
二、诈骗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四节抢夺罪
一、抢夺罪的概念
二、抢夺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五节职务侵占罪
一、职务侵占罪的概念
二、职务侵占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六节挪用资金罪
一、挪用资金罪的概念
二、挪用资金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节敲诈勒索罪
一、敲诈勒索罪的概念
二、敲诈勒索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节故意毁坏财物罪
一、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概念
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节破坏生产经营罪
一、破坏生产经营罪的概念
二、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妨害公务罪
一、妨害公务罪的概念
二、妨害公务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招摇撞骗罪
一、招摇撞骗罪的概念
二、招摇撞骗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一、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概念
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一、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概念
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公诉
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一、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概念
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聚众斗殴罪
一、聚众斗殴罪的概念
二、聚众斗殴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节寻衅滋事罪
一、寻衅滋事罪的概念
二、寻衅滋事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节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一、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概念
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节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
一、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的概念
二、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节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一、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概念
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节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
一、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概念
二、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的公诉
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二节赌博罪
一、赌博罪的概念
二、赌博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三节开设赌场罪
一、开设赌场罪的概念
二、开设赌场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四节伪证罪
一、伪证罪的概念
二、伪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五节妨害作证罪
一、妨害作证罪的概念
二、妨害作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六节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一、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概念
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七节窝藏、包庇罪
一、窝藏、包庇罪的概念
二、窝藏、包庇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八节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概念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九节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节脱逃罪
一、脱逃罪的概念
二、脱逃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一节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一、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概念
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二节骗取出境证件罪
一、骗取出境证件罪的概念
二、骗取出境证件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固定证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三节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
一、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的概念
二、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固定证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四节出售出入境证件罪
一、出售出入境证件罪的概念
二、出售出入境证件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固定证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五节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一、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概念
二、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固定证据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六节偷越国(边)境罪
一、偷越国(边)境罪的概念
二、偷越国(边)境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固定证据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七节非法行医罪
一、非法行医罪的概念
二、非法行医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固定证据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八节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一、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概念
二、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认定证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九节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
野生动物制品罪
一、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
动物制品罪的概念
二、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
动物制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十节非法狩猎罪
一、非法狩猎罪的概念
二、非法狩猎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认定证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十一节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一、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概念
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固定证据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十二节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一、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概念
二、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十三节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
保护植物制品罪
一、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
植物制品罪的概念
二、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
植物制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十四节盗伐林木罪
一、盗伐林木罪的概念
二、盗伐林木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固定证据方面需注意的问题
第三十五节滥伐林木罪
一、滥伐林木罪的概念
二、滥伐林木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固定证据方面需注意的问题
第三十六节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
一、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的概念
二、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固定证据方面需注意的问题
第三十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概念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固定证据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十八节非法持有毒品罪
一、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概念
二、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固定证据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十九节组织卖淫罪
一、组织卖淫罪的概念
二、组织卖淫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固定证据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十节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一、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概念
二、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固定证据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十一节嫖宿幼女罪
一、嫖宿幼女罪的概念
二、嫖宿幼女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四十二节制作、复制、贩卖、出版、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一、制作、复制、贩卖、出版、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概念
二、制作、复制、贩卖、出版、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八章贪污贿赂罪
第一节贪污罪
一、贪污罪的概念
二、贪污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认定证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挪用公款罪
一、挪用公款罪的概念
二、挪用公款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受贿罪
一、受贿罪的概念
二、受贿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概念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行贿罪
一、行贿罪的概念
二、行贿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介绍贿赂罪
一、介绍贿赂罪的概念
二、介绍贿赂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认定证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节单位行贿罪
一、单位行贿罪的概念
二、单位行贿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节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概念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九节私分国有资产罪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概念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章渎职罪
第一节滥用职权罪
一、滥用职权罪的概念
二、滥用职权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玩忽职守罪
一、玩忽职守罪的概念
二、玩忽职守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徇私枉法罪
一、徇私枉法罪的概念
二、徇私枉法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四节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一、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概念
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五节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一、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概念
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六节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
一、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的概念
二、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第七节食品监管渎职罪
一、食品监管渎职罪的概念
二、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节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一、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概念
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三、本罪在收集、审查、认定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后记
前言/序言
序
姜伟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
树立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加快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司法的权威与公信集中体现在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和对司法裁决的信服。谈及案件质量,必然涉及案件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可以说,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石,没有证据或证据不确实,就无从认定案件事实,也无法辨别是非、适用法律。在刑事诉讼中,证据对于认定犯罪事实、准确定罪量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思近年来发生的冤假错案,在证据的收集、固定、审查和采信等环节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审查起诉环节,公诉人综合审查、判断证据能力不强,对关键证据不复核,对矛盾证据不甄别,对鉴定意见不审查,对非法证据不排除,最终导致冤假错案未能在检察机关及时发现并纠正。为切实防止冤假错案,中央政法委制定了《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政法机关始终把保证案件办理质量作为刑事司法活动的生命线,强化证据意识,坚持证据裁判原则,严格依照法定程序、通过合法手段收集、固定证据,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如何界定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一直是困扰诉讼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的一个难题。我国刑事诉讼法历来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作为定罪的证明标准,但这一标准究竟如何理解,理论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实务界也因其过于抽象而难以准确把握。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关于证明标准的理论与实践,将“证据确实、充分”条件进一步解释为“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审查属实;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为司法机关准确把握证明标准提供了具体指引。但是,由于立法对于各诉讼阶段没有采取区别化的证明标准,相关司法解释也没有做出更加具体的解释,司法机关普遍反映当前的证明标准仍然缺乏可操作性。在诉讼实践中,不同罪名的证据表现形式、取证重点各不相同,司法人员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案件,如何认识和把握“证据确实、充分”仍存在很大分歧,导致证明标准经常出现“人为拔高”和“不当降低”的两极化偏差,严重影响了刑事案件的办案质量。
为了切实解决公诉案件证据收集、固定、审查、判断和运用中的诸多难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根据实践的迫切需要,始终把公诉案件证明标准作为一项重大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此次又组织部分全国检察业务专家以及长期从事公诉实务、具有较高法学理论水平和丰富办案经验的公诉人,参考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办理的大量疑难复杂案件,对2006年编写的《公诉案件证据参考标准》进行了大幅修订。本次修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根据修订后的刑诉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上编第一章“公诉证据原理”部分作了全面修订,修订的内容包括非法证据排除、证据合法性证明、刑事诉讼证据收集与固定的基本要求、公诉证据的审查判断等,紧密结合司法实践对证明标准的共性问题作了系统性的阐述。第二,根据刑法修正案(六)、(七)、(八)以及最新的司法解释,对原有114个罪名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11个常见罪名和新罪名,紧扣各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提出了公诉案件应当达到的证据参考标准,为侦查机关取证工作和公诉部门审查判断证据指明了方向。
本书内容全面、系统、实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对公诉人员增强证据意识、提高审查判断证据能力、全面提升审查起诉与出庭公诉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侦查人员提高侦查水平和收集固定证据能力,规范取证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对审判人员准确把握证明标准,依法定罪量刑,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作为一名曾经的公诉人,我非常赞赏公诉厅编写本书这一举措,也很感谢本书的编写人员的辛勤付出,愿意向读者推荐此书,希望广大司法实践人员通过使用本书,能够进一步强化证据意识,提高发现、收集、固定、审查、判断、运用和完善证据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案件质量,确保办理的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证据的检验、经得起法律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是为序。
2014年3月
好的,这是为您创作的图书简介,内容聚焦于一本不同于您提供的书名的书籍,详细且力求自然流畅: --- 《数字时代的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企业合规实践与前沿挑战》 图书简介 在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今天,数据已成为驱动创新的核心资产,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伦理与技术挑战。本书《数字时代的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企业合规实践与前沿挑战》正是立足于这一复杂图景,为广大企业决策者、法务合规人员、信息安全专家以及致力于数据科学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极具实操性的指南。 本书的核心目标,在于系统梳理当前全球范围内日益严格的数据监管环境,剖析企业在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中必须面对的关键治理难题,并提供一套结合前沿技术与成熟管理体系的解决方案。我们并非停留在理论阐述,而是深入企业一线,结合真实案例,探讨如何将宏观的合规要求转化为可执行的内部流程和技术架构。 第一部分:全球数据治理格局的深度透视 本部分首先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监管视野。我们详细解析了当前影响全球数据流动的核心法律框架,包括但不限于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在跨境传输、数据主体权利和自动化决策方面的最新执法趋势;美国在州层面(如CCPA/CPRA)与联邦层面的碎片化但日益收紧的隐私保护法律体系;以及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PIPL)对“数据出境”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特殊要求。 我们着重探讨了不同司法管辖区在“合法基础”、“同意机制”、“目的限制”等核心原则上的异同,帮助企业构建一个能够适应多重标准、避免“最低标准陷阱”的全球化数据合规基线。书中特别辟章节,细致对比了数据本地化要求与数据跨境流动的最新许可机制,这对跨国运营的企业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企业数据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 数据治理的实践性,体现在对数据从“采集”到“销毁”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本书的第二部分将实践的焦点转向企业内部。我们从源头抓起,探讨了“隐私设计”(Privacy by Design)和“安全设计”(Security by Design)的嵌入式方法论。这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构建客户信任的基石。 具体内容涵盖: 1. 数据清点与分类分级: 如何利用自动化工具识别企业内部海量非结构化数据中的敏感信息,并依据风险等级进行有效分类,是后续一切治理工作的前提。本书提供了基于风险评估模型的数据分类标准和实施路径图。 2. 知情同意与权利响应机制: 针对日益复杂的“个性化推荐”和“用户画像”业务,我们详细解析了如何设计清晰、可撤销且符合法律规定的同意机制。同时,提供了构建高效、低成本的数据主体权利(如访问权、更正权、被遗忘权)响应流程,包括与客服、法务、IT部门的协同策略。 3. 数据安全与技术保障: 深入探讨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所需采用的关键技术手段,如差分隐私技术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同态加密在保护敏感数据处理中的潜力,以及如何结合零信任架构来强化数据访问控制。 第三部分:前沿挑战与新兴业务的合规前瞻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许多全新的合规痛点。本书的后半部分聚焦于新兴技术带来的治理新课题。 人工智能伦理与算法透明度: 随着AI模型的广泛部署,我们探讨了如何应对“算法歧视”和“黑箱决策”的风险。书中详细介绍了建立算法审计框架、模型可解释性工具的应用,以及确保AI决策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治理路径。 云环境下的责任分担与合规: 绝大多数企业依赖公有云服务。本书清晰界定了企业(作为数据控制者)与云服务提供商(作为数据处理者)在数据安全和合规上的责任边界,并提供了针对多云、混合云环境下的数据主权保障策略。 数据要素化与合规交易: 随着数据资产入表和数据交易常态化,如何确保数据在合规前提下实现价值最大化?本书分析了数据沙箱、隐私计算平台在数据流通中的角色,以及相关交易的法律风险规避措施。 本书特色 本书的撰写严格遵循“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原则。我们不仅引用了最新的法律条文和监管指南,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治理工具箱,包括:风险评估清单、数据保护影响评估(DPIA)模板、隐私政策的结构化撰写指南、以及数据泄露事件的应急响应SOP(标准作业程序)。 《数字时代的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旨在成为企业在数字转型浪潮中,驾驭数据潜能、规避法律风险的必备参谋。它不是一份静态的法规汇编,而是一份动态的、面向未来的企业韧性构建手册。读者通过研读本书,将能系统性地提升组织的数据成熟度,确保在日益严峻的全球监管环境下,实现业务创新与合规安全的完美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