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案例点评

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案例点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辉明 著
图书标签:
  • 文化产业
  • 知识产权
  • 案例分析
  • 法律
  • 著作权
  • 商标权
  • 专利
  • 商业秘密
  • 文化创意
  • 产业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29155
版次:1
商品编码:11539604
包装:平装
开本:异16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8
字数:453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案例点评》收录了52个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所收案例注重其在本行业的影响力,兼顾行业发展方向、法律争议较大的重大案例,内容丰富,基本涵盖了文化产业的所有行业。
  《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案例点评》一改传统知识产权案例点评的编排体例,采取纵横两轴的方式进行编排,纵轴参照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的行业划分而确定,分为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文化艺术创作、文化信息传输、文化创意与设计、文化休闲娱乐、工艺美术作品、文化相关产品八个板块;横轴按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或产业链或权利类别或作品类别等进行小类划分,在每一小类中再按照文化产业基于版权又不限于版权的特点进行编排,力图找到文化产业知识产权问题的内在逻辑,有利于读者准确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案例。每一板块前有相关行业概述,主要对该行业进行介绍以及对该行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简要梳理,便于人们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有详尽的了解,破解人们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认识不清的现状。
  《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案例点评》不仅适合知识产权研究和管理人员、文化产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同时也适合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感兴趣的其他人员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陈仲伯,男,汉族,1963年9月出生,湖南临湘人。中南工业大学工学硕士,中南大学管理工程博士,副研究员。中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中南大学兼职教授。2012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领军人才。曾担任湖南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院院长、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现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近期著有专利信息检索等方面的专著3部,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


肖祥清,男,苗族,1963年生,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1992年至1994年赴日本留学,第十届中共湖南省委委员。曾任全国学联副主席、湖南省学联副主席、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等职务,现任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兼任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正厅级)。先后公开发表理论文章30多篇,主持出台涉外涉侨涉港澳政策20多项,主持编著了《大步走向世界——湖南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等著作。


黄辉明,女,苗族,1968年11月出生,知识产权知名律师,现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全国专委、湖南省委省政府法律顾问、惟盛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心主任、湖南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代理的多起案件分别被评为十大知识产权案例和十佳案例,撰写的多篇论文分别被评为“十佳论文”“优秀论文”,承接政府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重大项目。


目录

第一章 新闻出版发行


第一节 新闻出版发行

1.“避风港”原则在数字出版中的适用——-盛大文学诉百度侵权案

2.互联网图书销售服务平台的侵权责任——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诉淘宝网公司等《盗墓笔记》发行权纠纷案

第二节 传统出版与发行

3.越权出版与私自转许可的法律问题——李长福诉中国文史出版社《邓小平理论辞典》汇编作品侵权案

4.发行商合法来源的举证责任——人民卫生出版社诉希望之窗公司著作权侵权案

第三节 涉外出版与发行

5.涉外版权作品遗嘱的效力——皇冠文化诉经济日报社侵犯《张爱玲作品》专有出版权案


第二章 广播电影电视

第一节 影视作品制作

6.影视作品制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安顺市文化局诉张艺谋等《千里走单骑》署名权纠纷案

第二节 影视作品传播

7.影视动漫人物职务作品形象权及其归属——胡进庆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葫芦娃”角色造型著作权纠纷案

8.影视作品人物商品化权利——上海华创诉湖北新一佳侵犯“迪迦奥特曼”角色著作权案

9.表演者权及电视节目播放权利的行使——淮海戏剧王公司诉新沂电视台侵犯电视琴书著作权纠纷案

第三节 影视品牌市场利益的法律保护

10.商标显著性的识别标准——快乐购诉我要网络公司“快乐购”商标侵权案

11.非同行业经营者傍电视节目名牌的限制——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诉顺德美洁公司“超级女声”不正当竞争案


第三章 文化艺术创作

第一节 著作权的保护对象

12.思想观念不受著作权保护——张某某诉“女子十二乐坊”抄袭案

13.客观事实不受著作权保护——高某某、雷某某诉重庆陈某某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著作权纠纷案

14.著作权与肖像权、隐私权的法律冲突——王樱璇诉王宏峥名誉权、隐私权和肖像权案

第二节 作品归属

15.委托创作作品的权利归属——某霆公司诉王某某、第三人幻某公司网络作品著作权案

16.三维动画委托创作源文件的归属——四川美院诉重庆帝华公司著作权合同纠纷案

17.表演权的归属及行使——唱金公司诉文联音像出版社侵权案

第三节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

18.署名权与姓名权的冲突——王跃文诉王立山、中元公司和华龄出版社著作权不正当竞争案

19.搞笑Flash动漫的侵权责任——杨某某、任某某诉新浪公司flash动漫著作权侵权案

第四节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20.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修改权的保护——黄某某诉南宁剧院《妈勒访天边》著作权侵权案

21.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界定——马某某诉张某、寰宇公司、古籍出版社《盘古神话》抄袭案


第四章 文化信息传输

第一节 互联网文化信息传输

22.网络服务提供商的间接侵权责任——庄某某夫妇诉上海隐志网络公司《邓小平批准我们结婚》著作权纠纷案

23.“避风港”原则在第三方软件侵权中的法律适用——黄某某诉百度移动应用平台等《二号首长》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24.在线教育中“合理使用”原则的适用——朱莉亚?班纳?亚历山大诉北京新东方侵犯著作权案

第二节 移动通信文化信息传输

25.电信运营商的合理抗辩——新传在线诉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自贡市分公司《疯狂的石头》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26.权利转让瑕疵的法律后果——北京世纪飞乐公司与掌上灵通公司、中国移动音乐作品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第三节 电视网络文化信息传输

27.互联网电视的广播电视组织权保护——嘉兴华数公司诉嘉兴电信公司侵犯广播组织权纠纷案


第五章 文化创意和设计

第一节 计算机软件作品

28.电子导航地图软件的抄袭界限——长地万方公司与凯立德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

29.预装电脑软件的法律责任——微软公司与思创未来公司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30.字体、字库是否构成作品的法律问题——北大方正公司与暴雪公司字库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第二节 动漫作品

31.动漫形象近似侵权的判定标准——倍乐生“巧虎”诉泰茂公司等被告“欢乐虎”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第三节 游戏作品

32.手机游戏制作的侵权风险——广东原创动力公司诉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等著作权纠纷案

第四节 建筑设计作品

33.建筑结构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认定——王某与上海世博会法国馆、中建八局“高架立体建筑物”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案

34.建筑作品的侵权界定——保时捷公司诉泰赫雅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案


第六章 文化休闲娱乐

第一节 景区游览服务

35.景区名称与驰名商标的法律冲突——安徽杏花村旅游公司与山西杏花村汾酒公司“杏花村”旅游商标之争

36.景区名称的商标抢注——梵净山管理局与凤凰旅游公司“梵净山”旅游商标之争

37.旅游企业商号互联网排名与连接权益的法律保护——天津中国青年旅行社与国青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第二节 娱乐休闲服务

38.具有一定影响的商号能否对抗在先知名商号的法律问题——滚石国际公司诉武汉滚石公司“滚石”商号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39.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KTV背景音乐的权益保护——音集协诉京瑞房产公司侵犯音乐作品著作权纠纷案

40.网吧播放电影作品的法律边界——网尚公司诉阳光无限公司《见龙卸甲》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第七章 工艺美术作品

第一节 美术作品

41.发型美术作品性质及其著作权归属——何某与杭州某文化公司 “西湖十景”形象造型著作权纠纷案

42.美术作品署名权、复制权和获得报酬权保护——王露平、侯锺林、侯競与王松娥侵犯著作权纠纷案

43.委托创作雕塑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雕塑研究所与中江公司、黄山旅游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案

44.邮票侵害美术作品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任梦璋等七人诉河南省集邮公司等四被告侵犯著作权纠纷案

第二节 工艺品

45.艺术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归属——张锠、张宏岳、北京泥人张艺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张铁成、北京泥人张博古陶艺厂、北京泥人张艺术品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46.陶瓷制品发明专利侵权的现有技术抗辩——东鹏公司与嘉俊公司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案


第八章 文化相关产品

第一节 文化用品的生产

47.代工玩具生产中的侵权风险——株式会社万代与泓利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48.焰火组分专利保护问题——浏阳市余氏科技环保烟花厂与银达利公司、黄维“无烟焰火”发明专利侵权侵权纠纷案

49.重复侵权之证据及损害赔偿——光华公司与佳禾制笔厂专利侵权纠纷案

50.知名品牌的商标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苹果公司与苹果新概念公司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第二节 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

51.禁止反悔原则与专利侵权赔偿金额的判定——美视晶莹银幕与(日本)泉株式会社 “可搬式屏幕”专利纠纷

第三节 文化产品的辅助生产

52.会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北京中仕达展览有限公司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筑材料行业分会、北京华港展览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及商标侵权案


附录:文化产业相关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

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

湖南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

后记


前言/序言


《文化艺术著作权法前沿研究》 本书深入探讨文化艺术领域著作权法的最新发展和前沿理论,为理解和应对日益复杂的知识产权挑战提供系统性分析。 第一部分:著作权法基本理论的现代阐释 本部分重塑了著作权法最核心的概念,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我们从著作权法的基本理念出发,分析其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演变与适应。著作权的客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是拓展至更广泛的数字内容、数据库、软件及多媒体表现形式。本书将详细阐述作品的独创性要求在虚拟空间和人工智能创作背景下的判断标准,以及著作权期限制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协调与冲突。此外,还将审视著作权作为一种财产权与人格权并存的特性,以及其在市场经济和文化传播中的双重价值。 第二部分:数字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新挑战 数字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了作品的创作、传播和使用,也带来了严峻的著作权保护难题。本书将集中分析在线侵权行为的特点、证据固定以及追责机制。从P2P下载、盗版网站到社交媒体上的非法分享,每一环节都将被细致剖析。我们将深入研究数字水印、DRM(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在防范侵权中的作用与局限性,以及它们的法律效力。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数字时代的角色转变及其功能拓展也将成为重点讨论对象。此外,对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问题,本书将从作品独创性、作者身份认定等角度,提供学界和业界的最新观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跨媒介与跨地域的著作权协调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浪潮下,文化作品的传播早已突破国界,跨媒介呈现也日益普遍。本书将聚焦于解决跨国著作权纠纷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衔接问题。我们将详细解读《伯尔尼公约》等国际条约在数字时代的应用,以及各国在作品保护范围、侵权救济等方面的差异化处理。对于网络作品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问题,本书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冲突与协调。同时,对于影视、音乐、游戏等跨媒介作品的著作权整合与衍生开发,本书将提供法律层面的分析和建议,以及如何构建更有效的著作权许可和交易模式。 第四部分:著作权与新兴文化产业的融合 新兴文化产业,如短视频、直播、电竞、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并对现有的著作权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书将深入研究这些新兴领域中的著作权保护难点。例如,短视频的二次创作、音乐的背景使用、直播平台的版权责任,以及电竞赛事画面、游戏本身的著作权归属。对于VR/AR内容创作中的版权问题,以及虚拟物品的法律定性,本书也将进行前瞻性探讨。我们还将关注平台经济下,内容分发平台与著作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和法律手段,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 第五部分:著作权制度的未来展望与改革方向 面对快速变化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技术发展,著作权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书将对当前著作权法的不足之处进行批判性评估,并提出改革方向。我们将讨论是否需要引入新的著作权例外和限制,以促进知识共享和二次创作,例如在教育、研究和公共利益方面的考量。对于著作权侵权救济机制的有效性,本书将提出完善的建议,包括提高侵权成本、简化维权程序等。此外,本书还将探讨著作权与开放获取、知识共享等理念的融合,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加灵活、开放且能激发文化创新的著作权体系。 本书特点: 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并重: 既有对著作权法基础理论的深刻剖析,也涵盖了数字时代和新兴文化产业中的具体实践问题。 前沿视角与前瞻性思考: 紧跟著作权法发展的最新动态,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预测和分析。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内容分层递进,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应用,再到未来展望,条理清晰,易于读者理解。 专业性与可读性兼具: 语言专业严谨,同时力求通俗易懂,适合著作权法研究者、文化产业从业者、法律实务工作者以及对著作权法感兴趣的读者。 《文化艺术著作权法前沿研究》将成为您理解和应对文化艺术领域著作权挑战的必备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案例点评》的开头部分,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与博弈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战场。这本书没有选择堆砌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而是以一种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故事性的方式,向我展示了知识产权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 我被书中对某个电影版权争议的案例深深吸引。它详细地梳理了电影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知识产权问题,从剧本、音乐、视觉特效到最终的传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冲突点。书中对主人公如何通过严谨的合同约定和有效的版权注册,规避了可能发生的侵权风险,并最终成功将作品推向市场的过程进行了精彩的描述。这让我明白,知识产权的保护并非只是事后补救,而是一个贯穿于创意生成、生产制作、市场推广全过程的战略性考量。

评分

《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案例点评》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它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循循善诱地向我这个初涉者揭示了文化产业背后那些看不见的规则。在阅读了书中关于商标权在品牌授权中的应用部分后,我深受启发。 书中对几个知名文化品牌如何通过精准的商标布局和有效的授权管理,实现了品牌的价值最大化,并成功拓展了其商业版图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点评。我特别关注了其中一个关于卡通形象授权的案例,书中详细分析了授权方在选择被授权方、制定授权协议、以及后续监督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这些策略不仅确保了品牌形象的统一性,也有效地防范了潜在的侵权风险。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商标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是承载着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资产,而知识产权的合理运用,是实现其最大商业潜力的关键。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充满了好奇,特别是那些创意如何得以保护,又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实现商业价值的案例。当我拿到这本《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案例点评》时,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我翻阅了书中的前几章,发现它并没有直接陷入枯燥的法条讲解,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引人入胜的案例,将知识产权的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书中对某些知名 IP 侵权纠纷的分析,让我耳目一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实和判决结果,更深入地剖析了案件的起因、关键证据的收集、双方的策略博弈,以及最终判决背后的深层考量。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几个著作权侵权案例的解读,比如某个独立音乐人如何巧妙地利用录音录像权和改编权,成功维权,这给我一种“原来还可以这样”的豁然开朗感。它让我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渗透在文化创作的每一个环节,并且充满智慧和策略。

评分

《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案例点评》的序章和第一部分的梳理,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世界的大门。我一直觉得这个领域听起来遥远而复杂,但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妙的叙事,让我感受到了它的鲜活与重要。 书中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文化产品市场中的界定与规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通过几个典型的案例,揭示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化产品市场中存在的各种“灰色地带”和潜在的商业陷阱。书中对一个小型文化传播机构如何利用法律手段,成功阻止了一家大型企业恶意模仿其传播模式和品牌定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分析,让我看到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公平竞争”的基石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让我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关乎原创者的权益,也关系到整个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评分

这本书的开篇,着实点燃了我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这个话题的浓厚兴趣。它摆脱了以往知识产权读物常有的干涩与理论化,而是以一种更加生动、案例驱动的方式,带领我走进这个既复杂又迷人的领域。 在书中关于外观设计专利在文创产品开发中的作用的章节,我看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例子。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充满设计感的文创产品,背后都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书中对一个成功推出系列文创产品的团队的案例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他们如何从市场调研入手,捕捉设计灵感,并通过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为自己的创意产品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护城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让我明白了,好的创意加上恰当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产品能够长久生命力的重要保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