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水产高效健康养殖丛书:淡水鱼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这本书配有多幅高清图片,以方便读者阅读与欣赏,并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淡水鱼病害并及时诊治。
《水产高效健康养殖丛书:淡水鱼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的内容以淡水鱼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相结合,轻松掌握淡水鱼健康养殖技术,为读者的淡水鱼养殖工作或淡水鱼知识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内容简介
淡水鱼类养殖是我国淡水水产养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12年,我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2334.11万吨。我国淡水鱼类的养殖有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和大水面养殖等几种模式。《《水产高效健康养殖丛书:淡水鱼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以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等淡水养殖中的主养品种为主的池塘高效养殖技术、工厂化高效养殖技术、网箱高效养殖技术、大水面高效增养殖技术等不同养殖模式的高效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技术相结合。书中引用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既重视养殖技术,又重视病害防治技术,为我国淡水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水产高效健康养殖丛书:淡水鱼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可为广大淡水鱼养殖从业者提供指导,也可供水产养殖专业的师生、有关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汪建国,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鱼病学、寄生原生动物学和水产健康养殖学等的研究。主编和参与编写的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作为主要贡献者的科技成果获奖项目有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河南省优秀图书奖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淡水鱼类养殖生物学1第一节青鱼和草鱼的生物学1一、青鱼的生物学1二、草鱼的生物学3第二节鲢和鳙的生物学6一、鲢的生物学6二、鳙的生物学7第三节鲤和鲫的生物学10一、鲤的生物学10二、鲫的生物学12第四节团头鲂的生物学14
第二章淡水鱼类高效养殖技术17第一节池塘高效养殖技术17一、养殖场的设计与施工18二、鱼池的清整与消毒24三、池塘放养模式26四、池塘的饲养与管理32第二节工厂化高效养殖技术35一、养殖场的设计36二、设施与设备37三、饲养与管理49四、建立养殖档案56第三节网箱高效养殖技术56一、网箱养鱼概述56二、网箱设计与制造58三、鱼种放养61四、管理63第四节大水面高效增养殖技术64一、水域的选择64二、增殖养鱼的种类65三、鱼的放养66四、大水面养鱼的管理68
第三章草鱼和青鱼的疾病防治技术70第一节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技术70一、草鱼呼肠孤病毒病70二、青鱼呼肠孤病毒病74第二节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技术75一、肠炎病75二、赤皮病78三、烂鳃病80四、疖疮病83五、白头白嘴病84第三节藻菌性疾病的防治技术86一、水霉病86二、鳃霉病88三、酸性卵甲藻病89四、舞三毛金藻病91第四节原生动物性疾病的防治技术92一、鳃隐鞭虫病92二、锥体虫病94三、鱼波豆虫病95四、变形虫病96五、饼形碘泡虫病97六、小瓜虫病98七、斜管虫病99八、车轮虫病100九、小车轮虫病101十、半眉虫病102十一、杯体虫病103十二、肠袋虫病105十三、吸管虫病105第五节扁形动物性疾病的防治技术106一、指环虫病106二、三代虫病108三、双身虫病109四、侧殖吸虫病109五、复口吸虫病110六、弯口吸虫病112七、头槽绦虫病113八、舌形绦虫病114第六节线虫病和棘头虫病的防治技术116一、毛细线虫病116二、似嗜子宫线虫病117三、带巾线虫病118四、棘头虫病119五、棘衣虫病120第七节甲壳类动物引起的疾病防治技术121一、中华鳋病121二、新鳋病123三、锚头鳋病124四、鲺病125
第四章鲤和锦鲤的疾病防治技术128第一节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技术128一、鲤春病毒血症128二、锦鲤疱疹病毒病130三、鲤痘疮病131第二节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技术132一、皮肤发炎充血病132二、赤皮病133三、肠炎病134四、烂鳃病135五、白头白嘴病136六、败血症137七、竖鳞病141八、打印病142九、白皮病143十、鲤白云病144十一、烂尾病145第三节藻菌性疾病的防治技术146一、水霉病146二、鳃霉病147第四节原生动物性疾病的防治技术148一、鱼波豆虫病148二、黏孢子虫病148三、斜管虫病151四、小瓜虫病151五、固着类纤毛虫病153第五节扁形动物性疾病的防治技术154一、三代虫病154二、指环虫病155三、侧殖吸虫病157四、复口吸虫病158五、舌状绦虫病159第六节线虫病的防治技术160似嗜子宫线虫病160第七节甲壳类动物引起的疾病防治技术161一、锚头鳋病161二、鲺病163
第五章鲢和鳙的疾病防治技术164第一节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技术164鳙暴发性水肿、出血并发症164第二节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技术165一、打印病165二、细菌性败血症166三、白皮病169第三节藻菌性疾病的防治技术171一、水霉病171二、毛霉病173第四节原生动物性疾病的防治技术173一、车轮虫病173二、黏孢子虫病174三、斜管虫病175第五节扁形动物性疾病的防治技术176一、三代虫病176二、指环虫病177三、血居吸虫病179四、复口吸虫病181第六节绦虫病的防治技术182舌状绦虫病182第七节甲壳类动物引起的疾病防治技术183一、中华鳋病183二、锚头鳋病184三、鲺病186
第六章鲫和金鱼的疾病防治技术188第一节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技术188一、痘疮病188二、出血病190第二节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技术191一、皮肤发炎充血病191二、烂鳃病192三、白头白嘴病194四、赤皮病195五、竖鳞病196六、蛀鳍烂尾病198七、穿孔病199第三节藻菌性疾病的防治技术200一、水霉病200二、卵甲藻病201第四节原生动物性疾病的防治技术203一、波豆虫病203二、碘泡虫病204三、球孢虫病205四、小瓜虫病206五、斜管虫病207六、杯体虫病208第五节扁形动物性疾病的防治技术209一、三代虫病209二、指环虫病210三、白内障病211第六节线虫病的防治技术212鲫嗜子宫线虫病212第七节甲壳类动物引起的疾病213一、新鳋病213二、锚头鳋病214三、鲺病215
第七章团头鲂的疾病防治技术217第一节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技术217一、白头白嘴病217二、出血病218三、肠炎病219第二节藻菌性疾病的防治技术220一、水霉病220二、鳃霉病220第三节原生动物性疾病的防治技术221一、小瓜虫病221二、斜管虫病222第四节扁形动物性疾病的防治技术222一、血居吸虫病222二、复口吸虫病224
第八章鱼类防病养殖技术226第一节鱼病流行病学226一、鱼病流行病学的概念226二、鱼病流行病学的任务226三、鱼病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227四、鱼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原则227五、鱼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229六、鱼病流行病学对水生动物医学发展的贡献230七、鱼病流行病学的发展前景231第二节免疫防病技术232一、病毒病免疫防病技术232二、细菌病免疫防病技术237第三节药物防治技术242一、药物在鱼病防治中的地位242二、几个重要概念242三、用药方法及其特点分析246四、使用药物的基本原则249参考文献250
前言/序言
《渔舟唱晚:锦鲤的国色天香与精养之道》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广大锦鲤爱好者、养殖者以及水产从业者提供一本全面、深入、实用的锦鲤养殖指南。从锦鲤的悠久历史、国色天香的品种鉴赏,到科学的养殖模式、精细化的疾病防治,本书力求涵盖锦鲤养殖的各个关键环节,引导读者掌握锦鲤健康成长、品相优良的秘诀,最终实现养殖效益与观赏价值的双丰收。 第一章:锦鲤溯源——古今辉煌,鱼跃龙门 锦鲤的起源与演变: 追溯锦鲤从食用鱼到观赏鱼的传奇演变历程。深入探讨其在日本的培育历史,以及如何从最初的单一色彩品种发展出如今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十大基本品系(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白写、黄金、丹顶、秋翠、浅黄、五色、乌鲤)及其繁多的变异品种。 国色天香——锦鲤的品种鉴赏: 详细介绍各主要锦鲤品系的特征、标准和审美要点。 红白(Kohaku): 剖析其“赤班”的分布、形状、质地、边沿的清晰度以及“墨”(黑斑)在全身的协调性。 大正三色(Taisho Sanke): 讲解红、白、墨三色在体表上的完美融合,强调墨斑的分布与立体感。 昭和三色(Showa Sanshoku): 突出其黑底红白墨相互交织的浓郁美感,以及墨的质感与分布的重要性。 黄金(Ogon): 描绘其纯粹的金黄色或白色,以及闪耀的金属光泽,分析其“素色”品种的魅力。 丹顶(Tancho): 介绍其头部独特的鲜红色斑块,如同日本国旗一般简洁而庄重,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干净白色。 秋翠(Asagi)/浅黄(Soragoi): 阐述其独特的蓝白色基底上覆盖红斑的细腻纹路,以及灰蓝色鳞片边缘的清晰度。 五色(Goshiki): 细致描述其多重色彩(红、白、黑、蓝、黄)交织出的复杂而深邃的美感。 白写(Utsuri): 分析其黑底上红、黄、白三色斑纹的变化,突出其对比度和鲜明度。 乌鲤(Karasu): 介绍纯黑色的品种,强调其墨色之深沉、光泽之亮丽。 其他特色品种: 简要介绍如“白别光”、“黄金系”、“茶鲤”等各具特色的品种,拓宽读者的鉴赏视野。 锦鲤的选购技巧: 提供从体型、鳞片、鳍条、色彩、花纹、精神状态等全方位的选购指南,帮助读者挑选出具有潜力的健康锦鲤。 第二章:安居乐业——科学养殖,舒适环境 锦鲤池的设计与建造: 选址: 考虑光照、通风、水源、土壤以及周边环境因素。 池形与大小: 根据养殖规模、锦鲤数量和品种特性,设计合理的池形(如圆形、长方形)和面积。 池体结构: 介绍砖石水泥池、土池、一体化养殖池等不同类型的建造方法,重点讲解池壁的防渗漏、池底的坡度设计与排污便利性。 过滤系统: 深入探讨物理过滤(如毛刷、生化棉)、生化过滤(如细菌屋、生化球、陶粒、陶瓷环)和(可选)紫外线杀菌、臭氧消毒等系统的设计与搭配,确保水质的清澈与稳定。 增氧与循环系统: 详细介绍各种增氧设备(如气泵、曝气盘、水车)和循环水泵的选型与安装,保证溶氧充足和水体流动。 养殖水质管理: 水质指标监测: 详细讲解关键水质指标的正常范围与监测方法,包括: 温度: 锦鲤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适宜温度范围(15℃-28℃),冬季保温与夏季降温的策略。 pH值: 适宜范围(7.0-7.5),过高或过低的危害,以及调控方法(如使用缓冲剂)。 溶氧(DO): 保持在5mg/L以上,避免缺氧,影响锦鲤生长和抗病力。 氨氮(NH3-N)和亚硝酸盐(NO2-N): 剧毒物质,必须严格控制在检测限以下,讲解其产生原因(如残饵、粪便)和去除方法(如勤换水、高效过滤、使用硝化细菌)。 硝酸盐(NO3-N): 相对低毒,但过高也会抑制生长,讲解其积累原因与适度控制。 总碱度(TA)与硬度(GH): 维持水体稳定的重要指标,影响pH值的缓冲能力。 换水策略: 强调“勤换小量”原则,根据水质、密度、季节和鱼的生长情况,制定科学的换水计划。 生物调水: 引入和培养有益菌(如硝化细菌),利用其分解水中有害物质,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锦鲤的日常管理: 投喂: 饲料选择: 介绍高品质锦鲤专用饲料的特点,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配比。 投喂量与频率: 根据锦鲤的生长阶段、水温、活动状况科学投喂,避免过量导致水质恶化。 投喂时间: 避免在水温过高或过低时投喂。 观察: 投喂时观察锦鲤的进食情况,是判断其健康状况的重要窗口。 密度控制: 合理的养殖密度是预防疾病、保证生长速度的关键。 环境维护: 定期清理池底淤泥、修剪水草、检查设备运行状况。 第三章:健康守护——疾病防治,未雨绸缪 锦鲤常见疾病的识别与诊断: 体表病: 白点病(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症状、病原、传播途径,以及防治方法(如升温、下药)。 霉菌病(Saprolegniasis): 症状(棉絮状附着物)、病原、以及防治方法(如改善水质、使用抗霉菌药物)。 寄生虫病: 纤毛虫(如斜管虫、聚缩虫)、车轮虫、指环虫、锚头鳋(鱼 Dài)等,详细描述其形态、危害和防治(如药浴、浸泡)。 细菌性疾病: 如打印病、烂鳍烂尾病、竖鳞病、红斑病等,分析其病原(如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症状,以及防治(如抗生素治疗、水质改善)。 内寄生虫病: 如吸虫、绦虫、线虫等,介绍其种类、感染途径、以及防治(如驱虫药)。 病毒性疾病: 如锦鲤疱疹病毒病(KHV),强调其高传染性和高致死率,目前尚无特效药,重在预防。 非传染性疾病: 如缺氧症、营养不良、药物中毒等,分析其原因及处理。 疾病的预防策略: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的理念贯穿始终。 保持优质水质: 这是预防一切疾病的根本。 科学投喂: 避免过度喂食,保证饲料质量。 合理密度: 避免鱼体过度拥挤,降低应激。 隔离新鱼: 引入新鱼前进行隔离观察,防止带入病原。 定期消毒: 对工具、设备进行定期消毒。 增强鱼体自身免疫力: 通过营养均衡的饲料、适宜的水质环境、以及维生素、免疫多糖等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锦鲤的治疗方法: 药物选择与使用: 介绍常用药物的种类、剂量、用法(如药浴、内服、浸泡),强调遵医嘱、正确用药,避免产生耐药性。 物理治疗: 如升温、盐浴等辅助治疗方法。 隔离治疗: 将病鱼隔离,避免疫情扩散。 康复期管理: 治疗后加强护理,帮助鱼体恢复。 第四章:繁荣昌盛——锦鲤繁殖与育苗(可选内容,可根据篇幅选择详略)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挑选体格健壮、性成熟、品相优良的亲鱼。 繁殖的适宜条件: 水温、水质、光照等。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人工催产。 孵化与育苗: 孵化过程中的管理,育苗初期的开口料选择与投喂。 苗种的培育: 幼鱼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要点。 第五章:锦绣前程——观赏价值与经济效益 如何提升锦鲤的品相: 从选育、养殖、日常管理全方位提升锦鲤的观赏价值。 锦鲤的商业价值: 介绍锦鲤的市场价格构成因素,以及如何在健康养殖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 锦鲤文化与交流: 探讨锦鲤在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参与国内外锦鲤展赛的意义。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有严谨的科学理论支撑,又有贴近实际的养殖经验分享。 图文并茂: 大量精美的锦鲤图片和清晰的养殖场景示意图,增强阅读趣味性和理解性。 语言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力求让普通爱好者也能轻松掌握。 针对性强: 专注于锦鲤这一特定品种,内容更加深入和聚焦。 系统全面: 涵盖了从入门到进阶的锦鲤养殖全过程。 适用人群: 初涉锦鲤养殖的爱好者。 有一定养殖经验但希望进一步提升养殖水平的业余玩家。 专业锦鲤养殖场的经营者。 水产专业学生和相关从业人员。 对锦鲤观赏与养殖感兴趣的所有人士。 结语: 饲养锦鲤,不仅是一项养殖技能的实践,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静心体悟生命之美的过程。愿本书能成为您锦鲤养殖之路上的良师益友,助您领略锦鲤的国色天香,品味养殖的无限乐趣,最终与您心爱的锦鲤一同,在这方小小水池中,奏响“渔舟唱晚”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