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提高篇/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有机化学:提高篇/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卢会杰,王敏灿,龚军芳 等 编
图书标签:
  • 有机化学
  • 有机化学提高篇
  • 高等学校教材
  • 十二五规划教材
  • 化学
  • 高等教育
  • 学科教材
  • 学习辅导
  • 考试用书
  • 专业课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09306
版次:1
商品编码:1154834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5
字数:46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有机化学:提高篇/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各类有机反应的历程及有机合成方法与技术,共16章,内容包括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与亲电取代反应、芳环上的亲核与亲电取代反应、重键上的亲核与亲电加成反应、消去反应、重排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自由基反应、周环反应、光化学反应、元素有机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等。最后两章介绍有机合成设计和有机合成技术与方法。  《有机化学:提高篇/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供化学、应用化学、制药、高分子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17 有机化学反应及其历程17.1 概述17.1.1 有机化学反应17.1.2 有机化学反应中的试剂17.1.3 有机化学反应历程17.2 有机化学反应速率17.2.1 反应速率、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17.2.2 反应速率理论17.3 有机反应历程的研究方法17.3.1 产物分析法17.3.2 立体化学分析法17.3.3 同位素标记法17.3.4 活性中间体研究法17.3.5 动力学研究法习题
18 反应中的立体化学与活性中间体18.1 立体化学18.1.1 构型表达的几种形式18.1.2 潜手性18.1.3 反应中的立体化学18.2 有机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18.2.1 正碳离子18.2.2 负碳离子18.2.3 自由基18.2.4 碳烯18.2.5 氮烯18.2.6 鎓内盐习题
19 饱和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19.1 亲核取代反应的类型及历程19.1.1 反应的类型19.1.2 亲核取代反应的历程19.2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19.2.1 SN1反应的特征19.2.2 影响SN1反应速率的因素19.3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的历程19.3.1 SN2反应的特征19.3.2 影响SN2反应速率的因素19.4 亲核取代反应中竞争反应19.5 亲核取代反应中的邻基参与和分子内取代19.5.1 邻基参与反应19.5.2 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19.6 亲核取代反应中的离子对历程19.6.1 离子对19.6.2 影响离子对历程的因素19.7 亲核取代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19.7.1 官能团的互变19.7.2 生成C—C键19.7.3 相转移催化的取代反应习题
20 消去反应20.1 消去反应的历程20.1.1 消去反应的历程20.1.2 影响消去反应的因素20.1.3 与消去反应相竞争的反应20.2 消去反应的方向20.2.1 消去反应的择向规律20.2.2 消去的择向规律与历程的关系20.3 消去反应的立体化学20.3.1 链状化合物消去的立体化学20.3.2 环状化合物消去的立体化学20.4 热消去反应20.4.1 羧酸酯的热消去反应20.4.2 磺原酸酯的热消去反应20.4.3 叔胺氧化物的热消去反应20.5 消去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20.5.1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20.5.2 醇及其衍生物的消去反应20.5.3 叔胺氧化物、季铵碱和锍碱的热消去反应20.5.4 其它化合物的消去反应习题
21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21.1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21.1.1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历程21.1.2 原位取代21.1.3 反应活性与定位效应21.2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22 不饱和碳酸键的加成反应23 碳氧双键的亲核加成反应24 分子重排反应25 氧化还原反应26 自由基反应27 周环反应28 有机光化学反应29 含硫、磷、硅、硼和锂的有机化合物30 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31 有机合成设计32 现代有机合成技术简介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深入探索化学世界的广阔疆域:一系列高等教育与专业进阶参考书目推荐 本简介旨在为学习者、研究人员及化学领域专业人士推荐一系列与《有机化学:提高篇/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主题并非直接重叠,但能有效拓展知识广度与深度,并对现代化学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权威性或前沿性著作。这些书籍涵盖了从基础理论的精深化到新兴交叉学科的应用拓展,旨在构建一个全面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与研究体系。 --- 一、 理论化学与计算化学的基石与前沿 有机化学的深入理解离不开对分子结构、反应机理的精确描述,这依赖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日益强大的计算工具。 1. 《量子化学原理与应用》(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Quantum Chemistry) 内容聚焦: 本书超越了有机化学对分子轨道理论的初步介绍,深入探讨了薛定谔方程的精确与近似解法,包括Hartree-Fock方法、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基础框架及其在描述化学键合、激发态和非绝热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它详细阐述了基组的选择、电子相关效应的处理,并结合具体实例展示如何利用计算化学预测分子构象、反应过渡态和光谱性质。 适用性: 为希望从第一性原理层面理解有机反应和分子设计的读者提供坚实的基础。 2. 《计算有机化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Organic Chemistry) 内容聚焦: 本书是一本高度实用的指南,重点在于如何将理论计算应用于解决实际的有机化学问题。内容包括分子力学(MM)的应用范围、如何设置和优化反应路径(如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如何解释计算得到的波函数信息,以及如何使用商业或开源软件进行有效的化学模拟。重点强调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评估与实验数据的验证。 价值: 弥合了纯理论与实验操作之间的鸿沟,是现代合成化学家必备的技能。 二、 反应机理与合成策略的精深拓展 在掌握了基础反应的基础上,进阶学习需要关注更复杂、更精细的催化体系和立体控制策略。 3. 《过渡金属催化有机反应机理》(Mechanisms of Transition Metal Catalyzed Organic Reactions) 内容聚焦: 本书系统性地梳理了当代理论化学的核心领域——过渡金属催化。详细解析了氧化加成、还原消除、插入、转金属化等关键步骤的电子效应与空间要求。重点涵盖了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Suzuki, Heck, Sonogashira等)的最新发展、C-H键活化策略的最新进展,以及铑、铱、钌等金属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区别于基础教材: 相比于介绍性的章节,本书深入探讨了配体设计对催化效率和选择性的影响,以及催化循环中非经典中间体的分离与表征。 4. 《不对称催化与立体选择性合成》(Asymmetric Catalysis and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内容聚焦: 专注于如何精确控制生成的手性中心数量和空间排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有机小分子催化(Organocatalysis): 脯氨酸催化、硫脲催化、手性布朗斯特酸/路易斯酸催化等。 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 手性膦配体、BOX、Salen配体设计。 动力学拆分(Kinetic Resolution) 与动态动力学拆分(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 的理论基础与工程实现。 价值: 为药物化学和天然产物全合成提供了最核心的工具箱。 三、 跨学科领域:化学生物学与材料化学的交汇 有机化学的应用早已超越了传统的有机合成范畴,与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紧密融合。 5. 《化学生物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Biology) 内容聚焦: 本书探讨如何利用有机化学合成工具和方法来研究、调控和理解生物系统。核心内容包括: 生物正交化学(Bioorthogonal Chemistry): 例如Click化学、Tetragonal环加成等在活细胞标记和成像中的应用。 探针分子设计: 合成具有特定荧光、顺磁性或放射性的分子,用于追踪蛋白质功能和信号通路。 化学遗传学(Chemical Genetics): 利用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功能筛选与调控。 定位: 适合有志于从事药物发现、生物成像或蛋白质工程研究的读者。 6. 《功能性有机材料的合成与性能》(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Functional Organic Materials) 内容聚焦: 关注具有特定电子、光学或物理性质的共轭分子和聚合物的分子设计。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调控分子骨架的π共轭长度、引入给电子/吸电子基团来“定制”材料的能级结构。具体涵盖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中的主体和客体材料、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中的给体/受体材料,以及有机半导体晶体管(OTFTs)的构建。 强调: 分子结构与宏观电子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 四、 分析化学的进阶手段:结构确证的深度解析 任何高级的有机化学研究都离不开对产物结构的精确、无二义性的确认。 7. 《核磁共振波谱学高级应用》(Advanced Applications i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内容聚焦: 区别于基础教材对 $^1 ext{H}$ 和 $^{13} ext{C}$ NMR 的初步介绍,本书侧重于二维、三维及高场谱学的复杂解读。详细讲解了COSY, TOCSY, NOESY, HSQC, HMBC 等脉冲序列的原理,并深入探讨了: 结构解析中的立体化学判定: 如何利用耦合常数 ($J$ 值) 和 NOE 效应确定环构象和分子间距离。 动态NMR: 研究分子内部的快速重排、异构化平衡。 固体NMR: 在催化剂和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8. 《高分辨质谱与色谱联用技术》(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Chromatographic Coupling Techniques) 内容聚焦: 讲解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HRMS)在复杂体系分析中的地位。重点在于: 准确质量的计算与分子式推断: 如何利用高分辨数据确定未知杂环或天然产物的精确结构。 碎裂(Fragmentation)机制的深入理解: 结合电子轰击(EI)和软电离技术(ESI, APCI)的碎裂模式分析。 定量分析: 内标法、同位素稀释法在痕量分析中的精确操作流程。 --- 通过研读上述书籍,学习者将能够超越基础有机化学的范畴,进入理论计算、精密催化、生物应用和尖端分析的交叉前沿,为未来的科研和工业应用打下更坚实、更广阔的知识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刚拿到这本《有机化学:提高篇》的时候,我对它的内容抱持着一种既期待又有些忐忑的心情。毕竟“提高篇”这三个字就意味着它不会是那种浅尝辄止的介绍,而是会深入到知识的细节和复杂性中去。我在学习一些基础的有机化学内容时,常常会觉得那些抽象的化学式和反应式很难在脑海中形成生动的画面,也很难理解它们背后的逻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更直观的解释,例如通过三维模型图或者更生动的比喻来讲解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反应的发生过程,让我能够“看到”化学反应的发生,而不仅仅是“记住”它们。我特别关注的是那些关于反应机理的章节,很多时候,理解了反应机理,就能够举一反三,预测新的反应,而不是死记硬背。我希望这本书在这方面能够做到深入浅出,用清晰的步骤和逻辑链条来解析复杂的反应机理,从而真正提升我对有机化学的理解能力,甚至激发我对化学研究的兴趣。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沉静的深绿色,上面烫金的“有机化学”几个字,在光线下泛着淡淡的光泽,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专业、扎实。我当时就是被这个外观吸引,想着一本“提高篇”的教材,应该能帮助我系统性地梳理一下那些让我头疼的有机化学知识。翻开目录,那些熟悉的化学反应、官能团、命名法等等扑面而来,确实感觉内容很丰富,从基础的结构与成键,到复杂的立体化学、反应机理,再到光谱解析和合成策略,几乎涵盖了本科阶段有机化学的方方面面。每一章的标题都充满了挑战性,像是“碳正离子的重排与稳定性”、“自由基反应的立体化学控制”这类,光看名字就觉得信息量爆炸。虽然我还没深入学习,但单从目录结构来看,它试图构建一个非常完整和深入的学习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层层递进,让人充满期待,希望能够借此摆脱那些零散的、碎片化的学习状态,真正建立起对有机化学的整体认知和深入理解。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有机化学最困难的部分在于那些层出不穷的反应和中间体,它们就像是一盘盘错综复杂的棋局,需要极高的逻辑思维和记忆力才能应对。当我翻开这本《有机化学:提高篇》时,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对于反应机理的讲解方式。书中有一些图示,能够非常形象地展示电子的流动方向,以及各种中间体的形成和转化过程,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我特别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学会如何“预测”一个反应的产物,而不是仅仅“记忆”它。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大量的实例,教会我如何分析反应物的结构,判断反应条件的影响,从而推导出可能的反应路径和最终产物。此外,书中关于命名法的讲解也需要足够清晰和系统,毕竟准确的命名是有效交流的基础。我希望它能提供足够多的练习题,并附带详细的解题思路,这样我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

评分

作为一名正在攻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我对有机化学的掌握程度有着更高的要求。我需要的不只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更需要对复杂的有机反应、合成策略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的了解。《有机化学:提高篇》这个书名,恰好契合了我当前的学习需求。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更前沿的有机合成方法学,例如不对称催化、C-H键活化等,并附带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合成案例分析。同时,我希望书中能够涉及一些有机化学在药物化学、材料科学等交叉领域中的应用,让我能够看到有机化学的广阔前景和实际价值。我对书中的立体化学部分尤为关注,希望它能提供更深入的讨论,包括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拆分以及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学术研究道路上的有力助手,帮助我构建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为我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启发。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晰的字号搭配合理的行间距,使得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每页的边距也留得恰到好处,方便我在学习过程中做笔记和标注重点。我尤其喜欢的是书中那些图示,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很高。那些分子结构图,每一个原子、每一个键都清晰可见,而且标注的立体化学信息非常准确,让我能够轻松地分辨出各种异构体。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编写也十分规范,反应条件、产物、甚至副产物都可能被提及,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觉得很安心。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更多的案例研究,特别是那些经典有机反应的发现历程和应用拓展,这能让我更好地理解科学发现的逻辑和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本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