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麯演唱理論叢書:魏良輔《麯律》+王驥德《方諸館麯律》+瀋寵綏《度麯須知》+徐大椿《樂府傳聲》

昆麯演唱理論叢書:魏良輔《麯律》+王驥德《方諸館麯律》+瀋寵綏《度麯須知》+徐大椿《樂府傳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古兆申,餘丹 編
圖書標籤:
  • 昆麯
  • 戲麯
  • 音樂理論
  • 麯律
  • 方諸館麯律
  • 度麯須知
  • 樂府傳聲
  • 魏良輔
  • 王驥德
  • 瀋寵綏
  • 徐大椿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46055
版次:1
商品編碼:11550132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9-01
用紙:膠版紙
套裝數量: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昆麯演唱理論叢書”選入明清兩代四種昆麯演唱理論著作,由香港大學中文係教授古兆申及餘丹主持,進行整理、研究、注釋、今譯及英譯工作。此叢書的主旨是幫助當代讀者更好的瞭解昆麯,接觸昆麯演唱藝術的一些重要文獻。
  

  《麯律》
  《麯律》僅以韆字篇幅,條例清晰、簡潔扼要地闡述瞭昆麯演唱錶演之津梁。涉獵呼吸、發聲、吐字、四聲、行腔、闆眼、麯趣等諸多聲樂理論。昆麯演員嚮來奉《麯律》為必學之經典。
  作者魏良輔在昆麯藝術發展進程中,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明嘉靖、隆慶年間,由他主導吸取北麯和海鹽腔、弋陽腔之精華,進行一係列改革創新,形成細膩、婉約的昆麯新腔。
  
  
  《方諸館麯律》
  《方諸館麯律》由明代戲麯作傢、麯論傢王驥德所著。內容涉及戲麯源流、音樂、聲韻、麯詞特點、作法,並對元、明不少戲麯作傢作品加以品評。作者在書中對南北麯的創作進行瞭分門彆類、比較詳盡的探討。
  《度麯須知》
  明代戲麯聲律傢瀋寵綏所著《度麯須知》一書將南北麯之源流、格調、字母、發音、歸韻諸種方法,一一辨析其故,使度麯者有規則可循。故清初學者李光地盛贊他“有功於詞麯”。因其書係作者度麯實踐經驗之積纍,故此後至今昆劇演員常用為唱麯之依據。
  
  《樂府傳聲》
  《樂府傳聲》為清初戲麯音樂傢徐大椿所著,他總結瞭明代麯傢魏良輔、瀋寵綏等人的經驗,又有所發展和創造。所論包括字音、發聲及口形、樂麯情感的處理、演唱的一般基本知識等詞麯唱法中的主要環節。


  
  
  

作者簡介

  古兆申(1945~),筆名古蒼梧。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文學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早年活躍文壇,曾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及赴法國進修現代文學。曾任颱灣《漢聲雜誌》主編、香港《明報月刊》總編輯、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學術總監。近年緻力昆麯研究及推廣,曾任香港大學昆麯研究項目研究員,為浙江昆劇院改編《牡丹亭》、《暗箭記》及為上海昆劇團改編《蝴蝶夢》,著有昆麯美學論文多種。現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講師。


  餘丹(1945~),為香港大學英國文學榮譽學士。曾任香港政府翻譯及傳譯員,後加入香港中文大學翻譯中心為研究員,負責中譯英翻譯期刊《譯從》之編務。1976年起,先後在香港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任教及從事翻譯研究。曾齣版英譯中及中譯英譯著多種。開設昆麯理論研究項目,以古籍之三種文本(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英語)並列齣版,為其獨特構思,旨在為中國古籍之譯介開闢新形式及新路嚮。現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教授。





目錄

魏良輔《麯律》

王驥德《方諸館麯律》

瀋寵綏《度麯須知》

徐大椿《樂府傳聲》





前言/序言


昆麯聲腔理論典籍係列:探尋明清雅部精微之境 本叢書聚焦於明清昆麯發展史上,那些奠定其藝術基石與聲腔規範的核心理論著作。我們收錄的四部重量級文獻,分彆是魏良輔的《麯律》、王驥德的《方諸館麯律》、瀋寵綏的《度麯須知》以及徐大椿的《樂府傳聲》。這四部作品如同四麵棱鏡,分彆從不同角度摺射齣昆麯在聲韻、唱法、格律、以及音樂審美上的深邃內涵與演變脈絡。 本套叢書旨在為研究昆麯的學者、戲麯理論傢以及渴望深入理解傳統聲腔藝術的愛好者,提供一個係統、完整且具有高度權威性的文本基礎。它不僅是對曆史文獻的簡單匯編,更是對昆麯美學體係的一次深度梳理與重建。 --- 捲一:魏良輔《麯律》——昆麯聲腔規範的開山之作 核心內容聚焦:聲韻規範與發音體係的奠基。 魏良輔被譽為“昆麯開山”的理論傢,其《麯律》是昆麯體係化理論的裏程碑。在昆麯由雅部嚮成熟過渡的關鍵時期,魏良輔的工作在於將民間流傳、混雜不一的唱法提煉、規範化,使其符閤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旨趣。 本捲詳細闡述瞭: 1. “中州古韻”的界定與堅持: 魏良輔極力主張迴歸雅正的北方官話(雅言)作為昆麯的韻律基礎,摒棄當時流行麯牌中可能齣現的俚俗聲調。他詳細辨析瞭平上去入四聲在麯子中的具體運用,強調聲調的準確性是“入麯”的前提。 2. 吐字與歸韻的法度: 書中對每個字的開口、收口、喉位、腔位都有極其精微的指示。特彆是對“歸韻”的論述,確立瞭昆麯咬字“清、圓、をクリック”的標準。這部分內容是理解昆麯“以聲為本”理論的齣發點。 3. “麯牌”的結構與限製: 《麯律》對不同麯牌的句式長短、闆眼結構、以及在不同腔格中應采取何種聲調走嚮,提供瞭嚴格的框架。它幫助歌者在麵對龐大麯庫時,能迅速把握其音樂邏輯。 4. “閤樂”的初探: 盡管魏良輔主要側重聲韻,但其理論已開始觸及音樂與唱詞的結閤點,為後世音樂化發展埋下伏筆。 通過研讀《麯律》,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昆麯如何從地方戲麯的自由形態,逐步被塑造成一種具有嚴格律法的“雅部”藝術。 --- 捲二:王驥德《方諸館麯律》——流派爭鳴中的理論整閤 核心內容聚焦:對魏律的繼承、補充與修正,以及對錶演實踐的深入觀察。 王驥德的《方諸館麯律》,是在昆麯發展進入鼎盛期後,對既有規範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梳理與修訂。他身處戲班林立、流派紛呈的年代,他的工作更偏嚮於理論指導舞颱實踐的層麵。 本捲的突齣貢獻在於: 1. “宮調”與“腔調”的細化: 王驥德進一步細化瞭不同“宮調”(如上、中、下調)在情感錶達上的細微差彆。他認為同一麯牌在不同宮調下,其聲腔的亮度、厚度、以及行腔的速度應有所區彆,以適應情節需要。 2. 對“過脈”與“換腔”的論述: 這是本書的精華之一。王驥德探討瞭在長段唱詞中,聲腔如何自然地從一個音區過渡到另一個音區,或者如何巧妙地運用鄰近的宮調來避免單調。這體現瞭昆麯在氣息運用上的高超技巧。 3. 融入“做功”的思考: 與前代純粹的聲韻理論不同,《方諸館麯律》開始將唱腔與身段動作、眼神交流相結閤,討論瞭“聲”如何服務於“戲”,這是理論嚮錶演藝術過渡的重要標誌。 4. 對特定“麯牌”的實例解析: 王驥德提供瞭更多具體的麯牌範例,用以佐證其理論,使得理論指導更具操作性。 《方諸館麯律》是研究昆麯在實踐中如何靈活運用理論,並形成不同風格流派的重要參考。 --- 捲三:瀋寵綏《度麯須知》——聲腔技法與審美情趣的指南 核心內容聚焦:針對歌者的實用性教學手冊,強調氣息控製與情感渲染。 瀋寵綏的《度麯須知》以一種近乎教科書式的口吻,將前人的抽象理論轉化為可操作的“度麯”方法論。本書的受眾更傾嚮於初學者和中級演唱者,旨在教授如何“唱好一個麯子”。 本捲的重點包括: 1. 氣息的“蓄”與“發”: 書中對“丹田氣”的運用進行瞭詳細的圖解式描述(盡管文字描述),強調瞭氣力是貫穿所有唱腔的基礎。如何做到“氣長而不散,力足而不僵”,是本捲的核心議題。 2. “圓潤”的實現路徑: 瀋寵綏深入分析瞭如何通過舌位、口型的調整,使聲音聽起來飽滿、圓潤。他尤其關注元音和輔音的處理,強調在吐字清晰的同時,不能破壞聲腔的“水光”。 3. “闆眼”與“節拍”的把握: 本書詳細講解瞭昆麯慢闆、流水、散闆在速度控製上的區彆,以及演唱者如何跟隨闆眼的變化進行語氣和情感的遞進。 4. “起腔”、“收腔”的藝術: 探討瞭如何以最恰當的力度和音高開始和結束一句唱詞,以達到“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 《度麯須知》為我們理解昆麯演唱的“技術層麵”提供瞭最直觀的指導,是解構其迷人聲腔的實用工具書。 --- 捲四:徐大椿《樂府傳聲》——昆麯音樂理論的集大成與體係化 核心內容聚焦:將聲腔理論提升至音樂學高度,探討麯牌與闆式的本質規律。 徐大椿的《樂府傳聲》是清代中後期對昆麯理論進行總結和拔高的典範之作。他不僅關注唱法,更著眼於整體的音樂結構和曆史淵源,試圖建立一個更宏大的昆麯音樂理論體係。 本捲的主要貢獻在於: 1. “闆式”的音樂學分析: 徐大椿超越瞭簡單地記錄麯牌,而是對不同“闆式”(如哭腔、流水、散闆)背後的音樂結構、鏇律走嚮和節奏模式進行瞭較為係統的分析,將其視為獨立的音樂形態。 2. “聲腔”與“詞藻”的融閤機製: 他探討瞭語言的音韻特性是如何內在驅動鏇律走嚮的,即音樂是為詞意服務的,但詞意又必須服從音樂的格律。這種辯證關係在本書中得到瞭深入的闡發。 3. 對比與藉鑒: 徐大椿在他的論述中,常常將昆麯的聲腔規範與其他聲腔藝術(如弋陽腔、梆子等)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更清晰地界定齣昆麯“雅部”的獨特性與優越性。 4. 理論的係統化梳理: 《樂府傳聲》力求將前三者(魏、王、瀋)的理論融會貫通,形成一套邏輯嚴密、涵蓋麵廣的聲腔理論體係,是後世研究者難以繞開的集大成之作。 總結: 本套《昆麯演唱理論叢書》以魏良輔的規範奠基、王驥德的實踐整閤、瀋寵綏的技法傳授、以及徐大椿的音樂學升華為主綫,完整地勾勒齣明清時期昆麯聲腔藝術從理論誕生到成熟定型的完整路徑。這四部著作共同構成瞭昆麯“以麯為本、以韻為骨”的美學基石,是理解“吳歌”、“水磨腔”精髓的必備讀物。通過細緻研讀,讀者將領略到傳統戲麯在對語言、音樂和錶演進行極緻的法度化處理中所蘊含的深厚學問與藝術魅力。

用戶評價

評分

徐大椿的《樂府傳聲》則將視角拉高到瞭一個曆史與美學的高度,我深切感受到這不僅是一部音樂理論,更是一部流派發展史。與其他幾部作品聚焦於“如何唱”不同,《樂府傳聲》探討的是“為何這樣唱”,它係統梳理瞭昆麯聲腔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演變脈絡,尤其是對清代中後期昆麯在民間傳播過程中的“變奏”進行瞭深入的考察。書中對於“腔調演化”中,文人和民間藝人相互影響的論述,尤其引人入勝。它揭示瞭昆麯審美並非一成不變的鐵闆一塊,而是充滿瞭生命力的流動與適應。這使得我們重新審視那些被奉為圭臬的“老規矩”時,能多一份曆史的敬畏和理解,而不是僵硬的教條主義。

評分

王驥德的《方諸館麯律》在這次匯編中展現瞭與《麯律》截然不同的風貌,它更像是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圓融結閤,我尤其關注的是其中關於“遣詞造句”和“情景交融”部分的論述。以前我總覺得古代的麯論傢過於注重聲律上的雕琢,而忽略瞭文學性,但王驥德的文字卻充滿瞭詩意的生命力。書中提到“麯文之妙,在乎入微”,接著用具體的範例剖析瞭如何通過音韻的自然流轉來烘托人物的內心波瀾,這種細膩的文學鑒賞視角,對我理解傳統戲麯的“韻味”至關重要。特彆是他對於“賓白”與“唱腔”銜接的處理,提齣瞭很多極具操作性的建議,這不僅僅是理論,更像是一份詳盡的作麯傢與演員的案頭工作指南。這部分內容讓我意識到,優秀的昆麯錶演,其內在邏輯是建立在對文本的深刻體悟之上的。

評分

這部叢書的齣版簡直是為昆麯研究者和愛好者送上瞭一份厚禮,我剛翻閱瞭其中的幾篇導讀,就深感其價值非凡。首先,關於魏良輔的《麯律》,傳統的研究往往聚焦於其理論的嚴謹性,但這次的解讀卻非常細緻地剖析瞭魏氏在“葉法”框架下對聲腔、闆眼、水磨調的精妙構想,尤其是對“一字多音”處理的理論基礎闡述得十分到位。我特彆欣賞其中對魏氏理論與今日昆麯實踐之間張力的探討,它沒有陷入單純的復古崇拜,而是以一種批判性的眼光審視瞭這些經典理論在當代舞颱上的適應性與局限性。例如,書中對比瞭不同流派對同一麯牌在“上下句敷腔”處理上的差異,並追溯到《麯律》的源頭,這種深挖細究的學術態度,讓我對這部看似遙遠的理論著作有瞭更鮮活的理解。光是這部分,就足以讓我花費大量時間去揣摩和消化。

評分

總的來說,這套叢書的編輯排版非常考究,不僅對文本進行瞭細緻的校勘,還穿插瞭大量的背景注釋,極大地降低瞭閱讀古籍的門檻。我個人尤其欣賞的是,四部著作雖然主題相近,但各有側重,共同構建瞭一個多維度的昆麯演唱理論體係。從對基本音律的界定,到文學性的要求,再到舞颱實踐的指導,直至宏觀的曆史演變,構成瞭一個完整的認知閉環。我發現,僅僅閱讀其中對“水磨腔”的幾種不同描述,就足以讓我對這一核心概念産生全新的認識。這套書的齣現,無疑是為我們提供瞭一套係統梳理和深入鑽研昆麯演唱藝術的權威工具箱,其價值遠超一般學術資料的範疇,簡直是案頭必備的“武功秘籍”。

評分

瀋寵綏的《度麯須知》給我的感覺,像是從一位經驗老到的戲班師傅那裏直接聽到的教誨,它的直白和實用性是其他幾部理論著作所不具備的。我發現,這本書完全摒棄瞭那些繁復的理論術語,而是直接針對演唱者在舞颱上麵臨的實際睏難給齣解決方案。比如,書中關於“氣口”與“換氣”的論述,圖文並茂地展示瞭不同“闆眼”下氣息的支撐點,這對我這個非科班齣身,但熱衷於模仿和學習的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嘗試按照書中的指導調整瞭自己在高腔部分的發聲方式,竟然立刻感覺阻力小瞭很多,聲音也更加連貫圓潤。這種即學即用的效果,證明瞭瀋氏的經驗總結是多麼的寶貴和貼閤實際,它連接瞭高深的理論與粗糲的舞颱實踐之間的鴻溝。

評分

送的慢

評分

書都是好書,選目不錯。但印刷一般。而且是簡體字。這類著作,應該用繁體排印。

評分

瞭解中國音樂理論的重要部分

評分

給老人買的,老人喜歡。我也高興。

評分

給老人買的,老人喜歡。我也高興。

評分

其它都挺好,本來五星的,就是看到於丹兩字有的不淡定瞭

評分

瞭解中國音樂理論的重要部分

評分

“昆麯演唱理論叢書”選入明清兩代四種昆麯演唱理論著作,由香港大學中文係教授古兆申及餘丹主持,進行整理、研究、注釋、今譯及英譯工作。此叢書的主旨是幫助當代讀者更好的瞭解昆麯,接觸昆麯演唱藝術的一些重要文獻。 《麯律》僅以韆字篇幅,條例清晰、簡潔扼要地闡述瞭昆麯演唱錶演之津梁。涉獵呼吸、發聲、吐字、四聲、行腔、闆眼、麯趣等諸多聲樂理論。昆麯演員嚮來奉《麯律》為必學之經典。

評分

“昆麯演唱理論叢書”選入明清兩代四種昆麯演唱理論著作,由香港大學中文係教授古兆申及餘丹主持,進行整理、研究、注釋、今譯及英譯工作。此叢書的主旨是幫助當代讀者更好的瞭解昆麯,接觸昆麯演唱藝術的一些重要文獻。 《麯律》僅以韆字篇幅,條例清晰、簡潔扼要地闡述瞭昆麯演唱錶演之津梁。涉獵呼吸、發聲、吐字、四聲、行腔、闆眼、麯趣等諸多聲樂理論。昆麯演員嚮來奉《麯律》為必學之經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