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物理学巨匠:从伽利略到汤川秀树 [Remarkable Physicists: From Galileo to Yukawa]

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物理学巨匠:从伽利略到汤川秀树 [Remarkable Physicists: From Galileo to Yukawa]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约安·詹姆斯 著,戴吾三,戴晓宁 译
图书标签:
  • 物理学
  • 科学史
  • 传记
  • 伽利略
  • 汤川秀树
  • 科学
  • 人物
  • 名人
  • 科技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859983
版次:1
商品编码:1158027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
外文名称:Remarkable Physicists: From Galileo to Yukawa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5
字数:3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的350年,是近代物理学从诞生到发展成为科学中流砥柱的阶段。《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物理学巨匠:从伽利略到汤川秀树》以简洁的传记形式,讲述这段时期中最著名的50位物理学大师。这些大师对物理学的发展功不可没,在思想、授业等诸多方面都是杰出的人物。《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物理学巨匠:从伽利略到汤川秀树》重点着墨于这些大师的人生故事,而有意淡化描写他们的学术细节。书中的故事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当读者一篇篇读下去时,自然就能描绘出物理学发展的大致图景。《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物理学巨匠:从伽利略到汤川秀树》省略了很多科学和数学的细节,所以读者不必有任何看不懂的顾虑。相信喜爱物理学的朋友都会在探寻这门学科近现代历史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约安·詹姆斯(Ioan James,1928— ),原英国牛津大学萨维尔讲席几何学教授,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与新学院荣誉研究员。他在数学研究上成就显赫,曾任伦敦数学学会主席,获该学会颁发的贝里克奖和怀特海奖。詹姆斯于

目录

序言前言第一章 从伽利略到伯努利伽利略(1564—1642)开普勒(1571—1630)惠更斯(1629—1695)牛顿(1642—1727)伯努利(1700—1782)
第二章 从富兰克林到拉普拉斯富兰克林(1706—1790)博斯科维克(1711—1787)卡文迪什(1731—1810)库仑(1736—1806)拉普拉斯(1749—1827)
第三章 从伦福德到奥斯特汤普森(伦福德伯爵,1753—1814)傅里叶(1768—1830)托马斯·杨(1773—1829)安培(1775—1836)奥斯特(1777—1851)
第四章 从欧姆到亥姆霍兹欧姆(1789—1854)法拉第(1791—1867)格林(1793—1841)亨利(1797—1878)
亥姆霍兹(1821—1894)第五章 从开尔文到玻尔兹曼威廉·汤姆孙(开尔文勋爵,1824—1907)麦克斯韦(1831—1879)吉布斯(1839—1903)斯特拉特(瑞利勋爵,1842—1919)玻尔兹曼(1844—1906)
第六章 从伦琴到玛丽·居里伦琴(1845—1923)J·J·汤姆孙(1856—1940)普朗克(1858—1947)布拉格(1862—1942)玛丽·居里(1867—1934)
第七章 从密立根到爱因斯坦密立根(1868—1953)卢瑟福(卢瑟福勋爵,1871—1937)迈特纳(1878—1968)哈恩(1879—1968)爱因斯坦(1879—1955)
第八章 从埃伦费斯特到薛定谔埃伦费斯特(1880—1933)玻恩(1882—1970)玻尔(1885—1962)林德曼(彻韦尔勋爵,1886—1957)薛定谔(1887—1961)
第九章 从德布罗意到费米德布罗意(1892—1987)玻色(1894—1974)卡皮查(1894—1984)约里奥(1900—1958)费米(1901—1954)
第十章从海森伯到汤川秀树海森伯(1901—1976)狄拉克(1902—1984)奥本海默(1904—1967)戈佩特一梅耶(1906—1972)汤川秀树(1907—1981)后记

精彩书摘

  出于富兰克林的性格,他很快就把这一发现应用到发明避雷针,在建筑物的最高点竖立一根尖头的长金属杆,与金属导线连接直通到地。  富兰克林不仅明确了雷电云带有电荷,而且也示范了通过安装避雷针能使建筑物避免雷电之灾。很快,避雷针成为教堂和其他高大建筑的标准设施,因而,在富兰克林第二次访问英国时,欧洲就做了很好的准备,以迎接这位从美洲殖民地来的电气科学家。  电学实验使富兰克林赢得科学家的声誉,他在皇家学会的《哲学会刊》上发表了文章,并就电学研究写了一本小册子,分别以英文和法文出版。1709年,科普利爵士(Sir Godfrey Copley)曾遗赠给英国皇家学会100英镑,用于实验基金或其他方面。1736年学会决定“以基金百分之五的等值黄金做成金质奖章,作为荣誉授予本年度最佳实验科学家”。1753年,富兰克林“因神奇的电学实验和观察”荣获科普利金质奖章,并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威廉和玛丽学院也先后授予富兰克林荣誉学位。  富兰克林同时更深入地参与公共事务和公众生活。1751年他被选为宾夕法尼亚州议会议员,两年后被任命为北美英殖民地的副邮政总长,他保持这一职位超过20年。富兰克林作为议员,以不同方式代表殖民地人民说话。早在1751年,富兰克林就英国把罪犯转移到美洲警告英国政府:“如果这些罪犯是英国的祸患”,他写道,“那么响尾蛇是美洲的灾星”,是否可以建议送出一些到英国去?自1730年富兰克林与里德结婚后,他便没有再寻求与其他女人的私情。不过在1755年,当他近50岁时,有一次他遇见雷(Catherine Ray)女士,在他见过的众多年轻女性中,这是第一位让他倾倒的。在他们首次见面后,8年多再未见面,后来也只见过两次。然而他们通信近35年,阅读信件彼此带来快乐,富兰克林83岁时最后一次写信给她,“在我一生的幸福中,包含你的友谊,只要我活着,我就会愉快地想起你。”为富兰克林写传记的人很多,主要是关于他的政治活动,尤其是他在推动《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事件中的突出作用。这段历史已很为人熟悉,以至于对富兰克林在这其中的作用有个大致描述就可以了。  有必要再从回忆威廉·佩恩(Will Jam Penn)开始,他是宾夕法尼亚州绝对的大领主,享有各种特权,在他死后这些特权传给继承人,州总督是继承权提名人,富兰克林最初表示支持,但后来转向反对。早在18世纪初,英殖民地就与法殖民地有冲突,1755年发生战斗,因宾夕法尼亚州受到威胁,富兰克林带领征募的民兵自卫队参战支持英国军队,总督对此抵制,尤其是当富兰克林被选为自卫队上校时,佩恩家族及其同党利用一切机会诋毁富兰克林,导致双方的矛盾激化。  宾夕法尼亚州民众的不满之一就是领主的特权,领主富有,却拒绝向州议会捐款,特别是在处理印第安人事务上,他们很不合作。1757年,州议会委派富兰克林到伦敦上诉,这项任务并不容易,前后持续了5年,富兰克林的努力没有取得多大进展。  富兰克林第二次去英国,儿子威廉与他同行。在伦敦他们在寡妇史蒂文森(Margaret Stevenson)家寄宿(这里后来成为一家小型富兰克林博物馆)。他乐于有她陪伴,后来更喜爱她女儿波莉(Polly)。富兰克林先去拜见了枢密院院长,此人就宪法的地位给富兰克林上了一课,强调州议会无权对领主征税。然后富兰克林去见威廉·佩恩的儿子托马斯·佩恩(13aomas Penn),他代表领主的利益,结果是他最不合作。  之后,富兰克林病倒,持续了8个星期。  富兰克林先前已获得科学声誉,随着他从事新的实验,再度引起关注。在伦敦,他演示了由他制作的可产生电的机器,能产生23厘米长的电火花。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去剑桥,做了更多的实验。此后他们去北安普敦郡,拜访了英国富兰克林氏家族的一些人;又去伯明翰,探访里德的亲戚。他们再去苏格兰旅行,见了许多苏格兰名人,在这期间,他被圣安德鲁斯大学授予荣誉学位。  富兰克林返回伦敦,试图拜见前首相皮特(William Pitt),但发现他太关注其他问题,对美洲殖民地的管理不感兴趣,富兰克林转向媒体寻求支持,结果,使公众舆论转为抵制佩恩家族,最终他与领主达成了妥协,虽然这不是州议会的全部期望。富兰克林没有急着回美洲,他留在伦敦,继续发出美洲殖民地的非官方声音。与此同时,他的儿子威廉一直在研究法律,他的勤奋好学给人很好印象,在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后,很快被任命为新泽西州的总督。富兰克林借机访问了北欧国家,拜访了那里的科学家。为参加英王乔治三世(GeorgeⅢ)的加冕礼,他及时赶回伦敦。就在富兰克林计划返回美洲时,牛津大学授予他民法学博士学位。  富兰克林返回宾夕法尼亚州,一年多后被选为州议会议长。他离开5年,他有许多朋友,但也有强硬的敌人,继续竭力诋毁他。州议会决议向英王请愿,由议会直接管理本州事务,而不是通过总督。1764年,富兰克林被委派到英国表达诉求。然而当他抵达伦敦时,他发现隋况在向更糟糕的方向发展。英国政府已经决定,殖民地应当为防务费捐款,所采取办法是对所有的印刷品(包括报纸、刊物、历书等)征收印花税。尽管英国本土也征收印花税,但在美洲殖民地引起很大不满,这使英国政府很不理解。富兰克林要求下议院解释在美洲殖民地实施印花税的理由,通过富兰克林的雄辩,最后成功将它废除。  ……

前言/序言

  《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物理学巨匠:从伽利略到汤川秀树》旨在从兴趣阅读的角度,讲述那些生于16世 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跨越350年)的物理学巨匠的 人生故事。全书分为10章,每章5位主题人物,共涵 盖50位巨匠,这些巨匠在思想、授业等诸多方面都是 物理学史上的杰出人物。  这些巨匠最吸引我的并不是他们的研究成果的细节, 而是 他们多彩的人生故事。所以在本书中,我以后者作为 讲述的 主线,而有意淡化他们具体的学术贡献。读者若想知 道更多 科学细节,可根据我在文中给出的资料追本溯源。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脑中构想的读者是那些对物 理学 感兴趣但或许对其历史并不熟悉的人。为了让他们对 物理 学发展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我把巨匠们的传记故事 按照 时间顺序,即出生年月排列出来。每一位巨匠都标志 着物理 学史上的重要节点。我们将会看到这段历史时期(16 世纪中 期到20世纪初期)云集了众多物理学上的璀璨之星, 且每一 位都有其独特光辉,并不能由哪一位物理学家来代表 他们 全体。初入物理殿堂的学生或许试图找寻一位物理学 家作 为学习榜样,他们会发现,有一些令他们感兴趣的人 物可供 选择。在带领读者领略物理学的奇妙世界后,我会在 结尾处 做一些总结概括,并提供一些扩展阅读的线索。  我要感谢布利尼(Blemis Bleaney)、布林克 (David Brink)、埃利奥特爵士(Sir Roger Elliott)、 弗拉芒(Dominic Flament)、福克斯(Robert Fox)、罗奇(John Roche)、萨尔 瓦托雷(Paolo Salvatore)、斯图尔特(Rosemary Stewart)、戴 维·汤姆森(David Thomson)、特拉纳(David Tranah)和蒂 勒(John Tyrer),他们或帮我审阅初稿,提出建设 性的意 见;或处理某些具体的问题。  作者于牛津 2003年4月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中另一本,聚焦于不同领域物理学巨匠的图书简介。 --- 图书名称: 穿越时空的思想之旅:量子革命与宇宙的边界 [Journey Through Time: Revolutions in Quantum Theory and Cosmic Frontiers] 作者: [请在此处插入作者姓名,例如:张伟/李芳] 系列归属: 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非物理学巨匠卷)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中的重要一册,不同于侧重于经典物理学奠基人的传记,本书将视角投向了20世纪及以后,那些在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以及宇宙学领域掀起革命性浪潮的杰出科学家。它不仅仅是一系列传记的简单集合,更是一幅描绘现代物理学发展脉络的宏大画卷,展现了人类认识自然界最深层规律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 第一部分:量子世界的幽灵与现实——从海森堡到费曼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量子力学从建立到完善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及其思想。我们将聚焦于那些在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诠释”的争议中坚守或挑战理论核心的学者。 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 的部分,将详尽介绍他如何构建出矩阵力学,以及“不确定性原理”的提出如何从根本上动摇了经典物理学中确定性的根基。我们不仅会回顾其学术贡献,还将探讨他作为二战期间“铀俱乐部”核心成员的复杂角色,分析其科学伦理与时代洪流的冲突与交织。 随后,笔触转向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侧重于他波动方程的建立及其对波函数概念的深刻哲学思考。书中将对比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的不同视角,并探讨薛定谔的猫这一思想实验如何至今仍是量子诠释争论的焦点。 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 的篇章将集中于他革命性的路径积分表述,以及他对量子电动力学(QED)的贡献。我们将细致描绘他如何通过直观的图示方法(费曼图)简化了极其复杂的量子场论计算,并深入剖析他那充满激情与叛逆精神的教学风格和科普理念,这些特质如何影响了整整一代物理学家。 第二部分:宇宙的尺度与结构的探索——从哈勃到霍金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超越原子层面,探索宇宙学和相对论物理学的边界,聚焦于理解我们所处的时空结构和宇宙的起源与命运的先驱者。 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 的传记将着重描绘他如何在观测中发现了星系的存在,并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宇宙的膨胀。书中会详细解读他如何通过对造父先变星的精确测定,推翻了“岛宇论”,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规模的认知。他的发现如何为后来的大爆炸理论奠定了观测基础,也将得到充分的阐述。 乔治·勒梅特(Georges Lemaître) 的角色在本书中被重新审视。作为一位神父和科学家,他如何独立地、并在理论上预言了宇宙的“原初原子”(Big Bang),以及他如何与爱因斯坦等人在理论的激烈辩论中坚持自己的观点,最终促使现代宇宙学进入新纪元。 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的部分将聚焦于他对黑洞理论的突破性贡献,特别是他如何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场论的初步思想相结合,导出了著名的“霍金辐射”。本书将努力在科普层面解释奇点、事件视界以及信息悖论等概念,同时,也将描绘霍金如何以其坚韧的意志和非凡的智慧,成为一位全球性的科学文化偶像。 第三部分:粒子世界的深层结构——标准模型与超越 这部分关注于我们对物质基本组成单元的探寻,以及驱动现代高能物理实验的理论框架。 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 的传记将集中描述他如何引入“夸克模型”这一概念,以解释当时令人困惑的强子谱系。书中将探讨他如何从希腊词汇中汲取灵感命名“夸克”,以及他因预言“奇异数”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学术传奇。 谢尔登·格拉肖(Sheldon Glashow)、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和阿卜杜斯·萨拉姆(Abdus Salam) 将作为一个整体被介绍,他们共同完成了电弱统一理论的里程碑式工作。本书将详细阐释他们如何将电磁相互作用与弱核力统一在一个框架下,并预言了W和Z玻色子的存在,这一理论的成功构建被视为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关键拼图。 本书特色与价值: 《穿越时空的思想之旅:量子革命与宇宙的边界》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记录了这些科学家的学术成就,更注重描绘他们如何在一个不断变化、充满争议和颠覆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思考和创新。通过对他们个人经历、学术争论、跨学科合作以及哲学反思的细致梳理,本书旨在向读者揭示:科学的进步并非简单的线性积累,而是建立在对既有知识的深刻质疑、大胆的直觉飞跃和对未知世界永不满足的好奇心之上。 本书适合对现代物理学发展史感兴趣的读者,包括高校学生、科研人员,以及所有对人类认知边界拓展怀有热情的公众。它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20世纪科学精神的绝佳窗口。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场关于思想和探索的震撼之旅 《物理学巨匠:从伽利略到汤川秀树》这个书名,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我对物理学世界的好奇。我一直认为,科学大师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他们的成就,更是关于他们身上那种对未知世界永不枯竭的探索欲,以及在面对重重困难时的坚韧不拔。从伽利略敢于挑战教会权威,用实验证明地球绕着太阳转,到爱因斯坦在相对论的海洋中遨游,再到汤川秀树对核力本质的深入思考,这其中一定蕴含着无数激动人心、甚至令人潸然泪下的瞬间。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展现这些巨匠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们的灵感是如何涌现的?他们的研究过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执着,以及他们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分

初读《物理学巨匠:从伽利略到汤川秀树》的惊艳 拿到这套书的瞬间,我就被那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我一直对物理学领域充满好奇,但总觉得它深奥难懂,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迷雾。然而,《物理学巨匠:从伽利略到汤川秀树》的出版,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星辰大海的窗户。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从科学革命的奠基人伽利略,到探索核力的现代物理学大师汤川秀树,这跨越几个世纪的历程,本身就足以勾起我对其中人物命运和科学探索的无限遐想。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第一页,去聆听那些曾经改变世界、塑造我们对宇宙认知的伟大灵魂们的故事。我期望这本书能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物理概念,以及科学家们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生动地呈现在我眼前。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枯燥的传记堆砌,更能触及到他们内心深处对真理的渴望,对未知的好奇,以及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不屈。我相信,通过他们的眼睛,我将得以窥见物理学的璀璨星河,并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评分

历史长河中的智慧之光 拿到《物理学巨匠:从伽利略到汤川秀树》这本书,我立刻被它的内容所吸引。书名涵盖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到20世纪中叶的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这本身就勾勒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科学发展脉络。我一直对物理学的发展史感到着迷,尤其好奇那些在科学的黎明时期,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我们的世界观的。伽利略对天文学的革命性贡献,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这些都是我们现代科学的基石。而到了近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汤川秀树对核力的探索,则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推向了新的维度。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在他们各自的时代,是如何面对科学上的挑战和质疑的?他们的研究过程又是怎样的?这本书将为我揭示这些历史的细节,让我看到科学的火花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并最终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评分

对科学精神的深度探寻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科学并非仅仅是公式和理论,更是科学家们身上那种永不满足的好奇心,以及面对未知时敢于探索的勇气。《物理学巨匠:从伽利略到汤川秀树》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了一群在各自时代里,敢于挑战权威、颠覆认知的伟大灵魂。从伽利略的望远镜,到汤川秀树关于介子的猜想,这其中蕴含着无数次失败的尝试,无数个不眠之夜,以及对真理近乎偏执的追求。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深入挖掘这些巨匠们思想的源头,他们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们是如何突破思维定势的?他们又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将物理学推向了新的高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科学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一代代科学家们,用他们的智慧、汗水甚至生命,一点点铺就的道路。它将不仅仅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一部关于科学精神的史诗。

评分

一本穿越时空的物理学之旅 这本书就像是一张跨越时空的旅行票,把我带回了那个孕育了无数科学巨擘的时代。我一直对那些通过观察和实验,一点点揭示宇宙奥秘的先驱者们心生敬佩。想象一下,在没有先进仪器和数学工具的年代,伽利略是如何凭借一双慧眼和一颗敢于质疑的心,颠覆亚里士多德的权威;牛顿又是如何在苹果落地的启示下,构建起宏伟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又是如何用他的想象力,在相对论的殿堂里,重新定义了时间和空间。这些名字,早已在课本中耳熟能详,但对于他们个人的生活、他们的思想火花是如何碰撞出来的,我却知之甚少。《物理学巨匠:从伽利略到汤川秀树》的出现,让我有机会走进他们的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的坚持与牺牲。我渴望了解,是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精神,能够孕育出如此璀璨的思想?这本书无疑将是一场关于勇气、智慧与坚持的盛宴。

评分

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的350年,是近代物理学从诞生到发展成为科学中流砥柱的阶段。《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物理学巨匠:从伽利略到汤川秀树》以简洁的传记形式,讲述这段时期中最著名的50位物理学大师。这些大师对物理学的发展功不可没,在思想、授业等诸多方面都是杰出的人物。《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物理学巨匠:从伽利略到汤川秀树》重点着墨于这些大师的人生故事,而有意淡化描写他们的学术细节。书中的故事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当读者一篇篇读下去时,自然就能描绘出物理学发展的大致图景。《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物理学巨匠:从伽利略到汤川秀树》省略了很多科学和数学的细节,所以读者不必有任何看不懂的顾虑。相信喜爱物理学的朋友都会在探寻这门学科近现代历史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

评分

看了一点,真的会犯困,哈哈!学了那么多年数学,了解一下各位数学家还是有点意思的。纸质印刷都还可以。

评分

装帧和印刷很漂亮,手感很好!内容经典,开卷有益!

评分

作者的《数学巨匠》、《物理学巨匠》、《生物学巨匠》之一。九章每章四五位生物学家,共计40多位生物学家的传记。时间跨度从17世纪一直到20世纪末。

评分

哲人石这套丛书一直质量很高,非常喜欢,就是印刷装帧再好点,特别是封皮再好点就好了,好评

评分

真是不错的商品,我跟满意,用的不错,感觉适合

评分

不错的科普读物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作者的《数学巨匠》、《物理学巨匠》、《生物学巨匠》之一。九章每章四五位生物学家,共计40多位生物学家的传记。时间跨度从17世纪一直到20世纪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