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化學元素的發現(修訂第3版)》按化學這一學科的發展,以化學元素在地殼中存在的豐度以及它們的單質和化閤物的性質,列述111種化學元素的發現並獲得國際間承認的過程,扼要講述瞭各元素的應用,也講述瞭國際間已報導發現而尚未證實的112號-118號元素,並對一些有爭議的元素發現提齣個人意見。書中含有豐富的化學知識和事物發現的許多哲理,可供廣大大中學校師生參考閱讀。
目錄
1 古代人在生活和生産實踐中的發現
1-1 人類最早認識的碳
1-2 燦爛、明亮的金和銀
1-3 青銅的組成成分銅和锡
1-4 地下噴齣的硫
1-5 天上落下的鐵
1-6 使古羅馬人遭受毒害的鉛
1-7 形成江河大海的汞
1-8 與锡和鉛分不清的銻和鉍
1-9 我國古代最早獲得砷和鋅
1-10 中國古老白銅中的鎳
1-11 古埃及人和中國人最早製得氧
1-12 古南美洲印第安人早已利用的鉑
1-13 得自人尿的磷
2 近代化學科學實驗興起中的發現
2-1 實驗研究空氣和水的組成中發現的氮和氫
2-2 “齣生”三十多年後纔被承認的氯
2-3 典型科學實驗發現的錳、鉬、鎢和鈷
3 分析化學發展過程中的發現
3-1 地球元素碲和月亮元素硒
3-2 “後生可畏”的鈾和釷
3-3 神仙神女下凡成鈦、鉭、鈮和釩
3-4 分析寶石得到的鋯、鉻和鈹一
3-5 打開稀土元素大門見到釔和鈰
3-6 從鉑渣中找到鈀、銠、銥、鋨和釕
3-7 從海藻灰和食鹽結晶母液中得到的碘和溴
3-8 從礦石中發現的鋰
3-9 分析化學查齣鎘
3-10 打開稀土——道門看到鑭、鉺、鋱
3-11 首先證實門捷列夫預言的鍺
4 電池發明後的發現
4-1 首先用電解法獲得的鉀和鈉
4-2 隨後獲得鈣、鎂、鋇和鍶
4-3 由電解産物得到的硼和矽
4-4 兩位大學生研究成功電解鋁
4-5 傷害多人後纔被分離齣的氟
5 光譜分析創建後的發現
5-1 找到兩族稀散成員銫、銣和鉈、銦
5-2 果真利用光譜分析發現鎵
5-3 推開稀土三道門一扇尋到釤、釓、釹、鐠
5-4 推開稀土三道門另一扇找到鐿、鈧、鈥、銩、鏑
5-5 撞開稀土四道門找到銪和鑥
5-6 太陽元素氦
5-7 韆分之一的差值引齣氬
5-8 增補新傢族成員的氪、氖、氙
6 物質放射性發現中的發現
6-1 為科學獻身獲得釙和鐳
6-2 錯綜復雜中認清錒
6-3 捉摸不定中發現氡
6-4 眼花繚亂中得到鏷
7 原子結構探索中的發現
7-1 眾多爭議發現的鉿
7-2 按圖索驥找到錸
8 人造元素的實現
8-1 第一個人工製得的元素鍀
8-2 找到鹵素和堿金屬丟失成員砹和鈁
8-3 核裂變帶來鎿、鈈和鉕
8-4 一個接一個齣現的鎇、鋦、錇、鐦
8-5 核聚變帶來鎄和鐨
8-6 完成錒係元素的鍆、鍩、鐒
8-7 結束爭端命名的轤、鉗、銪、鐓、鏍、鍍
8-8 近期審定並命名的鋱和銫
8-9 報導已發現但尚未確認的112號-118號元素
8-10 能不能再發現新元素
參考文獻
附錄Ⅰ 化學元素命名和符號的來源
附錄Ⅱ 元素在地殼中的豐度/p.P.m.(=剋/噸)
附錄Ⅲ 單質的熔點/K
附錄Ⅳ 單質的沸點/K
附錄Ⅳ 人名索引
附錄Ⅵ 部分重要名詞索引
精彩書摘
古醫藥化學主要是對自然界存在的物質進行識彆,分辨哪些是有益健康或可食的,哪些是可以治病強身的,這是古醫藥化學傢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他們在實踐探索過程中也發現瞭一些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能,對認識和發現化學元素也起瞭促進作用。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曾經對世界的醫藥學發展作齣巨大貢獻。我國曆代有關本草的著作很多。“本草”的字麵含義是論述植物藥品的,但是實際上包括動物、植物、礦物三類物質。動物和植物的化學組成成分很復雜。除一般碳水化閤物、蛋白質、脂肪外,還有生物堿、配糖體、維生素、激素等。它們都是組成和結構很復雜的有機化閤物。礦物質雖多是簡單的無機化閤物,但多是混閤物,而非純淨物質。古醫藥學傢們憑藉經驗,認識到其中主要成分的一些性能。 正是古代人們在生活、生産實踐中,古煉金術士們和煉丹術士們在轉變物質的實際操作中,古醫藥學傢們在對自然界存在物質的探索中,獲得並認識瞭一些物質,其中一些是金屬和非金屬單質,被後人確定為化學元素。 元素和單質的概念在今天是有區彆的,例如水中含有氫和氧兩種元素,但並不含有氫氣和氧氣兩種單質。一種化學元素的發現,並不是以發現瞭它的單質狀態為依據,而古人獲得的那些物質中,確定哪些是元素,卻恰恰是以單質為依據的。 這種確定,一方麵是根據古代文獻資料加以考證,得齣結論;另一方麵是根據考古發掘齣來的文物加以物理和化學的分析研究,作齣判斷。 古代的埃及、巴比倫、羅馬、希臘、印度和我國都是人類最早定居的地方,因而也是古代文化的發源地,因此所確定的古代人們發現的化學元素,絕大部分是這幾個國傢古代人民的創造和發現。 我國自新中國建立後,考古發掘工作得到很大發展,太量多年埋沒地下的文物齣土,使我國考古和化學史學者們獲得大量寶貴材料,使我國古代人民在化學元素發現過程中的勞動成果和智慧結晶得到發揚和傳播。 1—1人類最早認識的碳 碳是自然界中分布相當廣泛的元素之一。自然界中以遊離狀態存在的有金剛石、石墨和煤,各種形態的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煤中含碳達99%。碳的化閤物更是多種多樣,從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岩石裏的各種碳酸鹽,到動植物組織中成韆上萬種的有機化閤物。人們還可以輕易地取得碳的一些遊離狀態的産物,如木炭、炭黑等。這就決定瞭碳在人類有史以前很早很早就被發現並利用瞭。 隨著火的發現,人們就發現瞭木炭。1929年在北京城西南周口店山洞裏發現北京猿人化石,考證瞭周口店是北京猿人在距今70萬一23萬年間生活的地方。就在這些山洞裏,還發現瞭木炭,經過化驗證實,其中有單質碳存在。 由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的時期中,木炭不僅被人們用做燃料,而且還被用做還原劑。我國許多古代冶煉金屬場地的發掘中都證實瞭這一點。例如1933年在河南省安陽縣發掘到周代(前1046一前256)冶煉銅的地方,就有大塊的木炭,直徑在1寸(我國舊長度單位,1尺=10寸=1/3米)或2寸左右。 隨著冶金工業的發展,人們尋找比木炭更廉價的燃料和還原劑,最終找到瞭煤。 根據古代文獻記載,我國至遲在漢朝已經知道煤可燃燒。《漢書·地理誌》記述著:“豫章郡齣石,可燃為薪。”豫章郡在現今江西省南昌市附近。這種可燃的石頭顯然指的是煤。我國考古工作者在山東省平陵縣漢初冶鐵遺址中發現煤塊,說明我國西漢初期,即公元前200年左右,已用煤煉鐵。 ……
化學元素的發現(修訂第3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