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作者在实战中,不论熊市还是牛市,每年都有2-3倍的获利。
★作者在网易民间高手模拟炒股大赛中,名列前三强!
★超级畅销书《一本书看透股市庄家》姊妹篇,百万散户翘首以盼。
★单日K线、组合K线、见底K线、攻击K线、见顶K线、整理K线、底升顶落K线,为你点亮跑赢大盘的道路。
内容简介
《擒住大牛 一根K线决定成败》作者曹明成是中国第二代职业操盘手。本书结合实战经验讲述K线技术的应用之道,内容特色是:提供K线公式源代码的实战作品。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自行在股票软件中设置各种K线形态的技术指标,做到自动捕捉特殊K线形态,海量分析K线形态与股价走势的规律。
作者简介
曹明成,圈内资深操盘手,曾在多家咨询公司及投资机构任职,直接参与过坐庄的设计和大资金的操盘。对大行情的把握较为到位。1999年“5·19”行情中成功阻击网络科技股而一战成名。与江浙一带私募资金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对其操盘风格和手法极为熟悉。其实战总结的“八线理论”被业内称为“零风险投资理论”,被多家媒体报道。现被多家媒体聘为专栏作者。著有《庄家那些事儿》、《曹明成K线技术精要》、《散户快跑-庄家出货模式全解析》、《散户别跑-庄家洗盘模式全解析》、《吃定庄家》、《擒庄实战技法》等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序一 我为什么不讲价值投资
序二 我认识的“小曹”与“老曹”
序三 跟庄是战略,K线是战术
序四 修订再版时的话
第1章 破解K线的奥秘
K线及其起源
K线本质及庄家骗线
K线图上的买卖点
高胜率选股模式
公式源码的应用
第2章 单日K线应用技巧
K线应用基础
不同大小K线的应用法则
光秃型K线的应用法则
长影型K线的应用法则
星型K线的应用法则
第3章 组合K线应用技巧
组合K线的投资要领
组合K线的六字形态
攀援线与滑行线
跳高线与跳水线
压迫线与奉承线
覆盖线与切入线
包容线与孕妊线
第4章 见底形态K线组合
早晨之星
好友反攻
曙光初现
旭日东升
低位五连阳
三阴抄底
跳空三阴
跳空下跌三星
布林突破
定海神针
突出重围
金鸡报晓
裂谷反转
雄鹰展翅
一阳包两阴
突变性阳线
芝麻开花
夹心饼
平底谷
周线三阴
谷底惊雷
双 底
圆 底
头肩底
第5章 攻击形态K线组合
红三兵
三个白武士
三阳开泰
上升三部曲
平台突破
巨阴洗盘
步步高
三阳反转
冉冉上升
跳空上涨
低位并阳
连续上下影
波段买点
鸭头上攻
孕育线
上升三角形
第6章 见顶形态K线组合
黄昏之星
乌云盖顶
淡友反攻
倾盆大雨
双飞乌鸦
三只乌鸦
一阴穿三线
三阴反转
裂谷下跌
两阴一阳
高位避雷针
后继无力
节节败退
平顶
黑云压城
双 顶
头肩顶
圆弧顶
第7章 整理形态K线组合
下降三部曲
高位五连阴
连续十字星
跛脚阳线
下降覆盖线
上升分离线
下降分离线
连续假三阳
连续并列线
对称三角形
第8章 底升顶落型K线组合
黑三兵
穿头破脚
镊子线
尽头线
身怀六甲
十字胎
精彩书摘
K线图上的买卖点
在实战操作中,寻求波段上理想的买点和卖点,一直是技术派人士所孜孜追求的。依据K线图寻求合适的买、卖点,依然可以参考波浪理论的精髓:越不过高点一跌,不破前低点一涨。
一、不破最低价的买点
(1)在大盘或个股下跌一段时间后,股价运行在前一交易日的最低价之上,有止跌趋稳迹象。此时,空仓者可考虑适量建仓,持仓套牢者可注意第二天的走势。若连续两天盘中探至前一日最低价处,要立即止跌;若下影线上移,可适量补仓,摊低成本。
(2)在大盘或个股的上升途中,若股价维系在前一天的最低价之上,可买进或继续持股。即使震荡洗盘或盘整,也可逢低买入。持股者不必急于抛出,以免错失行情。
(3)若股指或股价跌至支撑位,仍在前一天最低价之上,则属强势,可逢低买进。
(4)若指数下跌了25%~30%,个股长时间下跌后突然翻转回升,且3~6天内不创新低,即是买进时机。这比第一根放量阳线时买进更安全。
(5)从K线上看到高空跳水30%~50%的套牢庄股,在底部横走,或N型,或M头,或W底,只要收盘不创新低,可以买进。
(6)若成交量极度萎缩,KD和RSI指标在20以下,指数或股价在各条均线的下方甚远,此时日K线不管是阴是阳,都可考虑买进。
(7)大盘或个股的利空出台,但前日的最低价不破,此乃诱空陷阱,或利空出尽,应即刻买进。尤其是当股价超过前一天的最高价时,更应加码买进。
二、突破最高价的买点
(1)在下跌趋势中,若股指或股价不仅不创前一日新低,反而连续突破前期最高价,且有量支持,这是庄家在拉高建仓,或想快速脱离成本区,可买进。
(2)在上升趋势,若股指或股价收在前一天最高价之上,呈持续强势,若属初涨期,可以买进;若属中期,持股者可不必急于了结。
(3)股指或个股长时间在底部盘整后,往上突破了颈线位,只要不放巨量,KD和RSI指标在50左右,仍可买进,后市还能创新高。若放巨量,突破颈线拉,走出长阳线,且KD和RSI指标在70以上,可持股至次日开盘后半小时,再作处理。
(4)个股在低位经长时间盘整,若冲破上一周、上一月、60天内的最高价,甚至上一波的顶部,仍可适量买进。
(5)遭利空袭击,大盘指数创新低,各股均应声而落,唯有少数个股仍坚守前一天最高价之上,且成交量异常放大,则为强庄股,或有利多支撑,可适量买进。
三、无法突破高价的卖点
在股市中,卖出比买进更难。因为这常涉及个人的利益。卖得早了,就失去了股价再涨一段的利润;卖得晚了,则被套后,不仅账面赢利减少,甚至可能被彻底套牢。因此,股市中的卖点尤其重要。
(1)在大盘或个股K线上涨过程中,若无法超过上一个交易日的最高价,便有滞涨转弱之迹象。若连续多日无法超过前一天最高价,则需要考虑卖出。
(2)在大盘或个股下跌过程中,若反弹无法超过前一天的最高价,且量急速放大,表明庄家在压价出货,反弹已结束,应坚决抛空。
(3)连续上扬后,若指数和个股几次试图突破某一高点,均无功而返,高位出现M头或三重顶等顶部形态,量增价滞,或价滞量减,应卖出。
(4)在中高位,成交量急剧放大,但股指或股价收平,或K线上留下很长的上影线,表明上方抛压甚重,即应择机卖出。
(5)在高位,若成交量急剧放大,甚至创天量,KD和RSI指标均已达80以上,指数和股价在各条均线上方甚远,这是卖出的极佳时机。若持仓量大的投资者需要果断分批了结。
(6)大盘或个股的利多出现,但无法突破前期高价,此乃诱多陷阱,或利多出尽,应卖出。
(7)大盘创新高,但个股无法超过昨日的最高价,此乃弱势征兆,可卖出。
四、跌破此前低价的卖点
(1)大盘和个股K线在上升过程中,若盘中跌破上一交易日的最低价,甚至收盘价亦在前一日之下,表明走势较弱,即应卖出。
(2)在下跌过程中,若指数或股价无法回升到前一天的最低价之上,则将继续下跌,可卖出。
(3)调整时,若下午指数或股价无法回升到上午的最低点之上,亦应了结。
(4)在中高位,若日K线的上、下影线都很长,表明庄家在震荡中伺机出货,只是出不尽才于尾市拉高,应注意减磅。
(5)日K线在连续大幅上涨后,在高位出现巨量长阴,且无下影线,以最低点收盘,预示还将下跌,甚至暴跌,收盘前应卖出。
(6)若股指或个股跌破上一周、上一月、60天内的最低点,甚至跌破前一波行情的低点,则预示仍将下跌,应卖出股票。
(7)大盘或个股长时间横向盘整,最后却跌破前一日最低价且放量以长阴线收市,表明盘整失败,大跌在即,可以卖出。
值得投资者重视的是,上面以K线考察买、卖点,主要是从技术意义上来理解。在实际投资过程中,还必须结合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市场面和庄家动向等方面的变化,灵活加以运用。
……
前言/序言
捕获市场脉搏:K线背后的秘密与交易的艺术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部特定的投资读物,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更为宏大、系统化的技术分析与市场心理学框架。它深入剖析了金融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探讨了价格波动背后的驱动力,并为严肃的交易者提供一套经过时间检验的实战方法论。 第一部分:市场结构与信息流的解析 1. 市场微观结构重构: 我们首先将焦点从单一K线跳脱出来,审视整个交易日或更长周期内的市场结构。这一部分详细阐述了订单簿(Order Book)的深度、买卖盘口的动态变化,以及滑点(Slippage)如何影响实际成交价格。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订单(市价单、限价单、止损单)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扮演的角色,揭示了“有效市场假说”在真实交易中的局限性。我们将引入“有效流动性”的概念,区分表面上的交易量与实际锁定的资金量。 2. 价格发现机制的深层探讨: 价格不仅仅是买卖双方力量的简单平衡。本章深入研究了信息流如何被市场消化和定价。我们分析了宏观经济数据、突发新闻事件以及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如何通过时间维度和价格维度进行“延迟定价”和“快速反应”。讨论了市场情绪指标(如恐慌指数VIX的衍生应用)如何作为领先或滞后指标,帮助交易者校准其风险敞口。 3. 波动率的量化与管理: 波动率是风险的核心度量。本书超越了传统的历史波动率计算,引入了隐含波动率(Implied Volatility)在期权定价中的作用。我们探讨了如何通过分析波动率微笑(Volatility Smile)和波动率期限结构(Term Structure)来预测未来市场的状态。实战章节会指导读者如何利用波动率的扩张与收缩周期,制定进出场策略,尤其是在市场从震荡转向趋势时的应对之道。 第二部分:技术分析的精进与心理学融合 4. 趋势的识别与确认: 趋势并非线性的。本书强调对趋势的“形态学”而非简单“指标化”的理解。我们详细拆解了道氏理论在现代高频交易环境下的适用性与局限。关键在于确认趋势的“驱动力”——是资金驱动、新闻驱动还是纯粹的散户跟风。书中对不同时间框架下趋势的“多重共振”进行了深入研究,即高周期趋势与低周期交易机会的同步性判断。 5. 支撑与阻力的再定义: 传统的支撑和阻力位往往基于整数关口或前期高/低点。本书提出了“行为支撑/阻力”的概念,它们是市场参与者集体记忆和预期形成的关键区域。通过分析大型机构的持仓成本分布图(若市场数据允许),以及近期成交密集区(Volume Profile),我们可以更精准地描绘出市场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摩擦点”。我们还将讲解如何利用斐波那契数列在特定资产类别中的统计优势。 6. 关键形态学的实战解读: 本书对经典技术形态(如头肩顶/底、箱体、三角形)进行了细致的解构,重点在于识别“假突破”(False Breakout)的特征。我们引入了“动量衰减指标”与形态的结合使用,以区分真正的突破信号和陷阱。例如,一个看似完美的头肩顶,如果伴随着成交量的持续放大,其失败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加。 7. 交易心理学与纪律的铸就: 技术分析的瓶颈往往在于执行者的人性弱点。本部分是全书的灵魂。我们探讨了损失厌恶、羊群效应和过度自信如何系统性地侵蚀交易账户。我们不提供空泛的“保持冷静”的建议,而是给出具体的“认知重构”方法。例如,如何将单笔交易的结果与长期盈利能力剥离,如何构建“交易日志”以客观记录决策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并据此进行复盘和优化。 第三部分:风险管理与资金配置的艺术 8. 仓位规模的科学决策: 确定入场点是第一步,管理持仓规模才是生存之道。本书详细介绍了适用于不同市场环境的仓位规模模型,包括基于波动率的固定风险百分比模型(如凯利准则的保守应用)以及根据市场预期回报率动态调整的方法。重点在于如何处理连续止损后的账户回撤,以及在不同回撤水平下应采取的“防御性交易策略”。 9. 资金分散与相关性分析: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在短线交易中的应用需要修正。本书强调对不同资产类别间相关性的动态监测。例如,在流动性危机爆发时,看似不相关的资产可能瞬间相关性趋同(Correlation goes to 1)。我们指导读者如何利用跨市场指标(如美元指数、国债收益率)来对冲特定市场敞口,实现风险的结构性分散。 10. 建立你的交易系统框架: 最终,本书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构建一个独立、可量化的交易系统。这个系统必须包含明确的“入场规则”、“出场规则(止盈/止损)”、“仓位规则”和“心态规则”。我们将展示如何使用回溯测试(Backtesting)来验证策略的稳健性,同时警示过度拟合(Overfitting)的陷阱。成功的交易,是流程的胜利,而非单次预测的准确。 总结:从分析到行动的桥梁 本书提供的是一套全面的工具箱,而非即插即用的“圣杯”。它要求读者投入时间去理解价格运动背后的机构行为和市场博弈,最终形成一套适应自身风险偏好和生活节奏的、坚如磐石的交易哲学。掌握这些原理,方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建立起真正的控制感和持续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