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狼群(修订本) [The Third Reich:Wolfpacks]

第三帝国:狼群(修订本) [The Third Reich:Wolfpack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时代生活编辑部 著,卢水淹,靳惠玲 译
图书标签:
  • 历史
  • 军事
  • 二战
  • 德国
  • 潜艇
  • 狼群战术
  • 海军
  • 战争
  • 战略
  • 历史小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ISBN:9787544357999
版次:1
商品编码:11649823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The Third Reich:Wolfpack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1
字数:1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全新认识纳粹统治下的德国,让历史不再重演,愿世界永远和平。
  反思过去,权力、私欲、野心、掠夺、谎言……
  真实的细节,鲜活的记忆,永远的噩梦。
  第三帝国的影像一个时代的梦魇。
  让真实的历史说话,一段心绪难平的历史,一场冷汗淋漓的噩梦。
  《第三帝国:狼群(修订本)》以第三帝国的视角,从内部解剖纳粹德国的冷酷与血腥,全方位还原那个时代的痛苦与绝望。值得永远珍藏的大型图文二战史诗经典。

内容简介

  德国潜水艇部队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击沉同盟国和中立国的船只达1400万吨。这一方面是由于英、美两国低估了潜水艇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德国潜水艇指挥官的技艺高超。他们的个人领导才能、技术水平令他们的对手都称赞不已。但由于他们参加的是一场丧失人性的战争,他们的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作者简介

  美国时代生活编辑部,世界顶级出版人,编著过一系列对世界产生重大的图书如:《全球通史》系列、《第三帝国》系列、《人类一千年》系列等,后与美国在线收购合并。

目录

1.德国潜艇冒险计划的诞生
2.辉煌时代
3.德国扩大势力范围
4.最后的挣扎
附文
被俘的掠夺者的内部结构
在狭窄的工作间里的伙伴们
南大西洋纪事
德国潜水艇上的强盗们

精彩书摘

  4天以后,波兰首都失陷,希特勒在战争中第一次把注意力从装甲车和俯冲轰炸机上转移到海军活动上来,许多潜水艇在完成了首次大西洋巡航之后回到邓尼茨的总部威廉港补充燃料、生活用品和鱼雷,希特勒亲自到总部看望他们。
  邓尼茨利用这次机会向希特勒递交了一份热情洋溢的报告,阐述了舰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的潜水艇已经击沉了13.5万吨的敌船,使得炫耀一时的英国潜水艇防卫部队名声扫地。邓尼茨说,德国潜水艇的军事打击性可能比以前的战争更有效,因为他们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得到了极大的改进,新的电子鱼雷不再留下让敌人追踪的尾迹。邓尼茨向元首保证,一支利用狼群战术的拥有300艘潜水艇的舰队,会成为“给英国的致命弱点造成毁灭性打击的重要武器”。
  可以理解的是,邓尼茨没有详述战争的第一个月德国潜水艇的不利因素和受到的种种挫折。一开始在海上有22艘潜水艇,后来只剩下了15艘,有的停在基地,有的往返在海上,两艘被击沉。另外,还有许多鱼雷要么打飞了,要么就是哑弹,根本就没有出炮筒。然而,希特勒走了之后对这次谈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9月30日,邓尼茨被提升为海军少将。两周之后,元首对他的这位潜水艇指挥官更加赞赏了。
  1939年10月13日,晚上没有月光,海军少校京特尔·普林带着U一47号潜水艇来到斯卡珀湾周围的水面上,这里是一个大海港,奥克尼郡环绕四周,是英国近海舰队的重要基地。通往港口的多条水路不是重兵把守就是由沉船或钢丝网阻挡。然而,舰队司令邓尼茨曾研究过港口的空中摄影图,发现挡在东面越过羔羊岛人口的两艘废船之间有一道55英尺宽的缝,正好够一个技术高明的艇长驾潜水艇通过。邓尼茨已经派最好的指挥官去探索给英国毁灭性打击的可能性。
  ……

前言/序言

  致读者
  首先应当承认,本书的策划并非出自我本人的想法。
  事实上,当一小批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的编辑和作者开始极力主张推出这样一个系列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有关第三帝国的话题难道还能有什么新意吗?” 可是,当前往柏林、华盛顿和莫斯科的采访人员逐步发回他们的稿件——私人珍藏的回忆录和相册堆满了我的办公桌——目击者的记录和官方秘藏的文件被一一发掘出来之后,我觉得我的疑问已经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我们正在接近一项重大的成果:对纳粹统治下的德国的一个全新的认识——从第三帝国的内部来解剖它。
  本系列共有21集。每一集都向您展示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新解密的官方档案。它们恰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画卷,将读者带回那腥风血雨的黑暗时代,让人仿佛置身于喧嚣狂热的柏林,遍地瓦砾的华沙,燃烧的斯大林格勒,沙尘滚滚的北非,令人不寒而栗的集中营,还有党卫队的秘密会议,希特勒的办公室,他的书房、卧室,甚至把握到他的思想动态。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整个系列连起来则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第三帝国史”。
  这就是我们所做的工作,让真实的历史说话。
  时代生活编辑部主编:乔·沃尔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虚构图书的详细简介,该书名为《铁十字下的荣耀:德意志的军事遗产》。 --- 铁十字下的荣耀:德意志的军事遗产 作者: 汉斯·施密特 出版社: 历史之声出版社 ISBN: 978-1-234567-89-0 内容简介 《铁十字下的荣耀:德意志的军事遗产》是一部宏大而深入的史诗级著作,它并非聚焦于特定某段战争的叙事,而是致力于剖析德意志民族自古以来在军事思想、战略部署以及技术创新方面的演变轨迹。本书跨越了从条顿骑士团的铁血纪律,到普鲁士的军事化国家构建,再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复杂交织的军事理论创新,力求描绘出一条连贯的、充满矛盾与辉煌的军事历史长河。 本书摒弃了简单化的英雄主义或单纯的罪责追溯,而是采取一种冷静的、侧重于制度与文化的视角,探究何种社会结构、哲学思潮以及技术环境,共同塑造了德意志军事力量的独特面貌。 第一部分:起源与基石(1200-1806) 本书开篇追溯至中世纪的条顿骑士团。施密特教授细致地考察了这些军事修会如何将宗教狂热与严苛的军事组织融为一体,奠定了德意志军事文化中“献身精神”与“绝对服从”的早期基石。这一部分详述了骑士团在东欧扩张中的军事学说,以及其内部行政与战斗体系的相互作用。 随后,叙事转向神圣罗马帝国的分裂状态,重点分析了早期德意志邦国如何在复杂的政治棋局中发展出其区域性的军事特色。第三章专门探讨了三十年战争对德意志社会和军事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战争的破坏性催生了对常备军的迫切需求,为后来的军事改革埋下了伏笔。 本部分的高潮在于对腓特烈大帝时代普鲁士的深入剖析。作者认为,腓特烈二世的军事成就不仅在于战术上的精妙,更在于他成功地将“国家”与“军队”的概念紧密捆绑。普鲁士的军事机器是如何超越了单纯的雇佣兵组织,成为一种高效、理性的行政工具,这一点被细致地描绘出来。重点分析了“斜行射击”战术背后的后勤保障和士兵训练体系,揭示了普鲁士军事体制中“效率至上”的早期体现。 第二部分:专业化与理论的成熟(1806-1914) 拿破仑的冲击成为理解现代德意志军事思想的决定性转折点。作者详尽阐述了普鲁士在耶拿-奥尔施泰特惨败后所经历的痛苦而彻底的军事改革。克劳塞维茨的理论是如何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本书认为,克劳塞维茨并非仅仅是一位理论家,而是这场民族创伤的产物,他的《战争论》是对国家与战争关系进行哲学反思的巅峰之作。 随后的章节聚焦于普鲁士军事教育体系的重建,特别是战争学院(Kriegsakademie)如何成为输出新一代军事人才和思想的熔炉。施密特教授将视角转向俾斯麦时代的国家统一进程,强调了“钢铁与鲜血”背后的军事筹划。这部分深入分析了毛奇(老毛奇)如何将克劳塞维茨的理论转化为现实的战略工具,特别是在对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中,展现了德意志参谋部系统(General Staff)的运作模式——一个高度专业化、注重保密和预案制定的组织。 这一部分也探讨了技术革新对军事理论的重塑,包括铁路运输在普法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这一成功经验如何强化了德意志人对“先发制人”战略的信仰。 第三部分:机械化与全能战争的试验场(1914-1945) 本书进入20世纪,探讨了德意志军事学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与创新尝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部分着重于施里芬计划的内在逻辑缺陷,分析了在工业化、堑壕战背景下,德意志的机动战略如何被僵硬的计划所束缚。施密特教授强调了从战略层面看,德意志军事思想在面对“总体战”时,其理论体系的适应性不足。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作者深入考察了魏玛共和国时期德意志军官团的顽强抵抗和秘密重建工作。正是这一时期的思想沉淀,孕育了“闪电战”(Blitzkrieg)的理论。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部分,本书采取了审慎的分析方法。它详细梳理了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将领对装甲战理论的贡献,如何将无线电通信、装甲集群突击与空中支援完美结合。这部分是对“机动作战”理论成熟度的最强力证明,但也同时指出了其局限性——过度依赖于快速、决定性的战役,以及在资源和后勤上的不可持续性。 章节同时聚焦于德国工程师在军事技术,如潜艇设计、火箭技术(V-武器)上的领先地位,探讨了这种技术驱动力与战略思维之间的复杂关系。 第四部分:遗产与反思 在本书的收尾部分,施密特教授将目光投向战后,探讨了“国家军队”概念的瓦解与重建。他分析了联邦德国武装部队(Bundeswehr)的建立,如何在民主监督下,吸收和批判过去的军事传统。同时,他也考察了德意志军事思想对现代军事学,尤其是对西方北约盟友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如何在历史的审视中被不断修正和评估的。 《铁十字下的荣耀》不仅仅是一本军事史,它更是一部关于“秩序、效率与冲突”的文化史。它试图回答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何种持续的文化倾向,使得德意志军事力量在历史上既能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又常常因其极端的系统性而陷入深重的悲剧?通过对战略思维、军事教育和技术应用的细致梳理,本书为理解现代战争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深刻且具有穿透力的分析框架。 --- 目标读者: 军事历史爱好者、国际关系研究者、对欧洲军事文化演变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页数: 980页 (精装典藏版) 特辑: 附有16页全彩地图,以及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年表。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文字功力确实是非同凡响。它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腔调,反而有一种近乎散文诗般的流畅和韵律感,但这绝不意味着内容的肤浅。相反,正是这种优美的笔触,才使得那些冰冷的历史事件变得鲜活起来,充满了人性复杂的光辉与阴影。作者似乎拥有某种魔力,能够将那些遥远、抽象的政治角力,转化成触手可及的情感体验。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绘普通人在历史巨变面前的反应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细腻与克制,没有过度煽情,却字字戳心。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跟随一位技艺精湛的导游,穿梭于历史迷宫之中,他总能在最恰当的时机指出关键的转折点,让你茅塞顿开。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也显得相当考究,这让阅读本身成为了一种享受,一种对知识和美感的双重致敬。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坐上了一趟精心策划的时光机,虽然目的地是那个充满争议和阴影的年代,但驾驶员的技术极其高超,让你在穿越颠簸时依然感到安全和被引导。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中保持的那种冷静的疏离感,它避免了将历史变成个人情感的宣泄口,而是专注于剖析机制和结构。这种理性的笔触,反而让历史的残酷性显得更加具有警示意义,因为它提醒我们,那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往往是建立在一系列看似合理的逻辑推演之上的。这本书的篇幅不短,但阅读过程却出乎意料地流畅,这得益于作者对章节安排和信息释放节奏的精准把控。每次读完一个段落,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解开了一个历史谜题,但同时又明白,真正的历史谜团远比这要深邃得多。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扎实”得令人心安。它不是那种试图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眼球的快餐读物,而是需要读者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沉浸式体验。我喜欢它那种近乎考古挖掘式的写作风格,对每一个细节都保持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尊重。每当读到某个重大事件的背景分析时,作者总能提供多维度的视角,仿佛为你展开了一张精密的战略地图,让你清晰地看到各个势力是如何相互制衡、相互影响的。这种宏观视野与微观叙事的完美融合,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发现的乐趣。说实话,读完一部分后,我常常需要停下来,整理一下思绪,因为信息密度太高,但这种“累并快乐着”的感觉,恰恰证明了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迫使你的思维保持在高度活跃的状态。

评分

这本书一翻开,扑面而来的就是那种厚重的历史感,仿佛能透过纸页闻到硝烟和旧皮革的味道。虽然我不是历史学教授,但对于那个时代背景的宏大叙事总是充满了好奇。作者在构建场景时,那种对细节的执着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每一个地名、每一个会议的氛围,甚至是人物之间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交锋,都被描摹得丝丝入扣。读起来,你会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着故事向前,那种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个体命运的无力感,让人读得既沉重又着迷。尤其是在描述那些重大决策的酝酿过程时,那种错综复杂的人性博弈,比任何虚构的谍战小说都来得更加真实和震撼。它不只是在陈述事实,更是在挖掘深层的动机和逻辑链条,让人在合卷之后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历史的余温和哲学的思辨。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处理得非常老道,时而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时而又慢下来,像是在回顾一卷泛黄的旧照片,让人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味。

评分

坦白讲,对于历史题材的书籍,我通常持有一种审慎的态度,生怕掉进“以偏概全”的陷阱。但这本书在处理复杂议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努力求证的姿态,让人非常信服。它没有简单地将人物脸谱化,而是试图去还原他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必然性”与“选择性”。读到一些关键章节时,我甚至会停下来,去思考作者是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提炼出这种精炼而富有洞察力的观点的。这种深度挖掘和批判性思维的结合,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史料汇编。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权力、野心以及集体无意识的深层结构。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在阅读过去,更是在理解我们自身当下的处境,这种穿透时空的对话感,是很多同类作品所不具备的。

评分

没有原版清晰,纸张也不如

评分

买了一定不会后悔,好书。

评分

很好 非常好看的书 看了对自己教育很大 告诫自己不要走法西斯道路

评分

好好 好好 好好 好好 好好 好好

评分

没有原版清晰,纸张也不如

评分

不错,速度挺快。

评分

值得拥有。

评分

东东真的很好啊东东真的很好啊

评分

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