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2部分:燃料平衡(DL/T606.2-2014 代替DL/T 606.2-1996) [Guide for energy balance of thermal power plant Part2:Fuel balance]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2部分:燃料平衡(DL/T606.2-2014 代替DL/T 606.2-1996) [Guide for energy balance of thermal power plant Part2:Fuel balanc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能源局 著
图书标签:
  • 火力发电
  • 能量平衡
  • 燃料平衡
  • 电力行业标准
  • DL/T606
  • 2-2014
  • 发电厂
  • 热力发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能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1551232325
版次:1
商品编码:1167417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外文名称:Guide for energy balance of thermal power plant Part2:Fuel balance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4-01
用纸:胶版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2部分:燃料平衡(DL/T606.2-2014 代替DL/T 606.2-1996)》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2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2】83号)的要求,对DL/T606.2—1996《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进行修订的。本部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测试、分析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前言/序言


很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2部分:燃料平衡(DL/T 606.2-2014 代替DL/T 606.2-1996)》不包含该书内容的图书简介。 我的能力是基于我所学习和训练的数据来生成文本。我无法凭空想象或创造一个“不包含”特定内容的书籍简介。任何试图描述“不包含”某一特定标准内容的简介,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该标准本身的主题、范围或相关领域,从而间接或直接地提及了该标准的内容。 如果您希望获得关于其他主题的、与电力行业或热力发电相关,但不涉及《DL/T 606.2-2014》具体内容的图书简介,请提供新的、明确的图书主题或侧重点,我将尽力为您撰写详细的介绍。 例如,您可以要求我撰写: 1. 关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专著简介。 2. 关于超低排放技术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的技术手册简介。 3. 关于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系统的教材简介。 请您提供新的描述方向,我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创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个人是做热力循环仿真和优化工作的,对这种强调“能量守恒”的规范特别感兴趣。这份标准在燃料侧的能量输入和各项转化效率的界定上非常清晰,为我们建立精确的热力学模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支撑。美中不足的是,它在描述燃料品质变化对系统整体(特别是锅炉和汽轮机岛)负面影响的传导机制时,深度略有不足。例如,高硫煤带来的腐蚀和结渣风险如何具体量化到年度维护成本和效率衰减上,并纳入年度燃料平衡报告中进行考量,标准并未给出明确的量化模型建议。它侧重于能量的“量”的平衡,而对影响能量“质”的因素的量化评估,似乎可以更进一步,使其成为指导电厂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的得力助手。

评分

这本电力行业标准读起来确实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否则很容易感到晦涩难懂。作为一名刚接触电厂能源管理领域的新手,我花了很大力气才勉强跟上书中的节奏。书中对“燃料平衡”这一核心概念的阐述,虽然理论上很完备,但在实际应用案例的展示上略显不足。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公式和规范的罗列,更希望看到一些基于不同类型机组(比如超临界、亚临界)在不同负荷点下,燃料消耗和损失环节的典型数据分析和对比。现在的版本更像是对理论框架的严谨搭建,对于初学者来说,缺乏那种“手把手”的指导感,使得从标准条文到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显得有些宽阔。也许未来修订时,可以增加一些附录,专门讲解如何利用这些平衡模型进行日常的能效诊断和偏差分析,这样会大大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评分

对于长期从事热电联产项目的老工程师来说,这份标准无疑是梳理和统一内部管理口径的有力工具。它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设计理念的电厂在燃料管理上的模糊地带进行了清晰的界定,特别是对于热量计量、燃料验收误差的容许范围提出了明确的量化指标,这对于杜绝计量纠纷、确保数据准确性至关重要。不过,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燃料结构——例如掺烧生物质或工业废渣时,标准在如何科学、公正地折算其等效热值和进行平衡校验方面,似乎还留有探讨的空间。现有的框架更倾向于传统的煤炭燃料,对于新能源或替代燃料的复杂耦合效应,可能需要用户在实际应用时结合更多内部的工程经验进行“二次解读”。总体而言,它是一份优秀的“基准线”,但离应对所有新兴燃料挑战的“全能工具箱”还稍有距离。

评分

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这份导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体检表”。它详细规定了哪些项目必须测量、测量误差的允许范围,以及在计算燃料平衡时各项损失(如排渣、未燃尽)的核算方法。这种规范化的要求,极大地降低了不同电厂之间数据可比性的难度。但坦率地说,标准的语言组织有时显得过于“官方”和程式化,阅读体验不算流畅。特别是在涉及一些边界条件的确定上,例如如何处理燃料输送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损耗,标准给出的往往是一个固定值或一个宽泛的范围,这使得那些追求极致效率的电厂在实际对标时,总感觉被标准“限制”了改进的空间。它更像是一份“及格线”的指导书,而非“世界级标杆”的蓝图。

评分

我关注的重点是标准是如何指导电厂进行长期节能潜力挖掘的。DL/T 606.2-2014 相较于旧版,在理论深度上显然有了提升,它强调了系统性的平衡分析,而非孤立地看待某一环节的效率。然而,标准的侧重点似乎更偏向于“现状描述”和“误差控制”,而非“前瞻性优化”。比如,如何在燃料水分、灰分波动剧烈的情况下,利用动态平衡模型快速识别出设备运行的非最佳点,并给出具体的调整建议,这方面的内容略显精简。我希望看到的,是更偏向于“决策支持”而非“合规检查”的导则。如果能加入更多关于先进监测技术(如在线组分分析仪)数据如何融入能量平衡计算的指导,那将极大提升其在智能电厂建设中的指导意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