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GMAT考试考生 ChaseDream介绍:
网站:ChaseDream.com
·全球华人GMAT备考、商学院申请在线交流开放平台。超过90%的GMAT备考人是ChaseDream网站会员。
·成立于2003年3月
·注册会员100万
·日发帖量约4000左右
·日独立IP访问超过5万
·有超过70家商学院与ChaseDream网站有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中超过一半在世界排名前100。
ChaseDream GMAT优势
·毕出(Helr) GMAT解题法:教授创新的以出题思路为导向的Helr解题法,摒弃对出题现象简单总结的英语考试授课套路,直奔出题思路,从根源上领悟GMAT;
·强大的论坛优势:依托ChaseDream强大的论坛资源,为您提供高效的复习资料,让您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提高;
·战前模考:Helr老师的GMAT题库,全部新题根据GMAC出题原则设计,完全实战感模拟,不断更新,购书读者更有专栏独享;
·优异的成绩:参加ChaseDream GMAT培训后再战的考生,目前较高提高150分,平均提高71分;通过ChaseDream培训的GMAT获得700分以上的考生百分比是67%,而全球700分以上的考生百分比是12%。
内容简介
GMAT批判性推理是以非形式逻辑作为依托,希望考生正确识别一个论证的结构,继而准确找到当前论证结构的评估方式,最终选出正确的答案。《GMAT批判性推理:逻辑分类精讲》正是以批判性推理题所考查的非形式逻辑作为基础编写的。全书共九章,内容涉及批判性推理的基础知识、论证的常见结构、不同结构的评估方法,以及最后的综合练习。书中利用简练的语言帮助读者从了解批判性推理的含义开始,进而掌握这种题型所有的考法及变化,最后快速而准确地答对考题。作者在书中揭示了GMAT批判性推理考题真正的考查重点,避免了现存书籍基于现象总结的弊端,具有强大的可推广性和适应性,力求做到内容专而不广,叙述简洁,通俗易懂。
《GMAT批判性推理:逻辑分类精讲》适用于所有已经参加过或者准备参加GMAT考试的考生,也适用于喜好研究GMAT考试的同仁。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是一本真正传授GMAT逻辑中“逻辑”的书。通过对不同推理方式的学习,考生可以迅速掌握GMAT批判性推理部分的命题思路,一步找准正确答案。如果能进一步融会贯通,你将会在未来的商学院课程中处处发现它的身影。你一定会惊讶于这本书所带来的收益。
——孙龙,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副主任 ★批判性推理是商学院学生的必备能力,我们希望申请者不但能考出GMAT高分,而且能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展现出众的逻辑推理能力。本书除了向你提供高效获得GMAT高分的方法思路,还教会你如何进行批判性思考,推荐!
——朱慧轶,长江商学院MBA/FMBA项目负责人 ★GMAT批判性推理也叫“逻辑”,生活中的逻辑你可以在各处学到,而GMAT中的逻辑恐怕你只能在这本书里学到。如果你希望少走弯路或试过多种方法却依然没有头绪,那么不妨试试本书中的方法,希望它能至少帮你从容地躲过一些荆棘,迈过一些关卡,更为轻松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Zeros,ChaseDream Founder 目录
鸣谢
IESE商学院简介
ChaseDream 创始人寄语
ChaseDream 总编推荐序
前言
二维码使用说明
绪论 // 1
第一章 批判性推理的基础知识 // 5
1.1 逻辑概述 // 6
1.2 GMAT批判性推理题目初探 // 7
1.3 不同问法的相同考法 // 7
1.4 正确区分前提和结论 // 10
1.5 按照推理方式给题目分类 // 17
第二章 类比/枚举推理 // 19
2.1 类比推理概述 // 20
2.2 类比推理的结构 // 21
2.3 类比推理的评估 // 26
2.4 枚举推理概述 // 36
2.5 枚举推理的结构 // 36
2.6 枚举推理的评估 // 38
2.7 统计推理 // 47
第三章 方案推理 // 67
3.1 方案推理概述 // 68
3.2 方案推理的结构 // 68
3.3 方案推理的评估 // 73
第四章 相关→因果推理 // 99
4.1 相关→因果推理概述 // 100
4.2 相关→因果推理的结构 // 101
4.3 相关→因果推理的评估 // 106
第五章 果因推理 // 133
5.1 果因推理概述 // 134
5.2 果因推理的结构 // 135
5.3 果因推理的评估 // 139
第六章 因果推理 // 165
6.1 因果推理概述 // 166
6.2 因果推理的结构 // 166
6.3 因果推理的评估 // 171
6.4 较为特殊的因果推理:滑坡论证 // 175
第七章 演绎推理/句子作用题 // 199
7.1 演绎推理题 // 200
7.2 句子作用题 // 206
第八章 判断推理方式总结 // 225
第九章 综合练习 // 239
A组 // 240
B组 // 276
前言/序言
对GMAT稍微有些了解的考生都会知道,GMAT是考“逻辑”的。但是,“逻辑”这个词的覆盖面很广,绝不是GMAT能考查全面的。因此,了解并且掌握GMAT所考查的那部分逻辑是尤为重要的。批判性推理所考查的逻辑是GMAT考查的所有逻辑推理中最为浅层且最为基础的,学好它将会为获取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将会由浅入深地对批判性推理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详尽展示和讲解。
或许你曾听到一些有GMAT考试经验的考生说:“逻辑题嘛,只要能看懂,就能答对。”听到这些话,或许你就算嘴上不说,心中也难免开始对这种题型产生轻视之心。但是,这是错觉!
“只要能看懂,就能答对。”其实是大部分考生自己给自己设下的一个骗局。让我们还原一个考生做错题目后的反思过程:
首先:(参考答案后)呀!这题怎么错了呢?
其次:(略显伤心)答案选(C),我选了(B)。那我来看看(B)和(C)都说了什么,哪儿不一样呢?嗯,(C)说得很有道理,那(B)呢?
再次:(恍然大悟中)啊!(B)原来说的是这个意思,确实不对啊。
最后:(将错题记入错题本后,陷入沉思)这个题目真不该错,要是细心点,把(B)看懂就不会错了。
在胜利拿下GMAT考试前,无论你多么强迫要求自己细心,努力看懂题目,这样的桥段都会一直伴随着你。这到底是为什么?
答案十分简单。并不是你之前不细心,也不是你看不懂(B)的意思(纵然有时候可能确实如此),而是你根本不会做这道题,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也未必做得对。实际上,在看完答案之后,我们对题目的关注点就会随之发生改变,从最初的“选择一个答案”变成“对比答案选项与我们选择的错误选项之间的区别”。在这个对比区别的过程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反复尝试理解答案为什么会选(C),一旦说服了自己答案确实为(C),那么我们对(B)的眼光就会变得极为批判和苛刻。此时(B)的待遇和我们最初做题时的待遇大为不同,我们会逐词逐字母地阅读它,尽一切可能去挑错误。由于英语并非我们的母语,所以在逐词逐字母阅读时,我们很容易找到最初对(B)的某些误读,进而将大部分的错误归因于最初的“没看懂”。
由此可知,“没看懂”仅仅是一个幌子,就算将批判性推理考题换成中文,恐怕我们依然会面临种种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转换最初看题的“关注点”。那么,关注点要怎么转换呢?转换成什么样呢?仔细阅读本书,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本书的编写目的是详尽展示批判性推理这类考题的题型、正确的分类方法,以及每一类题的正确解法。通过阅读本书,考生将正确认识到GMAT考查这类题型的目的,学会这类题型的解法,进而拿到GMAT高分的密钥。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本书难免会有不足和纰漏之处,欢迎热心而诚恳的读者们批评指正,并且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意见请发送至:book@chasedream.com,感谢您的斧正。
毕出于2014年冬
《GMAT批判性推理:逻辑分类精讲》图书简介 导言:驾驭逻辑的艺术与科学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商业环境中,GMAT(研究生管理科学入学考试)已成为通往顶尖商学院的“黄金门票”。其中,批判性推理(Critical Reasoning, CR)部分,作为衡量考生分析、评估和构建论证能力的核心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许多考生在面对CR题目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陷入题海战术的泥潭,收效甚微。 本书《GMAT批判性推理:逻辑分类精讲》正是应运而生,旨在为广大GMAT备考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实战性极强的逻辑分析工具箱。我们深知,批判性推理并非一门玄奥的学问,而是一套可学习、可训练、可精通的逻辑思维体系。本书摒弃了传统教材中生硬的理论堆砌,转而采用“分类精讲、逐个击破”的创新编排方式,力求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清晰洞察GMAT逻辑的底层架构,从而实现得分的质的飞跃。 第一部分:基础奠定——构建稳固的逻辑基石 在深入复杂推理结构之前,清晰界定核心概念至关重要。本书的第一部分致力于为读者夯实基础,确保对GMAT逻辑推理的本质拥有准确的认识。 1.1 批判性推理的本质与结构解析: 我们首先剖析GMAT批判性推理题目的标准结构——前提(Premise)、结论(Conclusion)和假设(Assumption)。通过大量的经典范例,读者将学会如何快速精准地识别论证的主体,分离出支持性的证据和最终的判断。我们强调区分“事实陈述”与“观点判断”之间的微妙界限,这是正确理解论证的前提。 1.2 逻辑连接词与信号词的深度剖析: 论证的骨架由逻辑连接词构建而成。本书系统梳理了表示因果、转折、递进、例证、对比等关系的数百个常用逻辑词汇。我们不仅告知读者这些词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深入讲解它们在构建论证链条中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掌握“Moreover”、“Nevertheless”、“Hence”等词汇的精准用法,能使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同步提升。 1.3 谬误识别的艺术——警惕思维陷阱: 批判性推理的另一核心任务是识别逻辑漏洞。本书将GMAT常考的逻辑谬误(Fallacies)进行了系统化分类和命名,包括:诉诸权威、滑坡谬误、稻草人谬误、错误归因、以偏概全等。每一类谬误都配有生动且贴合GMAT场景的例子,帮助考生在阅读复杂文本时,能迅速“打上红旗”,定位论证的薄弱环节。 第二部分:核心模块——基于功能划分的逻辑分类精讲 本书的精髓在于其独创的“功能导向型”逻辑分类法。我们不再按题目类型(如加强、削弱)来划分,而是根据论证在逻辑链中所扮演的“角色”来划分,使学习更具针对性和效率。 2.1 加强型论证(The Reinforcers): 加强型题目要求找到一个最能支持结论的选项。本书将其细分为三种核心加强逻辑: 因果链条的补充: 寻找缺失的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或排除其他可能性(排除他因)。 类比推理的有效性增强: 论证相似性与结论有效性的关联度分析。 数据支持的合理性检验: 如何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强有力的证据。 2.2 削弱型论证(The Underminers): 削弱型题目是得分的难点,要求精确打击论证的弱点。我们深入剖析削弱的四大路径: 假设质疑: 直接攻击论证中未明说的、但却是必需的前提。 因果倒置/他因解释: 提出其他可能导致现有结果的原因,削弱原结论的唯一性。 证据有效性打击: 质疑样本代表性、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或推理过程的跳跃性。 结论的负面推论: 找出结论成立后,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的选项,从而间接削弱其合理性。 2.3 假设/前提型论证(The Bedrock Builders): 假设题是GMAT逻辑的“地基题”。本书详述了“必要假设”与“充分假设”的区别,并重点教授“否定测试法”(Negation Test)——这是检验假设是否成立的最有效工具。我们将展示如何通过系统地否定选项,来判断其是否动摇了整个论证结构。 2.4 结论/推论型论证(The Inferences and Conclusions): 这类题目侧重于从已知信息中合乎逻辑地推导出什么。我们将区分“必须为真”(Must Be True)和“最有可能为真”(Most Likely True)的差异,并教授如何运用三段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规则,避免“过度推断”的陷阱。 2.5 解释/矛盾型论证(The Explanatory Puzzles): 这类题目通常提供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本书引导读者将解题重点放在“寻找一个能同时解释这两个现象的论点”上,训练思维的包容性和整合能力。 第三部分:实战演练与进阶策略 理论的掌握必须通过高强度的实战来固化。本书的后半部分完全聚焦于GMAT实战环境下的策略制定。 3.1 难题攻坚:多步骤推理与复杂论证的拆解: 针对包含多重前提、嵌套逻辑或长段落的复杂文本,我们提供了一套“分步拆解法”:首先确定核心论点,其次梳理各级证据,最后画出逻辑流程图。这种视觉化的方法极大地帮助考生在压力下保持思路清晰。 3.2 时间管理与定位策略: GMAT时间极其宝贵。本书提供了高效的“阅读策略”——如何判断何时需要精读,何时只需快速扫描信号词。对于某些特定题型(如削弱题),我们建议优先阅读选项,再回看题干,以提高定位目标的速度和准确性。 3.3 错误选项分析图谱: 很多时候,分辨“好选项”不如分辨“坏选项”来得直接。本书详尽分析了GMAT中最常见的五大类错误干扰项特征,包括:偷换概念项、范围扩大项、逻辑无关项、表述过于绝对项以及“似是而非”的正确答案陷阱。 结语:通往高分的逻辑阶梯 《GMAT批判性推理:逻辑分类精讲》绝非一本普通的题库解析,它是一份结构化的思维训练手册。我们相信,一旦掌握了本书所传授的逻辑分类和分析方法,读者将不再惧怕任何形式的GMAT逻辑挑战。通过系统性的训练,您将不仅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更能将这套严谨的批判性思维带入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中,成为真正有洞察力的决策者。拿起这本书,开始您的逻辑精进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