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植物组织培养》按照组织培养的设施设备一组织培养理论一组织培养的应用框架编排,内容包括:绪论,植物组织培养室的设计与培养基制备,外植体的选择、灭菌、接种与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原理,离体培养中的遗传与变异,植物组织器官培养,体细胞杂交,植物转基因受体系统建立、植物离体资源的种质保存,植物细胞器官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植物组织培养》注重现代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趋势,理论联系生产实践,并考虑相关专业的教学特点,内容翔实,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图文并茂,编排合理。各章前有本章提要,后有小结、复习思考题、参考文献以及推荐阅读书目,书末附有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配方,方便学习查阅。
《植物组织培养》适合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农学、林学、园艺、中草药等专业使用,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0章 绪论
0.1 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和目的
0.2 植物组织培养发展简史
0.2.1 国外植物组织培养发展简史
0.2.2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发展简史
0.3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动向
0.4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0.5 我国规模化、企业化组织培养的现状
小结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推荐阅读书目
第1章 组织培养室的设计与培养基制备
1.1 组织培养室的设计
1.1.1 组织培养室的设计要求
1.1.2 组织培养室的组成与布局
1.2 仪器设备和器具
1.2.1 基本仪器设备
1.2.2 常用器皿与器械
1.3 清洗和灭菌
1.3.1 清洗
1.3.2 消毒和灭茵
1.4 培养基的组成和配制
1.4.1 培养基的成分
1.4.2 培养基的种类
1.4.3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1.4.4 培养基的配制
小结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推荐阅读书目
第2章 外植体的选择、灭菌、接种与培养
2.1 外植体的选择与灭菌
2.1.1 外植体的类型
2.1.2 选择外植体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2.1.3 外植体、按种器具及接种空间的灭菌
2.2 外植体的接种与培养
2.2.1 外植体的接种
2.2.2 外植体的培养和驯化
2.2.3 外植体的成苗途径
2.2.4 培养条件
2.3 外植体培养过程中污染的发生及其防治
2.3.1 外植体污染的原因
2.3.2 污染的防治
小结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推荐阅读书目
第3章 植物组织培养原理
3.1 植物细胞全能性
3.1.1 植物细胞全能性
3.1.2 决定作用与形态发生感受态
3.2 植物试管苗的生根
3.2.1 生根机理的研究
3.2.2 培养基成分及pH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3.2.3 培养微环境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第4章 离体培养中的遗传与变异
第5章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
第6章 体细胞杂交
第7章 植物转基因受体系统建立
第8章 植物离体资源的种质保存
第9章 植物细胞器官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生产
附录 植物组织培养常用培养基配方
精彩书摘
《植物组织培养》:
2.1.2选择外植体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1)选择优良的种质
无论是离体培养繁殖种苗,还是进行生物技术研究,培养材料的选择都要从主要的植物人手,选取性状优良的种质或特殊的基因型。对材料的选择要有明确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提高成功的几率,增加其实用价值。
(2)选择健壮的植株
选取发育正常的器官或组织,再生能力强,组培易成功。组织培养用的材料,最好是从生长健壮的无病虫的植株上选取发育正常的器官或组织。因为这些器官或组织代谢旺盛,再生能力强,培养后比较容易成功。此现象可能是由于外植体内部的植物激素水平能够在接种后得以维持所致。
(3)选择适宜的部位
植物组织培养几乎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获得了成功,这些部位包括茎尖、茎段、皮层及维管组织、髓细胞、表皮、块茎的储藏薄壁细胞、花瓣、根、茎、子叶、鳞茎、胚珠和花药等。但是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及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诱导条件反应是不一致的,有的部位诱导分化率高,有的部位很难脱分化,或者再分化频率很低。
(4)选择适当的时期
组织培养选择材料时,要注意植物的生长季节和生长发育阶段,对大多数植物而言,应在其开始生长或生长旺季采样,此时材料内源激素含量高,容易分化,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生长速度快,增殖率高。若在生长末期或已进入休眠期时采样,则外植体可能对诱导反应迟钝或无反应。花药培养应在花粉发育到单核靠边期取材,这时比较容易形成愈伤组织。百合在春夏季采集的鳞茎、片,在不加生长素的培养基中,可自由地生长、分化;而其他季节则不能。叶子花的腋芽培养,如果在1~2月采集,则腋芽萌发非常迟缓;而在3~8月采集,萌发的数目多,萌发速度快。对于大多数植物而言,应在其生长季节开始时采样。在生长末期或已进入休眠期时取样,外植体可能对诱导反应迟钝或无反应,较难成活。
(5)考虑器官的生理状态和发育年龄
一般认为,生理年龄小的幼嫩组织较生理年龄大的成熟衰老组织具有较高的形态发生能力。随着组织年龄的增加,器官的再生能力逐渐减弱甚至完全失去再生能力。
(6)材料大小的选择要适宜
建立无菌材料时,取材的大小根据不同植物材料而异。材料太大易污染,材料太小,多形成愈伤组织,甚至难于成活。一般选取培养材料的大小为0.5-1.Ocm。如果是胚胎培养或脱毒培养的材料,则应更小。
2.1.3外植体、接种器具及接种空间的灭菌
外植体的灭菌是组培成功与否的第一关键步骤。不同的外植体,灭菌的要求也不一样。初学者首先要清楚有菌和无菌的范畴。有菌的范畴是:凡是暴露在空气中的物体,接触自然水源的物体,至少它的表面都是有菌的。依此观点,无菌室等未处理的地方、超净台表面、简单煮沸的培养基、接种使用的刀剪在未处理之前、操作者身体的整个外表及与外界相连的内表如整个消化道、呼吸道,即呼出的气体、培养容器无论洗得多干净等都是有菌的。这里所指的菌,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及其他微生物。菌的特点是:极小,肉眼看不见。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在自然条件下忍耐力强,生活条件要求简单,繁殖力极强,条件适宜时便可大量滋生。无菌的范畴是:经高温灼烧或一定时间蒸煮过后的物体,经其他物理的或化学的灭菌方法处理后的物体(当然这些方法必须已经证明是有效的),高层大气,岩石内部,健康的动、植物不与外部接触的组织内部,强酸强碱,化学元素灭菌剂等表面和内部等都是无菌的。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把所有有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而消毒是指杀死、消除或充分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再发生危害作用,显然经过消毒,许多细菌芽孢、霉菌的厚垣孢子等不会完全杀死。由于在消毒后的环境里和物品上还有少量微生物存活,所以,灭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经过严格灭菌的操作空间(接种室、超净工作台等)和器皿,以及操作者的衣着和手就不会带任何活着的微生物。
……
前言/序言
植物组织培养 [Plant tissue culture]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