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实用的班主任成长指南
全国著名班主任肖盛怀讲述精彩生动的班主任工作案例
朱永新、周国平、孙云晓、李镇西、卢勤倾情推荐
肖盛怀,全国著名班主任培训专家,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育硕士,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农村教师”,“湖北省首届十大新锐班主任”,新教育实验“全国实验先进个人”。全国(草根)班主任研究会的创立者,《中国教师报》《新班主任》《教育时报》《德育报》等刊物推荐的名班主任。“班主任养生说”的创立者与实践者,“班主任专业写作”的实践者与倡导者。著有《像野花一样自由生长——一个农村教师的成长经历》《班级有效管理密码》(与人合著)等。连续多年担任“教育在线”“班主任之友”版主,在《中国教师报》《中小学德育》《班主任之友》《教育时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百余篇。近年来应邀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和班主任培训一百多场。
第一章做真实的我 / 001
第二章善待每一位学生 / 019
第三章班主任专业化的首要前提 / 033
第四章构建班级文化是一门艺术 / 061
第五章当班主任是一种养生之道 / 085
第六章敢于放手 / 103
第七章终身学习是一种快乐 / 125
第八章沟通是一门必修课 / 133
第九章陪伴是教育 / 151
第十章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实践 / 169
第十一章班本课程中的大智慧 / 189
第十二章让专业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 199
第十三章不可忽视积累的力量 / 217
第十四章拥抱网络 / 227
第十五章班主任职业规划重在内修 / 241
第十六章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 259
第一章
做 真 实 的 我
真实的班主任会带来真实的教育,会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纳。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没什么,而我们很多老师正恰恰缺少这样的勇气,缺少这种“真我意识”。第一章做最真实的我 实习汇报课——《死海不死》
按照指导教师的设计讲完所有的内容,我长舒了一口气,毕竟是第一次讲公开课,再说,是代表所有的实习生,并有全校的领导与语文教师二十多人听课。
当我终于敢扫视整个教室时,带队的胡老师提醒我,“游弋”的“弋”多写了一撇。
“怎么办?”我吓得直冒冷汗,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
我灵机一动,在课快结束时说:“同学们,老师讲课时故意写错了一个字,到现在还没有同学发现。可见,同学们听课的质量不是很高啊。最后,请同学们再仔细看一遍板书,看有没有谁能发现?”自然就有学生找出来了。我对那个学生进行了表扬,并对其他学生进行了教育,要求学生们学习要认真、上课要专心,等等。
评课时,老师们对此举讨论最多,评价也最高,说教育无处不在,说教师应变能力强,等等。
至今想来,多么可笑!
如果今天我要再碰到这样的事件,我会诚实地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刚才在板书时写错了一个字,谁来帮老师纠正?”我会主动承认错误,会真心感谢那个为我找出错字的学生,甚至会与他握手、拥抱表示感激。
我想,我的学生们一定会牢牢地记住“游弋”一词,因为他们的老师曾经与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真诚的故事。我的形象也许会受到那么一点影响,但是我相信我会赢得学生的一片真心。因为,我是真实的。我会借此机会教育学生错了就错了,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才能不断进步;我会教学生实实在在地做人。教师尚能勇于承认错误,学生能不效仿吗?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但它常在我的心底涌起。教育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思想决定行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我们以陶老的话共勉吧!
两次不同的处理,告诉我们,真实的班主任会带来真实的教育,会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纳。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没什么,而我们很多老师正恰恰缺少了这样的勇气,缺少这种“真我意识”。
是什么让教师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呢?我认为,这是千百年来“为人师表”的流毒。大家知道,在古代“天地君亲师”,教师是要供上神堂的。因此,教师总是在展示自己最光鲜亮丽的一面,面对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也总是如孔乙己一般极力掩饰。
汤普金斯在《沮丧者教育学》中惊人地直白道:作为一个教师,她的困扰在于没能帮助学生学习他们想要了解和需要了解的东西,而是:“向学生显示我有多么聪明,向他们显示我知识多么渊博,向他们显示我备课多认真。我就是在进行一场演出,其真实目标不是帮助学生学习,而是以此使他们对我有一个好的评价。”接着,她扪心自问:“作为研究院院士,我们的主要目标怎么就沦落为演出了呢?”她的回答引起了我的共鸣——恐惧:“害怕把你的真实的面目展现出来,害怕被别人看成是骗子、笨蛋、无知者、乡巴佬、傻瓜、低能者、一无是处者。”
这几乎就是在描述某些时候的我们。我们害怕把自己的不称职暴露出来。受这种心理驱使,我们极力使自己在讲台上的行为熟练、沉着。在此过程中,除了学会了怎样掩饰、炫耀,我们的学生学会某种东西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我们掩藏了自己的内心,无法按照教与学的要求形成有机联系。
对自己的优点、闪光点,大家都能认同,就是对自己的缺点与无知大家难以认同。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经验的教师告诉我,一个教师有缺点没有什么,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去掩饰。比如,在公开课上,如果粉笔字写得不好,你可以请班上字写得最漂亮的同学来帮你板书。这样既让学生得到了展示,体现了主体性,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同样,作为语文教师不会朗诵也不要紧,可以让朗诵好的学生来代替,等等。将日常教学的缺点掩饰,竭尽所能地展示出自己的优点,这样的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教师的责任究竟是什么?
这种趋势也逐渐蔓延到学生教育中来,在班主任工作中,“教育”好像有一种样子被大家认可了。记得儿子十岁的时候,迷上了网络游戏,爱人每次把他从网吧抓回后,总是要打电话给我,厉声要求我“教育教育”儿子。在她眼里,如果我不对孩子打骂惩罚、摆摆道理,或者讲个小故事,那就等于我没有处理。而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静静陪儿子听着爱人的数落,实在受不了就带着儿子出去打篮球。后来儿子有所改变,就是得益于美职篮,兴趣的转移与替代,而与我们所谓的“教育”没有任何的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违心地说着连自己都难以理解的话,我们班主任不敢在学生面前坦露真实的自己。反过来,班主任老师们还在抱怨,现在的孩子真不好教。殊不知,真我的缺失,首先就让师生之间拉开了距离,产生了隔阂,教育在没有开始时就已经结束,甚至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今天我们大家聚在一起,隆重纪念我们共同的朋友李香山。他历任无业游民、饭馆厨师、冒牌艺术家、总经理、环球总裁……先生一身邪气,一生没少让家里人操心,没少连累朋友,但是我们爱他,爱那个一身缺点叫香山的家伙……”这是《非诚勿扰2》里,秦奋在李香山的“人生告别会”上,为身患黑色素瘤即将辞世的李香山写的悼词,正经中带着调侃,却让台下的李香山感慨万千,更让我感慨万千。真实的李香山让人爱,真实的班主任才会让学生爱。
当唤回了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时,当牢记自我个性和天职意识时,我们的威信就树立起来了。这时教学就能够得到发自真实的内心深处的回应——这是一种有机会在学生们的内心获得默契的回应、共鸣的真实。
在班主任工作中,这点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更多的是与学生在一起,如果不能将心灵献给学生,那如何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如何能深入?
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面具”的问题。我们很多人戴着面具在生活,从来不敢在人前坦露真实的自己。我们在乎一些诸如“虚荣”“面子”“身份”等的东西,我们在伪装,在演戏,结果把自己弄得很疲惫与烦躁。我们与学生朝夕相处,如果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很容易被学生看穿。一旦学生觉得你这个人太假,他是不愿意与你走近的,那班主任工作就不能顺利开展。
记住我们是谁,就是把我们的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恢复我们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重获我们生活的完整。
《教学的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的作者美国教育家帕尔默教授认为“最优秀的教师是能将心灵献给学生的老师”,而“真正的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无论我们在教学中遇到怎样的尴尬境地,我们都要有保持自身完整的勇气,勇敢地面对自己,面对教学事件中让自己不愉快或尴尬的事。
2008年我在“班主任之友”论坛上做“班级管理”的版主,有一个老师向我求助。她说她准备不做班主任了,因为实在做不下去了。她说学生们都不听她的,班级里经常出乱子,而她又没有办法解决,所以学生就越来越不拿她当回事。学校也给她下最后通牒,再这样下去,就要撤销她当班主任了。她当时很伤心,就向我求助。
我问她,还想做班主任吗?她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说她很喜欢学生。我知道她还想做班主任,而且还想做好班主任。
当时我给她建议,既然很爱学生,也想做班主任,那就把对我说的这些内容,说给学生听听去。她感到很惊讶,可以吗?我肯定地回答,有什么不可以的。我告诉她将这些内容认真准备一下,最好写成文字,然后利用一个专门的时间,慎重一些,对学生们说,并且还要说得动情些,最好有些激动,流点泪最好。她再次惊讶,可以这样吗?我告诉她,不要担心,你相信我就试试。反正你已经没有办法了,试试无妨。
过了几天,我都忘记这个事了,这个老师在网上非常激动地告诉我,学生接受她了,她自己也感受到了做班主任的快乐。这回轮到我惊讶了。原来她按照我的说法做了。她告诉我,当时在课堂上,说着说着,她就开始满含泪花。她想到自己对学生们那么好,学生却不领情,还经常弄些事来气她。她觉得特别的委屈,就像一个受了气的孩子一样,把一肚子的苦水全部倒了出来。特别是想到即将不做班主任,她几次哽咽……
而此时此刻,学生们第一次听到了班主任的苦楚与委屈,全班学生都开始深深自责。好几个女生跑上讲台来安慰她,有的拍着她的肩膀,有的抱着她,有的给她递纸巾……更有一些孩子给她支招,告诉她如何管理班级,告诉她如何搞定调皮捣蛋的学生……她第一次觉得孩子们那么可爱,第一次感受到班级是那么温暖,也第一次感受到做班主任原来这么幸福。
其实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真我意识的展现。做到了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有真我意识,做班主任工作就不需要什么方法了。当一个班主任将自己的心灵真实地坦露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会觉得可亲可敬,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嬉笑怒骂都可以成为教育。
记得2007年的时候,我在仙桃市做班主任巡讲,重点讲述班主任要知法懂法,不能侮辱、打骂学生,可是现在我时常有这些行为。比如,我经常给班上孩子取诨名。记得有几个女孩长得特别黑,我就叫她们“大黑”、“二黑”……这些听起来不雅的绰号,我的学生们却从来不在意,因为她们知道老师喜欢她们,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人。
为什么有些班主任随便的一些言行就会激怒学生与家长,闹得满城风雨,恨不得饭碗都掉了?因为班主任平日“装”得太久,与学生距离越来越远,甚至让学生产生了厌恶之情,这样的敌对情绪是很容易被点燃的,很危险啊!做一个真实的班主任,师生之间平时有什么说什么,有什么事都直截了当地处理,情绪得到了有效的发泄,师生之间才会和睦相处,相互接纳。只有这样,班主任对孩子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教育。
我一直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而《班主任修炼之道》这本书,恰恰是这门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它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班主任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细微之处,并且给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我之前在处理学生“逆反心理”的问题上,常常感到头疼。学生一旦有了自己的想法,就很难听进老师的话,甚至有意对抗。我尝试过严厉的批评,尝试过苦口婆心的劝导,但效果都不理想。 这本书中关于“理解比控制更重要”的理念,让我豁然开朗。作者深入分析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根源,并提出了“尊重差异,引导而非压制”的策略。他建议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感受,并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引导他们看到更长远的利益。我将这些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当我发现有学生开始表现出抵触情绪时,我不再直接否定,而是主动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我发现,很多时候,学生并非故意捣乱,而是希望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希望自己的感受被理解。通过这样的沟通,我能够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化解他们内心的矛盾,从而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教育,不是将学生塑造成统一的模子,而是让他们在被尊重、被理解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评分我必须说,《班主任修炼之道》这本书,真的给我的班主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方向。读这本书之前,我常常陷入一种“救火队员”的角色,每天都在处理层出不穷的学生问题,感觉疲惫不堪,却又找不到根本的解决之道。这本书就好像为我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了班主任工作的“道”和“术”。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些具体的管理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重塑了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是“管”,更是“育”;不仅仅是“压”,更是“引”。这种视角上的转变,对我来说是颠覆性的。 书中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过去常常用奖励和惩罚来驱动学生学习,但效果往往是短暂的,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感。而作者提出的“内在动机”理论,以及如何通过“任务设计”、“反馈机制”和“赋能学生”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我茅塞顿开。我开始尝试着改变我的教学方式,不再一味地讲授,而是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更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发现学习的乐趣。我惊讶地发现,当学生真正对知识产生兴趣时,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都会大幅提升,而且不再需要我时刻盯着。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强迫,而是内在的引导。
评分我必须承认,《班主任修炼之道》这本书,是我近几年来阅读过的,最能打动我内心深处的一本书。它没有那些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那些惊世骇俗的观点,但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深沉热爱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之前在处理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上,感到非常棘手。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心健康。 书中关于“引导学生理性使用网络,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的章节,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禁止学生使用网络,而是强调“疏导结合”的原则。他建议我们应该与学生共同探讨网络使用的利弊,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上网习惯,并引导他们将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活动中去。我采纳了书中的建议,与学生一起组织了一系列“远离网络,拥抱现实”的主题活动,比如户外运动、阅读分享、艺术创作等等。同时,我也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网络使用计划,并加强亲子沟通。令人欣喜的是,很多学生逐渐减少了对网络的依赖,重新找回了对现实生活的热情。这本书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引导,是帮助学生找到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评分《班主任修炼之道》这本书,让我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心法书”。我之前在处理学生“拖延症”的问题上,常常感到头疼。学生总是把任务拖到最后,然后仓促完成,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我尝试过严厉批评,也尝试过苦口婆心劝导,但收效甚微。 这本书中关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时间管理能力”的章节,给了我极大的启示。作者深入分析了拖延症的心理根源,并提出了“目标分解”、“番茄工作法”、“自我监督与奖励”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开始尝试着在班级中推广这些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我鼓励学生将大任务分解成小步骤,每天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利用计时器来跟踪自己的学习进度。同时,我也会给予那些能够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适当的奖励和肯定。渐渐地,我发现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拖延现象明显减少。这本书让我明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仅仅是让他们学会“做事”,更是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评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其中的艰辛。我曾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各种教育理论书籍,希望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然而,很多理论都显得过于抽象,脱离实际,难以在日常工作中落地。直到我遇到《班主任修炼之道》这本书,我才真正找到了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本书的作者,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案例,让我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班级情境之中。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如何塑造积极的班级文化”的章节。以前,我总认为班级文化是靠班干部来建设的,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但书中强调,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灵魂人物”,我们需要主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方法,比如“班级公约的制定与执行”、“主题班会的策划与开展”、“榜样力量的发挥”等等。我根据书中的建议,组织了一次“我的梦想与未来”的主题班会,让每个学生都分享自己的梦想,并鼓励大家互相支持。这次班会的效果非常好,学生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班级凝聚力也明显增强。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班主任,则是这个文化的塑造者和引领者。
评分《班主任修炼之道》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指导,更是思想上的启迪。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被作者的深刻洞察力所折服。他没有回避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难题,而是直面这些难题,并用一种充满智慧和人性化的方式来解析。我之前在处理学生“攀比心理”的问题上,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学生之间互相比较成绩、比较衣着、比较家庭背景,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心理压力。 书中关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价值,而非物质衡量”的论述,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作者指出,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的物质条件或成绩上,更在于他们的品德、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他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等等。我采纳了书中的建议,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发现我的闪光点”的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并且组织了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奉献中体验到价值感。渐渐地,我发现学生们之间的攀比现象有所缓解,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互相欣赏和支持。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让他们懂得,他们本身就是无价之宝。
评分我不得不说,《班主任修炼之道》这本书,是一本真正能够“读懂”我们班主任心声的书。它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辞藻,也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用一种极其真诚、朴实的方式,与我们分享着教育的智慧和经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我尝试过各种方法,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书中关于“差异化教学与个性化辅导”的章节,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作者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他强调,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而是要尊重个体的差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我开始尝试着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针对不同组别设计不同的练习题,并利用课余时间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机会。这种差异化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舒适区”和“挑战区”之间找到平衡,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因材施教,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作为一名新手班主任,我之前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对学生的各种行为感到困惑,对家长的期望也无力应对。很多时候,我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来处理问题,但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甚至适得其反。读了《班主任修炼之道》之后,我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本书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充满了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提炼出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洞察。 尤其是关于“如何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这一部分,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以前,我总是害怕和家长沟通,觉得家长要么太强势,要么太敏感,沟通起来总是有各种阻碍。但书中提供的“同理心倾听”、“积极肯定”、“合作共赢”等沟通策略,让我看到了与家长沟通的全新可能性。我尝试着在与一位一直对孩子表现不满意的家长沟通时,运用了这些方法。我首先认真倾听了家长的担忧,然后肯定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最后和家长一起分析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令人惊喜的是,这次沟通非常顺畅,家长从最初的抱怨转变为理解和支持,甚至主动提出愿意配合学校的工作。这本书让我明白,家长不是敌人,而是教育的同盟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建立和维护这种同盟关系。
评分这本《班主任修炼之道》简直是我近几年来读过的最实在、最接地气的教育类书籍了!作为一个在教育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班主任,我常常感觉自己像是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学生、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各种压力,有时候真的会感到力不从心。市面上关于教育的书籍很多,但大多流于理论,或者是一些“成功学”的套路,读起来让人感觉遥远而难以实践。直到我翻开这本《班主任修炼之道》,我才真正找到了那种“知音”的感觉。作者并没有上来就给你灌输一套宏大的理论体系,而是从最基本、最日常的班主任工作出发,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我们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境,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那一章,我印象特别深刻。以往我处理类似问题,往往是简单地“和稀泥”,或者直接批评双方,结果往往是问题反复出现,学生之间积怨更深。但书中提供的“倾听-共情-引导-共识”四步法,让我看到了全新的思路。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如何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如何让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如何帮助他们找到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我尝试着在一次班级调解中运用了这种方法,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两个平时关系不睦的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竟然能够平静地交流,甚至理解了对方的苦衷,最后还握手言和。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技巧,更是在教会我一种处理人际关系、化解矛盾的智慧。
评分作为一名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老教师,我见过太多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书籍,有的讲得头头是道,有的却空洞乏味。但《班主任修炼之道》这本书,却让我耳目一新。它不像其他书那样,上来就给你灌输一套“权威”的理论,而是娓娓道来,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同行,在与你分享他一路走来的心得体会。这本书让我最受触动的,是它对“班主任的自我成长”的关注。 我常常感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巨大的消耗,不仅是体力上的,更是心力上的。我们不仅要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还要处理家长、学校的压力,有时候真的会感到身心俱疲。但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抱怨上,而是积极地引导我们思考如何进行“自我关怀”和“情绪管理”。作者提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比如“学会放松与减压”、“保持积极心态”、“寻求支持与合作”等等。我开始尝试着在工作之余,安排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比如阅读、运动、和朋友聊天,并且更加积极地与同事交流,分享工作中的喜悦与困惑。这种自我调整,让我感到精力充沛了许多,也更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首先要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学生。
评分已经习惯在京东购买东西了,送货快,售后有保证!支持
评分物美价廉服务好物流快不错
评分刚开始阅读,一本很好的书,希望自己也能成为真正的勇者
评分教语文好好学习 认真研究
评分还不错,书的质量很好。还没开始看,应该是正版书,在京东买过很多回了。
评分相当不错,活到老学到老!111
评分很崇拜肖培东老师,特买来他的书来看。
评分沟通不到位,一切都白费!
评分趁着99元的活动买的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