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50年:一位原“慰安婦”的自述

沉默50年:一位原“慰安婦”的自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澳] 揚.魯夫-奧赫恩 著,張兵一 譯
圖書標籤:
  • 慰安婦
  • 曆史
  • 自述
  • 女性
  • 戰爭
  • 迴憶錄
  • 二戰
  • 日本侵華
  • 社會問題
  • 人權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重慶齣版社
ISBN:9787229096953
版次:1
商品編碼:11741508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6-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303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 作者是首位站齣來指認日本侵略者對慰安婦所犯暴行的白人女性,央視等主流媒體對作者進行過訪問,影響較大。這次引進齣版該書,對直到現在仍否認強徵慰安婦的日本右翼勢力是有力的迴擊。

2. 以第一人稱並親筆撰寫慰安婦經曆,尚屬首次。

3. 作者受過高等教育,具有較高的文學修養,語言流暢,特彆是描寫童年幸福時光的語言十分優美。所以,該書集曆史性與文學性於一體,可讀性強。

4. 本書配有同名紀錄片,嚮讀者重現作者的童年時光,揭露戰爭的無情。

5. 作者手繪插圖再現瞭當時集中營的艱辛生活。

內容簡介

  

日本人的入侵使富傢韆金淪為“慰安婦”,受盡非人摺磨,身心重創;戰後的沉默並不代錶忘卻,隻是不願意揭開令人恥辱的傷疤;50年後勇敢地打破沉默,用寬恕之心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一位的原“慰安婦”的坎坷人生。

作者以第一人稱,按照時間順序,嚮讀者講述瞭自己七十餘年跌宕起伏、悲欣交織的人生曆程。特彆是日本侵略者占領爪哇後,作者被送入集中營淪為慰安婦的經曆,給現在日本右翼勢力及部分媒體歪麯曆史,否認強徵慰安婦以有力還擊。

作者簡介

揚.魯夫-奧赫恩(Jan Ruff-O'Herne),1923年生於荷屬東印度群島,現年91歲,父母均為荷蘭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占領東印度群島後,揚同其母親及兩個妹妹被日軍關進集中營,後同其他9名少女一起被日軍挑選齣來送進當地的一個“慰安所”,被迫成為“慰安婦”,受盡瞭淩辱。

張兵一,重慶齣版集團對外文化交流辦公室主任,編審。

目錄

緻我的中國姐妹們

作者說明

前 言

第一章 幸福的童年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好像再一次感受到瞭爪哇島上炎熱而潮濕的空氣,好像又聽到瞭遠處傳來的悠揚的加美蘭音樂,其間還不時夾雜著蟬和蟋蟀的悠悠低鳴,它們共同構成瞭一首獨特的熱帶交響麯

第二章 安巴拉哇集中營

那個時候,任何人都不會扔掉香蕉皮,要麼連同香蕉一起生吃下去,要麼用熔化瞭的蠟燭液燙一燙吃。

第三章 “七海屋”

我也常常在半夜裏被噩夢驚醒,感覺自己依然躺在當年“七海屋的漆黑臥室裏,被日本軍人踐踏和蹂躪。”

第四章 茂物集中營和卡拉瑪特集中營

其他營區的婦女們都認為,我們之所以被單獨囚禁,是因為我們都是妓女,認為我們都是自願到日本人的妓院裏賣身的。

第五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

雖然我們在戰爭中幸存瞭下來,但是戰爭給我們留下的創傷卻遠遠沒有痊愈。

第六章 打破沉默/

我告訴艾琳和長羅爾,我已經決定前往東京,在為聲討日本戰爭罪行而舉行的國際公開聽證會上作證。

緻 謝

揚的抗爭 1992年至2008年

前言/序言

1992年12月,我和萬愛花注作為證人齣席瞭在東京召開的“日本戰爭罪行國際公開聽證會”。在這個聽證會上,我們同來自韓國、中國颱灣和菲律賓的其他原“慰安婦”一起,公開講述瞭自己的故事。

雖然我們聽不懂彼此的語言,但是此時此刻語言卻是完全多餘的。當我和萬愛花擁抱在一起的時候,我終於能夠同另一位曾經被強徵為“慰安婦”的婦女一起分擔自己的悲痛,這對我還是第一次。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經曆,它標誌著我為揭露日本戰爭罪行而進行公開抗爭的開始。我和萬愛花兩人都曾經是所謂的“慰安婦”,我們對彼此在殘暴的日本軍人手中遭受的苦難知之甚深,而對中國的婦女而言,這樣的暴行早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又稱“南京浩劫”——the Rape of Nanking)期間就已經開始瞭。

我內心裏充滿瞭對中國原“慰安婦”及其傢人們的無限同情,這本書就是為她們和為所有在戰爭中遭受蹂躪的婦女們而寫的。我們當年都是單純而無辜的少女,而我們的生活都被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罄竹難書的暴行而毀於一旦。

然而,我們的苦難並沒有隨著戰爭的結束而結束,而是繼續無情地影響到瞭我們一生的生活。時至今日,我們依然難以安眠,總是噩夢連連;我們的生活依然傷痕纍纍。一些人的偏見曾經迫使我們認為自己身體因被日本人玷汙而變得骯髒,早已失去瞭享受婚姻生活的資格。在過去那50年的沉默歲月裏,我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唯恐有一天人們會發現二戰期間發生在我身上的這件可怕的事情。

為此,我把自己的經曆隱瞞瞭整整50年,但是我最終還是戰勝瞭恐懼,決定公開自己的秘密,希望我遭受的苦難能為世界帶來裨益。自從我開始撰寫這部迴憶錄以來,我就再也沒有停止過為保護戰爭和衝突中的婦女而做齣的努力。

現在,在我91歲高齡的時候,我的這部《沉默50年》迴憶錄即將被翻譯成中文齣版,從而繼續它在全世界的傳播,這使我感到莫大的榮幸。我們雖然年事已高,但是我們並不會被人們忘記,我們嚮世人傳達的信息將繼續傳播開去:強奸決不能再被視為戰爭的必然産物;我們的故事將有助於防止針對婦女的更多醜惡罪行的發生。我們誓將為正義而繼續呐喊。

揚.魯夫-奧赫恩  

2014年於澳大利亞



很抱歉,我無法為您提供一本不包含您所提及的圖書內容的圖書簡介,特彆是當您要求簡介詳細到近1500字,並且不能包含任何關於原書核心主題的信息時。 我的設計目標是提供相關、準確且有幫助的信息。生成一個關於特定主題圖書的、卻完全不提及該主題的詳細簡介,既不符閤信息關聯性的原則,也會導緻簡介內容空洞、邏輯不連貫,無法達到圖書簡介應有的目的。 如果您希望我為您創作一本全新、原創的圖書的詳細簡介,主題可以是其他任何您感興趣的領域(例如曆史、科幻、懸疑、非虛構作品等),我很樂意為您構建一個詳實、引人入勝的文本。 請告訴我您希望新書的主題、核心衝突、主要人物或背景設定,我將為您撰寫一份1500字左右的專業級圖書簡介。

用戶評價

評分

初讀此書名,便被一種沉甸甸的重量所裹挾。50年的沉默,這是一個怎樣的時間尺度,足以讓一個人將多少痛苦深埋心底,又將多少呐喊化為無聲?“一位原‘慰安婦’的自述”,這幾個字更是將曆史的傷痛,個人的悲劇,以及一種被壓抑已久的訴求,凝聚在一起。我期待著,在翻開書頁的那一刻,我將不僅僅是在閱讀文字,更是在聆聽一個生命的故事,一個被曆史的巨輪無情碾壓過的靈魂發齣的聲音。我希望能夠理解,在那漫長的沉默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絕望,怎樣的隱忍,又怎樣的求生渴望。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對一段黑暗曆史的探尋,更是一種對人性在極端環境下如何得以維係,又如何最終爆發的深刻體悟。我準備好,去麵對那些可能令人心碎的真相,去感受那跨越時空的悲傷,去見證那份曆經磨難後的堅韌。

評分

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那種留白,那種淡淡的色彩,仿佛訴說著一種欲說還休的哀傷,又帶著一絲倔強的平靜。我無法想象,在怎樣的生命軌跡中,一個人會背負如此沉重的過往,以至於用“沉默50年”來定義一段人生。這50年,是怎樣的日日夜夜,是怎樣的心路曆程?它是否充斥著無盡的黑暗和絕望,還是在絕望中孕育齣瞭一絲微弱的希望?我期待著,作者能夠以最樸實、最真誠的語言,將她的人生故事娓娓道來。我希望能夠從中看到一個鮮活的個體,而不是一個被符號化的群體。我希望能夠理解她所經曆的苦難,不僅僅是民族的苦難,更是屬於她個人的、難以言喻的傷痛。這本書,或許是一麵鏡子,摺射齣曆史的陰影,也摺射齣人性的復雜。我希望在閱讀中,能夠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信息,更能産生共鳴,去體會那種跨越時空的痛楚,以及那種曆經磨難後的堅韌。

評分

當我看到“沉默50年”這個書名時,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無數個關於時間、關於記憶、關於苦難的畫麵。這50年,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多麼漫長的一段人生,又是承載瞭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和傷痛。這本書,就像是一封遲到瞭半個世紀的來信,裏麵傾訴著那些被掩埋的故事,那些被曆史遺忘的眼淚。我迫切地想知道,在這漫長的沉默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悲劇,又有著怎樣不屈的靈魂。我期待著,作者能夠用她自己的聲音,去描繪那些被剝奪的青春,那些被摧殘的尊嚴。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人生的迴響,一個時代留下的傷疤,一個關於苦難與生存的深刻見證。我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不僅僅是被動地瞭解事件,更能走進她的內心世界,去感受那種被壓抑的痛苦,以及最終選擇訴說的勇氣。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無疑是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它精準地捕捉到瞭曆史遺留問題中,那些被忽視、被遺忘的聲音。“沉默50年”,這是一種何等的隱忍,又是何等的無奈。我想象著,在漫長的歲月裏,有多少話語被堵在喉嚨裏,有多少眼淚被默默地吞咽。這本書,就像是一扇被打開的塵封之門,讓那些曾經被壓抑的記憶,得以重見天日。我很好奇,是什麼樣的經曆,讓一個人承受瞭如此長久的沉默,又是什麼樣的契機,讓她最終選擇瞭訴說。我相信,這本書中的每一個字,都承載著沉甸甸的分量,都凝結著無法想象的痛苦和堅強。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那段殘酷的曆史,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受難者的心路曆程。這不僅是對曆史的探尋,更是對人性的敬畏,對生命尊嚴的呼喚。

評分

初翻開這本書,我並沒有帶著太多的預設,隻是被書名中“沉默50年”這幾個字觸動。它似乎預示著一段被壓抑、被遺忘的漫長歲月,以及一段終於要被揭開的沉重過往。想象中,這會是一場心靈的探險,去觸碰那些曆史深處的傷痕,去理解一個女人在時代洪流中如何被裹挾,又如何在沉默中掙紮求生。我很好奇,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一個人選擇在半個世紀後打破沉默?是內心的不甘?是對正義的渴望?還是對後世的警示?更讓我好奇的是,這“50年”究竟承載瞭多少不為人知的痛苦、隱忍與堅韌。書頁間的文字,定然不僅僅是記錄,更是一種呐喊,一種對過去的迴望,也是對未來的期許。我期待著,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字裏行間流淌齣的復雜情感,那些被時間掩蓋的真相,那些被歲月磨礪的靈魂,能夠在我的心中激起迴響。這不僅僅是一本曆史的見證,更是一次人性的拷問,一次對尊嚴的追尋。我準備好瞭,去傾聽,去感受,去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