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1035-2014 电子工业纯水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 [Code for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of pure water system of electronic industry]

GB51035-2014 电子工业纯水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 [Code for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of pure water system of electronic industr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电子工程标准定额站 编
图书标签:
  • 纯水系统
  • 电子工业
  • 安装规范
  • 验收规范
  • GB51035-2014
  • 电子行业
  • 水处理
  • 规范标准
  • 工业设备
  • 技术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24264104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5338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Code for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of pure water system of electronic industry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590号公告发布,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6.6、3.6.7、4.1.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电子工业纯水系统的安装及验收。

内页插图

目录

1总则
2术语和缩略语
3设备安装
4配管工程
5电气工程
6系统调试及测试
7工程验收
附录A纯水系统主要测试项目
附录B纯水系统主要指标测试方法
附录C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用表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前言/序言


《工业纯水系统设计与应用实务》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的工业纯水系统设计、实施、运行与维护的实战指南。内容聚焦于现代工业生产中对高品质纯水日益增长的需求,涵盖了从基础水处理理论到复杂系统集成的各个环节,力求成为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经理以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案头必备工具书。 第一章:工业用水基础与水质标准解析 本章首先对工业用水的来源、性质及常见污染物进行系统性梳理。重点阐述了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在工业过程中的重要性。随后,深入剖析了国内外主要的工业用水水质标准体系,包括对总溶解固体(TDS)、电导率、pH值、硅含量、细菌总数及内毒素水平的量化要求。通过对比不同行业(如电力、化工、制药、食品饮料)对水质的特定需求,为后续系统设计奠定理论基础。特别分析了超纯水(Ultrapure Water, UPW)在半导体和微电子制造中的关键作用及其严苛的指标设定。 第二章:水处理技术原理与单元操作详解 本章是全书的核心技术部分,详细介绍了当前主流的水处理单元技术。 2.1 预处理技术: 涵盖了絮凝沉淀、砂滤、多介质过滤(MMF)、精细过滤(MF)以及活性炭吸附等技术。重点讨论了不同预处理组合方案的选择依据,以及如何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有机物,以保护后续精密膜组件的正常运行。 2.2 软化与脱盐技术: 详细介绍了离子交换(IX)技术,包括阳离子、阴离子和混床树脂的工作原理、再生工艺及操作控制要点。同时,深入剖析了反渗透(RO)系统的设计、膜的选型(如LRO、HRO)、清洗维护规程,以及如何优化膜污染控制策略。 2.3 精纯化与深度处理: 针对高纯水需求,本章详述了二级反渗透(RO/RO)、电去离子(EDI)技术的工作机制、优势与局限性。详细阐述了超纯水系统中的核心技术——抛光混床(Polishing Mixed Bed)的树脂选择、操作参数控制及性能衰减分析。 2.4 杀菌与除菌: 涵盖了化学消毒(如氯化、臭氧)、紫外线(UV)杀菌以及在线超滤(UF)除菌技术的应用场景、剂量控制及效能评估方法。 第三章:工业纯水系统集成设计与工艺流程构建 本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系统工程实践。首先,介绍了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水质需求分析、原水特性评估、产水目标设定及产能计算。随后,重点阐述了如何根据具体行业特点(如制药行业需符合cGMP标准,电子行业需满足超低金属离子要求)进行工艺流程的优化与集成。 内容包括:不同串联组合(如预处理-RO-EDI-抛光)的优缺点对比;系统能耗、占地面积及水回收率的综合考量;管路设计、泵选型、阀门配置的工程规范。特别提供了多个典型工业纯水系统的流程图示与设计案例分析,强调工艺流程的冗余性与可靠性设计。 第四章:纯水系统的安装、调试与验收标准 本章严格遵循工程项目管理流程,指导读者完成系统的现场安装、启动及最终验收工作。 4.1 安装规范: 涵盖了设备基础要求、设备吊装与定位、管道连接(包括焊接、螺纹连接的质量控制)、仪表及电气系统的安装标准。强调了材料兼容性选择,特别是对于高纯水接触部分的材质要求(如316L不锈钢的钝化处理)。 4.2 启动与调试: 系统性地介绍了系统启动的SOP(标准操作程序),包括冲洗程序、化学清洗(CIP)的程序制定与执行、预膜/预运行的步骤。详细说明了各个单元设备(如加药系统、泵组、膜组件)的初始参数设定与联锁调试方法。 4.3 验收测试: 依据相关行业标准,本章提供了详细的测试大纲。包括设备性能测试(流量、压力、能耗)、水质分析方法(电导率、TOC、微生物采样点设置)及稳定性测试流程。明确了“空载”和“带载”运行条件下的验收指标及不合格的处理措施。 第五章:纯水系统的运营、维护与故障诊断 本章关注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在高品质出水状态。 5.1 日常操作与监控: 阐述了操作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储备、日常巡检内容及数据记录要求。重点讲解了关键参数(如膜两侧压差、循环电导率、UV灯功率)的正常波动范围及预警信号。 5.2 预防性维护(PM): 提供了详细的维护周期表,包括预过滤器更换周期、RO膜的清洗频率建议、离子交换树脂的更换或再生计划、以及EDI模块的维护策略。强调了微生物控制在水质保持中的关键作用。 5.3 故障诊断与维修: 针对常见的系统故障,如产水水质下降、流量异常、压力波动等,提供了系统的故障排查树。例如,RO膜污染的类型识别(结垢、有机物污染、生物污染)及其对应的化学清洗方案选择与操作规程。 附录 附录收录了常用的工业纯水系统技术参数计算公式、国内外相关标准索引、常用化学清洗药剂的安全数据表(SDS)摘要,以及一套完整的系统验收测试表格模板,以供实际工程参考使用。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详实,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掌握工业纯水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有效应对复杂水处理挑战,确保生产过程用水水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水处理工程师,我对规范的实用性要求极高,这本书的实战价值是我最看重的。我翻阅了关于“系统冲洗和钝化程序”的那一章,这部分内容是决定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石。我期待书中能提供具体的、经过验证的操作步骤清单,例如不同流速下的循环时间、冲洗液的浓度控制区间,以及如何通过浊度或TOC指标来判断冲洗终点。如果书中能够嵌入一些因冲洗不当导致的系统失效案例及其根源分析,那将是锦上添花。单纯的文字描述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如果能辅以大量的实物照片或者三维建模图示,说明关键节点的安装细节,例如弯头与阀门的走向,将极大降低现场安装人员的理解难度,直接提高验收效率。

评分

这本书的权威性似乎是通过其引用的文献和制定的标准来源体现出来的。从整体的阅读感受来看,它似乎在努力搭建一个连接“设计理论”与“现场施工现实”的桥梁。我尤其注意到了章节中提及的“环境适应性测试”部分,在电子行业,设备需要应对不同的温湿度环境,但纯水系统对环境的敏感度极高。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如何调整预处理模块的运行参数,以确保最终超纯水水质的稳定性。此外,如果它能对不同厂商提供的关键设备(如EDI模块、抛光混床树脂)的性能波动范围做一个基准性的说明,让验收人员心中有数,而不是完全依赖设备供应商的单方说辞,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超一本普通的安装指南了。

评分

初次接触这类规范性文献,往往会有一种被厚厚的技术术语“包围”的压迫感,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却让人意外地感到友好。它不像某些标准那样将所有内容挤在一起,而是采用了大量的留白和清晰的层级划分,这使得即便是复杂的工艺流程图或参数对比表,也能一目了然。我注意到书中对“不同等级超纯水系统”的划分标准阐述得非常细致,不仅仅是电阻率的指标,还深入探讨了颗粒物控制和有机物去除的技术路线差异。这对于我们初次尝试升级生产线,需要替换老旧系统的工程人员来说,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尤其欣赏的是,它似乎没有回避行业内的“灰色地带”,比如在涉及到密封件材料的选择上,是否有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如半导体前道与后道工艺)的优缺点权衡分析,这一点非常实际,理论脱离实际的规范读起来是相当枯燥的。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给我一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体验。它不像一本手册那样停留在“做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为什么这么做”的机理层面。比如,在谈到管道的电抛光要求时,我期待它能解释清楚电抛光层表面的粗糙度对微生物膜的生成抑制作用到底有多显著,或者更具体地说,达到多少Ra值可以被认为是合格的。这种对底层物理和化学原理的挖掘,是区分一本“合格”规范和一本“卓越”参考书的关键。如果该书在最后附录部分提供了常见故障排除的快速索引表,并直接链接到规范中对应的安装或验收条款,那么它就能成为现场技术人员手中不可或缺的“故障速查手册”,真正实现从“按图施工”到“科学验证”的跨越。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充满了工业美感,那种冷静的蓝灰色调,配上清晰锐利的字体,立刻让人感受到其内容的专业和严谨。我手里捧着它,首先注意到的是纸张的质感,厚实而略带哑光,翻阅起来手感极佳,这对于一本需要经常查阅的规范性资料来说非常重要,耐用性是基本要求。从目录的初步浏览来看,它似乎涵盖了从设计院的初步选型到现场实际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技术细节,比如管道的材质选择标准、焊接工艺的检验流程,以及最终的系统联机调试环节。我特别关注到其中关于“超纯水水质监测点位设置”的部分,这块往往是实际操作中容易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环节,希望书中能提供详尽的图例和案例分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条文的罗列上。这本书的厚度表明了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期待它能成为我未来项目验收时的“定海神针”,能够清晰地指导我们如何判定一个纯水系统是否真正达到了电子工业所要求的苛刻标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