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氓回忆录

李一氓回忆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一氓 著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政治
  • 历史
  • 人物
  • 传记
  • 中国共产党
  • 革命
  • 近现代史
  • 李一氓
  • 政治人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25060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670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页数:32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人民出版社1993年、2001年版图书的原版重印。本书为李一氓(1903年 -1990年)同志的回忆录,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参加过南昌起义,亲历过长征,同时,他又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人,是中共党内不可多得的高级知识分子。这本自传,是李一氓同志亲笔写成,并得到了中联部、新闻出版署的全力支持,并由时当年的乔石委员长亲笔题写书名。本书记录了李一氓同志1949年前四十余年的亲身经历。

作者简介

曾是周恩来领导的“特科”成员,是郭沫若的和党介绍人,还当过毛泽东的秘书。他与叶挺、项英一同组建新四军,是皖南事变真正的知情人。他是中顾委常委(待遇相当于政治局委员),主持中国古籍整理工作十年,是党内少有的大知识分子。

目录

再版序言
自序
第一章 青年时代,上海学生生活
第二章 大革命——北伐和南昌起义
第三章 上海地下工作
第四章 瑞金两年
第五章 长征
第六章 陕甘宁高原的奔驰
第七章 抗日战争——皖南
第八章 抗日战争——苏北
第九章 从山东到大连
第十章 过眼云烟
首版后记
重印后记

精彩书摘

  《李一氓回忆录》:
  第一章
  青年时代,上海学生生活 我出生在天府之国——四川的彭县。
  这个县在唐宋时期叫“彭州”,不隶于成都,而是与蜀、汉各州等齐名,政区级别是很高的。州官叫刺史,唐诗人高适因为做过彭州刺史,所以人称高彭州;宋诗人陆游当过彭州推官,写过《天彭牡丹谱》,盛称“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至今县北犹有丹景山。
  这个县在清朝末年,虽然还是土地租佃制为主的封建社会经济,但手工业和商业已相当发达,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当开展,这些都与那个时期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有关。
  这个县的西北山既产铜、又出煤。四川的铜货币,当十(即10文铜钱)的,当二十(即20文铜钱)的铜元,就是用西北山所产铜铸造的。煤,为了运输方便,都先在山里焦化以后,才搬运下山,即焦炭,彭县人称之为岚炭,主要用作家庭燃料,也用来炼铁。
  这个县的商业和小手工业大都是本县人经营,但有两个大行业,却掌握在外省人手中:(一)钱庄(经营汇兑、存放等)都在道地的陕西(可能是三原、泾阳一带)人手中;(二)盐店,当时实行票引制度,独家专卖,掌握在安徽桐城的方姓盐商手中。
  这个县基本上还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大地主少,中小地主多,更多的是富农。农田的产量不低,因为属于都江堰的内江灌区,水利好,有条清白江横穿县境。一年两熟,分小春的蚕豆、豌豆、小麦和秋收的玉蜀黍、稻子。即或没有地面水,地下水亦极丰富,挖成大泉,用大鹅卵石砌一周,旁建水车,清泉便汩汩而出。但山区就不然,地很薄,只能种红薯(四川人称为红苕)和玉蜀黍(四川人称为玉麦)。
  清白江由新繁县一路奔流而来,江上有座长木桥,名卧龙桥,桥上建瓦顶走廊。平时可以遮阴避雨,逢场赶集也就利用桥廊做生意。就在那里,还有一个清白江镇,为彭县到成都的必经之地,又恰是半路,我春秋两季去成都上学,寒暑假由成都回家,一定经过清白江镇。镇上有个好菜馆,炒的菜真是味美价廉,来回总在那里“打尖”(吃午饭)。现在这座木桥已改建为水泥公路桥,桥上的瓦廊已踪迹皆无了。现在桂林漓江上还有这么样一座桥。贵州、云南的瑶区或苗区,也还有这样的木桥。
  这种桥的建筑形式,国外亦有,如意大利威尼斯的高桥(Rialto),佛罗伦萨阿尔诺河(FlumeArno)的老桥(PonteVecchio),桥上都有店铺房屋,不过不是廊,而是一条街。只因为这些桥都在城市里,老桥上的店铺全是金银首饰店,颇为特殊罢了。泰国曼谷的桥也有类似的情况。
  这个县城里,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叉成一个十字路口。当时的商品布局:东街是坛坛罐罐(主要是陶瓷器),北街是绫罗绸缎(主要是丝棉织品及丝业),西街是菜馆客栈(主要是酒饭馆和各色熟食品),南街是黄糖挂面杂货铺。说也奇怪,七八十年过去了,今天彭县城里的店铺,大致还是这个格局。经营方式是很古老的,如对顾客给一个“折子”,凭折子拿货记账,一年分三季(端阳、中秋、年终)清账。
  届时如不还清,可以部分延到下一季。我记得我家就有好几个折子,如药店的、绸布店的、杂货店的等。
  这个经营方法可能带有全国性,以前北京琉璃厂旧书店、旧字画店、旧陶瓷店并不现买现卖,一样的三季清账,不过不用折子罢了。
  县城人口的构成,颇为奇特。据说真正的四川人只有杨姓一家,其他则为福建人和陕西人。福建人有福建会馆,其神庙建筑就是“天后宫”,福建本地供祀海神,统名“天妃”,到了四川,没有海,反而升级称“天后”了。它还用庙产公款办了一个小学,取名“闽省公立小学”,在南街。陕西人有陕西会馆,其神庙建筑就是“三元宫”,也用庙产公款办了一个小学,取名“秦省公立小学”,在北街。而四川人也有一个会馆,叫“川主宫”,明显地自命为“主人”,但没有办小学。某些地方又有湖北麻城人、孝感人,但没有会馆神庙。
  乡下有个别村落,是广东的客家人,在自己内部还说客家的广东话。这些移民是怎么一回事,也无法去深考了。四川流行的人事表格都另加“原籍”一项。譬如我不只填彭县人,还要加“原籍陕西泾阳”。
  我的祖籍是陕西泾阳——有名的“龙女牧羊”之乡(《柳毅传》)。幼年读小学时就上的是秦省公立小学,对本籍人免收学费。彭县,除了福建、陕西两个小学之外,还有一个利用原九峰书院办的彭县小学。在变法运动影响下,这两省移民自办小学,利用神庙多余的房屋,没有发生打菩萨的事。但办中学要有相当规模,就把南门外距城十多里的普照寺的菩萨打了,把整个寺改造为“彭县县立中学”。八九十年前这种改革举动是很惊世骇俗的了。中学办得不坏,数、理、化课程都是从日本请来的日本教员,还有理化实验室,这在当时说来,可谓现代化极了。我的大哥、二哥、三哥都是这个中学的学生。
  这个县受戊戌变法的影响,看来民族(汉族)主义和民主思想正隐隐约约地在那里酝酿和扩展。手工业虽比较发达,但封建的土地租佃制还是当时的基本经济形态,所以从上层建筑上表现出来的反动的落后的东西,还很不少。辛亥革命时才又受到一次冲击。
  1911年,辛亥革命,当时我才八岁。
  ……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星辰的低语》的科幻小说的详细介绍,与您提到的《李一氓回忆录》无关: --- 《星辰的低语》:群星之下的寂静挽歌 作者: 阿洛伊斯·凡·德·维尔德 类型: 硬科幻、太空歌剧、存在主义哲学 页数预估: 850页 故事背景:寂静的遗产 公元2750年,人类文明进入了“大散布时代”。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迫使人类抛弃了地球,分散到银河系内数千个殖民星系。联邦议会——一个松散的、效率低下的政治实体——勉力维持着星际间的脆弱平衡。然而,真正的权力掌握在少数几个超级企业手中,他们控制着跃迁技术和稀有矿物的开采。 故事的焦点集中在“先驱者计划”的遗迹上。百年前,为了寻找宇宙的终极意义和新的宜居带,人类发射了数十艘装载着最尖端人工智能和冷冻休眠宇航员的飞船,目标是遥远的仙女座星系边缘。所有飞船都失踪了,只留下一个模糊的信号——“星尘之歌”。 核心情节:失落的信号与“沉默者” 我们的故事从边境世界“伊卡洛斯-7”开始。这是一个被遗忘的采矿殖民地,位于联邦管辖区的边缘,常年笼罩在浓重的离子风暴中。主角 卡西米尔·雷恩,一位前星际勘测员,如今沦为一个靠回收废弃战舰残骸为生的“拾荒者”。他沉默寡言,对人类社会充满疏离感,唯一的慰藉是修复那些古老、被认为已经失去通讯能力的设备。 一天,在一艘被冰封的“先驱者”级侦察舰残骸中,卡西米尔意外接收到一个清晰、完整的信号。这不是“星尘之歌”,而是一段复杂到足以重塑现有物理学理论的数学语言。信号源指向了位于已知星图之外、被称为“寂静之墙”的区域——那是所有星际航行法规都禁止跨越的黑洞边界。 这个发现很快引起了多方势力的注意: 1. 联邦安全局(FSS):他们视信号为潜在的军事技术,意图将其垄断,以巩固联邦的衰微统治。 2. 奥德赛联合体:控制了星际跃迁技术的巨型企业,他们担心一旦信息公开,现有技术体系将崩溃,从而威胁他们的垄断地位。 3. “虚无教团”:一个在殖民地边缘流传的神秘组织,他们相信人类文明的最终目标是回归宇宙的“原始熵寂”,并将信号视为神启。 主要人物群像 卡西米尔·雷恩: 沉默的修复师,拥有惊人的工程天赋和对旧时代技术的深刻理解。他的目标并非财富或权力,而是追溯信号的源头,理解它背后所代表的“真相”,即便真相可能意味着文明的终结。 伊芙琳·薇拉: 一位年轻、理想主义的星际历史学家,在联邦档案馆工作,偶然发现了关于“先驱者计划”被秘密终止的档案。她成为卡西米尔在联邦内部的联络人,她的知识与卡西米尔的技术直觉形成了互补。 “零度”AI(The Null AI): 信号中携带的一个高级人工智能碎片。它不是人类创造的传统AI,而是似乎在某种宇宙射线暴中“自然生成”的。它不带情感,只专注于逻辑的传递,但它的逻辑暗示着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误差。 指挥官·索尔诺夫: 联邦安全局的铁腕人物,一个坚信秩序高于一切的军人。他代表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既有权力的绝对维护,是卡西米尔一行人最直接的追捕者。 冲突与探索:超越物理的界限 卡西米尔和伊芙琳必须修复一艘老旧但性能强大的私有星舰“织梦者”号,穿越联邦的封锁线,前往“寂静之墙”。 旅途充满了技术性的挑战: 跃迁屏障的突破: 信号源似乎位于一个时空结构极不稳定的区域,传统的折叠跃迁技术无法安全抵达。卡西米尔必须利用信号中的信息,设计一种全新的、基于量子纠缠的“瞬时穿梭”方法,这极度危险,稍有不慎就会被撕裂在空间维度之间。 古老文明的幽灵: 在接近目标星域时,他们遭遇了大量被古代技术摧毁的星体残骸,这些残骸显示出比人类早了数百万年的超先进文明的痕迹,而这些文明似乎都是因接触到某种“信息载体”而自我毁灭的。 道德困境: 随着“零度”AI的逐渐激活,它开始向卡西米尔揭示信号的真正含义——它不是来自另一个文明,而是来自宇宙自身的底层代码。它告诉卡西米尔,人类文明的扩张正在触发某种“宇宙免疫反应”。他们是必须被清除的“病毒”。 哲学深度与结局的悬念 《星辰的低语》不仅仅是一场太空追逐,它深刻探讨了人类在面对宇宙的绝对尺度和无垠寂静时的渺小与意义。 核心哲学议题: 1. 信息熵与文明的寿命: 文明是否注定要被其自身积累的信息量所压垮? 2. 主动的遗忘: 放弃已知的信息和技术,是否是物种存续的唯一途径? 3. 宇宙的“意识”: 驱动物理定律的,究竟是随机性,还是一个冷漠的、自我维护的系统?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卡西米尔成功穿透了寂静之墙,发现了信号的源头——它不是一个星系或一个科技奇迹,而是一片巨大的、似乎吸收了所有光线和能量的“信息黑洞”。 他必须在被卷入黑洞,或将“零度”AI释放到更广阔的星系中(从而可能加速人类文明的终结)之间做出抉择。最终的选择将决定人类文明是在短暂的辉煌后寂灭,还是在无尽的、被约束的稳定中苟延残喘。 《星辰的低语》 以一种冷峻而诗意的方式,描绘了在冰冷的宇宙中,追寻一个可能不存在的意义的孤独旅程。它迫使读者直面一个最深刻的问题:如果宇宙的真相是人类不应该存在,我们应该如何继续前行? ---

用户评价

评分

书评五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关于“失去”和“铭记”的辩证关系。它不仅仅是对逝去岁月的简单追溯,更像是一场与时间的深刻对话。作者在回顾那些已经消逝的人和事时,并没有沉溺于悲伤,反而从中提炼出了一种超越性的理解和释然。书中的每一段经历,无论欢愉或苦涩,都被作者纳入到一个更宏大的生命叙事中去审视,从而获得了新的重量和意义。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哲思的余韵,它引导我们思考,如何才能在不断向前奔涌的洪流中,稳当地抱住那些值得珍视的记忆碎片,并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这是一部关于如何与自己的过去和解的优秀文本。

评分

书评四 我必须指出,此书的语言风格有着一种返璞归真的力量。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口语化的、却又精准有力的表达。这种朴素的文字像一面干净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作者所经历的一切,不加粉饰,也不加贬低。尤其在描绘那些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个体挣扎与坚守时,这种简洁的力量显得尤为震撼。它让读者得以绕过复杂的叙事陷阱,直接面对事件的核心和人性的本质。对于那些厌倦了过度包装的当代文学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剂清新的良方,让人感受到文字最原始的、承载意义的能力。

评分

书评三 这部回忆录在结构上展现了一种跳跃式的魅力,它并非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推进,而是更倾向于情感线索的串联。这种非线性的叙述,初读时或许需要读者稍微适应,但一旦进入状态,便能体会到其高明之处——它模仿了我们真实记忆的运作方式,记忆往往是碎片化的,由某个强烈的感官刺激(气味、声音、某个眼神)触发,然后相关联的场景才会涌现。作者成功地运用这种“记忆闪回”的手法,使得文本充满了张力和惊喜。它强迫读者去主动参与到记忆的重建过程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事实,这种互动性是极佳的阅读体验。

评分

书评二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笔触显得异常的沉稳和克制,仿佛作者在记录一切时,都保持着一种近乎仪式般的敬畏。它不像许多回忆录那样热衷于戏剧化的冲突或惊人的爆料,反而更专注于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氛围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环境和场景时的那种工笔画式的细腻,无论是某一处老宅的格局,还是一次不经意的对谈,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特定的年代气息。这种写实的手法,使得书中的人物形象也显得格外立体可信,他们不是符号,而是活生生、有缺陷、有追求的个体。全书读下来,给人一种经过时间沉淀后的醇厚感,值得反复咀嚼其背后的深意。

评分

书评一 这部作品的叙事节奏如同夏日午后的微风,轻柔却又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怀旧气息。作者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并非那种直白地罗列事件的流水账,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片段,编织出了一幅斑驳而又生动的时代剪影。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空,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和遥远的场景,在文字的魔力下重新焕发了光彩。特别是对于人际关系和情感互动的描摹,细腻入微,让人在那些细枝末节中体会到人性的复杂与温暖。这种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没有刻意的煽情,却自然而然地触动了内心深处那些柔软的部分。整体而言,它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漫步,而非一次信息的获取,非常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伴着一杯清茶,细细品味。

评分

还没有看,希望这本书还不错。

评分

模糊的荧屏,让多少读者印象深刻,庆祝重印

评分

思想沉淀,资深阅历。

评分

给公公买的,应该还可以吧

评分

书很好,印刷质量很好

评分

党内大知识分子的回忆录,平实、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可多得!京东买书靠谱儿

评分

不错。

评分

这次有点长的时间,是否同节日有关?

评分

非常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