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测量

道路工程测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健,田桂娥,吴长悦,宋利杰 著
图书标签:
  • 道路工程
  • 工程测量
  • 测量技术
  • 公路工程
  • 建设工程
  • 地形测量
  • 控制测量
  • 线路测量
  • 测量仪器
  • 工程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15813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791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2
字数:29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道路工程测量》共分为9章,第1章主要介绍道路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状况;第2章主要介绍道路工程控制网建立的方法;第3章主要介绍施工放样的方法和误差控制措施;第4章主要介绍道路平面曲线和竖曲线的测设方法;第5章主要介绍道路勘测阶段测量工作的各项内容和方法;第6章至第9章分别介绍路基、路面、桥梁、隧道、高速铁路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道路工程测量》可以作为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及专科生的道路工程测量方向的教学,也可以供从事测绘和交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王健,男,1975年10月生,硕士,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教师,主要从事测绘工程学科的精密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主持和参加了唐山市科委项目“唐山市大南湖景区地表及建(构)筑物变形监测体系研究”、“曹妃甸港区地表变形监测及海域水文泥沙测验系统研究”等项目的研究,编著《工程测量学》、《测量学通用基础教程》、《测量学通用基础实验与实习》等书,在《测绘科学》、《工程勘察》、《路基工程》、《中国港湾建设》、《水运工程》、《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等全国核心期刊和本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铁路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
1.2 公路工程建设的一般知识
1.3 道路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第2章 道路工程控制网的建立
2.1 道路工程控制网建立的一般要求
2.2 道路工程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的选择方法
2.3 道路工程控制网的建立
2.4 铁路工程控制网的建立

第3章 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分析
3.1 概述
3.2 坐标法放样点的平面位置
3.3 交会法放样点的平面位置
3.4 归化法放样点位
3.5 高程放样方法

第4章 道路曲线测设
4.1 概述
4.2 圆曲线的测设
4.3 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
4.4 偏角法测设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
4.5 坐标法放样平面曲线
4.6 不完全缓和曲线的计算
4.7 曲线弦线的偏角和夹角的计算
4.8 竖曲线

第5章 道路工程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
5.1 道路初测阶段的测量工作
5.2 道路定测阶段的测量工作
5.3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
5.4 既有线路测量

第6章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
6.1 路基施工与竣工测量
6.2 公路路面施工测量
6.3 铁路轨道施工测量与竣工测量
6.4 道路工程变形监测概述
6.5 路基的变形监测

第7章 桥梁施工测量
7.1 概述
7.2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7.3 桥梁基础施工测量
7.4 桥梁墩、台及高塔柱施工测量
7.5 桥梁架设施工测量
7.6 桥梁施工和运营期间的变形监测

第8章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
8.1 概述
8.2 隧道地面控制测量
8.3 隧道地下控制测量
8.4 竖井联系测量的方法和精度分析
8.5 陀螺经纬仪定向
8.6 大坡度斜井联系测量的方法
8.7 贯通测量误差的预计
8.8 隧道施工测量与竣工测量
8.9 隧道结构变形监测

第9章 高速铁路施工测量
9.1 概述
9.2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控制网的建立
9.3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测量
9.4 高速铁路轨道施工测量
9.5 高速铁路竣工测量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大地之眼:空间几何的艺术与实践》 简介: 这是一本深入探索空间几何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的书籍,它将带你穿越线条、角度与曲面的奥秘,揭示它们如何勾勒出我们周遭的每一个细节。本书并非关于某个特定工程领域,而是聚焦于“如何去看待和理解空间”这一普遍性技能,并将其升华至一种观察和实践的艺术。 内容梗概: 本书的开篇,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几何概念入手,但并非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直观的图示,让你重新认识点、线、面的几何属性。我们将探讨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关系,理解它们在不同尺度下的表现力。随后,本书将深入到角度的世界,从锐角、钝角到直角,再到更复杂的夹角和仰角,讲解它们在测量和构建中的重要性。我们还会涉猎圆、弧、椭圆等曲线的几何特性,以及它们如何被巧妙地应用于设计和布局。 本书的核心章节将围绕“空间关系的表达与转换”展开。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坐标系统来精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理解笛卡尔坐标系、极坐标系等不同描述方式的优势与局限。书中会详细阐述投影的概念,包括正投影、斜投影以及它们在二维视图中还原三维空间的原理。你将了解到如何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一个物体,并通过一系列二维视图来推断其三维形态。 “测量”作为本书的一项重要实践主题,将贯穿始终。但这并非局限于传统的仪器操作,而是强调“测量思维”的建立。我们将探讨如何运用几何原理来推断未知尺寸、计算面积与体积、分析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书中会介绍一系列经典且通用的测量方法,例如三角测量法、相似三角形原理在测量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参照物来估算距离和高度。我们会分析不同测量工具(如卷尺、角度尺、水平仪等)的工作原理,并引导读者思考在实际操作中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工具,以及如何处理测量误差。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空间几何的转化与应用”。我们将探讨如何将抽象的几何模型转化为具体的物理实现。例如,如何通过角度和距离的测量来确定地面上的一个点的位置,或者如何根据预设的几何形状来指导施工操作。书中会穿插大量跨学科的案例,展示空间几何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例如: 城市规划的视角: 如何运用几何学来分析城市空间的布局,理解道路、建筑与绿地的空间关系,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几何上的思考。 艺术与设计的语言: 探索透视原理如何创造出逼真的画面,以及黄金分割、斐波那契数列等几何规律如何在艺术品和设计中体现美感。 自然界的秩序: 从晶体结构到植物生长,观察自然界中蕴含的几何法则,理解其如何影响事物的形态和功能。 虚拟世界的构建: 简要介绍三维建模中的基本几何概念,说明点、线、面如何构成虚拟空间。 本书还将重点关注“空间关系的理解与表达”。我们学习如何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方向和大小,例如“在…上方”、“偏左…”、“距离…一定角度”。书中会教授如何利用几何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何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相交,以及如何在一个复杂的三维环境中定位目标。 为了增强读者对空间几何的直观感受,本书将包含丰富的图示、示意图和思考题。这些图示并非简单的插图,而是经过精心设计,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并将其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思考题则鼓励读者在阅读后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空间问题,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除非有必要并进行了详细解释。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激发读者对空间几何的兴趣,培养他们用几何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你是学生、爱好者,还是希望提升自身空间认知能力的工作者,都能从《大地之眼:空间几何的艺术与实践》中获得启发和帮助。它将是你理解我们所处的三维世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的有力工具。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城市交通建设及其背后的技术细节充满好奇的读者,我最近发现了一本名为《道路工程测量》的书籍,它立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对道路是如何从无到有,被精确地规划和建造出来感到着迷,而“测量”无疑是这个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我设想这本书会详细地阐述在道路工程的各个阶段,从初步的选址勘探到最终的施工放样,需要运用哪些精确的测量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比如,书中是否会深入讲解如何进行地形地貌的测量,以确定道路的最佳走向和高程?又如何通过放样测量来指导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各项工程的精确施工?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误差分析和质量控制的测量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全站仪、GPS等现代测量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这本书对我而言,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能够深入了解道路工程背后那份严谨、科学的测量工作,以及它在确保道路工程质量和安全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评分

最近迷上了一些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书籍,尤其是道路交通类的。当我在书架上看到《道路工程测量》时,立刻被它吸引了。我一直对道路是如何从一片平地变成我们每天穿梭其中的宽阔大道感到好奇,而“测量”这个词,在我看来,就是这一切的基础。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给我一种非常扎实的工业感,我设想它会非常详细地介绍在道路工程的各个阶段,从前期的勘测设计到后期的施工放样,到底需要用到哪些科学的测量方法和先进的测量仪器。比如,我很好奇书中会不会详细讲解如何精确地测定道路的曲率半径、超高、以及各种曲线参数,这些参数对于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性至关重要。我还在想,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测绘等新兴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案例,毕竟现代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了解这些前沿技术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点。此外,这本书是否还会涉及一些与工程测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及如何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对于实际的工程应用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总之,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道路建设过程中“测量”这个环节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以及它在保障工程质量和效率方面的关键作用。

评分

作为一个热衷于城市建设与规划的爱好者,我对各种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书籍都充满了好奇。最近,我在书店闲逛时,偶然看到一本名为《道路工程测量》的书。虽然我对测量学本身并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但道路的修建过程一直让我着迷。我想象着,在开工之前,是怎样精确的测量才能确保这条康庄大道能够顺畅无阻地连接起城市的各个角落。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人一种严谨、专业的印象,我猜测它会详细介绍从选址、放样到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测量技术和仪器设备。例如,书中是否会讲解如何利用全站仪、GPS等高科技设备来确定道路的轴线、坡度,以及如何进行地形地貌的勘测,以便工程师们能够设计出最合理的路线。我特别好奇的是,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实际案例,比如修建山区道路时遇到的困难,或者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如何进行测量,这些都会极大地丰富我对工程实践的理解。而且,我还在想,测量数据是如何被收集、处理和应用到整个设计和施工流程中的?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的方法?这些细节都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道路工程测量背后的科学与艺术,了解它是如何将蓝图转化为现实的。

评分

作为一名对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对支撑城市运转的各种工程项目都抱有浓厚的兴趣。最近,一本名为《道路工程测量》的书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直好奇,一条平整、宽阔的道路是如何被精确地规划、设计并修建出来的,而“测量”无疑是其中的核心环节。我猜测这本书会详细介绍道路工程从最初的勘测设计到最终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测量技术和应用。例如,书中是否会讲解如何进行道路中线、边线、坡度和高程的精确测定,以确保道路的走向、宽度和标高的准确性?我特别想知道,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比如山区或者城市密集区域,如何运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来克服困难,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能够窥探到道路工程背后那份严谨、科学的测量艺术,了解它是如何将抽象的设计图纸转化为我们能够实际通行的实体道路的。

评分

作为一个对城市建设和交通系统非常感兴趣的观察者,我总是在寻找能够让我更深入了解这些复杂工程的书籍。最近,《道路工程测量》这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直对道路是如何从一片空白的土地变成我们习以为常的交通干线感到着迷,而“测量”这个词,在我脑海中就代表着精确、科学和细致。我推测这本书会非常细致地描述道路工程在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测量工作,比如如何通过地形测绘来确定道路的最佳线路,如何计算和放样道路的坡度、曲线以及其他关键几何参数,以确保道路的顺畅和安全。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现代化的测量技术,比如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全站仪,甚至无人机进行三维建模,这些技术是如何被应用于实际的道路工程中,又是如何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的。这本书对我而言,将是一次学习和理解道路建设背后那个严谨、科学的测量过程的宝贵机会,让我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每一条道路的诞生都离不开精密的测量工作。

评分

我对城市交通体系的构成和发展一直抱有极大的热情,尤其是那些支撑起我们日常出行的道路。最近,一本《道路工程测量》的书籍吸引了我的目光。虽然我不是测量专业的科班出身,但我一直对道路是如何从一张张蓝图变成我们脚下坚实的地面感到好奇,而“测量”无疑是这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我猜测这本书会非常详尽地阐述道路工程在不同阶段所需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比如,在道路选址和规划阶段,是如何通过测量来评估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的?在设计阶段,又需要哪些测量数据来支持道路的纵断面、横断面设计,以及曲线参数的确定?而到了施工阶段,如何通过精密的放样测量来指导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各个构件的精确施工?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测量误差的来源、分析和控制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现代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接收机,甚至无人机测绘技术来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本解密手册,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道路建设背后那份严谨、科学的测量逻辑。

评分

我一直对城市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方方面面都非常着迷,尤其是道路工程,它承载着城市的活力和发展。最近,一本《道路工程测量》的书籍吸引了我。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对道路是如何从最初的概念设计一步步变成我们日常通勤的交通大动脉感到十分好奇,而“测量”这个词,在我看来,就是整个过程的基石。我设想这本书会非常系统地介绍道路工程中各种测量技术的应用,比如如何利用地形测量来确定道路的最佳走向,如何进行高程控制以保证道路的平顺性,以及如何进行曲线设计和放样来确保行车安全。我尤其想了解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现代测量技术,例如全站仪、GPS、甚至三维激光扫描等在道路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这本书对我而言,将是一次深入了解道路工程背后那份严谨、科学的测量工作的绝佳机会,让我明白它是如何将抽象的规划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评分

我对城市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着莫名的热情,特别是那些构成城市动脉的道路网络。最近,一本《道路工程测量》的书籍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但我一直对道路是如何从一张张图纸变成我们每日穿行的现实感到好奇,而“测量”无疑是这个过程的核心。我猜测这本书会非常详尽地介绍道路工程中从选址、勘测到施工放样等各个环节所涉及的测量技术和仪器。例如,书中是否会深入讲解如何通过各种测量方法来确定道路的轴线、坡度、曲率半径,以及如何进行高程控制,确保道路的平整和安全?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如何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进行测量的案例,或者介绍一些现代测量技术,如全站仪、GPS、三维激光扫描等在道路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它们如何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这本书对我来说,将是一扇窗口,让我得以窥探道路工程背后那份严谨、科学的测量艺术,了解它是如何将抽象的设计转化为我们赖以通行的实体。

评分

我对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尤其是道路交通网络,它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最近,一本《道路工程测量》的书籍吸引了我的目光。作为一名非专业读者,我一直对道路是如何被精确地绘制在地图上,并最终转化为我们日常使用的宽阔大道感到好奇,而“测量”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我猜测这本书会非常详尽地阐述道路工程在各个阶段所必需的测量技术和方法。例如,在前期勘察阶段,如何通过测量来获取地形、地貌、水文等关键信息,为道路的选址和走向提供科学依据?在设计阶段,又需要哪些测量数据来支持道路的纵断面、横断面设计,以及各种曲线参数的确定?在施工阶段,如何通过精密的放样测量来指导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关键构件的准确施工?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测量误差的分析和控制的策略,以及如何运用现代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接收机,甚至无人机测绘技术来提升测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度。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本教科书,能让我更深入地理解道路建设过程中“测量”这个环节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评分

我一直对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构成城市血脉的道路系统。最近,一本名为《道路工程测量》的书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我对测量学并非专业出身,但道路的修建过程,特别是其背后严谨的测量工作,一直让我感到好奇。我推测这本书会深入探讨从宏观的线路规划到微观的每一个施工节点,都需要何种精密的测量技术。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如何通过地形测量来选择最优的道路走向,如何运用曲线设计理论来保证道路的平顺性,以及在山区或复杂地段如何进行放样和控制。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测量误差的分析和控制方法,因为任何一点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对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我还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现代测量技术,如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等在道路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扇窗,让我能够窥探到道路工程从概念到实现过程中,那个至关重要却又往往不为人知的“测量”环节。

评分

可以的,但要有一定的基础才可以看懂

评分

好,是正品书,下次还来

评分

里面写的不太详细,

评分

寄过来书都烂了

评分

里面写的不太详细,

评分

618活动买的,质量不错~

评分

还可以,挺不错的

评分

挺好

评分

工程处同事推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