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人物小傳(第九冊)

民國人物小傳(第九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紹唐 編
圖書標籤:
  • 曆史人物
  • 近代史
  • 民國史
  • 人物傳記
  • 曆史傳記
  • 傳記
  • 曆史
  • 中國近代史
  • 名人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三聯書店
ISBN:9787542652102
版次:1
商品編碼:1175359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46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民國人物小傳》依據各種曆史文獻資料,從不同的視角,簡要介紹瞭活躍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一些有影響的曆史人物的一生。

目錄

八指頭陀(1852—1912)
王立明(1896—1970)
王毓文(1902—1984)
王詩琅(1908—1984)
硃文伯(1904—1985)
硃起鳳(1874—1948)
江謙(1876—1942)
江朝宗(1861—1943)
何宣(1893—1945)
餘井塘(1896—1985)
宋雲彬(1897—1979)
瀋力揚(1936—1985)
杜锡璉(1874—1933)
李伯釗(191l一1985)
李明灝(1898—1980)
李厚基(1869—1942)
李應林(1892—1954)
李懷民(1908—1984)
吳基福(1916—1985)
林礪儒(1889一1977)
林繼庸(1897—1985)
金天翮(1873—1947)
金雄白(1904—1985)
金德洋(1898—1979)
薑立夫(1890—1978)
薑桂題(1843—1922)
薑登選(1881—1925)
段承澤(1897—1940)
鬍風(1902—1985)
鬍祖玉(1893—1931)
韋素園(1902—1932)
唐俊德(1888—1960)
徐旭生(1888—1976)
許欽文(1897—1984)
梁忠甲(1888—1930)
張天翼(1906—1985)
張其昀(1901—1985)
張振勛(1841—1916)
張輝瓚(1884—1931)
張學華(1863—1951)
章微穎(1894—1968)
章鴻釗(1877—1951)
陳衍(1856—1937)
陳士文(1907—1984)
陳去病(1874—1933)
陳叔通(1876—1966)
陳非儂(1899—1984)
陳訓正(1873—1944)
陳榮袞(1862—1922)
康景濂(1895—1985)
湯國黎(1883—1980)
馮如(1883—1912)
馮軼裴(1891—1931)
傅筱庵(1872—1940)
程剋(1878—1936)
華羅庚(1910—1985)
費驊(1912—1984)
黃占魁(1912—1984)
黃季陸(1899—1985)
黃楚九(1872—1931)
戢翼翹(1885—1976)
葉開鑫(1887—1937)
葉霞翟(1914.1981)
楊剛(1905—1957)
楊逵(1905—1985)
楊潮(1900—1946)
楊騷(1900—1956)
楊王鵬(1888—1916)
鄒琳(1888—1984)
趙景深(1902—1985)
熊恢(1894—1974)
熊綬春(1907—1948)
蔡慶華(1905—1973)
鄧剛(1891—1984)
劉三(1890—1938)
劉煒(1907—1969)
劉多荃(18977—1985)
劉和鼎(1895一1969)
劉湛恩(1895—1938)
劉敦楨(1897—1968)
劉瑞恒(1891—1961)
劉翰東(1894—1950)
劉顯世(1870—1927)
鄭天挺(1899—1981)
鄭水心(1900—1975)
錢思亮(1908—1983)
賴心輝(1886—1942)
鮑少遊(1892—1985)
韓麟春(1888—1930)

精彩書摘

  《民國人物小傳(第九冊)》:
  劇務組委員(召集人馬彥祥),演齣委員會副主任(主任歐陽予倩),大會通過成立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閤會(簡稱“文聯”),任一屆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主席郭沫若)、常務委員會委員,一屆中華全國戲劇工作者協會(簡稱“劇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主席田漢)、常務委員會委員兼劇運部主任,中華全國舞蹈工作者協會(簡稱“舞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主席戴愛蓮)、常務委員會委員;同月率領中國文工團與由蕭華率領之中國青年代錶團前往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齣席世界青年聯歡節;同年齣版中篇小說《女共産黨員》(大連新華書店版),齣席第一屆全國婦女代錶大會。一九五○年一月,與趙樹理(樹禮)閤編《說說唱唱》月刊,同月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兼黨總支書記;一九五一年八月,與於村、賀綠汀等閤寫之歌劇《長徵》在北京上演,舞颱上第一次齣現毛澤東之形象,“文聯”機關刊物《文藝報》四捲八期撰文予以評介;十一月,齣席北京文藝界召開之“整風學習動員大會”,在會上發言,會議結束,大陸各地文藝界即展開全麵整風學習;十二月,由老捨繼任《說說唱唱》月刊主編,與趙樹理改任副主編;同年齣版與於村、賀綠汀等閤寫之歌劇《長徵》(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版)。一九五三年,與劉伯承、聶榮臻同遊南京雨花颱。一九五四年八月,任一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簡稱“人大”)四川省代錶;同年任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兼黨委書記,楊尚昆任中共中央辦公室主任。一九五一年,齣版長篇小說《樺樹溝》(作傢齣版社版,此據《中國現代六百作傢小傳》、林曼叔等《中國當代作傢小傳》;《長徵人譜長徵歌——記李伯釗同誌》、新華社電亦作小說,《中國文學傢辭典》現代第一分冊作話劇)。
  ……
民國風雲:時代洪流中的群像側影 本書並非《民國人物小傳(第九冊)》,而是一部聚焦於民國時期特定領域和群體,力圖還原那個動蕩而又充滿變革氣息的時代側影的著作。 本書深入挖掘瞭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從晚清遺緒邁嚮現代化的艱難曆程中,那些在政治、文化、軍事、實業等各個領域留下深刻印記的人物群像。我們拒絕平鋪直敘的流水賬式傳記,而是著重於通過對個體命運的剖析,摺射齣整個時代的宏大敘事。 第一部:軍閥時代的側影與精英的抉擇 本書開篇聚焦於北洋政府時期,軍閥割據、政局詭譎的年代。我們細緻考察瞭那些在權力巔峰起舞,又倏忽間跌落凡塵的軍事強人。但這不僅僅是對他們軍事纔能或權術的簡單羅列。我們關注的是他們作為地方性權力中心,如何影響瞭周邊的社會經濟結構,以及他們在傳統與現代價值衝突中的內心掙紮。例如,某位手握重兵的地域實力派,是如何在維護舊有士紳體係與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理念之間搖擺不定。 隨後,我們轉嚮瞭那些試圖在權力夾縫中尋找齣路的知識分子和技術官僚。他們是新政的推行者,也是理想與現實激烈碰撞的承受者。通過分析他們的仕途起伏,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缺乏穩定政治框架的背景下,即便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其個人抱負也容易被時代洪流所吞噬。本書詳述瞭他們參與的重大外交事件和內政改革嘗試,剖析瞭這些行動最終未能徹底改變曆史軌跡的原因——是外部壓力,還是內部結構的僵化? 第二部:文化新生的土壤與思想的激蕩 民國時期,文化的覺醒與思想的解放達到瞭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本書的第二部分,將筆觸投嚮瞭文學藝術界和教育界的中堅力量。我們探討瞭新文化運動的內在張力:從“打倒孔傢店”的激進,到逐漸尋求中西文化融閤的務實轉嚮。 我們選取瞭幾位在不同領域具有代錶性的文化人物進行深度剖析。一位是緻力於白話文學普及的教育傢,他的工作不僅僅是文字上的革新,更是對傳統社會等級觀念的無聲挑戰。另一位則是活躍於沙龍與學府之間的哲學傢,他的思想如何被引入國內,又如何被本土的社會現實所“馴化”或“扭麯”。 本書特彆關注瞭這些文化活動背後的經濟支撐與社會網絡。誰資助瞭這些新潮的刊物?他們與政治勢力的關係如何?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精神食糧的生産和傳播,本身就是一場艱苦卓絕的鬥爭。我們力求呈現齣,在動蕩之中,文化人如何堅守或妥協,他們的創作如何成為時代的鏡鑒。 第三部:實業救國與民族資本的興衰 在政治動蕩和列強環伺的背景下,“實業救國”成為瞭許多仁人誌士的共同理想。本書的第三部分,聚焦於一批民族資本傢的群體。他們大多齣身於傳統的商業傢庭,卻敏銳地抓住瞭工業化的機遇。 本書詳細考察瞭他們創辦的紡織廠、麵粉廠、電力公司等。我們不再將他們視為簡單的“剝削者”或“英雄”,而是置於復雜的經濟史背景下進行審視。例如,一傢大型棉紡織企業在抗戰爆發後麵臨的供應鏈斷裂、原材料短缺以及政府的乾預,這些都構成瞭他們生存的嚴峻考驗。 此外,我們還對比分析瞭官僚資本與民族資本的競閤關係。在資源分配和政策傾嚮上,民族資本傢是如何一步步被擠壓的?本書通過對幾位關鍵人物的商業決策進行復盤,揭示瞭近代中國工業化道路上,政治權力對經濟運行的深刻製約。他們的成功與最終的消亡或轉型,是研究中國近代經濟史不可繞過的一環。 第四部:風雨飄搖中的社會基層與女性的覺醒 民國故事,不能隻聚焦於廟堂之高與文壇之遠。本書的第四部分,將視野下沉至社會基層,探索普通民眾在時代巨變中的掙紮與適應。我們通過對地方鄉紳、基層教員以及新式小職員的側寫,展現瞭傳統社會結構是如何在外部衝擊下瓦解、重塑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對民國女性角色的探討。本書選取瞭幾位在不同領域展現齣非凡能力的女性——無論是投身革命的先驅,還是在教育界默默耕耘的園丁,抑或是投身新興行業的職場女性。我們著重分析瞭“三從四德”的枷鎖如何在教育普及和個體意識覺醒的雙重作用下被鬆動,以及女性在追求解放過程中所付齣的巨大代價。她們的生活軌跡,是觀察社會進步深度的獨特切麵。 結語:曆史的復雜性與未竟的篇章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多維度、充滿內在張力的民國圖景。它沒有簡單的褒貶,而是力求還原曆史的復雜性、人物選擇的睏境以及時代發展的非綫性。通過對這些側影的深入描摹,我們希望讀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民國不僅僅是一段政治口號,更是無數個人在宏大曆史麵前所做齣的鮮活而又充滿掙紮的真實抉擇。我們所呈現的,是那段喧囂、激進、又飽含悲劇色彩的“黃金時代”的側麵印記。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民國史的愛好者,我一直對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充滿瞭好奇。當我偶然翻開《民國人物小傳(第九冊)》時,我的心立刻被深深吸引。這本書沒有宏大的敘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史詩,它以一種溫婉細膩的方式,將一個個鮮活的民國人物展現在我的眼前。那些名字,或許在教科書上隻是一筆帶過,但在作者的筆下,卻變得有血有肉,仿佛就生活在我們身邊。我看到瞭學者們在戰火中堅守學術的執著,聽到瞭革命者們在黑暗中低語的理想,感受到瞭藝術傢們在時代洪流中不屈的靈魂。每一個小傳都像一顆精心打磨的寶石,摺射齣那個時代的復雜與斑斕。作者對人物的刻畫極為傳神,他不僅僅羅列事實,更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掙紮、他們的喜悅、他們的悲傷,都躍然紙上。讀完一本小傳,我總會久久不能平靜,仿佛與那位人物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民國時代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以及那些在曆史長河中閃耀過的璀璨星辰。

評分

我必須承認,《民國人物小傳(第九冊)》帶給我的震撼遠超我的預期。以往閱讀民國史,總覺得那些偉人離我們過於遙遠,他們的事跡雖然偉大,卻常常缺乏一份真切的親近感。然而,這本書卻奇妙地彌閤瞭這種距離。作者以一種近乎於白描的手法,勾勒齣瞭形形色色的民國人物,他們或許是叱吒風雲的政治傢,或許是默默無聞的教育傢,又或許是懷揣夢想的青年。但無論身份如何,他們身上都散發著那個時代特有的氣息:堅韌、創新、反思。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人物的細節描繪,那些生活中的瑣事,那些不經意的言談,都如同一個個閃光的碎片,拼湊齣人物立體而飽滿的形象。我仿佛看到瞭孫中山先生在籌劃革命時的焦慮,聽到瞭魯迅先生在雜文中的一聲聲呐喊,甚至能感受到宋慶齡女士在守護國傢時的堅毅。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我們看到瞭曆史的溫度,感受到瞭人物的溫度,也讓我們反思,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又該如何傳承和發揚那個時代留下的精神遺産。

評分

翻閱《民國人物小傳(第九冊)》的過程,與其說是在閱讀,不如說是在進行一場深度的人物訪談。作者的筆觸極為老練,他沒有使用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刻意渲染情感,而是以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將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呈現齣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人物的描寫,往往從一個微小的切入點開始,然後層層剝開,展現齣人物豐富而復雜的內心世界。比如,一個關於某位實業傢如何在睏境中堅持創新的片段,就讓我看到瞭他不屈的意誌和超前的眼光;又比如,一篇關於某位女性知識分子在遭受不公時依然保持尊嚴的故事,更是讓我肅然起敬。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真實性,它沒有迴避人物的缺點和錯誤,而是以一種包容的態度,展現瞭人物的多麵性。這使得我所閱讀的人物不再是單一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個體。我從中看到瞭民國時代無數平凡人的努力與奮鬥,也看到瞭他們身上所閃耀齣的不平凡的光芒。

評分

《民國人物小傳(第九冊)》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民國人物圖鑒”,每一頁都充滿瞭令人驚喜的發現。我一直以為自己對民國人物的瞭解已經 cukup 瞭,但這本書卻再一次刷新瞭我的認知。作者的選材非常獨到,他不僅收錄瞭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傢,更挖掘瞭一些被曆史遺忘的角落裏的人物,他們的故事同樣精彩,同樣值得被銘記。最讓我贊嘆的是,作者在敘述過程中,總能巧妙地將個人命運與時代背景相結閤,讓我們清晰地看到,個體在曆史洪流中的掙紮與抗爭。我仿佛看到瞭段祺瑞在復雜政治局勢下的權衡,聽到瞭梁啓超在思想變革中的探索,甚至能感受到梅蘭芳在藝術道路上的執著。這本書不僅僅是人物的傳記,更是那個時代社會變遷、思想碰撞的生動寫照。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與一位曆史上的智者對話,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我不得不說,《民國人物小傳(第九冊)》這本書,如同一杯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它的文字樸實卻充滿力量,字裏行間流淌著作者對曆史的敬畏和對人物的理解。不同於一般的傳記,這本書更側重於捕捉人物的“神韻”,那些鮮為人知的生活片段,那些不為人知的內心獨白,都在作者的筆下變得栩栩如生。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人物睏境的描寫,他沒有去煽情,也沒有去過度拔高,而是用一種平靜的敘述,展現瞭人物在逆境中的堅韌與智慧。我仿佛看到瞭蔡元培先生在推廣新教育時的艱難,聽到瞭林徽因在建築設計上的創新,甚至能感受到張愛玲在創作中的獨特視角。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我們看到瞭民國時代那些閃光的個體,他們的精神,他們的追求,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啓示意義。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一次對民族精神的深度挖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