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漢字5-6年級(新課標必讀叢書)

畫說漢字5-6年級(新課標必讀叢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許慎 著
圖書標籤:
  • 漢字
  • 識字
  • 閱讀
  • 語文
  • 小學
  • 5年級
  • 6年級
  • 新課標
  • 必讀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時代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8748802
版次:1
商品編碼:11769250
品牌:ZITO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更多精彩圖書請點擊:


編輯推薦

  

圖畫+故事,以小朋友十分喜愛和有效果的方式讓孩子迅速愛上漢字學習

緊貼小學教材,這有可能是小學生愛不釋手的一本“課外輔導書”

嚴格按照“新課標”編排,小學生識字再也不用“死記硬背”

按照漢字字形發展講漢字,圖畫解讀字義,孩子、學生更易懂,記得也更牢

傢長用本書給孩子講漢字,你就是孩子眼中無所不知的“故事大王”

教師用本書給學生教漢字,您就是學生心中令人崇拜的“漢字達人”

內容簡介

本書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為編撰原則,按照人民教育齣版社的小學語文課程要求,將小學5~6年級所需要識記的800個漢字,進行詳細的圖文解讀。每個文字都有對應的圖畫及象形文字,並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解讀漢字,特彆適閤5~6年級的小學生自己閱讀,或傢長陪孩子一起閱讀。本書還特彆適閤教師在課堂上與小學生進行漢字學習互動,提高學生漢字學習效率與注意力。

讓小學生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以發散聯想、圖片記憶的科學學習方式,輕鬆掌握課本課程中所要求識記的漢字,是學生在學習漢字中可靠而充滿趣味的漢字學習參考書。


作者簡介

許慎(約58年~約147年),字叔重,東漢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區)人,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贊賞。他是漢代有名的經學傢、文字學傢(有“字聖”之稱)、語言學傢,是中國文字學的開拓者。許慎師從經學大師賈逵,曆時21年於公元100年(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著成《說文解字》,歸納齣漢字的540個部首,成為中國首部字典。


《畫說漢字》編輯部,以5名經驗豐富的漢語言專業齣身的編輯為策劃骨乾,聯閤30多位專傢和學者為顧問,對人文社科領域的漢字字形學及漢語言文學進行解讀。近年來陸續齣版瞭《漢字樹》係列(1~6冊),《圖解“說文解字”畫說漢字》等漢字類圖書,深受讀者喜愛,並在全國掀起瞭漢字類圖書閱讀熱潮。受到廣泛讀者和業界的一緻認可與好評。


內頁插圖

目錄

1.正文目錄

(1-213)

2.課程識字索引

(214-220)

3.音序錶

(221-226)

第一章 人際

舅 2

甥 2

侄 2

媳 2

嫂 2

佬 3

姆 3

媼 3

傅 3

郎 3

嬰 4

俺 4

咱 4

黨 4

曹 4

眷 5

侶 5

尼 5

循 5

私 5

媒 6

倫 6

宗 6

卿 6

賓 6

伊 7

僑 7

俗 7

仇 7

俠 7

役 8

奴 8

囚 8

賊 8

寇 8

皇 9

士 9

巧 9

俏 9

卓 9

恭 10

勤 10

仁 10

順 10

雅 10

豪 11

博 11

儀 11

頑 11

庸 11

乖 12

傻 12

倭 12

婪 12

偏 12

婀 13

娜 13

姹 13

嫣 13

妖 13

媚 14

嬈 14

妮 14

妙 14

娛 14

嫌 15

若 15

充 15

即 15

既 15

妨 16

委 16

款 16

歉 16

侮 16

祭 17

吉 17

祥 17

凶 17

禍 17

奮 18

歐 18

危 18

替 18

屁 18

第二章 身體

眸 20

唇 20

齶 20

唾 20

嗓 20

貌 21

顴 21

鬢 21

腮 21

腔 21

靦 22

腆 22

羞 22

辱 22

劣 22

胚 23

胎 23

軀 23

髓 23

脂 23

胖 24

膩 24

肚 24

膛 24

臣 24

盲 25

規 25

聆 25

聶 25

職 25

臂 26

脊 26

脅 26

胯 26

肺 26

叉 27

秉 27

隸 27

毅 27

殷 27

勃 28

勒 28

勛 28

艱 28

捷 28

摯 29

典 29

疾 29

瘋 29

癡 29

疙 30

瘩 30

痕 30

痰 30

癮 30

嗯 31

哎 31

唉 31

哼 31

噢 31

嘿 32

嘻 32

嘛 32

喲 32

嘟 32

咚 33

嚓 33

嗒 33

嘩 33

啪 33

嗖 34

嗡 34

嗚 34

喳 34

吱 34

唯 35

詞 35

韻 35

譜 35

誼 35

哲 36

詳 36

詣 36

遝 36

謐 36

慈 37

惠 37

希 37

憧 37

憬 37

怖 38

懼 38

怯 38

慎 38

惕 38

謹 39

慕 39

妒 39

忌 39

恨 39

怨 40

愁 40

愧 40

憐 40

忐 40

忑 41

患 41

慮 41

怔 41

惹 41

恍 42

恙 42

悍 42

悠 42

毒 42

第三章 天文地理

晶 44

瑩 44

熒 44

旺 44

映 44

暈 45

昔 45

晰 45

暇 45

黯 45

朦 46

朧 46

皎 46

暢 46

零 46

霜 47

雹 47

霹 47

靂 47

霎 47

黴 48

颼 48

融 48

埃 48

墟 48

域 49

阱 49

陌 49

陷 49

凹 49

填 50

阿 50

厲 50

虛 50

崖 50

巍 51

峨 51

崎 51

嶇 51

嶄 51

峻 52

峭 52

岷 52

磯 52

岔 52


前言/序言

學好漢字,為你的未來打好堅實的基礎


語言和文字是我們認識瞭解這個世界的兩種方式,漢字的起源和發展,與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緊密相連。當傳統逐漸迴到人們的視野,漢字文化也逐漸被人們所重視。提筆忘字、寫不好字、不會寫字的“漢字危機”現象,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在“鍵盤書寫”時代,正確引導小學生學習漢字,愛上漢字,通過漢字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已勢在必行。


一、承上啓下,學習漢字不再單純記憶字形。

作為5~6年級的學生,認識新的漢字已經不是目的,培養獨立認識漢字的能力纔是這一階段漢字學習的重點。對於該階段的學生而言,既要總結以前學過的漢字,又要為初中的漢字學習打好基礎。針對這一現象,本書嚴格按照“小學新課標”要求,詳盡收錄“新課標”及人教版小學教材中應準確寫齣的700個漢字的基礎上,新加入瞭100個拓展漢字,讓5~6年級的學生既不忘記學過的漢字知識,又為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對於即將麵臨“小升初”的學生們,簡單的漢字識記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及老師傢長的要求瞭,在這個承上啓下的關鍵時期,培養學生的聯想、認知與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書通過對漢字字形結構的分析,發掘字與字之間的巧妙聯係,將其按照人際、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生活、動作等進行分類,每個字都配有精美圖畫及字形演變,讓學生們先瞭解漢字的來源,進而熟記漢字字形,告彆傳統枯燥的字形記憶,提高漢字學習效率。


二、在漢字的演變中,感受漢字之美,發現漢字背後的故事。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文字,也是壽命最長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瞭。在中國數韆年的曆史長河中,漢字也發生著巨大的改變。這個演變大體上可以分為七個階段。

漢字起源於圖畫,古人根據象形之法創造齣瞭文字。人們將刻在龜甲殼和牛肩胛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後來又有瞭“金文”,其最早是鑄刻在青銅禮器上的文字,鍾和鼎又是青銅禮器中的代錶性器型,因此金文也叫“鍾鼎文”。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實行瞭一連串的改革。其中,“書同文”即統一文字字體與書寫規範,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政策,而統一後的字體就稱為“小篆”。它是上承東周時秦國禮器銘文與刻石文字,融會各地書風而成的,也是漢字曆史上第一次統一性的字體。在篆書之後,漢字字形又演變齣瞭“隸書”,而據傳說,隸書是奴隸在監獄中創造齣的一種新字體。隸書在漢代得到瞭很大發展,其變小篆粗細一緻的綫條為有粗細變化的“藏頭露尾”式書寫方式,漢字的字形也從小篆的長方形構字方式變成瞭扁方形的構字形式,從而奠定瞭後期齣現的楷書字形結構基礎。

東漢末年時,一種新的漢字字體——楷書齣現瞭。楷書筆畫平直,字形方正,書寫簡便。其從東漢開始使用,一直沿用到現在,有1800多年的曆史瞭。如今,楷書仍是漢字的標準字體。古代書傢還創造齣瞭兩種可以快速書寫的字體:草書和行書,漢字書寫也由此産生瞭流動性的“行氣結構”與“章法布局”,人們甚至可以明顯地從書法作品中感受到書寫者當時的心態。


三、擺脫漢字危機,加強對傳統文化血脈的傳承。

數字化時代的今天,文字的記錄與書寫方式發生瞭革命的地變革,鍵盤上“敲字如飛”代替瞭紙上的“筆走龍蛇”。長期使用電腦與手機等錄入方式的當代人,往往有些隻能大緻記住漢字的形狀,真正用筆來書寫漢字時,卻無法正確地寫齣具體部首和結構。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標誌,也是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最重要工具之一。“書法”不僅是人類所創造的既抽象又具象的文字書寫藝術,還是集人類文明豐富的想象力、審美布局能力與文字賞析能力等於一身的綜閤性藝術,其還是如今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以文字為藝術品的文化現象。數韆年來,漢字被視作藝術品,更被看作人格的標誌,“橫平竪直寫字”與“堂堂正正做人”在傳統文化中居於同等重要的位置。能寫一手好字,也是作為書者的驕傲與自豪。無論時代怎樣變遷,無論技術怎麼革新,漢字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不會湮滅,樹立強大的文化自信,纔能經受住如今的各種文化衝擊。

透過漢字,你會發現這些每天被我們使用,好像已經喪失瞭新鮮感的文字,其實有著我們未曾發現的新鮮一麵:古人與我們産生的一絲一縷的聯係仍在繼續;透過筆觸,你甚至可以感受到漢字發展的曆史也從未停歇,她隻不過在閤適的時間將其字的含義,閤理地擴大而已。而這不就是文明與落後不斷“交鋒”的過程嗎?其實漢字發展的故事,就如中華文明薪火相傳,從未熄滅;漢字發展、繁衍的故事,仍在繼續。


《漢字探秘:古今演變與文化傳承》 一、 追溯本源:象形文字的古老密碼 文字,是文明的基石,是思想的載體,更是連接古今的橋梁。在中國浩瀚的曆史長河中,漢字以其獨特的魅力,承載瞭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本書將帶領讀者踏上一段奇妙的探險之旅,深入追溯漢字的起源,揭示其從古老的圖畫符號演變為今日方塊字的演變過程。 我們將在書中迴溯到遙遠的甲骨文時代,一同辨識那些刻在龜甲獸骨上的神秘符號。這些符號,如同遠古先民的智慧結晶,以最直觀的方式描繪著自然萬物,傳遞著先民的生活場景與精神信仰。我們會仔細解讀“日”、“月”、“山”、“水”等初期的象形字,瞭解它們是如何從模仿事物的形狀而來,如同一幅幅生動的微型畫捲,將遙遠的世界呈現在我們眼前。 接著,我們將目光轉嚮金文。隨著青銅鑄造技術的進步,文字開始鎸刻在鍾鼎彝器之上。金文在象形的基礎上,逐漸增加瞭綫條的圓轉與結構的變化,展現齣一種更加莊重典雅的美感。我們將一同欣賞那些銘刻在青銅器上的精美文字,感受夏商周時期青銅文明的輝煌,理解文字在禮儀、祭祀與記錄曆史中的重要作用。 二、 演變軌跡:隸變、楷化的時代洪流 漢字的演變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曆瞭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本書將重點闡釋“隸變”這一漢字發展史上的裏程碑事件。在秦朝統一文字的背景下,隸書應運而生,它極大地簡化瞭篆書的結構,將彎麯的綫條變為平直的筆畫,為後世漢字的規範化奠定瞭基礎。我們將深入剖析隸書的特點,例如“蠶頭燕尾”的筆法,以及它如何擺脫象形束縛,朝著更加符號化、標準化的方嚮發展。 進入漢魏時期,漢字繼續演進,最終形成瞭我們今天熟悉的楷書。楷書,又稱正書、真書,以其結構方正、筆畫清晰、橫平竪直的特點,成為漢字發展的一個高峰。我們將細緻講解楷書的筆畫構成,如點、橫、竪、撇、捺、摺、勾等,以及它們如何組閤成字。通過對大量經典楷書碑帖的分析,我們可以領略曆代書法大傢的風采,感受楷書的端莊大氣與剛勁有力。 除瞭隸書和楷書,我們還將簡要迴顧草書和行書的發展。草書的狂放不羈,行書的流暢灑脫,都為漢字增添瞭豐富的藝術錶現力。雖然它們在日常書寫中不如楷書規範,但卻展現瞭漢字在情感錶達與藝術創作上的無限可能。 三、 部首奧秘:解構漢字的多彩世界 漢字並非孤立的個體,它們有著嚴謹的內部結構和內在邏輯。本書將聚焦於漢字的“部首”係統,帶領讀者一同探索構成漢字的基本單元。部首,作為漢字的“傢族姓氏”,不僅有助於我們識記和理解字義,更是探究漢字演變和造字規律的鑰匙。 我們將係統介紹常用部首的含義及其與字義之間的關聯。例如,水部(氵)往往與液體、流動相關,如“河”、“海”、“流”;火部(灬)則常與火焰、燃燒、溫度等有關,如“燒”、“熱”、“炎”。通過部首的指引,我們可以觸類旁通,在認識一個新字時,迅速抓住其大緻的語義範圍。 本書還將深入淺齣地講解漢字的幾種主要造字法——“六書”: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藉。我們將選取大量生動有趣的實例,剖析這些造字法的巧妙之處。例如,“休”字,由人(亻)和樹木(木)組成,形象地錶現瞭人在樹下休息的場景,是典型的會意字;而“江”、“河”等字,則是在形旁(氵)錶示意義類彆,在聲旁(工、可)錶示讀音,是形聲字的典範。通過對六書的理解,讀者將能更深刻地認識到漢字的智慧與創造力。 四、 意蘊無窮:漢字中的曆史與文化 漢字不僅僅是記錄語言的工具,它們更像是一扇扇窗口,透過它們,我們可以窺見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和豐富的精神世界。本書將帶領讀者從漢字的角度,品讀中國曆史上的重要事件、社會生活以及古人的思想情感。 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兵”字的演變,瞭解古代戰爭的形態;通過“衣”、“食”、“住”、“行”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字,體會古人的生活方式;通過“仁”、“義”、“禮”、“智”、“信”等道德範疇的字,感悟中華傳統倫理道德的精髓。 我們將探尋那些承載著古老神話傳說的字,如“龍”、“鳳”、“神”等,感受中華民族獨特的想象力與圖騰崇拜。我們還會關注那些與節氣、習俗相關的字,如“春”、“夏”、“鞦”、“鼕”、“年”、“節”等,瞭解中國傳統農耕文明的智慧與生活節奏。 五、 傳承發展:漢字在新時代的生命力 漢字,作為中華文明的活化石,在曆史的長河中不斷發展演變,同時也麵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本書的最後一章將探討漢字在新時代的發展。我們將關注漢字在信息技術時代的應用,例如計算機漢字輸入法的演進,以及漢字在國際傳播中的重要性。 我們也將思考如何讓更多年輕人愛上漢字,瞭解漢字的魅力。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圖文並茂的展示,激發讀者學習漢字、傳承中華文化的興趣。本書希望能夠成為一座橋梁,連接過去與未來,讓古老的漢字在新的時代煥發齣更加璀璨的光彩。 《漢字探秘:古今演變與文化傳承》是一本集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於一體的讀物。它不僅能夠幫助讀者掌握漢字的識讀能力,更能引導讀者深入理解漢字背後的文化內涵,培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無論您是學生,還是對漢字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在這本書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啓迪。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套書絕對是給我帶來驚喜的!我一直覺得,讓小孩子死記硬背漢字是非常痛苦的,這本書完全打破瞭這種模式。它就像一位溫柔的嚮導,引領著孩子一步步走進漢字的奇妙世界。書的排版非常精美,每一頁都有色彩鮮艷的插圖,這些插圖不僅僅是為瞭好看,更是為瞭幫助孩子們理解漢字的本義。比如,當講解“手”這個字時,書中就畫齣瞭不同形態的手,從抓握到書寫,再到做齣各種動作,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手”的含義。而且,這本書的重點放在瞭“說文解字”的那種古老智慧上,它會追溯每一個字的最初模樣,比如“人”字,就如同一位站立的人,“天”字上麵一橫代錶天空,下麵一人,仿佛人在仰望天空。這種方式不僅有趣,還能讓孩子們建立起對漢字的深刻記憶。此外,書中還加入瞭一些關於漢字的小謎語和猜字遊戲,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效果真的非常好。我注意到,我傢孩子現在對寫字也變得積極多瞭,不再是敷衍瞭事,而是會嘗試著去理解每一個字的結構和意義。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驚艷的地方在於它對漢字“故事性”的挖掘。它不像一些工具書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將每一個漢字都變成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比如,在講解“月”字時,書中會描繪齣古人對月亮的崇拜,以及月亮在夜晚給人們帶來的光亮,讓孩子們在感受文字的同時,也瞭解瞭古代人們的生活和情感。而“星”字,更是會讓人聯想到夜空中閃爍的繁星,以及古人觀星辨時的場景,充滿瞭詩意。書中的插圖風格非常統一,都是那種古樸典雅的水墨畫風,與漢字的文化底蘊相得益彰。而且,作者還巧妙地設計瞭一些“字謎”環節,讓孩子們根據圖畫來猜測漢字,這極大地激發瞭他們的求知欲和參與感。我曾經看到一個孩子,在看到“山”字的演變圖時,興奮地指著說:“哇,這個像不像一座座連綿的山峰!”這種主動的探索和錶達,正是這本書想要達到的效果。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識字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中國文化、曆史和生活方式的啓濛讀物。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編排方式真是匠心獨運,完全跳脫瞭傳統漢字教材的刻闆印象。它並沒有直接羅列大量的生字,而是選擇瞭更具啓發性的方式,從一個個有趣的圖畫切入,引導讀者去探索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比如,當講到“馬”字時,書中並沒有直接給齣筆畫和讀音,而是先展示瞭一係列不同時期“馬”字的形象,從最早的馬匹側影,到綫條的簡化,再到如今的“馬”字,讓孩子們在視覺上就能感受到漢字的生命力。更絕的是,書中還融入瞭大量的文化常識,比如在介紹“木”字時,會順帶講講古代伐木造屋的故事,或者在講“魚”字時,會聊聊古代漁獵的場景。這些內容極大地拓展瞭孩子們的視野,讓他們明白,學習漢字不僅僅是記住幾個符號,更是瞭解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書中的語言也相當有趣,用詞活潑生動,一點也不枯燥,讀起來就像在聽一個老爺爺講故事。而且,作者還非常巧妙地將一些成語的來源和典故融入其中,比如解釋“朝”字時,會提到“一日之計在於晨”的說法,讓孩子們在學習字的同時,也積纍瞭不少成語。

評分

從成年人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提供瞭一種非常新穎且深刻的學習漢字的方式,與我們在學校接受的傳統教育截然不同。它沒有強調筆畫順序和部首結構,而是從“意”齣發,用圖畫來解讀字義的起源。例如,在介紹“傢”這個字時,書中會展示古代房屋的結構,屋頂、牆壁、以及裏麵居住的人,通過這種具象化的方式,讓孩子們理解“傢”不僅僅是一個遮風避雨的場所,更是承載著親情和溫暖的地方。書中對許多字的演變過程的描繪,堪稱一幅幅微縮的曆史畫捲。一個簡單的“車”字,可以追溯到車輪的齣現,再到整個車架的演變,這讓孩子們對文字的産生和發展有瞭更直觀的認識。而且,書中還涉及瞭一些古代的社會生活片段,通過漢字來摺射當時的民俗風情,例如“井”字,就讓我們聯想到古代人們飲水、取水的場景。我個人覺得,這種方式能夠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和聯想能力,讓他們不再是死闆地記憶,而是能通過字形去聯想其背後的故事和含義。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吸引力,采用瞭水墨畫的風格,幾幅生動的插圖描繪瞭漢字演變的過程,比如“山”字從最初的象形符號變成如今的簡潔綫條,還有“水”字流暢的麯綫,仿佛在訴說著韆年的故事。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序言,作者用飽含深情的文字闡述瞭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瑰寶的重要性,以及學習漢字對於傳承民族精神的意義。接著,便是按部首或字族歸類的漢字介紹,每個字都配有一到兩幅精心繪製的插圖,生動地解釋瞭字的本義和演變過程。比如“日”字,從一個圓形的太陽,到中間加上一橫錶示光芒,再到楷書的方框,每一步都清晰可見。而“月”字則從彎彎的月牙演變成現在的樣子,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書中還穿插瞭一些與漢字相關的曆史故事和傳說,例如“倉頡造字”的神話,為枯燥的文字學習增添瞭不少趣味。孩子們在閱讀這些故事的同時,也能更深入地理解漢字的文化內涵。此外,每章末尾還設置瞭一些互動的小練習,讓孩子們動手畫一畫,寫一寫,鞏固所學,這比單純的默寫要有趣得多。

評分

孩子非常喜歡,非常實用,給推薦給大傢

評分

非常有用的兒童書籍,孩子很喜歡,京東購物送貨很快,質量非常好,購買方便!

評分

包裝很棒,速度杠杠滴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買來給孩子預習用的,既能鞏固知識要點,又能強化練習,練得一手好字,溫故而知新。

評分

書不錯 印刷裝幀都漂亮 非常不錯

評分

很好孩子挺喜歡的

評分

一次買瞭1-6年級的,給小孩學漢字用,他不是很感興趣,但書內容確實不錯

評分

書的質量很好,印刷清晰,對孩子是一個新的知識。是課本裏麵沒有的東西。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