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有权利吗?人类对动物负有义务吗?动物的精神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应如何理解它们的福利?这些是当代关于动物权利争论的核心问题,它们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哲学思考,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本书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结合各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待动物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呼吁人们对动物权利问题给予关注并进行反思。
戴维·德格拉齐亚,乔治·华盛顿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生物医学伦理学》杂志的副主编。著有《认真对待动物:精神生活与道德地位》,并在哲学和伦理学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思想的盛宴,痛快淋漓,短小精悍……流行的装帧……,真是再好不过了。” ——英国《泰晤士报》
“精美的思想,简明的导读,来自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新概念。” ——英国《卫报》
“这一系列书通俗易懂,既不会令我们因无知而起羞愧之心,也不会令我们因之博大而生畏惧之意,值得赞许。” ——《牛津时报》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知识重塑”。我一直以为,“动物权利”就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概念,无非就是要求我们善待动物,不要虐待它们。然而,这本书却向我展示了一个远比我想象中更加宏大、更加复杂的世界。它不仅仅是关于“善待”那么简单,而是探讨了“权利”的本质,以及我们是否有资格,或者说是否有能力,去界定和授予其他生命“权利”。作者非常巧妙地将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哲学思潮与动物权利的议题相结合,让我看到了“理性”、“道德”、“情感”这些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被解读,以及这些解读如何影响了我们对待动物的态度。书中对“拟人化”和“物种歧视”的批判,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无意识偏见。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对动物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清晰,逻辑严谨,但同时又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和人文关怀。它鼓励读者去独立思考,去质疑,而不是盲目接受任何既定的观点。它让我明白,对动物权利的探讨,最终也是对人类自身价值观的一次深刻拷问。
评分这本书实在太……让我难以置信了。我原本以为会读到一些关于动物福利、保护野生动物的讨论,或者是一些关于动物伦理的哲学辩证。但它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甚至可以说,它打开了一个我从未触及过的全新维度。与其说是读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它没有停留在“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动物”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动物是否拥有权利”这一更为根本的问题。作者用一种近乎考古学的方式,追溯了人类对动物认知演变的漫长历史,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到宗教伦理中的地位变化,再到现代科学对动物智能和情感的揭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看待动物的不同视角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分析,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在其他文明中可能根本不存在,反之亦然。这种跨文化的视角,极大地拓展了我对“权利”这个概念本身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人类社会的范畴。书中引用的大量案例,有的是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动物保护运动,有的是科学研究中令人震惊的发现,还有的则是普通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有逻辑地支撑着作者的论点,也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都开始重新审视。
评分我一直觉得,“动物权利”这个话题,要么就是关于如何保护流浪猫狗,要么就是关于一些极端动物保护组织的行动。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狭隘的认知。它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百科通识”,从历史、哲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对“动物权利”这一概念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我惊叹于作者知识的广博和视野的开阔。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现了动物权利思想在不同社会运动和法律体系中的体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权利”本身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它追溯了权利概念的起源,以及其如何从最初仅限于人类精英,逐步扩展到所有人类,再到如今触及非人类生命。这种历史性的梳理,让我理解了权利概念的演进是一个充满斗争和进步的过程。书中对于不同动物在权利光谱上所处位置的讨论,也极具启发性。它并没有采取一种“一刀切”的方式,而是承认了不同物种在感知能力、社会性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了如何在承认这些差异的同时,依然赋予它们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推动动物权利的进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从根本上重新审视与自然界的关系。
评分这本《动物权利(百科通识文库)》简直像一个时间的胶囊,里面承载了人类对“生命”二字的思考,以及这种思考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从模糊的直觉演变为清晰的理论,再到深刻的实践。它不是一本说教式的读物,更像是一位睿智的长者,循循善诱地引导你去发现真相。我非常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议题时展现出的严谨和细腻。比如,在探讨动物是否具有“理性”时,书中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深入分析了“理性”在不同语境下的定义,以及我们在衡量动物“理性”时可能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它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例如,我们如何界定“意识”,我们对“痛苦”的理解是否足够客观,以及我们是否有资格替其他物种做出关于其“福祉”的判断。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流畅,即使是涉及到一些比较学术的概念,作者也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阐释,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哲学流派关于动物权利观点的梳理,从功利主义到道义论,从环境伦理到生态女权主义,各种思想碰撞出火花,让我对这个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它促使我反思,我们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主宰与被主宰,还是平等共存的伙伴。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一种猝不及防的。我原以为会是一本相对温和的读物,讨论如何在现有框架下改善动物处境,却没想到它直指核心,挑战了我们最根深蒂固的观念。它不仅仅是关于动物,更是关于我们人类自身。书中通过大量的历史事件和哲学思辨,揭示了人类社会如何一步步将自身置于万物之灵的宝座,并将其他生命视为工具或资源。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较学的视角,将不同时代、不同文明中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进行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从“万物有灵”到“理性至上”再到“技术控制”的复杂演变过程。我尤其被书中对“同情心”和“理性”之间关系的探讨所吸引。它质疑了仅仅依靠“理性”来决定是否赋予动物权利的合理性,并强调了“同情心”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书中还引用了许多关于动物行为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科学的证据有力地反驳了一些长期以来对动物能力的偏见,让我对动物的感知能力、情感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剥洋葱,一层层地揭开人类自我中心的迷雾,看到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多元的生命世界。
评分买一整套,不错,书很轻,看起来不累
评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买一整套,不错,书很轻,看起来不累
评分买一整套,不错,书很轻,看起来不累
评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买一整套,不错,书很轻,看起来不累
评分买一整套,不错,书很轻,看起来不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