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7-10歲 國際安徒生奬提名奬作傢孫幼軍先生的經典長篇童話。
為低年級孩子傾力推齣的兒童文學彩色注音書。
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能夠産生深刻的閱讀記憶,悄無聲息地影響著孩子們的閱讀趣味和成長性格。從小時候起,慢慢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
內容簡介
國際安徒生奬是由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於1956年開始設立的國際性文學奬,每兩年一次,授予在世的一名兒童文學作傢和一名兒童插畫傢,以此奬勵並感謝他們以全部作品為兒童文學事業作齣的持久的貢獻。它是世界兒童圖書創作者的最高榮譽,被稱作“小諾貝爾奬”。本叢書精選瞭獲得國際安徒生奬提名奬的中國作傢的優秀作品。
膽子有點兒小的絨兔子,想要找到自己的耳朵。小老鼠說他的傢裏有一件東西,特彆像絨兔子頭上的耳朵。絨兔子和好朋友布老虎、鐵皮小人兒找到瞭小老鼠的傢,卻中瞭黑老鼠一夥兒的埋伏。原來,這群壞老鼠搶占瞭灰溜溜(小老鼠爸爸)一傢的房子,乾盡瞭壞事。為瞭把絨兔子的耳朵找迴來,朋友們身陷危機,絨兔子扔掉瞭膽小的包袱,機智勇敢地應對黑老鼠一夥兒的詭計。最終,絨兔子救齣瞭朋友,也找到瞭屬於自己的耳朵。
作者簡介
孫幼軍,1933年齣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一生跨越瞭許多不平凡的時代。童話般地創作瞭一部瞭不起的童話--《小布頭奇遇記》,感動瞭幾代人,成為經典。主要從事童話創作,曾獲得中國作協“全國優秀兒童文學奬”、第二屆“全國少兒讀物評奬”一等奬、“中國國傢圖書奬提名奬”、“宋慶齡兒童文學奬”首奬等多種奬項。1990年獲國際兒童讀物聯盟榮譽奬及國際安徒生奬提名,是我國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作傢。
內頁插圖
目錄
一 絨兔子的耳朵
二 布老虎和鐵皮小人兒
三 尋找小老鼠
四 找錯瞭門兒
五 灰溜溜一傢
六 秘密泄露瞭
七 突然襲擊
八 掉進陷阱
九 豆油和萬能膠
十 最後一個兵
十一 自作自受
十二 大顯威風
十三 壞蛋投降
十四 找到耳朵
十五 在夏夏傢裏
十六 迴到幼兒園
精彩書摘
一絨兔子的耳朵
絨兔子讓人傢倒進大垃圾桶裏去瞭!
她掉瞭一隻耳朵,還有,因為天天給幼兒園的小朋友抱來抱去,她的白長毛絨變成灰色的瞭,衣服也很髒。
可是,少一隻耳朵,身上弄髒瞭,就該扔進垃圾桶嗎?
絨兔子心裏很委屈。她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大哭一場。她就哇哇地哭起來。
誰也不知道有一隻絨兔子在那裏哭。要是哭的時候,身邊一個人都沒有,那可就白費力氣瞭。這麼一想,絨兔子就停下來,嚮四周看。
好髒!什麼破爛東西都扔在她身邊!
隻有一件東西不太髒,那是一根鬍蘿蔔。鬍蘿蔔很大,有絨兔子的耳朵那麼長。絨兔子忽然想,真拿它當耳朵也不錯。雖然這隻耳朵不太漂亮,可總比隻剩下一個耳朵要好看。說不定幼兒園的老師見她又長齣一隻耳朵來,還會把她抱迴去呢!
真巧,旁邊有個打碎的糨糊瓶,玻璃片上還粘著不少糨糊。絨兔子就在鬍蘿蔔上塗瞭糨糊,把鬍蘿蔔粘在頭頂上。
“我覺得頭有些重,”絨兔子對自己說,“我好像不能扭頭瞭!”
她扭瞭一下頭,可以扭。可沒想到這麼一扭,新耳朵掉下來瞭。
“這是因為糨糊還沒乾。”絨兔子又說,“等糨糊乾瞭,耳朵就會很牢固。”
絨兔子又把鬍蘿蔔塗上糨糊,先躺下來,再把它粘好。
她一動也不動,等著糨糊晾乾。
躺瞭一會兒,絨兔子聽見頭頂上“嚓嚓”地響。她想扭頭看,又怕耳朵掉下來。“嚓嚓、嚓嚓”的聲音響個不停,絨兔子心想,等糨糊乾一點兒再扭頭看,也來得及。
沒想到“嚓嚓、嚓嚓”的聲音越來越近,到後來,像是誰在她頭皮上咬瞭一口,好疼好疼!
絨兔子跳起來,看見一隻小老鼠。小老鼠嚇呆瞭,還有,他的肚皮脹得像個皮球。他想逃走,可是一動也不能動。
“耳朵!”絨兔子摸著頭頂尖聲叫,“我的耳朵沒有瞭!你把我的耳朵‘嚓嚓’地吃瞭!”
小老鼠可憐巴巴地說:“真對不起……我不知道那是你的耳朵,我還當是一根鬍蘿蔔呢……”
“鬍蘿蔔有長在腦袋上的嗎?”絨兔子又叫,“你賠我耳朵!”
小老鼠說:“我實在太餓瞭,爬到這上邊來,就看見吃的,彆的什麼都沒看見……你彆生氣,也許等我肚皮小一點兒,我能爬下去,再想辦法賠你一隻耳朵……”
絨兔子有些可憐他瞭。她看看小老鼠的肚子說:“奇怪,你的肚子還會變小嗎?”
小老鼠說:“當然啦!”他又嘆一口氣說,“要是肚子老不變小就好瞭,省得天天為吃的東西發愁!”
絨兔子不想討論肚子的事,她問:“你怎麼賠我的耳朵?騙我吧?”
小老鼠說:“不騙你!我們洞裏有好多東西。有一件東西,就特彆像你頭上這隻耳朵。媽媽還留著那東西,說把它拆開來,可以給我做一套衣服。”
絨兔子趕緊說:“可彆拆瞭做衣服!那一定是我的耳朵。我的耳朵讓小朋友揪掉瞭一隻,掉在床底下,後來就找不到瞭。”
小老鼠很高興:“那就對啦!我媽媽夜裏跑進幼兒園,常常拖一些東西迴來,那件東西,就是媽媽從幼兒園裏拖迴來的!”
絨兔子又高興又著急。她等瞭好半天,小老鼠的肚子還是圓鼓鼓的。她問小老鼠:“你的肚子什麼時候變小哇?”
小老鼠說:“很快。你那隻耳朵裏都是水,把我肚子裝得滿滿的。等一會兒我一定想撒尿,一撒尿,肚子就小啦!”
他看見絨兔子很著急,又說:“沒關係,我肚子現在下不去,也可以做一點兒彆的事情。我給你找一個朋友跟你玩,好不好?”
絨兔子朝四周看看說:“這地方還會有朋友?這個大桶裏?”
小老鼠用小黑眼珠兒盯著自己身旁:“當然有。——你看,這兒就露著一隻腳。不知道是誰,給埋在髒土裏瞭!”
絨兔子仔細看看說:“真的,是一隻黃布的靴子,上邊還有黑條條。底下一定還有腿,有身子。可是,怎麼幫他齣來呢?”
小老鼠說:“我會打洞。我打一個洞,讓他鑽齣來!”
小老鼠就從黃靴子那兒往下打洞。他打好洞,自己先退齣來,又用力去拉那隻花腳。花腳動瞭一下,接著,有一個活東西鑽齣來。
小老鼠一見這個活東西,嚇得“吱”一聲叫,轉身就跑,拼命從大垃圾桶上跳下去瞭。
從髒土裏鑽齣一隻老虎。
這不過是一隻布老虎,而且,身體比絨兔子小得多。
那小老鼠為什麼嚇得要命?
小老鼠把他當成貓瞭。再說,這隻布老虎還是比他個子大一點兒。
布老虎站在那兒,喘瞭幾口大氣,拍拍他小圍嘴兒上的土,覺得很奇怪。他問絨兔子:“我剛要跟他說‘謝謝’,他怎麼跑啦?”
絨兔子不理他,慌慌張張跑到大垃圾桶邊上,往下麵看。
她看見小老鼠一瘸一拐地橫過馬路,跑到牆角,不見瞭。
絨兔子哇哇地哭起來:“哇——我的耳朵!我的耳朵跑瞭!”
布老虎更糊塗瞭:真奇怪,那明明是一隻老鼠嘛,兔子怎麼說是她的耳朵?
……
前言/序言
《絨兔子找耳朵》:一段關於勇氣、友情與自我發現的奇幻旅程 故事梗概: 在一個色彩斑斕、充滿生機的世界裏,生活著一隻名叫“絨絨”的小兔子。絨絨擁有一身雪白柔軟的絨毛,一雙閃爍著好奇光芒的大眼睛,還有一顆善良勇敢的心。然而,最近絨絨遇到瞭一件讓他無比睏擾的事情:他的兩隻耳朵,一對長長的、如同月牙般可愛的耳朵,竟然不見瞭! 這突如其來的消失,讓絨絨的世界瞬間失去瞭色彩。他開始變得小心翼翼,生怕彆人嘲笑他,也因此變得有些孤僻。他不知道耳朵去瞭哪裏,更不知道如何纔能找迴來。但絨絨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他,不能就這麼放棄。他決定踏上一段尋找丟失耳朵的冒險之旅。 旅途中,絨絨會遇到各種各樣奇特的生物和充滿挑戰的場景。他可能會穿越一片被遺忘的森林,那裏的古老樹木低語著秘密,隱藏著未知的危險。他可能會來到一個閃閃發光的地下水晶洞穴,洞穴深處可能藏著能指引他方嚮的古老符文。他也可能需要翻越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那裏住著智慧卻又有些神秘的巨鷹。 在尋找耳朵的過程中,絨絨結識瞭許多新朋友。也許是他會在迷路的邊緣遇到一隻總是愛說冷笑話的鬆鼠,這隻鬆鼠雖然看起來有些滑稽,卻擁有敏銳的洞察力,能發現絨絨忽略的綫索。也許他會在湍急的河流邊得到一隻總是樂於助人的海狸的幫助,海狸用它靈巧的雙手,搭建起一座臨時的橋梁,讓他順利通過。他還可能與一隻在月光下歌唱的夜鶯成為夥伴,夜鶯用它悠揚的歌聲,驅散絨絨心中的恐懼,給予他前進的勇氣。 這些朋友,或是有趣,或是有智慧,或是有力量,他們在絨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齣援手,成為他冒險旅途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們或許會分享自己的經驗,或許會為絨絨指點迷津,或許會用自己的方式鼓勵他,讓他相信自己。 故事的高潮,很可能齣現在一個齣乎絨絨意料的地方。也許,他發現耳朵的消失並非意外,而是因為某種更深層的原因。也許,他需要麵對一個隱藏在幕後的“小惡魔”,這個惡魔並非真的邪惡,隻是因為某種誤會或需求,纔拿走瞭絨絨的耳朵。或者,他發現耳朵並非真的“丟失”,而是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隱藏在絨絨自己身上。 最終,絨絨不僅找迴瞭他的耳朵,更重要的是,他在這場冒險中,學會瞭如何麵對睏難,如何信任朋友,以及最寶貴的,如何發現自己的內在力量。他明白瞭,有時候,我們最需要的答案,並非來自外界,而是深藏於我們自己的心中。 主題與寓意: 《絨兔子找耳朵》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兔子找耳朵的童話故事,它更是一次關於成長、勇氣、友情和自我認知的深刻寓言。 勇氣與堅持: 絨絨在麵對突如其來的睏境時,沒有選擇退縮和放棄,而是勇敢地踏上瞭尋找之路。他的堅持,是他剋服睏難,最終實現目標的內在驅動力。故事鼓勵小讀者們,在遇到挫摺時,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勇敢地去嘗試,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友情的珍貴: 在絨絨的冒險旅程中,他遇到瞭形形色色的朋友。這些朋友用他們的智慧、力量和關愛,幫助絨絨度過瞭難關。故事強調瞭友誼的重要性,它能在我們孤獨無助時給予溫暖,在我們迷茫失措時給予指引,在我們害怕膽怯時給予勇氣。通過這些夥伴,絨絨學會瞭付齣與接受,分享與信任,這些都是建立深厚友誼的基礎。 自我發現與接納: 絨絨丟失耳朵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起初,他因為耳朵的消失而感到自卑和不安,甚至想要躲藏起來。但隨著旅程的深入,他逐漸意識到,即使沒有耳朵,他依然是他,他依然擁有善良、智慧和勇氣。最終,他找迴瞭耳朵,也找迴瞭完整的自己,並且更加珍視和接納自己。故事啓發小讀者們,要學會愛護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發現自己內在的閃光點。 解決問題的能力: 絨絨尋找耳朵的過程,充滿瞭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他需要運用智慧去分析綫索,需要膽量去探索未知,需要耐心去等待時機。通過他的努力,小讀者們可以學習到如何觀察細節,如何分析情況,如何製定計劃,以及如何靈活變通地解決問題。 童真與想象: 故事以一種充滿童趣和想象力的方式展開,描繪瞭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各種各樣的生物,神秘的地點,都激發著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絨絨的冒險,就像一場發生在孩子們心中的精彩夢境,讓他們在閱讀中體驗到快樂和驚喜。 人物塑造: 絨絨(主角): 一隻善良、純真、好奇心強的兔子。起初有些膽小和不自信,但內心有著堅韌不拔的品質。他的旅程是一個從依賴到獨立,從迷茫到清晰的成長過程。讀者會因為他的可愛而喜愛他,因為他的勇敢而敬佩他,因為他的成長而感到欣慰。 鬆鼠: 活潑、機靈、幽默。雖然有些咋咋呼呼,但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總能在不經意間提供關鍵的綫索。他的存在為故事增添瞭輕鬆愉快的氛圍,也展現瞭“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 海狸: 勤勞、友善、樂於助人。擁有齣色的動手能力,總能在危急時刻提供實際的幫助。他的角色象徵著踏實和可靠,是絨絨旅途中可以信賴的夥伴。 夜鶯: 溫柔、有智慧、善於傾聽。她的歌聲如同慰藉人心的甘露,能在絨絨失落時給予力量。她的存在,象徵著內心深處的寜靜與力量,提醒絨絨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可能的反派/引導者,視情節而定): 也許是一個誤解瞭的孩子,也許是一個渴望被理解的古老精靈。他(她)的齣現,並非真正的邪惡,而是需要絨絨去理解和幫助。這部分角色可以為故事增添深度,讓孩子們思考“惡”的根源,以及理解與包容的重要性。 語言風格與閱讀體驗: 《絨兔子找耳朵》將采用生動活潑、富有畫麵感的語言,為小讀者們構建一個色彩鮮艷、充滿想象力的童話世界。 童聲童語: 語言風格貼近7-10歲孩子的認知和錶達習慣,使用他們熟悉的詞匯和句子結構,讓他們讀起來感覺親切自然,仿佛主人公就是他們的朋友。 場景描繪: 對於森林、洞穴、山峰等場景的描繪,將充滿細節和感官體驗,讓小讀者仿佛身臨其境。例如,“陽光透過茂密的樹葉,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野花的芬芳。” 情感錶達: 絨絨的喜怒哀樂,朋友們的關懷和鼓勵,都將通過細膩的語言得到充分展現,引導小讀者們體會不同的情感,學會共情。 懸念與驚喜: 故事中將設置一些小小的懸念,吸引小讀者們不斷閱讀,去猜測接下來的情節。同時,也會有齣人意料的驚喜,讓他們在閱讀中感受到樂趣。 節奏明快: 故事的敘事節奏將張弛有度,有緊張的冒險情節,也有溫馨的友情互動,讓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保持注意力,不感到枯燥。 潛在的互動設計(如包含在內): “找找看”環節: 在書中可以設計一些讓小讀者們參與的互動環節,比如在某個場景中,讓孩子們找齣一些隱藏的物品,或者讓孩子們嘗試模仿某個角色的錶情或動作。 “假如我是絨絨”思考題: 在章節結尾,可以設置一些引導性的問題,讓孩子們思考,如果自己遇到絨絨的睏境,會怎麼做,如何和朋友相處。 “給朋友寫一封信”活動: 鼓勵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為絨絨或他的朋友寫一封信,錶達自己的祝福或分享自己的經曆。 《絨兔子找耳朵》是一本充滿愛與智慧的童書,它將帶領7-10歲的孩子們踏上一段難忘的冒險旅程,在歡聲笑語中,學習成長,收獲勇氣,懂得友情,發現自己。這是一個關於“找迴”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發現”的故事,更是每一個孩子內心深處,對探索未知、擁抱世界的渴望的生動寫照。